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四 十 四 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四 十 四 卷
说 明 本卷收入了马克思和恩格斯1849年秋至1873年5月这个相 当长的时间里所写的文章、通讯、手稿,以及他们所作的札记和 摘要等等。内容包括对1848—1849年革命的论述和总结,对政治 经济学著作和理论的研究,对国际关系和外交史的探讨,以及有 关军事和第一国际的文章和资料。这些著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 解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一时期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是对《马克思恩 格斯全集》第七至十八卷的补充。 本卷开始部分收进了恩格斯评述1848—1849年革命的三篇 文章:《法国来信》、《德国来信》和《革命的两年》。 恩格斯的《法国来信》和马克思的《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 西阶级斗争》是在同一个时间写的。他们在各自的著作中对法国 所发生的事件和人物作出了一致的分析和评价。恩格斯在这里阐 明了七月王朝的阶级性质,分析了法国各政治派别由于不同的经 济利益而在二月革命中和革命后所采取的不同政治立场;提出了 农民必须同城市工人结成联盟的思想,并指出当时法国农民已开 始认识到 “只有为城镇工人谋福利的政府才能把他们从……绝境 中解放出来”(见本卷第8页)。恩格斯还指出法国无产阶级不再 满足于小资产阶级和共和主义者夸夸其谈的各种社会主义体系, 不再信任曾经欺骗过他们的各种派别的领袖人物,而要求在思想 Ⅰ
说 明 本卷收入了马克思和恩格斯1849年秋至1873年5月这个相 当长的时间里所写的文章、通讯、手稿,以及他们所作的札记和 摘要等等。内容包括对1848—1849年革命的论述和总结,对政治 经济学著作和理论的研究,对国际关系和外交史的探讨,以及有 关军事和第一国际的文章和资料。这些著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 解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一时期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是对《马克思恩 格斯全集》第七至十八卷的补充。 本卷开始部分收进了恩格斯评述1848—1849年革命的三篇 文章:《法国来信》、《德国来信》和《革命的两年》。 恩格斯的《法国来信》和马克思的《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 西阶级斗争》是在同一个时间写的。他们在各自的著作中对法国 所发生的事件和人物作出了一致的分析和评价。恩格斯在这里阐 明了七月王朝的阶级性质,分析了法国各政治派别由于不同的经 济利益而在二月革命中和革命后所采取的不同政治立场;提出了 农民必须同城市工人结成联盟的思想,并指出当时法国农民已开 始认识到 “只有为城镇工人谋福利的政府才能把他们从……绝境 中解放出来”(见本卷第8页)。恩格斯还指出法国无产阶级不再 满足于小资产阶级和共和主义者夸夸其谈的各种社会主义体系, 不再信任曾经欺骗过他们的各种派别的领袖人物,而要求在思想 Ⅰ
上和政治上摆脱旧社会主义学派的传统。恩格斯相信他们很快就 会找到更确切地反映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 在《德国来信》里,恩格斯叙述了1849年维护帝国宪法运动中 革命力量失败后德国的情况:中央政权机构软弱无力,各邦分离倾 向加剧,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军事专制制度加强,但革命精神正在德 国各地迅速复活。在统一德国问题上,恩格斯反对小资产阶级提出 的采取联邦国家形式的主张,认为根据德国文明发达的程度,只能 采取“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民主的和社会的德意志共和国这种形 式”(见本卷第30页)。后来恩格斯曾打算把这些内容改写后作为 《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的最后一章,但这一计划没有实现。 在《革命的两年》一文中,恩格斯向英国工人介绍了马克思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第一章的内容,摘录了其 中许多段落,强调指出马克思根据唯物主义历史观所阐述的二月 革命和六月起义的真正原因和性质。 恩格斯1851年对蒲鲁东《十九世纪革命的总观念》一书的批 判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蒲鲁东的重要著作之一。1848—1849 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后,革命处于低潮,而蒲鲁东的思想在 工人中影响很广,阻碍着工人运动的开展。因此,批判他的改良 主义、无政府主义和阻挠工人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言行就成为马 克思和恩格斯当时的重要任务之一。这篇文章是恩格斯应马克思 的要求参照马克思的大纲写的,在他们生前未曾发表过。 恩格斯在这里批判了蒲鲁东的错误观点,指出他把资产阶级 看作中世纪以来一贯的革命领导者,因而呼吁资产者给革命提供 “保证”,提供“经济复兴计划”;指出他不理解交换、竞争、分工、 信贷等等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和交换方式的形式”,不理解 Ⅱ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上和政治上摆脱旧社会主义学派的传统。恩格斯相信他们很快就 会找到更确切地反映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 在《德国来信》里,恩格斯叙述了1849年维护帝国宪法运动中 革命力量失败后德国的情况:中央政权机构软弱无力,各邦分离倾 向加剧,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军事专制制度加强,但革命精神正在德 国各地迅速复活。在统一德国问题上,恩格斯反对小资产阶级提出 的采取联邦国家形式的主张,认为根据德国文明发达的程度,只能 采取“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民主的和社会的德意志共和国这种形 式”(见本卷第30页)。后来恩格斯曾打算把这些内容改写后作为 《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的最后一章,但这一计划没有实现。 在《革命的两年》一文中,恩格斯向英国工人介绍了马克思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第一章的内容,摘录了其 中许多段落,强调指出马克思根据唯物主义历史观所阐述的二月 革命和六月起义的真正原因和性质。 恩格斯1851年对蒲鲁东《十九世纪革命的总观念》一书的批 判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蒲鲁东的重要著作之一。1848—1849 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后,革命处于低潮,而蒲鲁东的思想在 工人中影响很广,阻碍着工人运动的开展。因此,批判他的改良 主义、无政府主义和阻挠工人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言行就成为马 克思和恩格斯当时的重要任务之一。这篇文章是恩格斯应马克思 的要求参照马克思的大纲写的,在他们生前未曾发表过。 恩格斯在这里批判了蒲鲁东的错误观点,指出他把资产阶级 看作中世纪以来一贯的革命领导者,因而呼吁资产者给革命提供 “保证”,提供“经济复兴计划”;指出他不理解交换、竞争、分工、 信贷等等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和交换方式的形式”,不理解 Ⅱ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它们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具有不可克服的矛盾,却侈谈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克服“经济力量的无政府状态”,使它们得到均 衡,使劳动成为“有组织的”,使“普遍的福利”得到“保障”,进 而消除“法国社会的病痛”。恩格斯还批判了蒲鲁东否定国家、反 对权威、主张废除政府的一切职能的无政府主义的思想,批判了 他妄想在不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通过 “社会清算” 来建 立理想社会的荒谬主张。 1848—1849年革命后,马克思被迫侨居伦敦,并重新开始对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本卷发表的《关于大·李嘉图〈政治经济学 和赋税原理〉》和《反思》就是这一时期经济学手稿的一部分,它 们有助于我们了解马克思五十年代初在政治经济学研究方面的成 就。 《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一书摘要表明,马克思那时已接近 于认识到创造商品的劳动本身不是商品,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不 是劳动,而是他的劳动力及其特殊能力。他还进一步加深了对资 本本质的理解,指出李嘉图把资本和构成资本的材料混为一谈,指 出“财富只是资本的材料。资本总是重新供生产利用的价值总和; 它不单是产品的总和……而是为了去生产价值的”(见本卷第111 页)。这样他就把资本看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马克思还在评论李 嘉图的同时揭穿了资产阶级发财致富的秘密,批判了资产阶级庸 俗政治经济学认为利润来源于流通的错误理论,指出 “资产阶级 全部生产的目的是交换价值,而不是满足需要”(见本卷第109 页),剩余价值“不是在这种交换中产生的,虽然只有在交换中才 能实现”(见本卷第140页)。这些思想后来在1857—1858年经济 学手稿中大大系统化和具体化了。 说 明 Ⅲ
它们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具有不可克服的矛盾,却侈谈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克服“经济力量的无政府状态”,使它们得到均 衡,使劳动成为“有组织的”,使“普遍的福利”得到“保障”,进 而消除“法国社会的病痛”。恩格斯还批判了蒲鲁东否定国家、反 对权威、主张废除政府的一切职能的无政府主义的思想,批判了 他妄想在不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通过 “社会清算” 来建 立理想社会的荒谬主张。 1848—1849年革命后,马克思被迫侨居伦敦,并重新开始对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本卷发表的《关于大·李嘉图〈政治经济学 和赋税原理〉》和《反思》就是这一时期经济学手稿的一部分,它 们有助于我们了解马克思五十年代初在政治经济学研究方面的成 就。 《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一书摘要表明,马克思那时已接近 于认识到创造商品的劳动本身不是商品,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不 是劳动,而是他的劳动力及其特殊能力。他还进一步加深了对资 本本质的理解,指出李嘉图把资本和构成资本的材料混为一谈,指 出“财富只是资本的材料。资本总是重新供生产利用的价值总和; 它不单是产品的总和……而是为了去生产价值的”(见本卷第111 页)。这样他就把资本看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马克思还在评论李 嘉图的同时揭穿了资产阶级发财致富的秘密,批判了资产阶级庸 俗政治经济学认为利润来源于流通的错误理论,指出 “资产阶级 全部生产的目的是交换价值,而不是满足需要”(见本卷第109 页),剩余价值“不是在这种交换中产生的,虽然只有在交换中才 能实现”(见本卷第140页)。这些思想后来在1857—1858年经济 学手稿中大大系统化和具体化了。 说 明 Ⅲ
《反思》这一手稿看来是马克思针对当时流行的小资产阶级经 济危机理论而写的。小资产阶级认为经济危机来源于金银货币在 流通领域中的特殊地位,因此他们热衷于搞银行改革以消除危机。 马克思在这里试图从生产领域探索危机的根源。这一手稿包含着 未来的再生产理论的重要要素,如把社会生产分为两个部类,第 一部类起主导作用,而消费品的生产归根到底表现为生产资料生 产的界限。这一思想在后来的1857—1858年手稿和1861—1863 年手稿中发展成为再生产的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段时间里对欧洲各国的对外政策和国际 关系的历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作了大量的摘录、笔记、评 注和札记。这些材料使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 对待当时国际冲突、国际关系和各国外交政策中的种种情况所采 取的立场,以及他们为无产阶级所制定的方针。 《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一文是马克思在这段时间里所写的关 于欧洲外交史的重要著作。1856年马克思发现了一些可以说明英 国政府同沙皇俄国从彼得一世起就开始秘密勾结的文件,他曾想 利用这些文件写一部揭露这种卑鄙行为的著作,但未能实现这一 计划,只发表了这部著作的导言,即现在的《十八世纪外交史内 幕》。 马克思在这篇导言里摘要发表了十八世纪英国外交官从彼得 堡发回的四件秘密书函和十八世纪初英国出版的三本匿名小册 子:《北方危机》、《防御条约》、《真理合乎时宜才是真理》,并加了详 细的批注,“对历史作出新的说明”(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 卷第522页)。马克思以很大的篇幅叙述了俄国的政治历史,剖析 了莫斯科公国王公窃取权力的狡诈手腕,着重揭露了沙皇彼得一 Ⅳ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反思》这一手稿看来是马克思针对当时流行的小资产阶级经 济危机理论而写的。小资产阶级认为经济危机来源于金银货币在 流通领域中的特殊地位,因此他们热衷于搞银行改革以消除危机。 马克思在这里试图从生产领域探索危机的根源。这一手稿包含着 未来的再生产理论的重要要素,如把社会生产分为两个部类,第 一部类起主导作用,而消费品的生产归根到底表现为生产资料生 产的界限。这一思想在后来的1857—1858年手稿和1861—1863 年手稿中发展成为再生产的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段时间里对欧洲各国的对外政策和国际 关系的历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作了大量的摘录、笔记、评 注和札记。这些材料使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 对待当时国际冲突、国际关系和各国外交政策中的种种情况所采 取的立场,以及他们为无产阶级所制定的方针。 《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一文是马克思在这段时间里所写的关 于欧洲外交史的重要著作。1856年马克思发现了一些可以说明英 国政府同沙皇俄国从彼得一世起就开始秘密勾结的文件,他曾想 利用这些文件写一部揭露这种卑鄙行为的著作,但未能实现这一 计划,只发表了这部著作的导言,即现在的《十八世纪外交史内 幕》。 马克思在这篇导言里摘要发表了十八世纪英国外交官从彼得 堡发回的四件秘密书函和十八世纪初英国出版的三本匿名小册 子:《北方危机》、《防御条约》、《真理合乎时宜才是真理》,并加了详 细的批注,“对历史作出新的说明”(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 卷第522页)。马克思以很大的篇幅叙述了俄国的政治历史,剖析 了莫斯科公国王公窃取权力的狡诈手腕,着重揭露了沙皇彼得一 Ⅳ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