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离因数Separation factor 如果在分离时,是为了将物质A与物质B分离开来。 则希望两者分离越完全越好,其分离效果可用分离 因数SBA表示。 RA 式中:SA表示分离的完全程度。在分离过程中 S越小,分离效果越好。对常量组分的分析,一般 要求SA≤103;对痕量组分分析,一般要求 SBA=106左右
6 3. 分离因数 Separation factor 如果在分离时,是为了将物质A与物质B分离开来。 则希望两者分离越完全越好,其分离效果可用分离 因数SB/A表示。 式中:SB/A表示分离的完全程度。在分离过程中, SB/A越小,分离效果越好。对常量组分的分析,一般 要 求 SB/A≤10-3 ; 对 痕 量 组 分 分 析 , 一 般 要 求 SB/A=10-6左右。 B B/A A R S R =
4.常用分离方法Common used methods 解决常规分离技术(蒸馏、重结晶)所不能解决的分 离问题;性质特别接近的物质的分离。 (1I)沉淀分离法Precipitation separation 传统分离方法,采用沉淀剂;液-固分离。 (2)溶剂萃取分离法Solvent extraction separation 被分离物质由一液相转入互不相溶的另一液相的过程 ;液-液分离 液-液两相:互不相溶。 超临界萃取。 7
7 4.常用分离方法 Common used methods 解决常规分离技术(蒸馏、重结晶)所不能解决的分 离问题;性质特别接近的物质的分离。 (1)沉淀分离法 Precipitation separation 传统分离方法,采用沉淀剂;液-固分离。 (2)溶剂萃取分离法 Solvent extraction separation 被分离物质由一液相转入互不相溶的另一液相的过程 ;液-液分离 液-液两相;互不相溶。 超临界萃取
(3)离子交换分离法Ion exchange separation 通过带电荷溶质与固体(或液体)离子交换剂中可交换 的离子进行反复多次交换而达到分离。 (4)膜分离法Membrane separation 发展较快的一种分离方法: 模拟生物过程; 利用半透膜(高选择性)淡化海水。 (5)色谱分离法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分析型色谱;柱层析: 制备型气相色谱;制备型液相色谱; 8
8 (3)离子交换分离法 Ion exchange separation 通过带电荷溶质与固体(或液体)离子交换剂中可交换 的离子进行反复多次交换而达到分离。 (4)膜分离法 Membrane separation 发展较快的一种分离方法; 模拟生物过程; 利用半透膜(高选择性)淡化海水。 (5)色谱分离法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分析型色谱;柱层析; 制备型气相色谱;制备型液相色谱;
5.现代分离技术的发展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paration techniques 现代分离技术以膜分离技术、高效制备色 谱、超临界萃取以及高效毛细管电泳为代表; 生物技术的发展需要高效分离技术: 核酸、酶、蛋白质、多肽等的活性物质的 纯化; 9
9 5.现代分离技术的发展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paration techniques 现代分离技术以膜分离技术、高效制备色 谱、超临界萃取以及高效毛细管电泳为代表; 生物技术的发展需要高效分离技术: 核酸、酶、蛋白质、多肽等的活性物质的 纯化;
6.定量分离的应用 Applications of quantitative separation (1)分析对象的复杂性 天然产物-提取具有生理活性的组分如紫杉醇 中草药-有效组分的测定、分离 生物样品-一蛋白质、核酸、氨基酸等 (2)药物、高纯试剂的制备 青霉素过敏:含其它微量组分,提纯后可口服。 235铀,238铀的分离是利用235UP,和238UF蒸汽扩散速度 的差别。 (3)分析过程中的干扰分离 仪器分析的选择性和灵敏度不断提高,但在很多情况 下有干扰存在。干扰组分分离。 10
10 6. 定量分离的应用 Applications of quantitative separation (1)分析对象的复杂性 天然产物-提取具有生理活性的组分,如紫杉醇 中草药-有效组分的测定、分离 生物样品-蛋白质、核酸、氨基酸等 (2)药物、高纯试剂的制备 青霉素过敏:含其它微量组分,提纯后可口服。 235铀, 238铀的分离是利用235UF6和238UF6蒸汽扩散速度 的差别。 (3)分析过程中的干扰分离 仪器分析的选择性和灵敏度不断提高,但在很多情况 下有干扰存在。干扰组分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