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克氏( Kjeldahl定氮法 氨基酸、蛋白质、生物碱中的氮常用克氏法测定。 将适量浓硫酸加入试样中加热,使C、H转化为CO2和 O。N元素在铜盐或汞盐催化下生成NH4+,消化分解后 的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再用蒸馏法测定NH3。 上页下及
(3)克氏(Kjeldahl)定氮法 氨基酸、蛋白质、生物碱中的氮常用克氏法测定。 将适量浓硫酸加入试样中加热,使C、H转化为CO2和 H2O。 N元素在铜盐或汞盐催化下生成NH4 + ,消化分解后 的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再用蒸馏法测定NH3
3.硅含量的测定 试样处理过程: KOH 6HF 热H20 Si02-→K2Si03-→K2SiF6 4HF 滴定生成的强酸HF; 上页下及
3. 硅含量的测定 SiO2 ---→ K2SiO3 ---→ K2SiF6↓ ----→ 4HF KOH 试样处理过程: 6HF 热H2O 滴定生成的强酸 HF;
4.硼酸的测定 硼酸是极弱酸(pK3=9.24)不能用标准碱直接滴定,但 能与多元醇作用生成酸性较强的络合酸(pK2=4.26),可用 标准碱溶液直接滴定,化学计量点的pH值在9左右。用酚 酞等碱性指示剂指示终点。 H H H R-C-OH +H3B0 R-C-0、0-C-R B R一C-0H R-C-0 0-C-R H+3H2 H H H 上页下及
4. 硼酸的测定 硼酸是极弱酸(pKa=9.24)不能用标准碱直接滴定,但 能与多元醇作用生成酸性较强的络合酸(pKa=4.26),可用 标准碱溶液直接滴定,化学计量点的pH值在9左右。用酚 酞等碱性指示剂指示终点
二、配位滴定法及其应用 1.提高测定选择性的方法 (1)控制溶液的酸度 例:在Fe3+和A3+离子共存时,假设其浓度均为 0. 01molL 滴定Fe3+最低pH:1.2, 滴定A3+最低pH:4.0, 实现共存离子的分步测定(或称连续测定)。 在相同pH,当cc时; AgKn>6可分步测定。 上页下及
二、配位滴定法及其应用 1.提高测定选择性的方法 (1) 控制溶液的酸度 例:在Fe3 + 和Al3+ 离子共存时,假设其浓度均为 0.01mol/L, 滴定Fe3+ 最低pH:1.2, 滴定Al3+ 最低pH:4.0, 实现共存离子的分步测定(或称连续测定)。 在相同pH,当cM =cN时; ΔlgKMY ≥6 可分步测定
(2)利用掩蔽法对共存离子进行分别测定 a.配位掩蔽法 通过加入一种能与干扰离子生成更稳定配合物的掩蔽剂 来消除干扰。 b.氧化还原掩蔽法 例如:Fe3干扰Zr艹+的测定,加入盐酸羟胺等还原剂使 Fe3还原生成Fe2,达到消除干扰的目的。 c.沉淀掩蔽法 例如:为消除Mg2对Ca2测定的干扰,利用p≥12时, Mg2+与OH-生成Mg(OH)2沉淀,可消除Mg2对Ca2测定的 干扰。 上页下及
(2) 利用掩蔽法对共存离子进行分别测定 a. 配位掩蔽法 通过加入一种能与干扰离子生成更稳定配合物的掩蔽剂 来消除干扰。 b. 氧化还原掩蔽法 例如: Fe3+干扰Zr++的测定,加入盐酸羟胺等还原剂使 Fe3+还原生成Fe2+ ,达到消除干扰的目的。 c. 沉淀掩蔽法 例如:为消除Mg2+对Ca2+测定的干扰,利用pH≥12时, Mg2+与OH-生成Mg(OH)2沉淀,可消除Mg2+对Ca2+测定的 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