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谱线强度: (4)激发温度,由式(4.8)可以看出,温度升高,一 方面可以增加谱线的强度,另一方面使单位体积内处于 基态的原子数目减少。原子电离是减少基态原子数的重 要因素。 (5)基态原子数,单位体积内基态原子的数目和试样中 的元素浓度有关。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谱线强度与 被测元素浓度成正比,这是发射光谱定量分析的依据
影响谱线强度: (4)激发温度,由式(4.8)可以看出,温度升高,一 方面可以增加谱线的强度,另一方面使单位体积内处于 基态的原子数目减少。原子电离是减少基态原子数的重 要因素。 (5)基态原子数,单位体积内基态原子的数目和试样中 的元素浓度有关。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谱线强度与 被测元素浓度成正比,这是发射光谱定量分析的依据
4谱线的自吸与自蚀 样品中的元素产生发射谱线,首先必须让试样蒸发为气体。 在高温激发源的激发下,气体处在高度电离状态,所形成的空 间电荷密度大体相等,使得整个气体呈现电中性,这种气体在 物理学中称为等离子体。在光谱学中,等离子体是指包含有分 子、原子、离子、电子等各种粒子电中性的集合体。 等离子体有一定的体积,温度分布是不均匀的。中心部 位温度高;边缘部位温度低。中心区域激发态原子多;边缘区 域基态原子、低能态原子比较多。这样,元素原子从中心发射 一定波长的电磁辐射时,必须通过有一定厚度的原子蒸气,在 边缘区域,同元素的基态原子或低能态原子将会对此辐射产生 吸收,此过程称为元素的自吸过程
4 谱线的自吸与自蚀 样品中的元素产生发射谱线,首先必须让试样蒸发为气体。 在高温激发源的激发下,气体处在高度电离状态,所形成的空 间电荷密度大体相等,使得整个气体呈现电中性,这种气体在 物理学中称为等离子体。在光谱学中,等离子体是指包含有分 子、原子、离子、电子等各种粒子电中性的集合体。 等离子体有一定的体积,温度分布是不均匀的。中心部 位温度高;边缘部位温度低。中心区域激发态原子多;边缘区 域基态原子、低能态原子比较多。这样,元素原子从中心发射 一定波长的电磁辐射时,必须通过有一定厚度的原子蒸气,在 边缘区域,同元素的基态原子或低能态原子将会对此辐射产生 吸收,此过程称为元素的自吸过程
图4.3谱线自吸现象示意图 1.无自吸;2.有自吸:3.自蚀;4.严重自蚀
图4.3 谱线自吸现象示意图 1.无自吸;2.有自吸;3.自蚀;4.严重自蚀
在光谱定量分析中,谱线强度与被测元素浓度成 正比,而自吸严重影响谱线强度。所以,在定量分析 时必须注意自吸现象。 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单位体积内的基态原子数目No 和元素浓度C的关系为 No=arC bq (4.10) 式中,b为自吸系数,当浓度很低时,原子蒸气 的厚度很小;b=1,即没有自吸。a与q是与试样蒸发 过程有关的参数;不发生化学反应时,q=1,a又称 为有效蒸发系数
在光谱定量分析中,谱线强度与被测元素浓度成 正比,而自吸严重影响谱线强度。所以,在定量分析 时必须注意自吸现象。 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单位体积内的基态原子数目No 和元素浓度C的关系为 No= aτC bq (4.10) 式中,b为自吸系数,当浓度很低时,原子蒸气 的厚度很小;b=1,即没有自吸。a与q是与试样蒸发 过程有关的参数;不发生化学反应时,q =1,a又称 为有效蒸发系数
将式(4.10)代入式(4.8),化简得赛伯-罗马金 (Scheibe-Lomakin)公式: I=ACb (4.11) 式中,A为与测定条件有关的系数。式(4.11)为原 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公式
将式(4.10)代入式(4.8),化简得赛伯-罗马金 (Scheibe-Lomakin)公式: I = AC b (4.11) 式中,A为与测定条件有关的系数。式(4.11)为原 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