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月 日 教 案 第6页 教学 (1)熟练质子条件式的书写: 目的 (2)计算溶液的pH值。 第五章酸碱滴定 5.3酸碱水溶液酸度的计算 教 1、PBE的书写规则 学 2、 强酸强碱pH的计算 内 3、一元弱酸弱碱溶液H的计算 容 4、多元酸碱溶液的H值计算: 5、两性物质溶液的H值计算 重点:1、质子条件式的书写: 教学重 2、酸碱水溶液酸度的计算: 点、难 3、两性物质溶液的pH值计算。 点及教 教学方法:了解质子条件式的定义,质子条件式的书写步骤:推倒一元弱酸 学纺法 弱碱溶液pH值计算的公式,了解多元弱酸弱碱、两性物质溶液吐 值计算的公式。 作业、 作业: 思考愿 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 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 课 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较合适③不合适 后 4.其它: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2014 年 月 日 教 案 第 6 页 教学 目的 (1)熟练质子条件式的书写; (2)计算溶液的 pH 值。 教 学 内 容 第五章 酸碱滴定 5.3 酸碱水溶液酸度的计算 1、 PBE 的书写规则 2、 强酸强碱 pH 的计算 3、 一元弱酸弱碱溶液 pH 的计算 4、 多元酸碱溶液的 pH 值计算; 5、 两性物质溶液的 pH 值计算。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1、质子条件式的书写; 2、酸碱水溶液酸度的计算; 3、两性物质溶液的 pH 值计算。 教学方法:了解质子条件式的定义,质子条件式的书写步骤;推倒一元弱酸 弱碱溶液 pH 值计算的公式,了解多元弱酸弱碱、两性物质溶液 pH 值计算的公式。 作 业、 思考题 作业: 课 后 记 1. 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 : ②较紧张: ③未完成: ④其他: 2. 学生课堂纪律: ①良好 ②一般 ③较差: 3.教学内容深、广度:合适 较合适 不合适 4.其它: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2014年月日 教 第7页 教学 (1)掌握缓冲溶液H的计算及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目的 (2)了解酸碱指示剂的特性,掌握酸碱指示剂变色的作用原理、变色范围 第五章酸碱滴定 5.4缓冲溶液 1、缓冲溶液的定义、作用原理: 教 2、缓冲溶液pH的计算: 3、缓冲溶液的配制。 5.5酸碱指示剂 1、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2、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3、影响指示剂的变色因素 重点:1、缓冲溶液pH的计算及配制: 教学重 2、酸碱指示剂变色的作用原理、变色的范围: 点、难教学方法:做一些练习,熟练掌握酸碱水溶液酸度的计算及缓冲溶液H的试 点及教 算:掌握缓冲溶液的配制原则及技巧。了解指示剂的变色原理,掌 学方法 握选择指示剂的原则。熟悉几种常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终点变化 情况。 作业、 作业: 思考题 教学体会:1.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 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 后 3.教学内容深、广度:①合适②较合适③不合适 记 4其它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2014 年 月 日 教 案 第 7 页 教学 目的 (1)掌握缓冲溶液 pH 的计算及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2)了解酸碱指示剂的特性,掌握酸碱指示剂变色的作用原理、变色范围。 教 学 内 容 第五章 酸碱滴定 5.4 缓冲溶液 1、 缓冲溶液的定义、作用原理; 2、 缓冲溶液 pH 的计算; 3、缓冲溶液的配制。 5.5 酸碱指示剂 1、 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2、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3、影响指示剂的变色因素。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1、缓冲溶液 pH 的计算及配制; 2、酸碱指示剂变色的作用原理、变色的范围; 教学方法:做一些练习,熟练掌握酸碱水溶液酸度的计算及缓冲溶液 pH 的计 算;掌握缓冲溶液的配制原则及技巧。了解指示剂的变色原理,掌 握选择指示剂的原则。熟悉几种常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终点变化 情况。 作 业、 思考题 作业: 课 后 记 教学体会: 1. 本次课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 : ②较紧张: ③未完成: ④其他: 2. 学生课堂纪律: ①良好 ②一般 ③较差: 3.教学内容深、广度:合适 较合适 不合适 4.其它: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