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由寄生虫学与微生物学两部分组成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病原生物学(寄生虫学)理论课教学大纲教学时数分配:按照本校现行的教学安排,理论课24学时。详细学时分配附表。章节与教学内容讲课学时实验学时2第一部分总论46第二部分医学线虫66第三部分医学吸虫53第四部分医学虫66第五部分医学原虫33第六部分医学节肢动物计小2424计合48第一部分总论教学时数:3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人体寄生虫学的基本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相互关系。2.熟悉寄生虫病流行规律与防治原则。3.了解全世界与我国寄生虫病流行状况及危害性。主要内容:1.人体寄生虫学的定义、范围。2.共栖、共生、寄生的概念;寄生虫的类型(体外、体内、专性、兼性、长期、暂时、机会性寄生虫);宿主类型(终末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转续宿主)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学教学大纲由寄生虫学与微生物学两部分组成: 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病原生物学(寄生虫学)理论课教学大纲 教学时数分配:按照本校现行的教学安排,理论课 24 学时。详细学时 分配附表。 章节与教学内容 讲课学时 实验学时 第一部分 总论 2 第二部分 医学线虫 4 6 第三部分 医学吸虫 6 6 第四部分 医学绦虫 3 3 第五部分 医学原虫 6 6 第六部分 医学节肢动物 3 3 小 计 24 24 合 计 48 第一部分 总论 教学时数:3 学时 目的要求: 1. 掌握人体寄生虫学的基本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相互关系。 2. 熟悉寄生虫病流行规律与防治原则。 3. 了解全世界与我国寄生虫病流行状况及危害性。 主要内容: 1. 人体寄生虫学的定义、范围。 2. 共栖、共生、寄生的概念;寄生虫的类型(体外、体内、专性、兼性、 长期、暂时、机会性寄生虫);宿主类型(终末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转续 宿主)
3.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4.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影响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寄生虫病的防治基本原则。教学重点:寄生虫和宿主类别,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流行的基本环节及影响流行的自然因素,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第二部分医学蠕虫学一、医学线虫教学时数:6学时目的要求:掌握常见人体线虫(包括虫、鞭虫、钩虫、虫、丝虫、旋毛虫等)虫卵或幼虫的形态特点,成虫或幼虫的寄生部位,感染阶段、感染途径及感染方式,致病作用与致病机理,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是病原学诊断方法),防治措施。2.熟悉上述线虫的生活史、成虫形态结构。了解上述线虫所致疾病的流行因素与流行特点,3.主要内容:线虫概述,线虫主要形态特征(虫体外形、雌雄虫区别、生殖系统基本.结构、虫卵基本结构),生理特征(虫卵孵化、幼虫发育、幼虫蜕皮、成虫取食与代谢),生活史类型(土源性、生物源性),主要线虫种类有虫、鞭虫、钩虫、虫、丝虫、旋毛虫等(注意学名和俗名的对应)。2.蛔虫雌雄成虫的形态,虫卵详细结构(受精卵、未受精卵、感染期卵的区别),生活史(成虫寄生部位、感染性蚂虫卵的发育过程、幼虫移行、成虫寿命、产卵量、卵的抵抗力),人的感染虫的方式与途径,致病作用,常用检查方法(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等),广泛流行的原因及防治方法。3.鞭虫成虫的形态特征,虫卵形态结构,生活史特点(成虫寄生部位、人的感染方式与途径),致病作用,常用检查方法(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等),防治方法。十二指肠钩虫与美洲钩虫成虫形态结构(大小、外形、口囊及交合伞的f.区别)、虫卵特征,生活史(成虫寄生部位、虫卵在土壤内的发育、人的感染方
3.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4. 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流行的基本环 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影响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寄生虫病 的防治基本原则。 教学重点:寄生虫和宿主类别,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流行的基本环节及 影响流行的自然因素,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第二部分 医学蠕虫学 一、医学线虫 教学时数:6 学时 目的要求: 1. 掌握常见人体线虫(包括蛔虫、鞭虫、钩虫、蛲虫、丝虫、旋毛虫等) 虫卵或幼虫的形态特点,成虫或幼虫的寄生部位,感染阶段、感染途径及感染方 式,致病作用与致病机理,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是病原学诊断方法),防治措 施。 2. 熟悉上述线虫的生活史、成虫形态结构。 3. 了解上述线虫所致疾病的流行因素与流行特点。 主要内容: 1. 线虫概述,线虫主要形态特征(虫体外形、雌雄虫区别、生殖系统基本 结构、虫卵基本结构),生理特征(虫卵孵化、幼虫发育、幼虫蜕皮、成虫取食 与代谢),生活史类型(土源性、生物源性),主要线虫种类有蛔虫、鞭虫、钩 虫、蛲虫、丝虫、旋毛虫等(注意学名和俗名的对应)。 2. 蛔虫雌雄成虫的形态,虫卵详细结构(受精卵、未受精卵、感染期卵的 区别),生活史(成虫寄生部位、感染性蛔虫卵的发育过程、幼虫移行、成虫寿命、 产卵量、卵的抵抗力),人的感染蛔虫的方式与途径,致病作用,常用检查方法 (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等),广泛流行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3. 鞭虫成虫的形态特征,虫卵形态结构,生活史特点(成虫寄生部位、人 的感染方式与途径),致病作用,常用检查方法(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等),防 治方法。 4. 十二指肠钩虫与美洲钩虫成虫形态结构 (大小、外形、口囊及交合伞的 区别)、虫卵特征,生活史 (成虫寄生部位、虫卵在土壤内的发育、人的感染方
式与途径、幼虫在体内移行)、致病作用(钩性皮炎、肺部炎症、成虫引起的钩虫性贫血,重点是钩虫性贫血的机理),常用检查方法(饱和盐水浮聚法等),流行因素(两种钩虫在我国的地区分布不同)与防治方法。蜕虫的成虫与虫卵特征,生活史(寄生部位、产卵位置、虫卵发育时间2.短的特点),肛门-口-手的特殊感染方式,致病特点,常用检查方法(透明胶纸法等),反复感染的流行特点与相应的防治方法。6.寄生人体的丝虫种类、地区分布。重点是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两种丝虫微丝的鉴别特征是重点。生活史(两种丝虫成虫寄生部位、微丝在蚊体内发育、人的感染丝虫的方式与途径、微丝蜘出现在人体外周血液的夜现周期性),丝虫致病作用(急性期与慢性期的临床症状),检查微丝蜘的厚血膜等方法,丝虫病的流行因素与防治方法。7.旋毛虫成虫、幼虫囊包形态,生活史特点(成虫、幼虫寄生于同一宿主、生活史完成需要换宿主),人感染旋毛虫的方式,致病作用的严重性,常用检查方法(肌肉活组织压片检查),流行因素与预防方法。教学重点:重点讲解虫、钩虫、虫成虫与虫卵的结构特征,对人的感染阶段、感染途径及感染方式,致病作用及致病机理,诊断方法。二、医学吸虫教学时数:6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常见人体吸虫(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血吸虫等)虫卵的形态特点,成虫的寄生部位,感染阶段、感染途径及感染方式,致病作用与致病机理,实验室诊断方法(病原学诊断为主),防治措施。2.熟悉上述吸虫的生活史、成虫形态结构3.了解上述吸虫所致疾病的流行因素与流行特点。主要内容:吸虫概论,吸虫的外形特征(体表、吸盘)及主要内部结构(盲管型消化系统、雌雄同体的生殖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生活史基本过程(虫卵、毛蜘、胞、雷蜘、尾蝴、囊蝴、童虫、成虫)、生活史特点(幼体繁殖、宿主转换与世代交替),主要吸虫简介(注意学名和俗名的对应):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血吸虫
式与途径、幼虫在体内移行)、致病作用 (钩蚴性皮炎、肺部炎症、成虫引起的 钩虫性贫血,重点是钩虫性贫血的机理),常用检查方法(饱和盐水浮聚法等), 流行因素(两种钩虫在我国的地区分布不同)与防治方法。 5. 蛲虫的成虫与虫卵特征,生活史(寄生部位、产卵位置、虫卵发育时间 短的特点),肛门-口-手的特殊感染方式,致病特点,常用检查方法(透明胶纸 法等),反复感染的流行特点与相应的防治方法。 6. 寄生人体的丝虫种类、地区分布。重点是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两种丝 虫微丝蚴的鉴别特征是重点。生活史(两种丝虫成虫寄生部位、微丝蚴在蚊体内 发育、人的感染丝虫的方式与途径、微丝蚴出现在人体外周血液的夜现周期性), 丝虫致病作用(急性期与慢性期的临床症状),检查微丝蚴的厚血膜等方法,丝虫 病的流行因素与防治方法。 7. 旋毛虫成虫、幼虫囊包形态,生活史特点(成虫、幼虫寄生于同一宿主、 生活史完成需要换宿主),人感染旋毛虫的方式,致病作用的严重性,常用检查 方法(肌肉活组织压片检查),流行因素与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重点讲解蛔虫、钩虫、蛲虫成虫与虫卵的结构特征,对人的感染阶段、 感染途径及感染方式,致病作用及致病机理,诊断方法。 二、医学吸虫 教学时数:6 学时 目的要求: 1. 掌握常见人体吸虫(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血吸虫等)虫卵的形态 特点,成虫的寄生部位,感染阶段、感染途径及感染方式,致病作用与致病机理, 实验室诊断方法(病原学诊断为主),防治措施。 2. 熟悉上述吸虫的生活史、成虫形态结构。 3. 了解上述吸虫所致疾病的流行因素与流行特点。 主要内容: 1. 吸虫概论,吸虫的外形特征(体表、吸盘)及主要内部结构(盲管型消 化系统、雌雄同体的生殖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生活史基本过程(虫卵、 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童虫、成虫)、生活史特点(幼体繁殖、宿主 转换与世代交替),主要吸虫简介(注意学名和俗名的对应):肝吸虫、肺吸虫、 姜片虫、血吸虫
2.肝吸虫成虫主要结构(形状、口腹吸盘位置与大小、消化系统、生殖系统),虫卵的结构特征(形状、颜色、大小、卵盖、内含毛蜘),生活史(成虫寄生部位、生活史发育过程、中间宿主的名称、对人的感染阶段与感染方式),致病作用(成虫致病为主),实验诊断方法(粪检查虫卵),流行因素(重要的是食生鱼的习惯)与防治措施。3.鉴别两种肺吸虫(卫氏与斯氏)成虫的主要结构(形状、口腹吸盘位置与大小、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的并列特点)、虫卵的结构特征(形状、颜色、大小、卵盖、内含物),生活史(成虫寄生部位、生活史发育过程、中间宿主的名称、对人的感染阶段与感染方式、童虫在终宿主体内移行),致病作用(卫氏肺吸虫以成虫致病为主,斯氏肺吸虫由童虫致病),实验诊断方法(查痰、查粪、活检皮下包块),流行因素(重要的是食生蟹或喇的习惯)与防治方法。4.寄生人体的血吸虫种类与流行地区(以我国流行的日本血吸虫为主要内容)。日本血吸虫成虫主要结构(雌雄异体、形状、口腹吸盘位置与大小、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成熟虫卵、未成熟虫卵与死亡虫卵的结构特征(形状、颜色、大小、卵盖、内含物),生活史(成虫寄生在肠系膜静脉血管内、卵如何进入肠道并随粪便排出过程、生活史发育过程、中间宿主的名称、对人的感染阶段与感染方式),致病作用(主要是虫卵所致),实验诊断方法(针对急性期、慢性期、晚期病人的不同病原学与免疫学检查方法),流行因素(重要的是接触疫水)与综合防治措施(治疗病人与病畜、管粪、管水)5.姜片虫成虫主要结构(形状、口腹吸盘位置与大小、消化系统、生殖系统),虫卵的结构特征(形状、颜色、最大的常见吸虫卵、卵盖、内含物),生活史(成虫寄生部位、生活史发育过程、中间宿主的名称、对人的感染阶段与感染方式),致病作用(成虫致病为主),实验诊断方法(粪检查虫卵),流行因素(重要的是食生的菱角等水生植物)与防治措施。教学重点:重点讲解肝吸虫、肺吸虫、血吸虫成虫与虫卵的结构特征,对人的感染阶段、感染途径及感染方式,致病作用及致病机理,诊断方法。三、医学综虫教学时数:3学时目的要求:
2. 肝吸虫成虫主要结构(形状、口腹吸盘位置与大小、消化系统、生殖系 统),虫卵的结构特征(形状、颜色、大小、卵盖、内含毛蚴),生活史(成虫 寄生部位、生活史发育过程、中间宿主的名称、对人的感染阶段与感染方式), 致病作用(成虫致病为主),实验诊断方法(粪检查虫卵),流行因素(重要的 是食生鱼的习惯)与防治措施。 3. 鉴别两种肺吸虫(卫氏与斯氏)成虫的主要结构(形状、口腹吸盘位置与 大小、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的并列特点)、虫卵的结构特征(形状、颜色、大小、 卵盖、内含物),生活史(成虫寄生部位、生活史发育过程、中间宿主的名称、 对人的感染阶段与感染方式、童虫在终宿主体内移行),致病作用(卫氏肺吸虫 以成虫致病为主,斯氏肺吸虫由童虫致病),实验诊断方法(查痰、查粪、活检 皮下包块),流行因素(重要的是食生蟹或喇蛄的习惯)与防治方法。 4. 寄生人体的血吸虫种类与流行地区(以我国流行的日本血吸虫为主要内 容)。日本血吸虫成虫主要结构(雌雄异体、形状、口腹吸盘位置与大小、消化 系统、生殖系统),成熟虫卵、未成熟虫卵与死亡虫卵的结构特征(形状、颜色、 大小、卵盖、内含物),生活史(成虫寄生在肠系膜静脉血管内、卵如何进入肠 道并随粪便排出过程、生活史发育过程、中间宿主的名称、对人的感染阶段与感 染方式),致病作用(主要是虫卵所致),实验诊断方法(针对急性期、慢性期、 晚期病人的不同病原学与免疫学检查方法),流行因素(重要的是接触疫水)与 综合防治措施(治疗病人与病畜、管粪、管水)。 5. 姜片虫成虫主要结构(形状、口腹吸盘位置与大小、消化系统、生殖系 统),虫卵的结构特征(形状、颜色、最大的常见吸虫卵、卵盖、内含物),生 活史(成虫寄生部位、生活史发育过程、中间宿主的名称、对人的感染阶段与感 染方式),致病作用(成虫致病为主),实验诊断方法(粪检查虫卵),流行因 素(重要的是食生的菱角等水生植物)与防治措施。 教学重点:重点讲解肝吸虫、肺吸虫、血吸虫成虫与虫卵的结构特征,对人的感 染阶段、感染途径及感染方式,致病作用及致病机理,诊断方法。 三、医学绦虫 教学时数:3 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常见人体虫(猪带终虫、牛带终虫、细粒棘球终虫、曼氏选宫综虫等)成虫、幼虫和虫卵的结构特征,对人的感染阶段、感染方式与途径、致病作用,实验室诊断方法(病原学诊断为主),防治措施。2.熟悉常见人体终虫的生活史过程。3.了解常见人体终虫所致疾病的流行因素与流行特点。主要内容:终虫概述,成虫外形(带状、分节)与节片构成(头节、颈节、幼节、成节、孕节),寄生人体的圆叶目缭虫与假叶目缭虫的形态与生活史主要区别(虫卵、中期幼虫结构特征、中间宿主),常见综虫(注意学名和俗名的对应):猪带虫、牛带终虫、细粒棘球缭虫、曼氏迭宫终虫等。2.猪带绕虫成虫,头节、成节、孕节、囊尾蝴、虫卵的形态特征、生活史(成虫与囊尾坳寄生部位、中间宿主、囊尾蝴与虫卵均可为感染阶段、多种感染方式),致病作用(猪带终虫病与猪囊尾蜘病),病原诊断方法(孕节压片法等),流行因素(生食猪肉、猪的饲养方法)与预防方法(治疗病人、不食生猪肉、加强猪肉检疫)。牛带虫成虫头节、成节、孕节结构,生活史(中间宿主与感染阶段),8.致病作用(只有成虫致病),注意牛带虫与猪带综虫比较。4.细粒棘球终虫成虫、棘球蝴的结构特征,生活史(虫卵为感染阶段,人为中间宿主,棘球坳寄生人的主要部位),致病作用与部位有关,诊断(免疫学诊断与B超、CT等影像学诊断),流行特点与地区,预防方法。5.曼氏选宫虫成虫、裂头蜘、虫卵的主要形态特征,生活史(裂头感染人的方式、寄生部位,人可作为转续宿主、中间宿主、终末宿主,),裂头蜘的致病作用,预防方法。教学重点:重点讲解猪带终虫成虫与囊尾蜘、细粒棘球终虫的结构特征,对人的感染阶段、感染途径及感染方式,致病作用及致病机理,诊断方法。第三部分医学原虫学教学时数:6学时目的要求:
1. 掌握常见人体绦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曼氏迭宫绦 虫等)成虫、幼虫和虫卵的结构特征,对人的感染阶段、感染方式与途径、致病 作用,实验室诊断方法(病原学诊断为主),防治措施。 2. 熟悉常见人体绦虫的生活史过程。 3. 了解常见人体绦虫所致疾病的流行因素与流行特点。 主要内容: 1. 绦虫概述,成虫外形(带状、分节)与节片构成(头节、颈节、幼节、 成节、孕节),寄生人体的圆叶目绦虫与假叶目绦虫的形态与生活史主要区别(虫 卵、中绦期幼虫结构特征、中间宿主),常见绦虫(注意学名和俗名的对应): 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曼氏迭宫绦虫等。 2. 猪带绦虫成虫,头节、成节、孕节、囊尾蚴、虫卵的形态特征、生活史 (成虫与囊尾蚴寄生部位、中间宿主、囊尾蚴与虫卵均可为感染阶段、多种感染 方式),致病作用(猪带绦虫病与猪囊尾蚴病),病原诊断方法(孕节压片法等), 流行因素(生食猪肉、猪的饲养方法)与预防方法(治疗病人、不食生猪肉、加 强猪肉检疫)。 3. 牛带绦虫成虫头节、成节、孕节结构,生活史(中间宿主与感染阶段), 致病作用(只有成虫致病),注意牛带绦虫与猪带绦虫比较。 4. 细粒棘球绦虫成虫、棘球蚴的结构特征,生活史(虫卵为感染阶段,人 为中间宿主,棘球蚴寄生人的主要部位),致病作用与部位有关,诊断(免疫学诊 断与 B 超、CT 等影像学诊断),流行特点与地区,预防方法。 5. 曼氏迭宫绦虫成虫、裂头蚴、虫卵的主要形态特征,生活史(裂头蚴感 染人的方式、寄生部位,人可作为转续宿主、中间宿主、终末宿主,),裂头蚴 的致病作用,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重点讲解猪带绦虫成虫与囊尾蚴、细粒棘球绦虫的结构特征,对人的 感染阶段、感染途径及感染方式,致病作用及致病机理,诊断方法。 第三部分 医学原虫学 教学时数:6 学时 目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