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雄浑:雄健和浑厚统一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 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 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1、雄浑:雄健和浑厚统一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 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 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①“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 雄”: 腓,“变”。用,体,体用之体为本,用为外在。 意为宏大有力的外在变化或表现是本质(体)的 外显,体之真乃“气”,“真气”内充,则外显 有力。外在的力量变化根源于内在的修养(是由 道气炼就)。 主体精神修养要返归到“道”的修养,即要“养 气”(返虚),使“气”达到“浑厚”。气的蓄 养才会有力而雄健
①“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 雄” : 腓,“变”。用,体,体用之体为本,用为外在。 意为宏大有力的外在变化或表现是本质(体)的 外显,体之真乃“气” , “真气”内充,则外显 有力。外在的力量变化根源于内在的修养(是由 道气炼就)。 主体精神修养要返归到“道”的修养,即要“养 气”(返虚),使“气”达到“浑厚”。气的蓄 养才会有力而雄健
雄浑诗风形成,首先在养气,养道 气,有真气充于内,外显才有雄强 力量。这是讲主体精神性格修养之 于诗风的作用,是从人品与诗品统 一来讲诗境风格的。 这四句前者讲充实,后者讲虚空 充实易堆砌板滞,故要空虚以助其 实之变之动
雄浑诗风形成,首先在养气,养道 气,有真气充于内,外显才有雄强 力量。这是讲主体精神性格修养之 于诗风的作用,是从人品与诗品统 一来讲诗境风格的。 这四句前者讲充实,后者讲虚空。 充实易堆砌板滞,故要空虚以助其 实之变之动
②“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 风”: “具备万物”是“浑”,即浑厚丰盈;“横绝 太空”是“雄”,即象连绵高山横贯太空; “荒荒”是苍茫,“寥寥”是空廓,意谓境界 阔大;“油云”与“长风”均为动荡变化之物, 谓此境界是激荡变化的动态美 。这是用形象比喻说明此种诗境风格的具象特征。 让人直观体悟此种诗境的外在状态
②“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 风” : “具备万物”是“浑”,即浑厚丰盈;“横绝 太空”是“雄”,即象连绵高山横贯太空; “荒荒”是苍茫,“寥寥”是空廓,意谓境界 阔大;“油云”与“长风”均为动荡变化之物, 谓此境界是激荡变化的动态美。 这是用形象比喻说明此种诗境风格的具象特征。 让人直观体悟此种诗境的外在状态
③“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此语出于庄子 《齐物论》:“枢始得其环中, 以应无穷”,“环”即“虚空”,有虚空才可 运转自如。即以虚空为本,意在言外、象外, “象外”与“环中”都是虚空之处,意谓没有 写到的地方让人思之不尽。 。是说此诗境的创造与构成,以虚空和象外之不 尽之象构成浑厚丰盈的内容。能虚则能实,能 无则有,是道学之“有生于无”论的运用
③“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 此语出于庄子《齐物论》: “枢始得其环中, 以应无穷” , “环”即“虚空”,有虚空才可 运转自如。即以虚空为本,意在言外、象外, “象外”与“环中”都是虚空之处,意谓没有 写到的地方让人思之不尽。 是说此诗境的创造与构成,以虚空和象外之不 尽之象构成浑厚丰盈的内容。能虚则能实,能 无则有,是道学之“有生于无”论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