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掌握常见寄生人体原虫(溶组织内阿米巴、利什曼原虫、阴道毛滴虫、 蓝氏贾第鞭毛虫疟原虫、弓形虫等)与病原学诊断有关的形态特征,对人的感染, 致病作用,实验诊断方法,防治方法。 2.熟悉常见寄生人体原虫的生活史过程。 3.了解常见寄生人体原虫所致疾病的流行病学情况。 主要内容: 1.医学原虫概论,原虫是单细胞的真核生物,原虫主要形态特征(细胞膜、 细胞质、细胞核),原虫生理特性(一个细胞完成全部生理功能,包括运动、营 养、代谢、繁殖等,重点在繁殖的各种方式),三种生活史类型(人际传播型、 人兽传播型、媒介昆虫传播型),原虫致病特点(增殖致病、扩散致病、机会致 病),主要医学原虫(注意种名与俗名的对应):溶组织内阿米巴、利什曼原虫、 阴道毛滴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疟原虫、弓形虫等。 2.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伪足、内外胞质、泡状细胞核、)与包囊(形 状、1-4个核、糖原泡、棒状的拟染色体)主要形态结构,生活史基本过程(四 核包囊-小滋养体-包囊),感染阶段与方式,致病作用(肠内阿米巴病、肠外阿 米巴病)与致病机理(虫株毒力、滋养体侵袭、宿主的免疫状态和伴有的其他细 菌感染),病原学诊断(急性期查滋养体与慢性期包囊的方法)。阿米巴痢疾的流 行因素与防治方法。根据溶组织内阿米巴,比较结肠内阿米巴与致病型自由生活 阿米巴的形态、生活史以及致病的特点。 3。寄生人体的利什曼原虫种类。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与前鞭毛体的主 要形态结构(重要的是动基体),生活史基本过程(在人体内无鞭毛体、在白蛉 体内前鞭毛体的发育),感染阶段与感染方式,致病作用(内脏型、皮肤型、淋 巴结型黑热病),实验诊断方法(骨髓穿刺法为主)。目前我国黑热病的流行状 况,防治措施 4.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滋养体和包囊形态结构(鞭毛、细胞核),生活史过 程,感染阶段与感染方式(水源性疾病),致病作用(旅游者腹泻,脂性腹泻), 诊断方法(急性期和慢性期的不同方法),预防方法。 5。阴道毛滴虫的形态结构,生活史仅有滋养体,感染阶段、致病阶段和传 播阶段都是滋养体,直接和间接传播方式,致病作用(引起阴道炎、尿道炎等性 传播疾病),诊断方法(生理盐水涂片法等),预防方法(注意性伴侣的治疗)
1. 掌握常见寄生人体原虫(溶组织内阿米巴、利什曼原虫、阴道毛滴虫、 蓝氏贾第鞭毛虫疟原虫、弓形虫等)与病原学诊断有关的形态特征,对人的感染, 致病作用,实验诊断方法,防治方法。 2. 熟悉常见寄生人体原虫的生活史过程。 3. 了解常见寄生人体原虫所致疾病的流行病学情况。 主要内容: 1. 医学原虫概论,原虫是单细胞的真核生物,原虫主要形态特征(细胞膜、 细胞质、细胞核),原虫生理特性(一个细胞完成全部生理功能,包括运动、营 养、代谢、繁殖等,重点在繁殖的各种方式),三种生活史类型(人际传播型、 人兽传播型、媒介昆虫传播型),原虫致病特点(增殖致病、扩散致病、机会致 病),主要医学原虫(注意种名与俗名的对应):溶组织内阿米巴、利什曼原虫、 阴道毛滴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疟原虫、弓形虫等。 2.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伪足、内外胞质、泡状细胞核、)与包囊(形 状、1-4 个核、糖原泡、棒状的拟染色体)主要形态结构,生活史基本过程(四 核包囊-小滋养体-包囊),感染阶段与方式,致病作用(肠内阿米巴病、肠外阿 米巴病)与致病机理(虫株毒力、滋养体侵袭、宿主的免疫状态和伴有的其他细 菌感染),病原学诊断(急性期查滋养体与慢性期包囊的方法)。阿米巴痢疾的流 行因素与防治方法。根据溶组织内阿米巴,比较结肠内阿米巴与致病型自由生活 阿米巴的形态、生活史以及致病的特点。 3. 寄生人体的利什曼原虫种类。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与前鞭毛体的主 要形态结构(重要的是动基体),生活史基本过程(在人体内无鞭毛体、在白蛉 体内前鞭毛体的发育),感染阶段与感染方式,致病作用(内脏型、皮肤型、淋 巴结型黑热病),实验诊断方法(骨髓穿刺法为主)。目前我国黑热病的流行状 况,防治措施 4. 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滋养体和包囊形态结构(鞭毛、细胞核),生活史过 程,感染阶段与感染方式(水源性疾病),致病作用(旅游者腹泻,脂性腹泻), 诊断方法(急性期和慢性期的不同方法),预防方法。 5. 阴道毛滴虫的形态结构,生活史仅有滋养体,感染阶段、致病阶段和传 播阶段都是滋养体,直接和间接传播方式,致病作用(引起阴道炎、尿道炎等性 传播疾病),诊断方法(生理盐水涂片法等),预防方法(注意性伴侣的治疗)
6.寄生人体的疟原虫种类,我国以间日疟原虫为主。生活史过程(人体内与 蚊体内的发育繁殖过程),红内期主要形态特征,感染阶段(子孢子的两型)与 感染方式(按蚊作传播媒介),致病作用(潜伏期,疟疾发作,再燃与复发,贫 血,脾肿大,凶险型疟疾,疟疾性肾病),诊断方法(薄血膜法,厚血膜法,免疫 学方法),流行因素与地区,防治方法(现症资料、预防复发、预防感染的治疗 方法及常用药物),疟疾的免疫机理与预防疟疾的疫苗。比较恶性疟原虫、三日 疟原虫、卵形疟原虫的红内期形态、生活史及致病作用。 7.弓形虫生活史的多种形态(滋养体、速殖子、缓殖子、包囊、假包囊、 卵囊),滋养体主要形态特征,生活史主要特点(在人和其他脊椎动物间传播, 多种阶段可以感染人),感染阶段与感染方式,致病作用(先天性与免疫低下者 的机会性弓形虫病),诊断方法(涂片染色,免疫学方法),流行特点,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重点讲解猪痢疾阿米巴、阴道毛滴虫、疟原虫、弓形虫对人的感染阶 段、感染途径及感染方式,致病作用及致病机理,诊断方法。 第四部分医学节肢动物学 教学时数:3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重要医学节肢动物(蚊、蝇、蚤、虱、蜱、螨)的主要形态特征,传 病方式与传播的病原体。 2.熟悉发育过程与生态习性, 3。了解医学节肢动物的防治原则与方法。 主要内容: 1,医学节肢动物的主要生物学特征,发育过程的变态特性,对人的危害(昆 虫病,虫媒病),重点是医学节肢动物的传病方式(机械性与生物性传播)。昆虫 纲主要虫种:蚊、蝇、虱、蚤、白蛉:蛛形纲的主要虫种:硬蜱、软蜱、疥螨、 蠕形螨、尘螨。重点是蚊、蝇、疥螨、蠕形螨。 2.蚊(卵、幼虫、蛹、成蚊)的变态发育过程与生态习性(滋生地、栖 息地、食性与生殖营养周期、季节消长、越冬)。传播疾病的三属蚊(按蚊、库 蚊、伊蚊)卵、幼虫、成虫的鉴别,主要蚊种名称,种类重点是各种蚊媒传播的 疾病名称及其病原体,灭蚊的主要措施(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尤其是灭蚊 的新方法、新药物)
6.寄生人体的疟原虫种类,我国以间日疟原虫为主。生活史过程(人体内与 蚊体内的发育繁殖过程),红内期主要形态特征,感染阶段(子孢子的两型)与 感染方式(按蚊作传播媒介),致病作用(潜伏期,疟疾发作,再燃与复发,贫 血,脾肿大,凶险型疟疾,疟疾性肾病),诊断方法(薄血膜法,厚血膜法,免疫 学方法),流行因素与地区,防治方法(现症资料、预防复发、预防感染的治疗 方法及常用药物),疟疾的免疫机理与预防疟疾的疫苗。比较恶性疟原虫、三日 疟原虫、卵形疟原虫的红内期形态、生活史及致病作用。 7.弓形虫生活史的多种形态(滋养体、速殖子、缓殖子、包囊、假包囊、 卵囊),滋养体主要形态特征,生活史主要特点(在人和其他脊椎动物间传播, 多种阶段可以感染人),感染阶段与感染方式,致病作用(先天性与免疫低下者 的机会性弓形虫病),诊断方法(涂片染色,免疫学方法),流行特点,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重点讲解猪痢疾阿米巴、阴道毛滴虫、疟原虫、弓形虫对人的感染阶 段、感染途径及感染方式,致病作用及致病机理,诊断方法。 第四部分 医学节肢动物学 教学时数:3 学时 目的要求: 1. 掌握重要医学节肢动物(蚊、蝇、蚤、虱、蜱、螨)的主要形态特征,传 病方式与传播的病原体。 2. 熟悉发育过程与生态习性, 3. 了解医学节肢动物的防治原则与方法。 主要内容: 1. 医学节肢动物的主要生物学特征,发育过程的变态特性,对人的危害(昆 虫病,虫媒病),重点是医学节肢动物的传病方式(机械性与生物性传播)。昆虫 纲主要虫种:蚊、蝇、虱、蚤、白蛉;蛛形纲的主要虫种:硬蜱、软蜱、疥螨、 蠕形螨、尘螨。重点是蚊、蝇、疥螨、蠕形螨。 2. 蚊(卵、幼虫、蛹、成蚊)的变态发育过程与生态习性(滋生地、栖 息地、食性与生殖营养周期、季节消长、越冬)。传播疾病的三属蚊(按蚊、库 蚊、伊蚊)卵、幼虫、成虫的鉴别,主要蚊种名称,种类重点是各种蚊媒传播的 疾病名称及其病原体,灭蚊的主要措施(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尤其是灭蚊 的新方法、新药物)
3.蝇、蛆的主要形态特征,生活史阶段(卵、蛆、蛹、成蝇)及生态习性 (幼虫滋生地、成蝇食性、活动与栖息场所、季节消长与越冬),重点是传播疾 病的生活习性。常见蝇种(家蝇、麻蝇、绿蝇、大头金绳、丽绳)的主要鉴别特征。 4.蚤、虱(人虱、耻阴虱)的主要形态特征及生活史阶段,传播的疾病名 称及病原体。 5.硬蜱与软蜱的主要形态区别,蜱所致疾病与传播的疾病。疥螨、蠕形螨、 尘螨的主要形态特征,所致疾病,诊断与防治方法。 教学重点:重点讲解医学媒介节肢动物的致病方式,蚊、蝇、虱、蚤、传病方式 与传播的病原体。疥螨、蠕形螨诊断与防治方法。 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痞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理论课教学大细 教学时数分配:总学时60学时,其中理论课36学时,实验课24学时。 各章节内容与学时数 理论课: 绪论 0.5 一、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2 二、细菌的生理 1.5 三、消毒与灭菌 四、噬菌体 0.5 五、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1.5 六、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2 七、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八、球菌 九、肠杆菌科 2 十、弧菌属 十一、厌氧性细菌 1.5 十二、棒状杆菌属 十三、分枝杆菌属 1 十四、其他细菌 0.5 十五、支原体 0.5
3. 蝇、蛆的主要形态特征,生活史阶段(卵、蛆、蛹、成蝇)及生态习性 (幼虫滋生地、成蝇食性、活动与栖息场所、季节消长与越冬),重点是传播疾 病的生活习性。常见蝇种(家蝇、麻蝇、绿蝇、大头金绳、丽绳)的主要鉴别特征。 4. 蚤、虱(人虱、耻阴虱)的主要形态特征及生活史阶段,传播的疾病名 称及病原体。 5.硬蜱与软蜱的主要形态区别,蜱所致疾病与传播的疾病。疥螨、蠕形螨、 尘螨的主要形态特征,所致疾病,诊断与防治方法。 教学重点:重点讲解医学媒介节肢动物的致病方式,蚊、蝇、虱、蚤、传病方式 与传播的病原体。疥螨、蠕形螨诊断与防治方法。 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理论课教学大纲 教学时数分配:总学时 60 学时,其中理论课 36 学时,实验课 24 学时。 各章节内容与学时数 理论课: 绪论 0.5 一、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2 二、细菌的生理 1.5 三、消毒与灭菌 四、噬菌体 0.5 五、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1.5 六、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2 七、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八、球菌 2 九、肠杆菌科 2 十、弧菌属 十一、厌氧性细菌 1.5 十二、棒状杆菌属 1 十三、分枝杆菌属 1 十四、其他细菌 0.5 十五、支原体 0.5
十六、立克次体 0.5 十七、衣原体 0.5 十八、螺旋体 十九、真菌学概述 0.5 二十、主要致病性真菌 0.5 二十一、病毒的基本性状 2 二十二、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2 二十三、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二十四、呼吸道病毒 2 二十五、肠道病毒 1 二十六、急性胃肠炎病毒 0.5 二十七、肝炎病毒 2 二十八、黄病毒 0.5 二十九、出血热病毒 0.5 三十、疱疹病毒 0.5 三十一、逆转录病毒 1 二十二、其他病毒朊粒 0.5 合计 36 实验课: 一、细菌形态观察 二、细菌人工培养 三、球菌 4 四、肠道杆菌 五、四体、真 菌 六、基本性状病青 合计:
十六、立克次体 0.5 十七、衣原体 0.5 十八、螺旋体 1 十九、真菌学概述 0.5 二十、主要致病性真菌 0.5 二十一、病毒的基本性状 2 二十二、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2 二十三、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二十四、呼吸道病毒 2 二十五、肠道病毒 1 二十六、急性胃肠炎病毒 0.5 二十七、肝炎病毒 2 二十八、黄病毒 0.5 二十九、出血热病毒 0.5 三十、疱疹病毒 0.5 三十一、逆转录病毒 1 二十二、其他病毒 朊粒 0.5 合计: 36 实验课: 一、细菌形态观察 4 二、细菌人工培养 4 三、球菌 4 四、肠道杆菌 4 五、四体、真 菌 4 六、基本性状病毒 4 合计: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