第1章 概论 基本内容 1.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作用 1.1定义:分析化学是研究测定物质组成的分析方法及其相关理论的科学。是获取 关于物质系统化学结构,化学成分定性与成分含量定量及其它各种信息,对物质进行表 征和测量的科学,是化学科学的分支学科。 1.2任务: 鉴定物质的化学成分 定性分析 测定各组分的含量 定量分析 确定物质的结构 结构分析 1.3作用:分析化学正在把化学与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精密仪器 制造科学等学科结合起来。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国防建设等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 重要作用。在各学科的科学研究中是科学技术的眼睛,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 应用领域: 环境分析 食品分析 生化分析 药物分析 临床分析 材料分析 毒物分析 法医分析 地质分析 星际分析 在线分析 表面分析 分析化学使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对工业生产、人类健康领域和环境保护中质量 控制系统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环境分析中,分析化学在更低浓度水平上和更复杂 基质中检测和在分子水平上分析的能力,能够鉴别出环境样品中更多的组分,从而提供 对即将发生的对人类和生物群的环境威胁或危害的早期预报。 2.分析方法的分类与选择 根据分析要求、分析对象、测定原来、试样用量与待测成分含量的不同及工作性质 等,分析方法可分为许多种类
1 第 1 章 概论 基本内容 1.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作用 1.1 定义:分析化学是研究测定物质组成的分析方法及其相关理论的科学。是获取 关于物质系统化学结构,化学成分定性与成分含量定量及其它各种信息,对物质进行表 征和测量的科学,是化学科学的分支学科。 1.2 任务: 鉴定物质的化学成分 定性分析 测定各组分的含量 定量分析 确定物质的结构 结构分析 1.3 作用:分析化学正在把化学与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精密仪器 制造科学等学科结合起来。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国防建设等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 重要作用。在各学科的科学研究中是科学技术的眼睛,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 应用领域: 环境分析 食品分析 生化分析 药物分析 临床分析 材料分析 毒物分析 法医分析 地质分析 星际分析 在线分析 表面分析 分析化学使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对工业生产、人类健康领域和环境保护中质量 控制系统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环境分析中,分析化学在更低浓度水平上和更复杂 基质中检测和在分子水平上分析的能力,能够鉴别出环境样品中更多的组分,从而提供 对即将发生的对人类和生物群的环境威胁或危害的早期预报。 2. 分析方法的分类与选择 根据分析要求、分析对象、测定原来、试样用量与待测成分含量的不同及工作性质 等,分析方法可分为许多种类
1.按任务分:结构分析组成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2.按研究对象分: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常量分析 >0.1克 >10毫升 半微量分析 0.01-0.1克 1-10毫升 3.按试样用量和操作方法分: 微量分析 0.1-10毫克 0.01-1毫升 超微量分析<0.1毫克 <0.01毫升 重量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 4.按方法原理分 酸碱滴定法(酸碱、络合、沉淀、氧化还原) 仪器分析法: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 5.其他特殊命名的方法: 仲裁分析、例行分析、微区分析、表面分析、在线分析等。 3.分析化学发展简史与发展趋势 人类有科学就有化学,化学从分析化学开始。 1661 Boyle“The Sceptional Chemistry” Lavoisier 发明天平 1841 Fresenius定性分析导论 定量分析导论 1885/1886 Mohr 化学分析滴定法专论 1862 Fresenius“Zeitschrift fur analystische Chemie”一第一本分析化学杂志 1874 英国Analyst 1887 美国 Analytical Chemistry一第一本物理化学杂志问世 1894 Ostward“分析化学科学基础”奠定经典分析的科学基础 三次重大变革:经典分析化学:19世纪末一20世纪30年代溶液中四大平衡理论, 使分析化学从一门技术转变成一门独立的科学。 近代分析化学:20世纪30年代一70年代开创了仪器分析的新时代一一物理方法大 发展。 现代分析化学:20世纪70年代一现代以计算机应用谓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的到来 促进了分析化学的发展,也提出了更多的课题和要求,在确定物质组成和含量的基础上, 提供物质更全面的信息。因此,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也就应运而生。 常量一一一微量及微粒分析 静态一一一快速反应追踪分析 组成一一一形态分析 破坏试样一一一无损分析 总体一一一微区表面分析及逐层分析 离线(脱线)一一一在线过程分析 宏观组分一一一微观结构分析
2 1.按任务分:结构分析 组成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2.按研究对象分: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常量分析 >0.1 克 >10 毫升 半微量分析 0.01-0.1 克 1-10 毫升 3.按试样用量和操作方法分: 微量分析 0. 1-10 毫克 0.01-1 毫升 超微量分析 <0. 1 毫克 <0.01 毫升 重量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 4. 按方法原理分: 酸碱滴定法(酸碱、络合、沉淀、氧化还原) 仪器分析法: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 5. 其他特殊命名的方法: 仲裁分析、例行分析、微区分析、表面分析、在线分析等。 3.分析化学发展简史与发展趋势 人类有科学就有化学,化学从分析化学开始。 1661 Boyle “The Sceptional Chemistry” Lavoisier 发明天平 1841 Fresenius 定性分析导论 定量分析导论 1885/1886 Mohr 化学分析滴定法专论 1862 Fresenius “Zeitschrift fur analystische Chemie”―第一本分析化学杂志 1874 英国 Analyst 1887 美国 Analytical Chemistry―第一本物理化学杂志问世 1894 Ostward “分析化学科学基础”奠定经典分析的科学基础 三次重大变革:经典分析化学:19 世纪末-20 世纪 30 年代 溶液中四大平衡理论, 使分析化学从一门技术转变成一门独立的科学。 近代分析化学:20 世纪 30 年代-70 年代开创了仪器分析的新时代——物理方法大 发展。 现代分析化学:20世纪70年代-现代以计算机应用谓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的到来, 促进了分析化学的发展,也提出了更多的课题和要求,在确定物质组成和含量的基础上, 提供物质更全面的信息。因此,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也就应运而生。 常量―――微量及微粒分析 静态―――快速反应追踪分析 组成―――形态分析 破坏试样―――无损分析 总体―――微区表面分析及逐层分析 离线(脱线)―――在线过程分析 宏观组分―――微观结构分析
4。分析化学过程及分析结果的表示 定量分析过程主要包括取样,试样的分解和分析试液的制备,分离及测定,分析结 果的计算及评价四个步骤。 5.滴定分析法概述 5.1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a.反应必须具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b.反应必须定量地进行。 c.反应必须具有较快的反应速率。 d.反应必须有适当简便的方法确定终点。 5.2滴定方式 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间接滴定法。 5.3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5.3.1基准物质:能用于直接配置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称为基准物质。在滴定分 析中,基准物质是定量的标准,基准物质应符合下列要求: a试剂的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相符 b试剂的纯度要高 c试剂的性质要稳定 d试剂必须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e试剂参加滴定反应时,应按反应式定量进行没有副反应 5.3.2标准溶液: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叫标准溶液。配置的方法有两种:直接法和 标定法。 5.4滴定分析法的计算 在进行分析结果的计算时,首先要确定滴定类型,搞清楚分析过程,写出相应的 化学反应方程式,并确定那一个反应是测定反应,不管是一步反应还是多步反应,要 找出滴定剂与待测物质的计量关系,最后根据滴定的方程式列出算式。 设滴定剂为T,被测物质为B,反应方程式为: tT+bB=cC+dD 则滴定剂与待测物质的计量关系为:合,= 利用此关系式再结合n= =cV就可以进行滴定分析的有关计算了。 M
3 4.分析化学过程及分析结果的表示 定量分析过程主要包括取样,试样的分解和分析试液的制备,分离及测定,分析结 果的计算及评价四个步骤。 5.滴定分析法概述 5.1 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a. 反应必须具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b. 反应必须定量地进行。 c. 反应必须具有较快的反应速率。 d. 反应必须有适当简便的方法确定终点。 5.2 滴定方式 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 间接滴定法。 5.3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5.3.1 基准物质:能用于直接配置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称为基准物质。在滴定分 析中,基准物质是定量的标准,基准物质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试剂的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相符 b 试剂的纯度要高 c 试剂的性质要稳定 d 试剂必须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e 试剂参加滴定反应时,应按反应式定量进行没有副反应 5.3.2 标准溶液: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叫标准溶液。配置的方法有两种:直接法和 标定法。 5.4 滴定分析法的计算 在进行分析结果的计算时,首先要确定滴定类型,搞清楚分析过程,写出相应的 化学反应方程式,并确定那一个反应是测定反应,不管是一步反应还是多步反应,要 找出滴定剂与待测物质的计量关系,最后根据滴定的方程式列出算式。 设滴定剂为 T,被测物质为 B,反应方程式为: tT + bB = cC + dD 则滴定剂与待测物质的计量关系为: B n t t n b 1 1 = 利用此关系式再结合 cv M m n = = 就可以进行滴定分析的有关计算了
习题解答 1.称取纯金属锌0.3250g,溶于HC1后,稀释到250ml容量瓶中。计算Zn2+溶液的 浓度。 0.32501 解:c分= =0.01988molL1。 65.390.2500 2.用标记为0.1000molL-HC1标准溶液标定NaOH溶液,求得其浓度为0.1018 mol-L!,已知HC1溶液的真实浓度为0.0999molL1,标定过程中其他误差均为较小,可 以不计。求NaOH溶液的真实浓度。 解:设NaOH溶液的真实浓度为x,则有 0.1000-0.0999_0.1018-x x=0.1017molL-1. 0.0999 3.在1升0.2000moL-1的HC1溶液中,加入多少毫升水才能使稀释后的HC1溶液 对Ca0的滴定度为TcoVHa=0.005000gmL,已知分子量M(Ca0=56.08)。 解:滴定度是分析化学中使用的一种特殊的浓度单位,由于他可以使计算过程大为 简化,因此一般生产单位在例行分析中广泛使用。滴定度T的定义为: 1毫升滴定剂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单位为克)。 设需要加水的体积为V,CaO与HCl的反应为:2HCl+CaO=CaCl,+H,O 2Tcma×1000=2×0.005000 ×1000=0.1783molL-1: Mcao 56.08 .1000×0.2000=0.17831000+V0,∴.V=121.7mL。 加入121.7mL水才能使稀释后HC1溶液对Ca0的滴定度为TCOVHCI=0.00s000gmL。 4.计算0.02000moL-1K2Cr2O,溶液对Fe03的滴定度。K2Cr2O,和Fe2O3的分子量 分别为294.18和159.69)。 解:6Fe2++Cr,03+14H+=6Fe3++2Cr3++7H,0, 所以3Fe,03∽6Fe2+∽1K,Cr,0, Te,0K,C0,= Ck,cs0,×3×Me0_0.02000×3x159.7=0.009582gml。 1000 1000 故0.02000molL-1K2Cr20,溶液对Fe203的滴定度为0.009582gmL-l。 5.有0.0982moL-1的H,S04溶液480mL,现欲将其浓度增至0.1000moL-1. 问应加入0.5000moL-1的H,S0,溶液多少毫升?
4 习题解答 1.称取纯金属锌 0.3250g,溶于 HCl 后,稀释到 250ml 容量瓶中。计算 Zn2+ 溶液的 浓度。 解: 0.01988 0.2500 1 65.39 0.3250 2+ = × = Zn c mol·L-1。 2.用标记为 0.1000 mol·L-1HCl 标准溶液标定 NaOH 溶液,求得其浓度为 0.1018 mol·L-1,已知 HCl 溶液的真实浓度为 0.0999 mol·L-1,标定过程中其他误差均为较小,可 以不计。求 NaOH 溶液的真实浓度。 解:设 NaOH 溶液的真实浓度为 x ,则有 x − x = − 0.1018 0.0999 0.1000 0.0999 , x =0.1017mol·L-1。 3.在 1 升 0.2000 mol·L-1的 HCl 溶液中,加入多少亳升水才能使稀释后的 HCl 溶液 对 CaO 的滴定度为TCaO/HCl =0.005000 g·mL-1 ,已知分子量 M(Ca0=56.08)。 解:滴定度是分析化学中使用的一种特殊的浓度单位,由于他可以使计算过程大为 简化,因此一般生产单位在例行分析中广泛使用。滴定度T 的定义为: 1 毫升滴定剂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单位为克)。 设需要加水的体积为 V, CaO 与 HCl 的反应为: 2HCl + CaO = CaCl 2 + H2O 1000 0.1783 56.08 2 0.005000 1000 M 2T C CaO CaO/HCl HCl × = × = × = mol·L-1; ∵ 1000×0.2000 = 0.1783(1000+V), ∴ V = 121.7mL。 加入 121.7mL 水才能使稀释后 HCl 溶液对 CaO 的滴定度为TCaO/HCl =0.005000g·mL-1。 4.计算 0.02000 mol·L-1 K2Cr2O7 溶液对 Fe2O3的滴定度。(K2Cr2O7和 Fe2O3的分子量 分别为 294.18 和 159.69)。 解:6Fe Cr O 14H 6Fe 2Cr 7H2O 2 3 3 2 7 2 + + = + + + − + + + , 所以 3 Fe 2O3 ∽6 2+ Fe ∽1 K2Cr 2O7 , 0.009582 1000 0.02000 3 159.7 1000 C 3 M T 2 2 7 2 3 2 3 2 2 7 K Cr O Fe O Fe O /K Cr O = × × = × × = g·mL-1。 故 0.02000 mol·L-1K2Cr2O7溶液对 Fe2O3的滴定度为 0.009582g·mL-1。 5.有 0.0982 mol·L-1的 H2SO4 溶液 480mL,现欲将其浓度增至 0.1000 mol·L-1。 问应加入 0.5000 mol·L-1的 H2SO4 溶液多少毫升?
解:设应加入0.5000moL-1的H,SO,溶液的体积为V 0.0982×480+0.5000V=0.1000×(480+V),V=2.16mL。 6.在500mL溶液中,含有9.21gK,Fe(CN)%。计算该溶液的浓度及在以下反应中对 Zn2+的滴定度。反应式为:3Zn2++2Fe(CN)6]+2K+=K2ZnFe(CN)62 解:KFe(CW的浓度c=92l3x1 =0.0500molL-1 368.350.500 由反应式可知: 1 3"2-2"Acwg 再由滴定度的定义有: 1 Taiirdonk=1 ×0.0500molL-1×0.001L 365.39 所以 T(CN)=0.00490gmL-4.90mgmL 7.要求在滴定时消耗0.2moL-Na0H溶液25~30毫升。问应称取基准试剂邻苯二 甲酸氢钾KHCH,O4多少克?如果改用H,C,O42H,O作基准物质,又应称取多少 克?KHCH,0,和H,C,0,2H,O的分子量分别为204.22和126.07。 解:NaOH+KHC H,O,=KNaCH,O4+H,O 消耗NaOH25毫升时,需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为: 2moL-1×0.025L×204.22=1.0g 同理可算出耗NaOH30毫升时,需KHC,H,O,的质量为1.2g: 2 NaOH+HCO.2HO=Na CO+4.O 当改用H,C,O,2H20作基准物质,消耗NaOH溶液25m时,需H2C,042H2O 的质量为:0.2mol-L×0.025L××126.07=0.3g。 同理可算出耗NaOH溶液30ml时,需H,C,O42H,O的质量为0.4g。 8.欲配制Na,C,O,溶液用于在酸性介质中标定0.02molL的KMnO,溶液,若要 使标定时,两种溶液消耗的体积相近。问应配制多大浓度的Na,C,O,溶液?配制100 毫升的这种溶液应称取Na2C204多少克?Na2C,O4的分子量为134.00。 解:2MnO:+5C,0+16H=2Mn2++10C02个+8H,0 X02moLV=专eeaV,所以cefa=005moL
5 解:设应加入 0.5000 mol·L-1的 H2SO4 溶液的体积为 V 0.0982×480+0.5000V=0.1000×(480+V), V=2.16mL。 6.在 500mL 溶液中,含有 9.21g K4Fe(CN)6。计算该溶液的浓度及在以下反应中对 2+ Zn 的滴定度。反应式为: [ ] [ ] 2 3 6 2 4 6 2 3Zn + 2 Fe(CN) + 2K = K Zn Fe(CN) + − + 。 解:K4Fe(CN)6的浓度 0.0500 0.500 1 368.35 9.21 = × = L g c mol·L-1 由反应式可知: ( ) + = 4− 6 2 2 1 3 1 Z Fe CN n n n 再由滴定度的定义有: ( ) 0.0500 2 1 3 65.39 1 4 6 2 / × = × + − Zn Fe CN T mol·L-1×0.001L 所以 ( ) T 4 0.00490 6 2 Zn /Fe CN + − = g·mL-1=4.90mg·mL-1。 7.要求在滴定时消耗 0.2mol·L-1NaOH 溶液 25~30 毫升。问应称取基准试剂邻苯二 甲酸氢钾 KHC8H4O4 多少克?如果改用 H2C2O4 •2 H2O 作基准物质,又应称取多少 克? KHC8H4O4 和 H2C2O4 •2 H2O 的分子量分别为 204.22 和 126.07。 解: NaOH + KHC8H4O4 = KNaC8H4O4 + H2O 消耗 NaOH 25 毫升时,需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为: 2 mol·L-1×0.025L×204.22=1.0g 同理可算出耗 NaOH30 毫升时,需 KHC8H4O4 的质量为 1.2g; 2 NaOH + H 2C2O4 • 2H 2O = Na2C2O4 + 4H 2O 当改用H2C2O4 •2 H2O 作基准物质,消耗 NaOH 溶液25m 时,需 H2C2O4 •2 H2O 的质量为:0.2 mol·L-1×0.025L× 2 1 ×126.07=0.3g。 同理可算出耗 NaOH 溶液 30ml 时,需 H2C2O4 •2 H2O 的质量为 0.4g。 8.欲配制 Na 2C2O4溶液用于在酸性介质中标定 0.02mol·L-1 的 KMnO4 溶液,若要 使标定时,两种溶液消耗的体积相近。问应配制多大浓度的 Na 2C2O4 溶液?配制 100 毫升的这种溶液应称取 Na 2C2O4 多少克? Na 2C2O4 的分子量为 134.00。 解: 2MnO 5C O 16H 2Mn 10CO2 8H2O 2 2 4 + 2 4 + = + ↑ + − − + + 0.02 2 1 × mol·L-1 c V 5 1 V Na 2C2O4 = , 所以 c 0.05 Na 2C2O4 = 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