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 2 925 0780 在猪种方面,经过多次的资源普査和综合分析,根据来源、分布及其形态和性能等,我国的地方 猪种主要可以分为6个类型:华北、华中、华南、西南、江海和高原型猪。每一类型中又有许多具有独 特性能的品种,例如,高繁殖性能的太湖猪、耐寒体大的东北民猪、瘦肉率高的容昌猪、适于腌制优制 火腿的金华猪、体型特小的香猪、体型长的里岔黑猪等。列如品种志的有48个地方品种、12个培育品 种和6个引入品种 在牛方面,目前我国饲养的1亿多头牛中,按牛种和生产方向可以分为6个类型:乳用牛、肉用 牛、乳肉兼用牛、黄牛、水牛和牦牛。其中牦牛、黄牛、水牛等是不同种属的家畜,拥有许多著名的地 方品种或类型,例如,产于呼伦贝尔盟的以乳肉兼用著称的三河牛,体高力大、步伐轻快、性情温顺的 南阳牛,行动迅速、水旱两用的延边牛,以及产于湖南、江苏、四川等地的大型役用水牛等。在众多牛 品种中,中国黄牛属于一种独立的类型,在全国牛存栏总数中占一半以上,几乎遍布全国,可以进一步 分为北方牛、中原牛和南方牛三大类。列入品种志的牛就有34个地方品种、4个培育品种7个引入品 种 在绵羊和山羊方面,我国拥有很多世界著名的品种资源,一般根据用途将绵羊分为细毛羊、半细 毛羊、粗毛羊、裘皮羊和羔皮羊,将山羊分为乳用山羊、毛用山羊、绒用山羊和皮用山羊。在这些品种 中有,生态适应性非常良好的蒙古羊、哈萨克羊和藏羊,以快长速肥和“大尾”著称的乌珠穆沁羊,以 独特二毛裘皮闻名的滩羊,繁殖力高、适于舍饲、羔皮品质优良的湖羊,皮优良的中卫沙毛山羊,以及 著名的辽宁绒山羊和内蒙绒山羊等。列入品种志的绵羊和山羊就有35个地方品种、9个培育品种9个 引入品种 在家禽方面,仅列入品种志的地方品种就有鸡27个、鸭12个、鹅13个,主要有蛋用型、肉用型、 兼用型、观赏型、药用型等。其中有蛋大、壳厚、体型较大的成都黄鸡、内蒙古边鸡、辽宁大骨鸡,骨 细、肉嫩、味鲜的北京油鸡、惠阳三黄胡须鸡、清远麻鸡,体小、省料、年产蛋量200枚左右的浙江仙 居鸡,丝毛、乌骨名贵药用的泰和鸡,体小、胸肌发达、能够飞翔的藏鸡,以及狼山鸡、寿光鸡、固始 鸡等兼用型鸡种。还有生长快、产蛋多的北京鸭,体躯宽、生长快、产肥肝著称的建昌鸭,体型特大的 狮头鹅等。这些品种大多是世界闻名的。列入品种志的家禽就有52个地方品种、9个培育品种14个引 入品种,其中包含引入的火鸡品种1个 在马和驴品种中也有不少名贵品种,例如,具有抗严寒、耐粗饲、持久力和适应性强等优点的蒙 古马,体格小、精悍、灵活、善于登山涉水的建昌马,乘挽兼用的伊犁马,体型高大、良好的关中驴等。 列入品种志的马品种就有15个地方品种、11个培育品种7个引入品种,以及6个改良马品种,驴品种 10个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优良的畜禽品种,如以“王府驼绒”著称的阿拉善骆驼等。然而,由于对遗 传资源保存的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许多有特点的地方品种处于濒危状态,严重的有浙江舟山黑牛、海 南高峰牛、西南地区的微型马、关中驴、湖羊等,而九斤黄鸡、浦东鸡、早胜牛、邓川牛、西藏粗毛羊 等基本已经灭绝。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多的性能一般的地方品种逐渐被一些性能优秀的外来 品种和培育品种替代,这些丰富的遗传资源面临更加严重的威胁,需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和行动。 二、家畜遗传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家畜遗传多样性保护就是要尽量全面、妥善地保护现有的家畜遗传资源,使之免遭混杂和灭绝 其实质就是使现有的畜禽基因库中基因资源尽量得到全面的保存,无论这些基因目前是否有利用价值 广义而言,家畜遗传多样性保护( conservation)是指人类管理和利用这些现有资源以获得最大的 持续利益,并保持满足未来需求的潜力,它是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维持、持续利用、恢复和改善的积 极措施。狭义的遗传多样性保存( preservation)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通过维持一个免受人为影响而导致
6 山羊 猪 鸡 鸭 鹅 4 4 1 30 39 19 3 3 2 16 9 2 5 30 17 38 20 13 在猪种方面,经过多次的资源普查和综合分析,根据来源、分布及其形态和性能等,我国的地方 猪种主要可以分为 6 个类型:华北、华中、华南、西南、江海和高原型猪。每一类型中又有许多具有独 特性能的品种,例如,高繁殖性能的太湖猪、耐寒体大的东北民猪、瘦肉率高的容昌猪、适于腌制优制 火腿的金华猪、体型特小的香猪、体型长的里岔黑猪等。列如品种志的有 48 个地方品种、12 个培育品 种和 6 个引入品种。 在牛方面,目前我国饲养的 1 亿多头牛中,按牛种和生产方向可以分为 6 个类型:乳用牛、肉用 牛、乳肉兼用牛、黄牛、水牛和牦牛。其中牦牛、黄牛、水牛等是不同种属的家畜,拥有许多著名的地 方品种或类型,例如,产于呼伦贝尔盟的以乳肉兼用著称的三河牛,体高力大、步伐轻快、性情温顺的 南阳牛,行动迅速、水旱两用的延边牛,以及产于湖南、江苏、四川等地的大型役用水牛等。在众多牛 品种中,中国黄牛属于一种独立的类型,在全国牛存栏总数中占一半以上,几乎遍布全国,可以进一步 分为北方牛、中原牛和南方牛三大类。列入品种志的牛就有 34 个地方品种、4 个培育品种 7 个引入品 种。 在绵羊和山羊方面,我国拥有很多世界著名的品种资源,一般根据用途将绵羊分为细毛羊、半细 毛羊、粗毛羊、裘皮羊和羔皮羊,将山羊分为乳用山羊、毛用山羊、绒用山羊和皮用山羊。在这些品种 中有,生态适应性非常良好的蒙古羊、哈萨克羊和藏羊,以快长速肥和“大尾”著称的乌珠穆沁羊,以 独特二毛裘皮闻名的滩羊,繁殖力高、适于舍饲、羔皮品质优良的湖羊,皮优良的中卫沙毛山羊,以及 著名的辽宁绒山羊和内蒙绒山羊等。列入品种志的绵羊和山羊就有 35 个地方品种、9 个培育品种 9 个 引入品种。 在家禽方面,仅列入品种志的地方品种就有鸡 27 个、鸭 12 个、鹅 13 个,主要有蛋用型、肉用型、 兼用型、观赏型、药用型等。其中有蛋大、壳厚、体型较大的成都黄鸡、内蒙古边鸡、辽宁大骨鸡,骨 细、肉嫩、味鲜的北京油鸡、惠阳三黄胡须鸡、清远麻鸡,体小、省料、年产蛋量 200 枚左右的浙江仙 居鸡,丝毛、乌骨名贵药用的泰和鸡,体小、胸肌发达、能够飞翔的藏鸡,以及狼山鸡、寿光鸡、固始 鸡等兼用型鸡种。还有生长快、产蛋多的北京鸭,体躯宽、生长快、产肥肝著称的建昌鸭,体型特大的 狮头鹅等。这些品种大多是世界闻名的。列入品种志的家禽就有 52 个地方品种、9 个培育品种 14 个引 入品种,其中包含引入的火鸡品种 1 个。 在马和驴品种中也有不少名贵品种,例如,具有抗严寒、耐粗饲、持久力和适应性强等优点的蒙 古马,体格小、精悍、灵活、善于登山涉水的建昌马,乘挽兼用的伊犁马,体型高大、良好的关中驴等。 列入品种志的马品种就有 15 个地方品种、11 个培育品种 7 个引入品种,以及 6 个改良马品种,驴品种 10 个。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优良的畜禽品种,如以“王府驼绒”著称的阿拉善骆驼等。然而,由于对遗 传资源保存的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许多有特点的地方品种处于濒危状态,严重的有浙江舟山黑牛、海 南高峰牛、西南地区的微型马、关中驴、湖羊等,而九斤黄鸡、浦东鸡、早胜牛、邓川牛、西藏粗毛羊 等基本已经灭绝。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多的性能一般的地方品种逐渐被一些性能优秀的外来 品种和培育品种替代,这些丰富的遗传资源面临更加严重的威胁,需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和行动。 二、家畜遗传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家畜遗传多样性保护就是要尽量全面、妥善地保护现有的家畜遗传资源,使之免遭混杂和灭绝, 其实质就是使现有的畜禽基因库中基因资源尽量得到全面的保存,无论这些基因目前是否有利用价值。 广义而言,家畜遗传多样性保护(conservation)是指人类管理和利用这些现有资源以获得最大的 持续利益,并保持满足未来需求的潜力,它是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维持、持续利用、恢复和改善的积 极措施。狭义的遗传多样性保存(preservation)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通过维持一个免受人为影响而导致
遗传变化的保种群来实现,可以是原位保存( In situ),即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维持一个活体家畜群体;也 可以是易位保存( ex situ),即利用冷冻保存胚胎、精液、卵子、体细胞以及DNA文库等 经过高度选育的家畜品种是现代商品畜牧业的基础,很大程度上以来少数几个性能优良的品种或 类型,对大多数具有一定特色的地方品种和类型形成了极大的威胁。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人们生活 水平不断改善和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日益提高,对家畜多样性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如果家畜遗传多样性 幅度下降,就会严重影响到未来的畜禽改良,对满足人类社会各种不可预见的需求会带来很大的限制。 有许多这种不可预见的因素会改变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进而引起畜禽生产生产方式的改变。例如,曾 经很受欢迎的脂肪型猪,随着消费者要求瘦肉多、脂肪少的食品,已被更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瘦肉型品 种和杂交配套系所取代,其销售价格也随着瘦肉量的多少而定。但是,近年来人们对肉质的要求越来越 高,因此在注重瘦肉率提高的同时对肉质性状,如肌间脂肪含量等,也更加重视,有可能成为新的重点 改良性状 为了满足培育新品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的需要,无论是地方品种、引入品种或新育成品种都需要认 真加以保护。一些生产性能低,但抗逆性强、能适应某些特殊生态类型的原始品种,也应当妥善保存。 例如,菲律宾一种本地猪,6月龄体重仅10kg,但能够耐热、抗病,用长白和大白猪杂交后培育的新 品种(定名为阿泊加),6月龄体重可以达到90kg,而且抗病和耐热能力都超过外来品种。此外,基因 的优劣是相对的,有些目前认为是没有用的基因,也许将来是有用的,最突出的例子就是鸡的矮小基因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畜产品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为了满足将来的需要,应当尽可能地保 存现有的畜禽遗传资源。 总体而言,对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主要有经济、科学、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意义: (1)经济意义现有的畜禽遗传资源保存具有潜在的重要经济价值是不可否认的,在过去的50年 中,畜产品消费结构和生产条件的改变,畜禽生产者都能够迅速地作出相关的反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 于实际畜禽群体中存在相当广泛的可利用遗传变异。然而,对未来变化的性质和程度是难以准确预测的, 因而对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成本和效益进行准确分析是相当困难的,而要维持一个特定保种群的成本是 非常可观的。但是,这种投入与完全忽视畜禽遗传多样性保存,从而导致对未来变化丧失应变能力所带 来到损失要低得多。研究表明,冷冻保存畜禽遗传资源的费用相对来说较低,虽然胚胎、精子等的收集 和处理费用可能较高,但这些投入是一次性的,而且年储存费用较低,对遗传资源保存更为有利 2)科学意义畜禽遗传多样性是动物遗传育种研究的基础,可以利用群体间以及个体间的遗传 变异来研究动物的发育和生理机制,深入了解动物驯化、迁徙进化、品种形成过程以及其他一些生物学 基础问题,因而遗传多样性保存对科学研究是很有价值的。例如,澳大利亚、中国、芬兰、英国等一些 不同的绵羊品种,在母羊的年产羔数方面的遗传变异很大,通过这些品种间的杂交,为从遗传上改变繁 殖性能提供快捷途径,利用澳大利亚的 booroola美力奴羊为硏究材料确定了绵羊排卵数主要由单个主 基因控制,但对它的控制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一些具有特殊基因的畜禽品种更是研究的理想对象 例如,加利福尼亚大学培育的近交鸡系,被全世界广泛用于免疫学和抗病力的研究。特别是,近年来对 畜禽基因图谱的研究,对特异畜禽遗传资源的需求更为迫切。 (3)文化和历史意义畜禽品种是在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经过人类长期驯化、 培育而成的,对这些遗传资源的保存也为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遗产提供了活的见证,与建筑物和历史遗 址具有地理价值一样,畜禽品种资源也同样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例如,多米尼克鸡被认为是美国最古 老的品种,羽毛黑白相间、玫瑰冠,在美国的乡村艺术、音乐和文学作品中多有描写,现仅有少量被养 鸡爱好者饲养,且已经高度近交,活力下降。对这些濒危畜禽遗传资源的保存,应该像对待一个国家其 他文化遗产一样给予高度的重视。 三、家畜遗传资源保存的主要问题 尽管人们对家畜遗传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已有基本的共识,但在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上 特别是在保种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方面,不同的观点是存在一些分歧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即保 存和利用。 偏重于保存观点的主要目标是长期保存遗传资源,为将来所用,要求尽可能多地保存纯种,维持 高的遗传多样性,以适应未来难以预料的变化和需求。偏重于利用观点的,则直接利用现有遗传资源来
7 遗传变化的保种群来实现,可以是原位保存(in situ),即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维持一个活体家畜群体;也 可以是易位保存(ex situ),即利用冷冻保存胚胎、精液、卵子、体细胞以及 DNA 文库等。 经过高度选育的家畜品种是现代商品畜牧业的基础,很大程度上以来少数几个性能优良的品种或 类型,对大多数具有一定特色的地方品种和类型形成了极大的威胁。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人们生活 水平不断改善和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日益提高,对家畜多样性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如果家畜遗传多样性 幅度下降,就会严重影响到未来的畜禽改良,对满足人类社会各种不可预见的需求会带来很大的限制。 有许多这种不可预见的因素会改变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进而引起畜禽生产生产方式的改变。例如,曾 经很受欢迎的脂肪型猪,随着消费者要求瘦肉多、脂肪少的食品,已被更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瘦肉型品 种和杂交配套系所取代,其销售价格也随着瘦肉量的多少而定。但是,近年来人们对肉质的要求越来越 高,因此在注重瘦肉率提高的同时对肉质性状,如肌间脂肪含量等,也更加重视,有可能成为新的重点 改良性状。 为了满足培育新品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的需要,无论是地方品种、引入品种或新育成品种都需要认 真加以保护。一些生产性能低,但抗逆性强、能适应某些特殊生态类型的原始品种,也应当妥善保存。 例如,菲律宾一种本地猪,6 月龄体重仅 10 kg,但能够耐热、抗病,用长白和大白猪杂交后培育的新 品种(定名为阿泊加),6 月龄体重可以达到 90 kg,而且抗病和耐热能力都超过外来品种。此外,基因 的优劣是相对的,有些目前认为是没有用的基因,也许将来是有用的,最突出的例子就是鸡的矮小基因。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畜产品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为了满足将来的需要,应当尽可能地保 存现有的畜禽遗传资源。 总体而言,对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主要有经济、科学、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意义: ⑴ 经济意义 现有的畜禽遗传资源保存具有潜在的重要经济价值是不可否认的,在过去的 50 年 中,畜产品消费结构和生产条件的改变,畜禽生产者都能够迅速地作出相关的反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 于实际畜禽群体中存在相当广泛的可利用遗传变异。然而,对未来变化的性质和程度是难以准确预测的, 因而对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成本和效益进行准确分析是相当困难的,而要维持一个特定保种群的成本是 非常可观的。但是,这种投入与完全忽视畜禽遗传多样性保存,从而导致对未来变化丧失应变能力所带 来到损失要低得多。研究表明,冷冻保存畜禽遗传资源的费用相对来说较低,虽然胚胎、精子等的收集 和处理费用可能较高,但这些投入是一次性的,而且年储存费用较低,对遗传资源保存更为有利。 ⑵ 科学意义 畜禽遗传多样性是动物遗传育种研究的基础,可以利用群体间以及个体间的遗传 变异来研究动物的发育和生理机制,深入了解动物驯化、迁徙进化、品种形成过程以及其他一些生物学 基础问题,因而遗传多样性保存对科学研究是很有价值的。例如,澳大利亚、中国、芬兰、英国等一些 不同的绵羊品种,在母羊的年产羔数方面的遗传变异很大,通过这些品种间的杂交,为从遗传上改变繁 殖性能提供快捷途径,利用澳大利亚的 Booroola 美力奴羊为研究材料确定了绵羊排卵数主要由单个主 基因控制,但对它的控制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一些具有特殊基因的畜禽品种更是研究的理想对象, 例如,加利福尼亚大学培育的近交鸡系,被全世界广泛用于免疫学和抗病力的研究。特别是,近年来对 畜禽基因图谱的研究,对特异畜禽遗传资源的需求更为迫切。 ⑶文化和历史意义 畜禽品种是在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经过人类长期驯化、 培育而成的,对这些遗传资源的保存也为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遗产提供了活的见证,与建筑物和历史遗 址具有地理价值一样,畜禽品种资源也同样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例如,多米尼克鸡被认为是美国最古 老的品种,羽毛黑白相间、玫瑰冠,在美国的乡村艺术、音乐和文学作品中多有描写,现仅有少量被养 鸡爱好者饲养,且已经高度近交,活力下降。对这些濒危畜禽遗传资源的保存,应该像对待一个国家其 他文化遗产一样给予高度的重视。 三、家畜遗传资源保存的主要问题 尽管人们对家畜遗传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已有基本的共识,但在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上, 特别是在保种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方面,不同的观点是存在一些分歧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即保 存和利用。 偏重于保存观点的主要目标是长期保存遗传资源,为将来所用,要求尽可能多地保存纯种,维持 高的遗传多样性,以适应未来难以预料的变化和需求。偏重于利用观点的,则直接利用现有遗传资源来
改良畜群,保存一些将来有用的具有独特生物性状的后裔,只要这些品种的基因保留在商品群中即可, 不十分注重品种本身的保留。 这种分歧主要体现在,对传统家畜品种和地方品种在长期遗传改良方面的重要性程度的看法不 也有一部分研究者试图兼顾遗传资源保存的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提出了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保重理论 和方法。在实际的畜禽遗传资源保存工作中,对以下几个问题必须有明确的认识,并需要很好地协调解 )保种与选育的关系家畜品种的改良主要是针对具有经济价值的生产性能进行的,选择的目 的是要打破群体遗传结构的平衡,选择有利的基因,通过近交等手段,不断提高它在群体中的频率。而 在畜禽遗传保存中,由于保种的目的在于全面地维持群体遗传结构的稳定,它与品种生产性能的选育提 高是对立的。因此,一般情况下必须设立单独封闭的保种群体,在群体内需要遵循群体遗传学理论的要 求,避免选择、突变、迁移、近交等系统性因素的影响,同时有尽量降低遗传漂变的作用 由于大多数地方品种保种群的主要生产性能较低,因此长期独立维持一个家大的保种群,需要很大 的资金投入作为保障。然而如果转变传统的保重观念,是有可能将保种与选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例 如,以保存遗传特性为对象的系统保种方法,就有可能实现这一点。 (二)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家畜遗传资源保存的最根本目的的是为了人类社会目前和将 来都能利用现有的资源,目前最主要的是保存一些生产性能较低的地方品种,以备未来的需要。因此 从短期利益看,保种是一项缺乏降级效益的工作。但是,长期的畜禽遗传改良实践已有很多的实例表明 随着人类社会的变化、生活需求的改变,以及上述的经济、科学、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因素,要求人类 为了长远的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必须对现有的宝贵遗传资源进行有效的保存。 由于对畜禽遗传资源未来的应用价值目前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其长远的经济利益是粉肠模 糊的为了人类未来的共同利益,必须明确畜禽遗传资源保存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项公益事业,需要 政府和社会团体的支持,甚至全球性的国际组织和政府间的合作。否则,只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大量 的生产性能较低的地方品种都将不可避免地遭受灭绝的威 (三)保种任务的区域性不平衡现有的畜禽遗传资源是人类在各自的社会生态条件下经过长期培 育形成的,在复杂多变的条件下形成了丰富的、各具特色的地方类群,然而,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区域 性不平衡,商品经济化的程度不同,目前拥有的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也有很大的差异。表现最为明显的是 在经济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时常激烈竞争,以追求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因此大量的性能较低的地 方品种相继灭绝,逐渐被少数生产性能优秀的培育品种所取代。例如,奶牛以黑白花牛,蛋鸡以白来航, 猪以长白、大白、和杜洛克等,形成了世界性的主导品种。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商品话经济进程 相对落后,目前仍拥有相对丰富的遗传资源,在畜禽遗传资源逐渐枯竭的今天广泛受到全球的重视,要 求保存这些资源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然而,应该注意到,目前在家畜遗传资源保存的研究和实际执行中,可以说大多数的理论们研究 者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而真正承担艰巨保重任务的却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这种区域的不平 衡性,导致了对家畜遗传资源难以实施有效的保存。从这一角度来说,也迫切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不仅在技术上,而且在资金方面也需要大力的支持,尤其对拥有丰富畜禽遗传资源的发展中国家而言, 更需要通过全球性的合作来保存人类共有的资源。 (四)保种方式的多样性不同于植物的种质保存,畜禽遗传资源保存主要有3种方法:活体原 位保存、配子或胚胎的超低温保存、DNA保存,此外体细胞保存也是很有希望的一种方式,这些方法 各有利弊,需要共同使用,互相作为一种补充。活体保存是目前最实用的方法,可以在利用中动态地保 存职员,但是其弊端在于一般需要设立专门的保重群体,维持成本很高,同时管理问题以及畜群会受到 各种有害因素的侵袭,例如,疾病、近交、有害基因的存在、其他畜群的污染、自然选择带来的群体遗 传结构变化等 随着生物几社的发展,尽管目前超低温冷冻方法保重还不能完全替代活畜保重,但作为一种补充 方式,仍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特别是对稀有品种或品系,利用这种保存方法可以较长时期地保存大量 的基因型,免除畜群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性改变。生殖细胞和胚胎的长期冷冻保存技术、费用和 可靠性在不同的家畜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超低温冷冻保存的样本收集和处理费用并不是很高,特别
8 改良畜群,保存一些将来有用的具有独特生物性状的后裔,只要这些品种的基因保留在商品群中即可, 不十分注重品种本身的保留。 这种分歧主要体现在,对传统家畜品种和地方品种在长期遗传改良方面的重要性程度的看法不一, 也有一部分研究者试图兼顾遗传资源保存的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提出了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保重理论 和方法。在实际的畜禽遗传资源保存工作中,对以下几个问题必须有明确的认识,并需要很好地协调解 决。 (一)保种与选育的关系 家畜品种的改良主要是针对具有经济价值的生产性能进行的,选择的目 的是要打破群体遗传结构的平衡,选择有利的基因,通过近交等手段,不断提高它在群体中的频率。而 在畜禽遗传保存中,由于保种的目的在于全面地维持群体遗传结构的稳定,它与品种生产性能的选育提 高是对立的。因此,一般情况下必须设立单独封闭的保种群体,在群体内需要遵循群体遗传学理论的要 求,避免选择、突变、迁移、近交等系统性因素的影响,同时有尽量降低遗传漂变的作用。 由于大多数地方品种保种群的主要生产性能较低,因此长期独立维持一个家大的保种群,需要很大 的资金投入作为保障。然而,如果转变传统的保重观念,是有可能将保种与选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例 如,以保存遗传特性为对象的系统保种方法,就有可能实现这一点。 (二)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 家畜遗传资源保存的最根本目的的是为了人类社会目前和将 来都能利用现有的资源,目前最主要的是保存一些生产性能较低的地方品种,以备未来的需要。因此, 从短期利益看,保种是一项缺乏降级效益的工作。但是,长期的畜禽遗传改良实践已有很多的实例表明, 随着人类社会的变化、生活需求的改变,以及上述的经济、科学、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因素,要求人类 为了长远的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必须对现有的宝贵遗传资源进行有效的保存。 由于对畜禽遗传资源未来的应用价值目前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其长远的经济利益是粉肠模 糊的.为了人类未来的共同利益,必须明确畜禽遗传资源保存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项公益事业,需要 政府和社会团体的支持,甚至全球性的国际组织和政府间的合作。否则,只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大量 的生产性能较低的地方品种都将不可避免地遭受灭绝的威胁。 (三)保种任务的区域性不平衡 现有的畜禽遗传资源是人类在各自的社会生态条件下经过长期培 育形成的,在复杂多变的条件下形成了丰富的、各具特色的地方类群,然而,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区域 性不平衡,商品经济化的程度不同,目前拥有的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也有很大的差异。表现最为明显的是 在经济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时常激烈竞争,以追求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因此大量的性能较低的地 方品种相继灭绝,逐渐被少数生产性能优秀的培育品种所取代。例如,奶牛以黑白花牛,蛋鸡以白来航, 猪以长白、大白、和杜洛克等,形成了世界性的主导品种。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商品话经济进程 相对落后,目前仍拥有相对丰富的遗传资源,在畜禽遗传资源逐渐枯竭的今天广泛受到全球的重视,要 求保存这些资源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然而,应该注意到,目前在家畜遗传资源保存的研究和实际执行中,可以说大多数的理论们研究 者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而真正承担艰巨保重任务的却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这种区域的不平 衡性,导致了对家畜遗传资源难以实施有效的保存。从这一角度来说,也迫切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不仅在技术上,而且在资金方面也需要大力的支持,尤其对拥有丰富畜禽遗传资源的发展中国家而言, 更需要通过全球性的合作来保存人类共有的资源。 (四)保种方式的多样性 不同于植物的种质保存,畜禽遗传资源保存主要有 3 种方法:活体原 位保存、配子或胚胎的超低温保存、DNA 保存,,此外体细胞保存也是很有希望的一种方式,这些方法 各有利弊,需要共同使用,互相作为一种补充。活体保存是目前最实用的方法,可以在利用中动态地保 存职员,但是其弊端在于一般需要设立专门的保重群体,维持成本很高,同时管理问题以及畜群会受到 各种有害因素的侵袭,例如,疾病、近交、有害基因的存在、其他畜群的污染、自然选择带来的群体遗 传结构变化等。 随着生物几社的发展,尽管目前超低温冷冻方法保重还不能完全替代活畜保重,但作为一种补充 方式,仍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特别是对稀有品种或品系,利用这种保存方法可以较长时期地保存大量 的基因型,免除畜群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性改变。生殖细胞和胚胎的长期冷冻保存技术、费用和 可靠性在不同的家畜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超低温冷冻保存的样本收集和处理费用并不是很高,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