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极谱分析特点 极谱分析是一种特殊条件下的电解过程,其特殊之处 如下: 1)采用了一大、一小电极。一大是指用大面极的去极化 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一小指用小面积的极化电 极(滴汞电极)为指示电极。 2)电解过程在静止不搅拌的情况下进行
二 极谱分析特点 极谱分析是一种特殊条件下的电解过程,其特殊之处 如下: 1)采用了一大、一小电极。一大是指用大面极的去极化 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一小指用小面积的极化电 极(滴汞电极)为指示电极。 2)电解过程在静止不搅拌的情况下进行
10-2极谱定量分析 一扩散电流方程 1扩散电流方程又称尤科维奇方程式: i4=607nD12m2/3tv6C ia-平均极限扩散电流,A m-汞滴流速,mg*s n-电极反应的电子转移数; t-汞滴的周期时间,s D-被测组分在溶液中的扩散 C-被测物的浓度,mmol*1 系数,cm2*s 上式中,除C以外各项因素不变时,607nD2m23t6=k 即:ia=kC。极限扩散电流与浓度呈正比
10-2 极谱定量分析 一 扩散电流方程 i d nD m t C 1/ 2 2 / 3 1/ 6 = 607 1 扩散电流方程又称尤科维奇方程式: 2 1 1 1 * * ; * − − − − − − − − − cm s D C mmol l n t s i A m m g s d 系数, 被测组分在溶液中的扩散 被测物的浓度, 电极反应的电子转移数; 汞滴的周期时间, 平均极限扩散电流, 汞滴流速, 上式中,除C以外各项因素不变时, 即: 。极限扩散电流与浓度呈正比。 nD m t = k 1/ 2 2 / 3 1/ 6 607 i d = kC
2扩散电流的影响因素 1)溶液组成的影响 这体现在I,与扩散系数D12成正比上,D12成与溶液的组 成有关。 2)毛细管特性的影响 尤科维奇方程表明I,与,6成正比,m,t均为毛细管 特性,23,t6称为毛细管常数。m,t均为汞柱高度的 函数,故在具体操作中应保持汞柱高度不变。 3) 温度的影响 在扩散电流方程中除以外,都受温度的影响
2 扩散电流的影响因素 1)溶液组成的影响 这体现在Id与扩散系数D1/2成正比上, D1/2成与溶液的组 成有关。 2)毛细管特性的影响 尤科维奇方程表明Id与m2/3 ,t 1/6成正比 ,m,t均为毛细管 特性, m2/3 ,t 1/6称为毛细管常数。m,t均为汞柱高度的 函数,故在具体操作中应保持汞柱高度不变。 3)温度的影响 在扩散电流方程中除n以外,都受温度的影响
残余电流及其扣除 1残余电流及其影响 在进行极谱分析中,当外加电压还未达到待测离子 的分解电压时,就有微小的电流通过电解池,这种电流 称为残余电流。残余电流一般很小为十分之一微安。 在极谱波中,极限电流包括残余电流与扩散电流, 因此残余电流的存在会使测量精确度下降,且残余电流 越大误差越大,也会影响测定的灵敏度。 2残余电流组成及其产生 残余电流包括电解电流和扩散电流。 溶液中存在的易在滴汞电极上还原的微量杂质所引起 的残余电流称为电解电流
二 残余电流及其扣除 1 残余电流及其影响 在进行极谱分析中,当外加电压还未达到待测离子 的分解电压时,就有微小的电流通过电解池,这种电流 称为残余电流。残余电流一般很小为十分之一微安。 在极谱波中,极限电流包括残余电流与扩散电流, 因此残余电流的存在会使测量精确度下降,且残余电流 越大误差越大,也会影响测定的灵敏度。 2 残余电流组成及其产生 残余电流包括电解电流和扩散电流。 溶液中存在的易在滴汞电极上还原的微量杂质所引起 的残余电流称为电解电流。
电容电流又称充电电流,它是残余电流的主要组成 部分。是由于汞滴不断的生长和落下而形成的,滴汞电 极与溶液的两相界面之间存在着相当于电容作用的双电 层,其电容量随滴汞面积的变化而变化。充电电流的大 小为107A数量级这与105mo/L物质所产的扩散电流相 当。 3残余电流的扣除 作图法、作空白实验法 对于电解电流可通过试剂提纯、预电解、除氧等方法
电容电流又称充电电流,它是残余电流的主要组成 部分。是由于汞滴不断的生长和落下而形成的,滴汞电 极与溶液的两相界面之间存在着相当于电容作用的双电 层,其电容量随滴汞面积的变化而变化。充电电流的大 小为10-7A数量级这与10-5mol/L物质所产的扩散电流相 当 。 3 残余电流的扣除 作图法、作空白实验法 对于电解电流可通过试剂提纯、预电解、除氧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