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制 第一节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 第二节细菌的毒力因子及分泌系统 第三节细菌致病性和毒力的现代概念 第四节细菌毒力的增强及减弱
第五章 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制 第一节.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 第二节.细菌的毒力因子及分泌系统 第三节.细菌致病性和毒力的现代概念 第四节.细菌毒力的增强及减弱
基本概念 感染:指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持续存 在或增殖。分为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 发病:表示病原微生物感染之后,对宿 主造成明显的损伤 病原菌:导致机体发病的细菌
基本概念 ◼ 感染:指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持续存 在或增殖。分为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 ◼ 发病:表示病原微生物感染之后,对宿 主造成明显的损伤。 ◼ 病原菌:导致机体发病的细菌
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 致病性:一定种类的病原菌在一定条件 下,能在宿主体内引起感染的能力。 毒力: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程度 侵袭力:病原菌在机体内增殖,突破机 体的防御屏障,内化作用,繁殖和扩散 这种能力称为侵袭力
一.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 ◼ 致病性:一定种类的病原菌在一定条件 下,能在宿主体内引起感染的能力。 ◼ 毒力: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程度。 ◼ 侵袭力:病原菌在机体内增殖,突破机 体的防御屏障,内化作用,繁殖和扩散, 这种能力称为侵袭力
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 细菌致病性的确定 1Koch法则:确定某种细菌是否具有致病性的依据 第一: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疾病中查见,在健 康者不存在。 第二:此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而得到纯种 ■第三:此培养物接种易感动物,能导致同样病症。 第四:自实验感染的动物体内能重新获得该病原菌 的培养物
一.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 ◼ 细菌致病性的确定 ◼ 1.Koch法则:确定某种细菌是否具有致病性的依据 ◼ 第一: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疾病中查见,在健 康者不存在。 ◼ 第二:此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而得到纯种 ◼ 第三:此培养物接种易感动物,能导致同样病症。 ◼ 第四:自实验感染的动物体内能重新获得该病原菌 的培养物
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 ■细菌致病性的确定 2基因水平的Koch法则:此法则也适用于细菌以外 的微生物,如病毒。 第一:应在致病菌株中检出某些基因或产物,而无毒力菌株 中无。 第二:如有毒力菌株的某个基因被破坏,则菌株的毒力减弱 或消除。或者将此基因克隆到无毒菌株内,后者成为有毒力菌 株 第三:将细菌接种动物时,这个基因应在感染的过程中表达。 第四:在接种动物中检测到这个基因产物的抗体,或产生免 疫保护
一.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 ◼ 细菌致病性的确定 ◼ 2.基因水平的Koch法则:此法则也适用于细菌以外 的微生物,如病毒。 ◼ 第一:应在致病菌株中检出某些基因或产物,而无毒力菌株 中无。 ◼ 第二:如有毒力菌株的某个基因被破坏,则菌株的毒力减弱 或消除。或者将此基因克隆到无毒菌株内,后者成为有毒力菌 株。 ◼ 第三:将细菌接种动物时,这个基因应在感染的过程中表达。 ◼ 第四:在接种动物中检测到这个基因产物的抗体,或产生免 疫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