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思考题 1、分析“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历史条件。 2、简答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与“五四”文学革命的关系。 3、分析评价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4、分析评价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5、分析评价周作人的《人的文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6、“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是什么?文学革命是否造成了 文学传统的断裂? 7、怎样评价“五四”文学革命倡导者与守旧派的论争? 8、《狂人日记》的思想效果是通过怎样的艺术手段获得的? 分析《呐喊》中的阿Q、闺土、七斤等农民形象 10、分析《彷徨》中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知识分子形象 11、分析《彷徨》中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妇女形象。 12、分析评价《狂人日记》的思想艺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13、历来解读阿Q形象的认识有哪几种?你的看法如何?“精神胜利法” 的社会历史根源是什么? 14、举例分析《阿Q正传》的讽刺手法和悲喜剧相结合的艺术基调。 15、从祥林嫂、闺土、爱姑等形象看中国的封建文化。 16、鲁迅的农村题材小说和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在哪些方面超越了当时的 同类题材小说? 17、涓生、子君形象分析;其爱情悲剧的深刻思想性表现在哪里? 18、举例论述《故事新编》创造的“古今杂糅”的艺术手法及其表现主 义色彩
1 中国现代文学思考题 1、分析“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历史条件。 2、简答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与“五四”文学革命的关系。 3、分析评价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4、分析评价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5、分析评价周作人的《人的文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6、“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是什么?文学革命是否造成了 文学传统的断裂? 7、怎样评价“五四”文学革命倡导者与守旧派的论争? 8、《狂人日记》的思想效果是通过怎样的艺术手段获得的? 9、分析《呐喊》中的阿 Q、闺土、七斤等农民形象。 10、分析《彷徨》中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知识分子形象。 11、分析《彷徨》中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妇女形象。 12、分析评价《狂人日记》的思想艺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13、历来解读阿 Q 形象的认识有哪几种?你的看法如何?“精神胜利法” 的社会历史根源是什么? 14、举例分析《阿 Q 正传》的讽刺手法和悲喜剧相结合的艺术基调。 15、从祥林嫂、闺土、爱姑等形象看中国的封建文化。 16、鲁迅的农村题材小说和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在哪些方面超越了当时的 同类题材小说? 17、涓生、子君形象分析;其爱情悲剧的深刻思想性表现在哪里? 18、举例论述《故事新编》创造的“古今杂糅”的艺术手法及其表现主 义色彩
19、分析、评价《故事新编》中的古代英雄人物形象系列。 20、鲁迅小说对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21、简析《野草》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22、举例说明《野草》怎样体现了鲁迅的哲学和内心矛盾。 23、分析《野草》的艺术成就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启示与意义。 24、举例分析《朝花夕拾》的艺术特色 25、分析“新潮小说”、“问题小说”与“乡土小说”的创作特点,评述 20年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轨迹与30年代的衍化流变。 26、冰心前、后期小说创作风格的比较分析 27、结合《海滨故人》、《象牙戒指》,分析庐隐小说的创作风格。 28、为什么说王统照的小说充满了“爱”与“美”的玄想,许地山的小 说含有宗教思辩色彩?其社会根源是什么? 29、分析、比较“潘先生”和“倪焕之”的形象塑造,评价叶绍钧小说 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 30、分析《稻草人》集并评价它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31、以《黄金》、《菊英的岀嫁》等为例,分析鲁彦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 32、举例分析彭家煌小说的创作风格。 33、简析冯文炳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 34、以《拜堂》《新坟》《红灯》为例,分析台静农小说的创作特点。 35、联系中外文艺思潮的影响,分析创造社自我小说的风格特征 36、结合民族文化传统,分析、评价《沉沦》集对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 贡献。 37、联系俄国作家笔下“多余的人”,分析评价“零余者”形象系列。 38、为什么郁达夫自称《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篇“多少也带一
2 19、分析、评价《故事新编》中的古代英雄人物形象系列。 20、鲁迅小说对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21、简析《野草》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22、举例说明《野草》怎样体现了鲁迅的哲学和内心矛盾。 23、分析《野草》的艺术成就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启示与意义。 24、举例分析《朝花夕拾》的艺术特色。 25、分析“新潮小说”、“问题小说”与“乡土小说”的创作特点,评述 20 年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轨迹与 30 年代的衍化流变。 26、冰心前、后期小说创作风格的比较分析。 27、结合《海滨故人》、《象牙戒指》,分析庐隐小说的创作风格。 28、为什么说王统照的小说充满了“爱”与“美”的玄想,许地山的小 说含有宗教思辩色彩?其社会根源是什么? 29、分析、比较“潘先生”和“倪焕之”的形象塑造,评价叶绍钧小说 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 30、分析《稻草人》集并评价它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31、以《黄金》、《菊英的出嫁》等为例,分析鲁彦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 32、举例分析彭家煌小说的创作风格。 33、简析冯文炳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 34、以《拜堂》、《新坟》、《红灯》为例,分析台静农小说的创作特点。 35、联系中外文艺思潮的影响,分析创造社自我小说的风格特征。 36、结合民族文化传统,分析、评价《沉沦》集对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 贡献。 37、联系俄国作家笔下“多余的人”,分析评价“零余者”形象系列。 38、为什么郁达夫自称《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篇“多少也带一
点社会主义色彩?” 39、以《隔绝》、《旅行》为例,分析冯沅君小说的创作特点。 40、联系创作,分析“浅草——沉钟”社会小说浪漫主义风格的特点。 41、举例评述20年代诗风诗体的流变衍化 42、评价闻一多和创造社作家对早期白话诗的批评。 43、结合“泛神论”的影响,分析《女神》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44、分析《女神》的浪漫主义特色。 45、分析评价《女神》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46、联系外国文艺的影响,举例分析“小诗”的艺术特点。 47、分别举例说明冯至、朱湘和“象征派”诗人对中国现代诗艺的贡献, 并分析其成败得失的原因 48、自选范例,论证闻一多是怎样在创作中体现其新格律诗主张的。 49、举例论述徐志摩抒情诗的艺术成就与独特风格。 50、联系作家作品,分析“五四”散文创作发达的原因 51、分析、评价周作人“美文”受英国随笔、公安派小品及日本俳文的 影响。 52、以《背影》、《荷塘月色》为例,分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53、以《笑》、《往事(二)》、《寄小读者》为例,分析“冰心体”散文的艺 术特点 54、简析诗集《繁星》《春水》的思想情感和艺术特色。 55、简析李金发诗的思想艺术特色和缺限 56、梁遇春、徐志摩散文风格比较。 57、以“文明戏”、“爱美剧”、“国剧运动”为重点,评述中国初期话剧 的兴起与发展
3 点社会主义色彩?” 39、以《隔绝》、《旅行》为例,分析冯沅君小说的创作特点。 40、联系创作,分析“浅草——沉钟”社会小说浪漫主义风格的特点。 41、举例评述 20 年代诗风诗体的流变衍化。 42、评价闻一多和创造社作家对早期白话诗的批评。 43、结合“泛神论”的影响,分析《女神》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44、分析《女神》的浪漫主义特色。 45、分析评价《女神》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46、联系外国文艺的影响,举例分析“小诗”的艺术特点。 47、分别举例说明冯至、朱湘和“象征派”诗人对中国现代诗艺的贡献, 并分析其成败得失的原因。 48、自选范例,论证闻一多是怎样在创作中体现其新格律诗主张的。 49、举例论述徐志摩抒情诗的艺术成就与独特风格。 50、联系作家作品,分析“五四”散文创作发达的原因。 51、分析、评价周作人“美文”受英国随笔、公安派小品及日本俳文的 影响。 52、以《背影》、《荷塘月色》为例,分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53、以《笑》、《往事(二)》、《寄小读者》为例,分析“冰心体”散文的艺 术特点。 54、简析诗集《繁星》《春水》的思想情感和艺术特色。 55、简析李金发诗的思想艺术特色和缺限。 56、梁遇春、徐志摩散文风格比较。 57、以“文明戏”、“爱美剧”、“国剧运动”为重点,评述中国初期话剧 的兴起与发展
58、自选范例,论述田汉前、后期剧作特色的区别、变化及其发展动因。 59、刘振声形象分析;论述《回春之曲》的抒情特色与《丽人行》的结 构艺术。 60、分析丁西林喜剧的艺术特色 61、分析左翼文学运动的历史贡献及其特点 62、为什么说坚持“五四”新文化精神的作家的文学活动,是推动30年 代文学发展的主要力量之 63、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许杰的《赌徒吉顺》、罗淑的《生人妻》 的比较分析。 64、丁玲创造的莎菲、梦珂、贞贞、陆萍等女性形象的比较分析 65、张天翼与鲁迅、老舍、沙汀、钱钟书等作家的讽剌艺术的比较分析 66、为什么说丁玲、张天翼的小说创作对结束文坛流行的公式化、概念 化倾向作出了文学史的贡献? 67、为什么说艾芜的《南行记》等小说创造了现代抒情小说的新范型? 68、艾芜前、后期小说艺术风格的比较分析。 69、以《一千八百担》为例,说明吴组缃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 70、举例说明吴组缃对小说叙述视角的探索。 71、叶紫的中篇小说《星》作了哪些新的艺术探索? 72、分析评价《蚀》三部曲的思想内容和主要人物形象。 73、分析评价茅盾创造的“时代女性”形象系列 74、分析吴荪甫形象。 75、分析评价茅盾创造的民族资本家形象系列。 76、《子夜》的艺术结构对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结构的发展作出了哪些历史 贡献?
4 58、自选范例,论述田汉前、后期剧作特色的区别、变化及其发展动因。 59、刘振声形象分析;论述《回春之曲》的抒情特色与《丽人行》的结 构艺术。 60、分析丁西林喜剧的艺术特色。 61、分析左翼文学运动的历史贡献及其特点。 62、为什么说坚持“五四”新文化精神的作家的文学活动,是推动 30 年 代文学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 63、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许杰的《赌徒吉顺》、罗淑的《生人妻》 的比较分析。 64、丁玲创造的莎菲、梦珂、贞贞、陆萍等女性形象的比较分析。 65、张天翼与鲁迅、老舍、沙汀、钱钟书等作家的讽刺艺术的比较分析。 66、为什么说丁玲、张天翼的小说创作对结束文坛流行的公式化、概念 化倾向作出了文学史的贡献? 67、为什么说艾芜的《南行记》等小说创造了现代抒情小说的新范型? 68、艾芜前、后期小说艺术风格的比较分析。 69、以《一千八百担》为例,说明吴组缃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 70、举例说明吴组缃对小说叙述视角的探索。 71、叶紫的中篇小说《星》作了哪些新的艺术探索? 72、分析评价《蚀》三部曲的思想内容和主要人物形象。 73、分析评价茅盾创造的“时代女性”形象系列。 74、分析吴荪甫形象。 75、分析评价茅盾创造的民族资本家形象系列。 76、《子夜》的艺术结构对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结构的发展作出了哪些历史 贡献?
77、分析茅盾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78、茅盾的《子夜》与左拉的《金钱》的比较分析。 79、分析评价《子夜》对中国社会作出的艺术“定性”分析。 80、简析《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81、为什么说老舍是一位文化伦理型的小说艺术家? 82、分析祥子的形象。 83、虎妞性格分析。 84、分析评价老舍描写城市底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成就及贡献 85、简析老舍长篇小说《离婚》的思想和艺术。 86、分析《四世同堂》的主题。 87、简析《四世同堂》中祁老者的形象。 88、简析《四世同堂》中祁瑞宣的性格。 89、简析《四世同堂》的文化反思色彩。 90、分析评价老舍创造的“老派市民”形象系列 91、分析老舍“俗白”艺术风格的特征。 2、分析巴金前期小说题材的特征。 93、分析评价《家》的思想成就 94、分析觉新的形象 95、觉慧形象分析。 96、高老太爷与曾皓、蒋捷三等封建大家庭的专制家长形象的比较分析。 97、觉新与祁瑞宣、蒋蔚祖等衰败大家庭“长子”形象的比较分析。 98、《寒夜》是怎样通过性格悲剧、家庭悲剧来写社会悲剧的? 99、简析曾树生的性格 100、分析评价巴金小说人物塑造的审美原则
5 77、分析茅盾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78、茅盾的《子夜》与左拉的《金钱》的比较分析。 79、分析评价《子夜》对中国社会作出的艺术“定性”分析。 80、简析《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81、为什么说老舍是一位文化伦理型的小说艺术家? 82、分析祥子的形象。 83、虎妞性格分析。 84、分析评价老舍描写城市底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成就及贡献。 85、简析老舍长篇小说《离婚》的思想和艺术。 86、分析《四世同堂》的主题。 87、简析《四世同堂》中祁老者的形象。 88、简析《四世同堂》中祁瑞宣的性格。 89、简析《四世同堂》的文化反思色彩。 90、分析评价老舍创造的“老派市民”形象系列。 91、分析老舍“俗白”艺术风格的特征。 92、分析巴金前期小说题材的特征。 93、分析评价《家》的思想成就。 94、分析觉新的形象。 95、觉慧形象分析。 96、高老太爷与曾皓、蒋捷三等封建大家庭的专制家长形象的比较分析。 97、觉新与祁瑞宣、蒋蔚祖等衰败大家庭“长子”形象的比较分析。 98、《寒夜》是怎样通过性格悲剧、家庭悲剧来写社会悲剧的? 99、简析曾树生的性格。 100、分析评价巴金小说人物塑造的审美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