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小麦育种目标及主要目标性状的遗传与选育(2学时 (一)产量性状 矮杆, 分藻,播期、播量、水分等有关 整影数干连长每小数生物 (二)品质性状 营养品质,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 加工品质,磨粉品质和食品加工品质 (三)抗病虫性状 小麦锈病抗性 小麦白粉病抗性 小麦赤需素抗性 小麦抗虫性 (四)耐逆性状 抗寒性 耐热性 抗旱性 耐湿性 抗穗发芽 第四节小麦育种试验技术(1.5学时) (一)系统育种 一穗法,一株传 优中选优,明确选择标准,尽早入手。 (二)杂交育种 1杂交育种 ()亲本材料分类 (2)确定杂交模式 (3)杂种后代处理 2.杂种优势利用 (1)CMS利用概况及存在问题
第三节 小麦育种目标及主要目标性状的遗传与选育(2学时) (一) 产量性状 矮杆, 分蘖,播期、播量、水分等有关。 产量构成因子,穗粒数、千粒重、穗长、每穗小穗数、生物 学产量、经济系数等 (二) 品质性状 营养品质,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 加工品质,磨粉品质和食品加工品质 (三) 抗病虫性状 小麦锈病抗性 小麦白粉病抗性 小麦赤霉素抗性 小麦抗虫性 (四) 耐逆性状 抗寒性 耐热性 抗旱性 耐湿性 抗穗发芽 第四节 小麦育种试验技术 (1.5学时) (一) 系统育种 一穗法,一株传 优中选优,明确选择标准,尽早入手。 (二) 杂交育种 1.杂交育种 (1)亲本材料分类 (2)确定杂交模式 (3)杂种后代处理 2.杂种优势利用 (1)CMS利用概况及存在问题
(2)太谷核不育小麦的遗传特点及利用 (3)CHA小麦的选育 3远缘杂交 ()小麦属内种间杂交 (2)属间杂交一异源多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与易位系的选育 (但)诱变育种 类型 1,株高突变 2.熟期突变 3.品质交变
(2)太谷核不育小麦的遗传特点及利用 (3)CHA小麦的选育 3.远缘杂交 (1)小麦属内种间杂交 (2)属间杂交---异源多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与易位系的选育 (三) 诱变育种 类型 1. 株高突变 2. 熟期突变 3. 品质突变
4.抗病突变 5.粒重突变 6.种皮颜色突变 7.育性突变 (四)单倍体育种 1.花药培养法 2.球茎大麦法 3.玉米杂交法 优点 1)诱导效率高 2)不产生白化猫 3)单倍体遗传稳定性高
4. 抗病突变 5. 粒重突变 6. 种皮颜色突变 7. 育性突变 (四) 单倍体育种 1. 花药培养法 2. 球茎大麦法 3. 玉米杂交法 优点 1) 诱导效率高 2) 不产生白化苗 3) 单倍体遗传稳定性高
1.我国小麦种资资源的特点? 2.小麦产量育种的发展方向? .简述小麦近缘物种中有利基因导入普通小麦的方法 4如何根据我国黄淮麦区气候特点和生态特征确定其育种目标, 5.小麦品质音种中如何选用适当的测试方法? 本章思考题 6简述杂交小麦育种中不育系和恢复系应具备哪些特点? 作物有种学,席章营、陈暴堂。李卫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14,3 作物育种学(第一版),孙其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主要 作物有种学各论第二版,盖钩惜主编,中国衣业出版社,2006 参考资料 备注 教案续页 章节 第一章玉米育种 周次 1 课 15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 教学目的 生了解国内外玉米育种的历 和要求 重点 难点
本章思考题 1. 我国小麦种资资源的特点? 2. 小麦产量育种的发展方向? 3. 简述小麦近缘物种中有利基因导入普通小麦的方法 4. 如何根据我国黄淮麦区气候特点和生态特征确定其育种目标。 5.小麦品质育种中如何选用适当的测试方法? 6.简述杂交小麦育种中不育系和恢复系应具备哪些特点? 主要 参考资料 作物育种学,席章营、陈景堂、李卫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14,3 作物育种学(第一版),孙其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作物育种学各论第二版,盖钧镒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备注 教案续页 章节 第一章 玉米育种 周次 1 课 时数 1.5 教学目的 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 生了解国内外玉米育种的历 史及现状,特别是美国玉米 品种与国内品种的差异。 重 点 难 点 重点:机械化作业对玉米育 种目标的要求 难点:国外玉米育种所经历 的几个阶段及影响因素
导论:(0.5学时) (一)异花授粉作物花器构 造特点 教学进程 1。惟雄异株:惟花和雄花号 别生长在不同的植株上,如 (含章节 大麻、菠菜等: 2、雌雄同株异花:雌花和斌 清 3、唯雄同花,但自交不亲 (二)异花授粉作物的传粉 特点 君花受作物的传粉主鞋 1、靠风传粉 2、靠昆虫传粉 在异花授粉作物 达100%, 玉米的白然导交率 在96%左右。总的说来,这 类作物的自然异交率在50. 100%之间. (三)异花授粉作物的遗传 特点 的基因型具有高度的异质 性 2分离不稳定:单个个体的 后代分离大: 交显者靴自胶 )异花授粉作物的基因 型 1、开放授粉条件下:品种 体的基因型是高度杂合的 质的 是多种多样的,且基因型和 表现型不一致: 2、在一 封闭系统中:将保持遗传平 衡状态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导论:(0.5学时) (一)异花授粉作物花器构 造特点 1、雌雄异株:雌花和雄花分 别生长在不同的植株上,如 大麻、菠菜等; 2、雌雄同株异花:雌花和雄 花分别着生在同一植株的不 同部位,如玉米、黄 瓜; 3、雌雄同花,但自交不亲 和:如甘薯、白菜、向日葵 等。 (二)异花授粉作物的传粉 特点 异花授粉作物的传粉主要途 径:1、靠风传粉 2、靠昆虫传粉 在异花授粉作物中,以雌雄 异株的自然异交率为最高, 达100%,玉米的自然异交率 在96% 左右。总的说来,这 类作物的自然异交率在50- 100%之间。 (三)异花授粉作物的遗传 特点1、异质性:由于异交率极 高,个体的遗传组成具有高 度的杂合性,群体内个体间 的基因型具有高度的异质 性;2、分离不稳定:单个个体的 后代分离大; 3、自交显著退化:自交衰退 严重。 (四)异花授粉作物的基因 型1、开放授粉条件下:品种群 体的基因型是高度杂合的, 群体内个体间的基因型是异 质的,因此,它们的表现型 是多种多样的,且基因型和 表现型不一致; 2、在一个 封闭系统中:将保持遗传平 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