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构件分子)是 氨基酸,有遗传密码,称之为编码 氨基酸,由此密码编排蛋白质分子 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编码氨基酸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 氨基都接在a一碳原子上,故称a一氨 基酸(脯氨酸为亚氨基酸);
◼ (2)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构件分子)是 氨基酸 ,有遗传密码,称之为编码 氨基酸,由此密码编排蛋白质分子 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 编码氨基酸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 氨基都接在α—碳原子上,故称α—氨 基酸(脯氨酸为亚氨基酸);
天然存在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有20种。 不同数目的氨基酸以肽键顺序相连 形成长短不一的肽或多肽,通常相对 分子质量在1500以下的称肽,1500 以上的称为多肽。多肽是蛋白质分子 的亚单位,有些蛋白质分子仅有一条 多肽链,有些侧由几条多肽链组成。 如胰岛素由2条多肽链、血红蛋白由2 对(或4条)多肽链组成
◼ 天然存在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有20种。 不同数目的氨基酸以肽键顺序相连, 形成长短不一的肽或多肽,通常相对 分子质量在1500以下的称肽,1500 以上的称为多肽。多肽是蛋白质分子 的亚单位,有些蛋白质分子仅有一条 多肽链,有些则由几条多肽链组成。 ◼ 如胰岛素由2条多肽链、血红蛋白由2 对(或4条)多肽链组成
氨基酸的分类 自然界中存在的氨基酸有300多种,但编 码氨基酸只有20种,其不同在于R侧链上。 ■根据R侧链中酸性基团和碱性基团的数量, 编码氨基酸可分为3类,即中性氨基酸(15 种)、酸性氨基酸(2种,即天冬氨酸、谷 氨酸)和碱性氨基酸(3种,即赖氨酸、精 氨酸、组氨酸)。 其中15种中性氨基酸又可分为非极性(9种) 和极性(6种)氨基酸
氨基酸的分类 ◼ 自然界中存在的氨基酸有300多种,但编 码氨基酸只有20种,其不同在于R侧链上。 ◼ 根据R侧链中酸性基团和碱性基团的数量, 编码氨基酸可分为3类,即中性氨基酸(15 种)、酸性氨基酸(2种,即天冬氨酸、谷 氨酸)和碱性氨基酸(3种,即赖氨酸、精 氨酸、组氨酸)。 ◼ 其中15种中性氨基酸又可分为非极性(9种) 和极性(6种)氨基酸
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对植物和多数 微生物而言,都可以在体内合成。 但对动物来说,将近一半的氨基酸不能在 体内合成,要由蛋白类食物供给。这些不 能自身合成而又是机体必需的氨基酸称为 “必需氨基酸”。 ·对人体来说赖氨酸、色氨酸、缬氨酸、亮 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苯丙 氨酸8种属于必需氨基酸
◼ 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对植物和多数 微生物而言,都可以在体内合成。 ◼ 但对动物来说,将近一半的氨基酸不能在 体内合成,要由蛋白类食物供给。这些不 能自身合成而又是机体必需的氨基酸称为 “必需氨基酸”。 ◼ 对人体来说赖氨酸、色氨酸、缬氨酸、亮 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苯丙 氨酸8种属于必需氨基酸
·精氨酸和组氨酸人体细胞虽能合成, 但不能适应正常生长需要,故也常 归于必需氨基酸。其他十种氨基酸, 人或动物细胞都能合成,不是必须从食 物中取得,属于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 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在细胞代谢过程中 所起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 精氨酸和组氨酸人体细胞虽能合成, 但不能适应正常生长需要,故也常 归于必需氨基酸。其他十种氨基酸, 人或动物细胞都能合成,不是必须从食 物中取得,属于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 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在细胞代谢过程中 所起的作用都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