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几本《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 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册)朱栋霖丁帆 朱晓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黄修己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4、《中国现代文学史简明教程》 许祖华主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几本《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 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钱理群 温儒敏 吴福辉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册) 朱栋霖 丁帆 朱晓进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 黄修己 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4、《中国现代文学史简明教程》 许祖华主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建构历史(一) 1922年,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的最后 节,是“略述文学革命的历史和新文学的大概”, 可视为最早的以“史”的角度研究现代文学的尝试 20年代末期始,少数高校以开设了新文学研究的课 程和讲座。陈子展、周作人、朱自清、李何林等都 讲授过现代文学的课程,并出版过文学史著作,如 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之流源》、李何林的《近二 十年来中国文艺思潮论》等。因此,现代文学的早 期研究有很强的“当代性”。 现代文学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是1951年王瑶《中 国新文学史稿》(上册)的出版和他在北京大学所 开的课。王瑶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者 但随即遭到激烈的批评
“中国现代文学” 学科的建构历史(一) ◼ 1922年,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的最后一 节,是“略述文学革命的历史和新文学的大概” , 可视为最早的以“史”的角度研究现代文学的尝试。 ◼ 20年代末期始,少数高校以开设了新文学研究的课 程和讲座。陈子展、周作人、朱自清、李何林等都 讲授过现代文学的课程,并出版过文学史著作,如 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之流源》、李何林的《近二 十年来中国文艺思潮论》等。因此,现代文学的早 期研究有很强的“当代性” 。 ◼ 现代文学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是1951年王瑶《中 国新文学史稿》(上册)的出版和他在北京大学所 开的课。王瑶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者。 但随即遭到激烈的批评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建构历史(二) 195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这 本文学史建构了一种激进的写作框架。在文学运动部分,用革 命运动统摄文艺运动和现象;在作家作品部分,简单地使用了 阶级划分的方法 ■同年10月,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东北大学张毕来的《新文学史纲》 第一卷。作家都被纳入“革命作家”、“进步作家”、“小资 产阶级作家”、“右翼作家”等范畴进行评价 1956年,作家岀版社又出版了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 上下卷,作者阐发了研究现代文学的三大目的:第一,叙述 “五四”以来先驱者使用文艺武器与统治阶级进行不屈不挠的 斗争的实况;第二,把各个历史时期的战斗史实和经验加以正 确的叙述和总结;第三,全面深入地考察和研究各个历史时期 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文学史的“历史建构”在这样一种政治文化背景下有了“主流 和“非主流”的区别。“非主流”的作家在不断的过滤和批判 的过程中被逐渐淘汰
“中国现代文学” 学科的建构历史(二) ◼ 195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这 本文学史建构了一种激进的写作框架。在文学运动部分,用革 命运动统摄文艺运动和现象;在作家作品部分,简单地使用了 阶级划分的方法。 ◼ 同年10月,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东北大学张毕来的《新文学史纲》 第一卷。作家都被纳入“革命作家” 、 “进步作家” 、 “小资 产阶级作家” 、 “右翼作家”等范畴进行评价。 ◼ 1956年,作家出版社又出版了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 上下卷,作者阐发了研究现代文学的三大目的:第一,叙述 “五四”以来先驱者使用文艺武器与统治阶级进行不屈不挠的 斗争的实况;第二,把各个历史时期的战斗史实和经验加以正 确的叙述和总结;第三,全面深入地考察和研究各个历史时期 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 文学史的“历史建构”在这样一种政治文化背景下有了“主流” 和“非主流”的区别。“非主流”的作家在不断的过滤和批判 的过程中被逐渐淘汰
绪论(1) 中国现代文学的含义 1、1917年1月《新青年》杂志刊出的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为 标志,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 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2、什么是现代文学?所谓“现代文学”,不仅是时间概念上所划 定的19171949年这一通常所说的“现代”阶段的文学,更 是“现代”性质意义上所指的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新的文学。即 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 心理的文学。从性质来看,“现代”是相对于“传统”中国文 学而言的。“现代”作为时间的标志,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与 中国传统文学的联系性,说明了中国现代文 文学发展到20世纪出现的一种形态的文学; “现代”作为性质的标志,则表明了中国现代 文学是与中国传统文学有着本质区别的一种 新型的文学
绪 论(1)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含义 1、1917年1月《新青年》杂志刊出的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为 标志,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 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2、什么是现代文学?所谓“现代文学”,不仅是时间概念上所划 定的1917——1949年这一通常所说的“现代”阶段的文学,更 是“现代”性质意义上所指的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新的文学。即 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 心理的文学。从性质来看,“现代”是相对于“传统”中国文 学而言的。“现代”作为时间的标志,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与 中国传统文学的联系性,说明了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 文学发展到20世纪出现的一种形态的文学; “现代”作为性质的标志,则表明了中国现代 文学是与中国传统文学有着本质区别的一种 新型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