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根据在北京郊区的调查,一类麦川的蚜量最高,二类川的财最为一类相的50.8%,而三 类田蚜量仅为类的12.7%,并且类Ⅲ蚜虫发生为害也县于二、三类麦训 五、虫情调查与预报方法 在春季当冬小麦开始拔节及春麦出苗后,每5天调查1次,学穗后,当蚜量急则上于时 应每3天调查1次,以适时指导防治。 【.田间消长调查根据小麦品种、播期、地势及小麦长势等条件,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 麦田23块:每块不少于5亩。固定田头,每块围按对角线随机5点取样,每样点50株,当 百茎蚜量超过500头、且分布较均匀时,每点可减至20株,蚜量特别大时,每点可减至10 株。 2.天敌调有在调查麦蚜数量时,同时记载被蚜茧蜂寄生的僵蚜数和麦四捕食性天敌如 瓢虫、食断填、草蛉、潮蛛等数量,并核不同天段的捕食景折算为百茎天敌单位 3.防治适期顶测麦蚜的防治适期因地区和麦斯种类而异。根据田间调查结果,一段当 有蚜候冷3过30%,百株财景500关以上,天敌单位与麦断比例小于1:150,气象顶报短閒 内无中到大雨,应立即发出防治情报,及时开展防治 六、防治要点 {一)防治适期 防治麦蚜要以农业防治为某础,关键时期采用药剂防治。小麦播期愈早,蚜量念大,因 北,在小麦黄矮病流行区的秋苗期,对于秋分前、后播种的麦出,应采取药剂拌种或早期喷 药治蚜防病,对于非小麦黄矮病流行区以及寒露以后播种的麦闺一般不治。小麦抽德后,以 防治麦长管蚜为主,防治适期应在财虫发生初盛期。 (二)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清除麦田内外杂草,早春适时镇压和灌水,对减轻早期为害有定的作用 注意选用抗蚜耐蚜的丰产品种,适时集中播种,冬麦区适当迟播、春麦区适当早播。增施基 肥和追旗速效肥,捉进麦徐生长健壮,增加抗蚜能力。 2.生物防治麦田蚜虫的大敌资源非常丰富,例如翼虫、草蛉、食虹蝇、蚜茧峰及螂蛛 等数量较大,对蚜虫的控制作用显著。合理选用农药,尽可能避免杀衡天故,促进天我的繁 殖,充分发挥大敌对麦斯的控制作用。有条什的地方还可人工繁殖或助迁天敌。 3,药剂防治①种子处理在小麦黄矮病流行区种了处理是治蚜防病的有效指流可选 用70%此虫k拌种剂60-180g,加水10kg,与10kg小麦种子搅拌均匀,样耀开晾干后播种。 ②使用颗粒剂结合播种,选用3"%明暗丹颗粒剂22.5-30ghm,播种后撤频粒剂,再覆士, 6
可维持药汝40-50天。③小麦生长期施药10%吡虫林可湿性粉剂250倍液、3%院虫联微乳 剂2000倍液、50%抗蚜城可湿性粉剂3000信液、35%硫月乳油20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 150对老蚜防效高,药后7的防效均在99%以上,且对捕食性天敌安全. 第二节小麦吸浆虫 我同小麦上发生的吸浆虫(Wheat blossom midge)有麦红吸浆中Sitodiplosis mosellana Gchin和麦黄吸浆虫为(onarinia tritic:Kirb,两种。均属双速日,瘿蚁科。 一、分布与危害 小麦吸浆虫分布于欧、美、业主要产麦国。除美洲只有麦红吸浆虫外,在欧、业大陆都 是两种吸浆虫混生区,但亚洲一般以麦红吸浆虫为主。国内分布于北纬4以南全27以北,从 东海到东经1左右的广大范用内,但老红吸浆虫主发区在黄河,准河流域的冬小岁主要产区, 以及长江、汉水和嘉陵江沿岸的产发区,成为自西北向东南的一条带,棋在我国东部人平原 的中部。黄吸浆虫主发区一毁多是高山地带,以及某此特殊生态条件的地区。有此地区高寒, 冷凉,如甘、青、宁、川、黔等省(区),成为自南向北的一条带状区域,介于青孩大高原 与东部大平原之间,在陕西的泰岭山区也常见以黄吸浆虫为主的混生区。在这些地区的河谷 地带,或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多发生发红吸浆虫,而在高原地常则以贊吸浆虫为主,并有少量 红吸浆虫混合发生为害。严重危害成灾的为麦红吸浆虫,而麦贞吸浆虫在青海危苦青限较为 严重。 小麦吸浆血可为店小麦、大麦、青慄、热麦、黑麦和雀麦等,均以幼虫吸食麦粒浆液, 出现瘪粒,严重时造成绝收,是一种毁灭性的害虫。近几年米,由于耕作制度、小麦品种的 变化及联合收机黔区作业,小菱吸浆虫明显回开,新的发生区不断出现,发生面积不断扩 大,虫口密度急剧增那,危出程度逐年加重,形成“老虫成新虫,小虫成大灾的现象,已成为 影啊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障碍因素之一 二、形态特征 (一)麦红吸浆虫 成虫:全体桔红色并密技年毛,体长22.5mm,翅展5mm左右。前翅透明,有4条发达翅 脉,后进退化为平衡棍。触角细长,惟虫触角14节,念味状,各节星长圆形膨大,上面环生2 国刚毛。唯虫腹部9节,略呈纺锤形,细长,全部仲展时约为腹长之半,形成伪产卵管。雄虫 蚀14节,其柄节、使节中部不缢缩,箍节12节,每节具2个球形膨人部分,其上除有很多细 毛和两园刚毛外,还生有一图环状毛”。腹部较雌虫小,未端略向上弯,交尾器的抱是器基部
内缘和端节末端均有齿,阳茎较长。 卵:长椭圆形.长约0.3m.淡红色,表面光滑。 幼虫:老熟幼虫2.5~3mm,长椭圆形.体较扁,无是,虹次,体表有鱼鳞状皱起。体橙 色或金黄色。前胸腹面有一“Y型剑骨片,其前端分又刻入较深。腹部木端有两对尖形突起。 龄幼虫后气1式,仅第9腹节有1对大而突出的气:2、3龄幼虫侧气门式,气9对,前胸 1对、腹部8对,最后对最人。 蛹:长2mm,裸蛹,橙褐色,头后部有1对短的白色感觉毛:胸部有一·对长管状褐色呼吸 器,向前方伸出超过头部的1对感觉毛。 (二)麦黄吸浆虫《图42) 形态与麦红吸浆虫基本相似,其主要区知见表4-2。 表4-2麦红吸浆虫与岁黄吸浆虫的主要区别 虫态 主特仁 麦红吸棠典 麦黄吸浆虫 休色 桔红色 麦黄色 雕虫产明 较短,伸出时约为长节12,末端导国 极长,仲出时约与部等长。未端 管 伏 呈针状 年典泡弱 葛部内缘和常节末端均有悔,度得末端 先滑无齿,腹雪凹入分袋为两要, 器 长军形,长约为宽的4信,未端用属 香蕉型,前端路弯,末编有细长的 泥城 休色 黄色,体表有 齿黄色,体表光滑 前胸剑 “y”型 “T,项部稍陷 幼电 片 有两个便化的大突己,其外方又有 女部未解 有4个布微硬化的小完定 两个非硬化的小突是 情红色,头部前一对毛比呼吸管复 淡黄色,头部前一对毛比呼吸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