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与垄断竞争 (1)垄断的来源和分类 (2)垄断厂商产量决定和效率评价 (3)买方垄断 (4)垄断竞争
垄断与垄断竞争 (1)垄断的来源和分类 (2)垄断厂商产量决定和效率评价 (3)买方垄断 (4)垄断竞争
垄断与垄断竞争 关于垄断问题的讨论 近年,我国学术界和产业界就是否应当以及怎样改革我国传统的 电信垄断体制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在美国,围绕微软 ( Microsoft)捆绑销售( Bundling sale)浏览器是否属于利用垄断地 位进行不公平竞争问题发生的一场被媒体称为“世纪诉讼”的官 司,也引起美国国内外广泛关注。 为什么不同制度和发展背景下公共政策需要特别针对垄断采 取应对措施? 上述两方面问题是否具有不同的实质性内涵?如有,是什么?
垄断与垄断竞争 • 关于垄断问题的讨论 • 近年,我国学术界和产业界就是否应当以及怎样改革我国传统的 电信垄断体制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在美国,围绕微软 (Microsoft) 捆绑销售 (Bundling Sale) 浏览器是否属于利用垄断地 位进行不公平竞争问题发生的一场被媒体称为“世纪诉讼”的官 司,也引起美国国内外广泛关注。 • ——为什么不同制度和发展背景下公共政策需要特别针对垄断采 取应对措施? • ——上述两方面问题是否具有不同的实质性内涵?如有,是什么?
垄断来源和分类(1) 以竞争程度作为分类标准,垄断是与完全竞争完全相反的市场结 构:一个厂商成为整个市场的供给方 观察发现,不同市场实际存在的垄断局面是由不同原因造成的 第一,规模经济派生的垄断。这是经济学经典理论讨论分析比较多的垄 断类型。回顾规模经济概念:随着产出数量扩大平均成本下降这样一种 数量和成本关系。一定技术条件下,一个厂商U形平均成本在达到市场 有效规模之前可能一直处于下降阶段,那么在这个市场上让一个厂商提 供所有供给可能成本最低即最有效率,而更多厂商同时进行生产则缺乏 效率。因而规模经济因素可能导致出现一个市场上仅有一个或很少几个 厂商垄断或半垄断情况。例如,如果两家公司在一个城市的每街道上同 时架设电线:其中一家把电力输送到一家用户,另一家则负责隔壁用户 的电力输送,—这显然缺乏效率。因而,在传统技术条件下,单独 个厂商通常是提供电话、水和燃气等公共服务最有效的方式
垄断来源和分类(1) • 以竞争程度作为分类标准,垄断是与完全竞争完全相反的市场结 构:一个厂商成为整个市场的供给方。 • 观察发现,不同市场实际存在的垄断局面是由不同原因造成的。 • 第一,规模经济派生的垄断。这是经济学经典理论讨论分析比较多的垄 断类型。回顾规模经济概念:随着产出数量扩大平均成本下降这样一种 数量和成本关系。一定技术条件下,一个厂商U形平均成本在达到市场 有效规模之前可能一直处于下降阶段,那么在这个市场上让一个厂商提 供所有供给可能成本最低即最有效率,而更多厂商同时进行生产则缺乏 效率。因而规模经济因素可能导致出现一个市场上仅有一个或很少几个 厂商垄断或半垄断情况。例如,如果两家公司在一个城市的每街道上同 时架设电线:其中一家把电力输送到一家用户,另一家则负责隔壁用户 的电力输送,——这显然缺乏效率。因而,在传统技术条件下,单独一 个厂商通常是提供电话、水和燃气等公共服务最有效的方式
垄断来源和分类(2) 理解自然垄断应当注意它是相对于“一定技术条件”而言的:如 果技术发生革命性变化,垄断格局也会随之改变,原先自然垄断 也不再自然。 当代电信技术/产业变革提供了一个自然垄断由于技术革命而不再自然的 故事。在传统固话通讯技术条件下,建立固话通讯网络一次性投资很高, 市场容量相对比较低,因而一个网络运营厂商平均成本有可能在达到市 场有效规模之前处于下降阶段,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然而,这一局面在 过去几十年间发生了实质性变化? 是新的光缆纤维材料对传统金属传导材料替代,大大降低了单位通讯 能力的材料成本。二是在成本降低基础上价格下降和人均收入提高,极 大刺激了通讯市场消费需求扩展,使得有效市场规模急速扩大。三是无 线通话新技术应用对传统固话服务构成替代,有线电视网络发展也对传 统电信业务构成潜在替代。结果使传统电信领域垄断局面受到冲击,各 国开始改变电信业垄断体制和政策,探索如何为满足新技术革命和消费 要求的新的竞争性市场框架 因而,自然垄断保持“自然”对于技术的条件性,是一个有待进行 经验和理论研究的问题,并需要经济学家和技术专家合作
垄断来源和分类(2) • 理解自然垄断应当注意它是相对于“一定技术条件”而言的:如 果技术发生革命性变化,垄断格局也会随之改变,原先自然垄断 也不再自然。 • 当代电信技术/产业变革提供了一个自然垄断由于技术革命而不再自然的 故事。在传统固话通讯技术条件下,建立固话通讯网络一次性投资很高, 市场容量相对比较低,因而一个网络运营厂商平均成本有可能在达到市 场有效规模之前处于下降阶段,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然而,这一局面在 过去几十年间发生了实质性变化? • 一是新的光缆纤维材料对传统金属传导材料替代,大大降低了单位通讯 能力的材料成本。二是在成本降低基础上价格下降和人均收入提高,极 大刺激了通讯市场消费需求扩展,使得有效市场规模急速扩大。三是无 线通话新技术应用对传统固话服务构成替代,有线电视网络发展也对传 统电信业务构成潜在替代。结果使传统电信领域垄断局面受到冲击,各 国开始改变电信业垄断体制和政策,探索如何为满足新技术革命和消费 要求的新的竞争性市场框架。 • ——因而,自然垄断保持“自然”对于技术的条件性,是一个有待进行 经验和理论研究的问题,并需要经济学家和技术专家合作
垄断来源和分类(3) 第二,市场竞争产生的垄断。 这又分为与自然垄断不同的两类情况。一类情况是厂商通过研究开 发,发明了某种新技术或新产品,并通过专利保证一段时期内其它 厂商不能生产同类产品,从而造成垄断地位。例如,一家药厂投巨 资开发出了一种新药品,或者开发了一种可以有效利用太阳能的汽 车,则可以通过专利保证一段时期内其它厂商不能生产同类产品, 从而造成垄断地位。经济发展需要技术进步和创新,而社会实行专 利制度,正是为了给进行技术开发的厂商提供激励,使得它们从自 身利益角度也会积极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而垄断则是保证这一激 励机制有效的一个制度环节。专利保护通常有时期限制,超过这 时限专利就会失效,阻碍其它厂商进入因素不再发生作用
垄断来源和分类(3) • 第二,市场竞争产生的垄断。 • 这又分为与自然垄断不同的两类情况。一类情况是厂商通过研究开 发,发明了某种新技术或新产品,并通过专利保证一段时期内其它 厂商不能生产同类产品,从而造成垄断地位。例如,一家药厂投巨 资开发出了一种新药品,或者开发了一种可以有效利用太阳能的汽 车,则可以通过专利保证一段时期内其它厂商不能生产同类产品, 从而造成垄断地位。经济发展需要技术进步和创新,而社会实行专 利制度,正是为了给进行技术开发的厂商提供激励,使得它们从自 身利益角度也会积极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而垄断则是保证这一激 励机制有效的一个制度环节。专利保护通常有时期限制,超过这一 时限专利就会失效,阻碍其它厂商进入因素不再发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