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四十六卷 上 册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四十六卷 上 册
说 明 本卷收集了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七篇经济学手稿:(1)《巴 师夏和凯里》;(2)《导言》;(3)《〈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 年草稿)》;(4)《七个笔记本的索引 (第一部分)》;(5)《〈政治 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第二章初稿片断和第三章开头部分》;(6) 《我自己的笔记本的提要》;(7)《〈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三章提纲 草稿》。这批手稿是马克思于五十年代初重新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 的重要成果,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珍贵文献。 为了制定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马克思早在四十年代初就开 始系统地研究政治经济学。他计划写一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 产阶级经济学的巨著。1848年至1849年的急风暴雨般的革命运 动使马克思暂时中断这一研究。革命失败后,1849年8月马克思 被迫侨居伦敦,重新开始这一工作。他广泛收集和阅览大量的文 献资料,全面地探讨政治经济学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批判地研 究前人的理论,详细地考察各国特别是英国这一典型资本主义国 家的经济情况。完成巨大的准备工作后,到1857年,马克思便着 手对收集的材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概括。收入本卷的七篇手稿,便 是这一工作的最重要的成果。 未完成的手稿《巴师夏和凯里》写于1857年7月。这一手稿 标志着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的重大发展,他在这 里第一次明确地指出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资产阶级庸俗经
说 明 本卷收集了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七篇经济学手稿:(1)《巴 师夏和凯里》;(2)《导言》;(3)《〈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 年草稿)》;(4)《七个笔记本的索引 (第一部分)》;(5)《〈政治 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第二章初稿片断和第三章开头部分》;(6) 《我自己的笔记本的提要》;(7)《〈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三章提纲 草稿》。这批手稿是马克思于五十年代初重新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 的重要成果,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珍贵文献。 为了制定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马克思早在四十年代初就开 始系统地研究政治经济学。他计划写一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 产阶级经济学的巨著。1848年至1849年的急风暴雨般的革命运 动使马克思暂时中断这一研究。革命失败后,1849年8月马克思 被迫侨居伦敦,重新开始这一工作。他广泛收集和阅览大量的文 献资料,全面地探讨政治经济学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批判地研 究前人的理论,详细地考察各国特别是英国这一典型资本主义国 家的经济情况。完成巨大的准备工作后,到1857年,马克思便着 手对收集的材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概括。收入本卷的七篇手稿,便 是这一工作的最重要的成果。 未完成的手稿《巴师夏和凯里》写于1857年7月。这一手稿 标志着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的重大发展,他在这 里第一次明确地指出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资产阶级庸俗经
济学的根本区别。马克思分析了巴师夏和凯里这两个典型的资产 阶级庸俗经济学家产生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批判了他们所鼓 吹的阶级矛盾调和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客观规律性及其内 在的对抗性矛盾。 另一未完成的手稿《导言》产生于1857年8月底。这一手稿 是马克思为自己的计划中的政治经济学著作而写的,但是后来没 有发表。 《导言》虽属草稿,却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马克思在这 里比在任何地方都更详细地叙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问 题。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割裂生产和分配等的内在联系,把资本主 义生产看作永恒不变的“一般生产”,认为发生变化的只是分配方 式,因而往往把分配关系当作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批 判了这种观点,从他在四十年代已经创立的唯物史观出发,精辟 地阐明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辩证关系,强调指出生产的 决定性作用及其历史阶段性,并运用这一观点来研究资本主义社 会,从而把生产关系当作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马克思在这里 第一次详细地阐述了他的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说明他所使用的从 抽象到具体这一逻辑方法同现实即同历史过程的一致性,并批判 了黑格尔的逻辑方法的唯心主义外壳。马克思根据他关于政治经 济学的对象和方法的思想,提出了他的经济学巨著的结构的初步 方案。马克思从社会经济基础出发,还考察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 础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并作了重要的提示。 《〈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写于1857年10 月至1858年5月。这一长达五十多印张的内容丰富的手稿,是后 来的《资本论》的最初草稿,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占有特殊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济学的根本区别。马克思分析了巴师夏和凯里这两个典型的资产 阶级庸俗经济学家产生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批判了他们所鼓 吹的阶级矛盾调和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客观规律性及其内 在的对抗性矛盾。 另一未完成的手稿《导言》产生于1857年8月底。这一手稿 是马克思为自己的计划中的政治经济学著作而写的,但是后来没 有发表。 《导言》虽属草稿,却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马克思在这 里比在任何地方都更详细地叙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问 题。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割裂生产和分配等的内在联系,把资本主 义生产看作永恒不变的“一般生产”,认为发生变化的只是分配方 式,因而往往把分配关系当作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批 判了这种观点,从他在四十年代已经创立的唯物史观出发,精辟 地阐明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辩证关系,强调指出生产的 决定性作用及其历史阶段性,并运用这一观点来研究资本主义社 会,从而把生产关系当作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马克思在这里 第一次详细地阐述了他的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说明他所使用的从 抽象到具体这一逻辑方法同现实即同历史过程的一致性,并批判 了黑格尔的逻辑方法的唯心主义外壳。马克思根据他关于政治经 济学的对象和方法的思想,提出了他的经济学巨著的结构的初步 方案。马克思从社会经济基础出发,还考察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 础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并作了重要的提示。 《〈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写于1857年10 月至1858年5月。这一长达五十多印张的内容丰富的手稿,是后 来的《资本论》的最初草稿,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占有特殊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的地位。在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明确阐述了他的价值理论的基 本要点和一些细节,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剩余价值理论,这是 “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正是这一发现同唯物史观的发现一起, 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对商品、劳动、价值、货币和 资本作了详细而系统的探讨,阐述了商品以及创造商品的劳动的 二重性,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从货币到资本的转化以及这种转化 的必要条件,剩余价值的来源、本质、转化形式和运动规律,揭 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的对抗性矛盾和发展的历史趋势。 在这里马克思再次谈到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述了逻辑分析 和历史考察的相互关系问题,认为有必要探讨资本主义以前的和 以后的社会形态以充实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考察,因而研 究了从原始公社制度到资本主义前的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发展过 程,并在探讨未来社会形态时,对共产主义社会中的劳动、人的 发展和人的相互关系等问题作了精湛的论述。手稿还谈到了农业 在国民经济中的决定性意义,时间的节约及其意义,科学、技术 在生产中的应用等十分广泛的问题。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的手稿里还多次提到他的政治经济 学巨著的写作计划和分篇法,这些成了后来写作《资本论》的基础。 1858年5月底马克思中断了1857—1858年手稿的写作,着手重 新整理材料。为了便于自己查阅,他于6月初编写了《七个笔记本的索 引(第一部分)》。《索引》第一稿涉及计划中的巨著《政治经济学批 判》第一分册的内容;第二稿涉及其中的《货币》章的内容。 1858年8月至10月,马克思按照上述《索引》的轮廓和《政治经 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写作计划,撰写了《商品》和《货币》章的初稿 说 明
的地位。在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明确阐述了他的价值理论的基 本要点和一些细节,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剩余价值理论,这是 “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正是这一发现同唯物史观的发现一起, 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对商品、劳动、价值、货币和 资本作了详细而系统的探讨,阐述了商品以及创造商品的劳动的 二重性,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从货币到资本的转化以及这种转化 的必要条件,剩余价值的来源、本质、转化形式和运动规律,揭 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的对抗性矛盾和发展的历史趋势。 在这里马克思再次谈到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述了逻辑分析 和历史考察的相互关系问题,认为有必要探讨资本主义以前的和 以后的社会形态以充实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考察,因而研 究了从原始公社制度到资本主义前的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发展过 程,并在探讨未来社会形态时,对共产主义社会中的劳动、人的 发展和人的相互关系等问题作了精湛的论述。手稿还谈到了农业 在国民经济中的决定性意义,时间的节约及其意义,科学、技术 在生产中的应用等十分广泛的问题。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的手稿里还多次提到他的政治经济 学巨著的写作计划和分篇法,这些成了后来写作《资本论》的基础。 1858年5月底马克思中断了1857—1858年手稿的写作,着手重 新整理材料。为了便于自己查阅,他于6月初编写了《七个笔记本的索 引(第一部分)》。《索引》第一稿涉及计划中的巨著《政治经济学批 判》第一分册的内容;第二稿涉及其中的《货币》章的内容。 1858年8月至10月,马克思按照上述《索引》的轮廓和《政治经 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写作计划,撰写了《商品》和《货币》章的初稿 说 明
和《资本》章的开头部分。现在发现的只是该手稿中《货币》章的结尾 部分和《资本》章的开头部分。这些材料以《〈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 分册第二章初稿片断和第三章开头部分》为标题收入本卷。 马克思为了写作第三章《资本》,后来重新整理了1857—1858 年手稿,制定了新的索引,题为《我自己的笔记本的提要》。 接着,马克思又在上述《提要》的基础上,写了《资本》章的提 纲,即《〈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三章提纲草稿》,其中包括《资本的生 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和《资本和利润》三个部分,这一划分 法在1857—1858年手稿中已经提到过,它后来成了《资本论》结构 的基础。这个提纲还包括《其他问题》一篇,主要是经济学说史的材 料。 马克思的上述七篇手稿生前没有发表过。1939年和1941年 这些手稿曾用原文先后分两册在莫斯科出版,编者加的标题是: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 本卷根据德文原文并参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二版第 四十六卷译出,分为上、下两册。在本卷中,马克思手稿中原有的方 括号改用花括号{ }。马克思在引文中所加的词句或标点符号,放 入尖括号〈 〉内。编者加的标题和插入的文字用方括号[ ]标出。 马克思手稿的原稿本编号和页码用方括号标出,括号中的罗马数 字或拉丁字母表示稿本编号,阿拉伯数字表示页码。 本卷每册附有注释、人名索引、马克思引用和提到的著作索 引。下册附有全卷的名目索引。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 宁 斯大林 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和《资本》章的开头部分。现在发现的只是该手稿中《货币》章的结尾 部分和《资本》章的开头部分。这些材料以《〈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 分册第二章初稿片断和第三章开头部分》为标题收入本卷。 马克思为了写作第三章《资本》,后来重新整理了1857—1858 年手稿,制定了新的索引,题为《我自己的笔记本的提要》。 接着,马克思又在上述《提要》的基础上,写了《资本》章的提 纲,即《〈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三章提纲草稿》,其中包括《资本的生 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和《资本和利润》三个部分,这一划分 法在1857—1858年手稿中已经提到过,它后来成了《资本论》结构 的基础。这个提纲还包括《其他问题》一篇,主要是经济学说史的材 料。 马克思的上述七篇手稿生前没有发表过。1939年和1941年 这些手稿曾用原文先后分两册在莫斯科出版,编者加的标题是: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 本卷根据德文原文并参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二版第 四十六卷译出,分为上、下两册。在本卷中,马克思手稿中原有的方 括号改用花括号{ }。马克思在引文中所加的词句或标点符号,放 入尖括号〈 〉内。编者加的标题和插入的文字用方括号[ ]标出。 马克思手稿的原稿本编号和页码用方括号标出,括号中的罗马数 字或拉丁字母表示稿本编号,阿拉伯数字表示页码。 本卷每册附有注释、人名索引、马克思引用和提到的著作索 引。下册附有全卷的名目索引。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 宁 斯大林 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