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与个人防护 十十十十市 爆炸的预防 蒸馏装置必须正确。否则,往往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切勿使易燃易爆的气体接近火源,有机溶剂如乙醚一类的蒸气 与空气相混时极为危险,热表面或火星、电火花均会引起爆炸 3)用乙醚时,须查有无过氧化物存在,用硫酸亚铁除去过氧化物 4)对于易爆炸的固体,如重金属炔化物,苦味酸金属盐等都不能 重压或者撞击 5)卤代烷勿与金属钠接触,因反应太猛会发生爆炸
一 、实验室安全与个人防护 v爆炸的预防 1)蒸馏装置必须正确。否则,往往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2)切勿使易燃易爆的气体接近火源,有机溶剂如乙醚一类的蒸气 与空气相混时极为危险,热表面或火星、电火花均会引起爆炸 3)用乙醚时,须查有无过氧化物存在,用硫酸亚铁除去过氧化物 4)对于易爆炸的固体,如重金属炔化物,苦味酸金属盐等都不能 重压或者撞击 5)卤代烷勿与金属钠接触,因反应太猛会发生爆炸
、 实验室安全与个人防护 触电的预防 计用 使用电器时,应防止人体与电器导电部分直接接触, 不能用湿的手或手握湿的物体接触电插头。实验后应 切断电源,再将连接电源插头拔下 中毒预防 ☐有些有毒物质会渗入皮肤,因此,接触这些物质时 必须戴橡皮手套,操作后立即洗手,切勿让毒品沾及 五官或伤口 口在反应过程中有可能生成有毒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实 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使用后的器皿应及时清洗
v触电的预防 q使用电器时,应防止人体与电器导电部分直接接触, 不能用湿的手或手握湿的物体接触电插头。实验后应 切断电源,再将连接电源插头拔下 v中毒预防 q有些有毒物质会渗入皮肤,因此,接触这些物质时 必须戴橡皮手套,操作后立即洗手,切勿让毒品沾及 五官或伤口 q在反应过程中有可能生成有毒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实 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使用后的器皿应及时清洗
实验室安全与个人防护 毒预防 十十十十十十n 中毒处理 口1)由于吸入有毒物引起中毒,须立即离开现场,移到空气新 鲜的地方,解开衣领及纽扣。吸入少量氯气或溴蒸气者,可用 2%碳酸氢钠溶液漱口。然后送医院救治 口2)凡是由于皮肤接触内吸性毒物者,必须先用大量水冲洗, 后用酒精擦洗,再用肥皂和水清洗。 ■3)如溅入口中,而尚未咽下的应即吐出来,大量水冲洗口腔 ■4) 误吞有毒物质,应先服用牛奶、鸡蛋清以缓解毒性,再服 用硫酸镁溶液(约30克溶于一杯水中)催吐,然后送医院救治
v中毒预防 v中毒处理 q1)由于吸入有毒物引起中毒,须立即离开现场,移到空气新 鲜的地方,解开衣领及纽扣。吸入少量氯气或溴蒸气者,可用 2%碳酸氢钠溶液漱口。然后送医院救治 q2)凡是由于皮肤接触内吸性毒物者,必须先用大量水冲洗, 后用酒精擦洗,再用肥皂和水清洗。 q3)如溅入口中,而尚未咽下的应即吐出来,大量水冲洗口腔 q4)误吞有毒物质,应先服用牛奶、鸡蛋清以缓解毒性,再服 用硫酸镁溶液(约30克溶于一杯水中)催吐,然后送医院救治
一、实验室安全与个人防护 药品的灼伤 ■1)i 酸灼伤: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5%碳酸 氢钠溶液洗涤,再涂上油膏,并将伤口扎好(最后滴 入少量蓖麻油):在衣服上先用水冲洗,再用稀氨水 ,最后用水冲洗;在地板上先撒石灰粉,再用水冲 洗 口2)碱灼伤:在皮肤上先用水冲洗,然后用饱和硼 酸溶液或1%醋酸溶液洗涤,再涂上油膏,并包扎好 口3)溴灼伤:应立即用酒精洗涤,涂上甘油,用力 按摩,将伤处包好。如果眼晴受到溴的蒸气刺激,暂 时不能睁开时,可对着盛有氯仿或酒精的瓶内注视片 刻
一 、实验室安全与个人防护 v药品的灼伤 q1)酸灼伤: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5%碳酸 氢钠溶液洗涤,再涂上油膏,并将伤口扎好(最后滴 入少量蓖麻油);在衣服上先用水冲洗,再用稀氨水 洗,最后用水冲洗;在地板上先撒石灰粉,再用水冲 洗 q2)碱灼伤:在皮肤上先用水冲洗,然后用饱和硼 酸溶液或1%醋酸溶液洗涤,再涂上油膏,并包扎好 q3)溴灼伤:应立即用酒精洗涤,涂上甘油,用力 按摩,将伤处包好。如果眼睛受到溴的蒸气刺激,暂 时不能睁开时,可对着盛有氯仿或酒精的瓶内注视片 刻
二、基本操作实验 十十十十 蒸馏 普通蒸馏 减压蒸馏 水汽蒸馏 色谱分离技术 口分馏 1.薄层色谱 必回流 2.吸附柱色谱 加热与冷却技术 3.纸色谱 $毛细管法测熔点 4.气相色谱 冬微量法测定沸点 5.高效液相色谱 旋光度的测定 必重结晶 必液液萃取 必升华
v蒸馏 q普通蒸馏 q减压蒸馏 q水汽蒸馏 q分馏 v回流 v加热与冷却技术 v毛细管法测熔点 v微量法测定沸点 v旋光度的测定 v重结晶 v液液萃取 v升华 色谱分离技术 1. 薄层色谱 2. 吸附柱色谱 3. 纸色谱 4. 气相色谱 5. 高效液相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