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医学影像学(超声) 讲义 (临床本科) 超声教研室 二O一三一二O一四学年第一学期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医学影像学(超声) 讲义 (临床本科) 超声教研室 二○一三—二○一四学年第一学期
超声心动图 一一一粗体为本节内容 一、心脏解剂 二、超声心动图的检查方法 常规方法 特殊检查方法 三、常见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 (一)风湿性心脏病 (二)冠心病、心肌病、心包疾病 (三)先天性心脏病 (四)肺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 (五)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脏的解剖和生理特点 >心脏位于中纵隔内,居左右两肺之间。 >外周裹以心包。 >成人心脏约23居左侧,1/3在右侧, >心脏外形近似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心尖向左前下方,心底向右后上方,长轴与身体正中线约 成30-45度左右夹角。 >我国成人的心脏重约260g左右。 一、心脏解剖 心脏是一个中空的肌性器官 >心壁:由三层构成(心内膜、心肌和心外膜) >心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 >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 >左右心房一房间隔,左右心室一室间隔 >主动脉发自左心室,肺动脉发自右心室 >心脏节律和舒缩一心内起搏传导系统。 >心肌供血一左右冠状动脉 心包:纤维浆膜囊,包裹整个心脏和大血管根部 脏层:浆膜层,包裹心肌表面,又称心外膜 壁层:纤维结缔组织, 脏、壁层之间一心包腔(正常:20ml浆液) 心脏和大血管 右心房 与上下腔静脉连接 房间隔 分隔左右心房其中央有一卵圆窝 右心室 调节束:隔束发出的肌柱连于前乳头肌的基底部 左心房 后壁:有四条肺静脉入口」 前面:有左心耳 左心室 呈圆锥形,肌壁厚约3倍于右室室间隔 膜部室间隔室缺的好发部位肌部室间隔 主动脉 发自左心室 主动脉根部(主动脉窦)有左、右冠状动脉的开口
超声心动图 ---粗体为本节内容 一、心脏解剖 二、超声心动图的检查方法 常规方法 特殊检查方法 三、常见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 (一)风湿性心脏病 (二)冠心病、心肌病、心包疾病 (三)先天性心脏病 (四) 肺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 (五)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脏的解剖和生理特点 ➢心脏位于中纵隔内,居左右两肺之间。 ➢外周裹以心包。 ➢成人心脏约 2/3 居左侧,1/3 在右侧. ➢心脏外形近似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心尖向左前下方,心底向右后上方,长轴与身体正中线约 成 30-45 度左右夹角。 ➢我国成人的心脏重约 260g 左右。 一、心脏解剖 心脏是一个中空的肌性器官 ➢心壁:由三层构成(心内膜、心肌和心外膜) ➢心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 ➢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 ➢左右心房-房间隔,左右心室-室间隔 ➢主动脉发自左心室,肺动脉发自右心室 ➢心脏节律和舒缩-心内起搏传导系统。 ➢心肌供血-左右冠状动脉 心包:纤维浆膜囊,包裹整个心脏和大血管根部. 脏层:浆膜层,包裹心肌表面,又称心外膜 壁层:纤维结缔组织. 脏、壁层之间-心包腔(正常:20ml 浆液) 心脏和大血管 右心房 与上下腔静脉连接. 房间隔 分隔左右心房.其中央有一卵圆窝. 右心室 调节束:隔束发出的肌柱连于前乳头肌的基底部 左心房 后壁:有四条肺静脉入口. 前面:有左心耳. 左心室 呈圆锥形,肌壁厚约 3 倍于右室室间隔 膜部室间隔 室缺的好发部位肌部室间隔 主动脉 发自左心室 主动脉根部(主动脉窦)有左、右冠状动脉的开口
主动脉弓 肺动脉 发自右心室 在主动脉弓下方分为左右肺动脉 上腔静脉 位于心脏右前上方,开口于右心房(入口处无瓣膜) 下腔静脉 开口于右心房下部(入口处有一瓣膜) 心脏瓣膜 二尖瓣 位于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 组成 二尖瓣叶、二尖瓣环、腱索、乳头肌 瓣叶 为膜状组织基底附着于二尖瓣环分两个瓣叶,前瓣(大瓣)后瓣(小瓣) 腱索 一端附着于瓣膜另一端附着于乳头肌 瓣环 瓣口 二尖瓣开启口径 三尖瓣 位于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 组成:三尖瓣叶、瓣环、腱索、乳头肌 瓣叶:三个瓣叶(前瓣、后瓣、隔瓣) 前瓣最大,为三尖瓣功能的主要部分 腱索:可起源于乳头肌,也可起源于室壁 乳头肌 主动脉瓣 发自左心室 组成:瓣叶、瓣环、主动脉窦、升主动脉根部、 主动脉瓣下组织。 瓣叶:由三个半月瓣组成 主动脉窦:与主动脉瓣叶相对应的主动脉管腔向 外膨出形成向上开口的袋状腔。 右冠状动脉窦(右冠窦) 左冠状动脉窦(左冠窦) 无冠状动脉窦(无冠窦) 肺动脉瓣 组成:左瓣、右瓣、前瓣三个半月瓣组成 瓣环与瓣叶均较薄弱, 超声心动图的功能 二、超声心动图的检查方法 令常规方法 (一)二维超声心动图(2DE) (二)M型超声心动图 (三)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冬特殊方法 (一)经食管超声、声学造影 (二)介入性超声、血管内超声 (三)负荷超声、三维超声 (一)二维超声心动图
主动脉弓 肺动脉 发自右心室 在主动脉弓下方分为左右肺动脉. 上腔静脉 位于心脏右前上方,开口于右心房(入口处无瓣膜) 下腔静脉 开口于右心房下部(入口处有一瓣膜) 心脏瓣膜 二尖瓣 位于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 组成 二尖瓣叶、二尖瓣环、腱索、乳头肌、 瓣叶 为膜状组织基底附着于二尖瓣环.分两个瓣叶,前瓣(大瓣)后瓣(小瓣) 腱索 一端附着于瓣膜另一端附着于乳头肌. 瓣环 瓣口 二尖瓣开启口径. 三尖瓣 位于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 组成:三尖瓣叶、瓣环、腱索、乳头肌 瓣叶:三个瓣叶(前瓣、后瓣、隔瓣) 前瓣最大,为三尖瓣功能的主要部分 腱索:可起源于乳头肌,也可起源于室壁 乳头肌 主动脉瓣 发自左心室 组成: 瓣叶、瓣环、主动脉窦、升主动脉根部、 主动脉瓣下组织。 瓣叶:由三个半月瓣组成 主动脉窦:与主动脉瓣叶相对应的主动脉管腔向 外膨出形成向上开口的袋状腔。 右冠状动脉窦(右冠窦) 左冠状动脉窦(左冠窦) 无冠状动脉窦(无冠窦) 肺动脉瓣 组成:左瓣、右瓣、前瓣三个半月瓣组成 瓣环与瓣叶均较薄弱. 超声心动图的功能 二、超声心动图的检查方法 ❖ 常规方法 (一)二维超声心动图(2DE) (二)M 型超声心动图 (三)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 特殊方法 (一)经食管超声、声学造影 (二)介入性超声、血管内超声 (三)负荷超声、三维超声 (一)二维超声心动图
常用切面 1.胸骨旁左室长轴 2.胸骨旁短轴一心底短轴二尖瓣水平短轴乳头肌水平短轴 3.心尖四腔心切面 1.胸骨旁左室长轴 探查方法: 探头置胸骨左缘3、4肋间,经心尖和主动脉根部做心脏的纵切面扫查 2.胸骨旁心脏短轴 (1)心底短轴 超声所见:主动脉呈圆形显示在中央,收缩期主动脉瓣开放贴近管壁,舒张期关闭呈°Y仕字形。 (2)二尖瓣口水平短轴 超声所见:左室呈圆形,右室呈新月形 舒张期二尖瓣前后叶开放呈鱼口状收缩期关闭呈“一”字形 (3)乳头肌水平短轴 3.心尖四腔心切面 图象方位: 心尖在上,心底在下左、右心与人体一致 显示内容:四个心腔,二、三尖瓣,房、室间隔 心尖五腔心切面 探查方法: 在四腔心基础上声束前倾 超声所见:同四腔,多显示主动脉 (二)M型常见波群 1.心底波群(E、F)2.二尖瓣波群(C、D)3.心室波群(A、B) 探查方法:取样线经主动脉瓣水平 超声所见:主动脉壁活动呈两条同步曲线 主动脉瓣收缩期开放贴近管壁:舒张期闭合呈一条直线 1.心底波群 2.二尖瓣波群 3.心室波群 心脏超声多普勒检查方法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彩色血流显象) 频谱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脉冲、连续) 三、多普勒超声的应用 1.观察血流部位、方向、时限、性质 2.测量血流速度 3.计算流量 4.估计跨瓣压差,判断返流与分流 多普勒效应 (奥地利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多普勒描述) 1概念:接收器所接受到的频率受波源与接收器之间相对运动的影响,如果二者的距离不随时 间而改变,接收器所接受到的频率与波源频率相等,如果随时间而变短,接收器接受到的频率 升高,反则相反。这种波源频率与接收器所接受到的频率的差值称多普勒频移(Doppler frequency shift)。 2多普勒方程: fa=fovcos 0/c V=fa c/2fo cos 0 ⊙角越大,速度v越小。⊙=0°或90°是两个特殊角度
常用切面 ⒈ 胸骨旁左室长轴 ⒉ 胸骨旁短轴 — 心底短轴 二尖瓣水平短轴 乳头肌水平短轴 ⒊ 心尖四腔心切面 1. 胸骨旁左室长轴 探查方法: 探头置胸骨左缘 3、4 肋间,经心尖和主动脉根部做心脏的纵切面扫查 2. 胸骨旁心脏短轴 (1)心底短轴 超声所见:主动脉呈圆形显示在中央,收缩期主动脉瓣开放贴近管壁,舒张期关闭呈¡°Y¡±字形。 (2)二尖瓣口水平短轴 超声所见:左室呈圆形,右室呈新月形 舒张期二尖瓣前后叶开放呈鱼口状 收缩期关闭呈“一”字形 (3)乳头肌水平短轴 3. 心尖四腔心切面 图象方位: 心尖在上,心底在下 左、右心与人体一致 显示内容:四个心腔,二、三尖瓣,房、室间隔 心尖五腔心切面 探查方法: 在四腔心基础上声束前倾 超声所见:同四腔,多显示主动脉 (二)M 型常见波群 ⒈ 心底波群 (E、F)⒉ 二尖瓣波群(C、D )⒊ 心室波群(A、B) 探查方法:取样线经主动脉瓣水平 超声所见:主动脉壁活动呈两条同步曲线 主动脉瓣收缩期开放贴近管壁;舒张期闭合呈一条直线 1. 心底波群 2. 二尖瓣波群 3. 心室波群 心脏超声多普勒检查方法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彩色血流显象 ) 频谱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脉冲、连续) 三、多普勒超声的应用 ⒈ 观察血流部位、方向、时限、性质 ⒉ 测量血流速度 ⒊ 计算流量 ⒋ 估计跨瓣压差,判断返流与分流 多普勒效应 (奥地利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多普勒描述) 1 概念:接收器所接受到的频率受波源与接收器之间相对运动的影响,如果二者的距离不随时 间而改变,接收器所接受到的频率与波源频率相等,如果随时间而变短,接收器接受到的频率 升高,反则相反。这种波源频率与接收器所接受到的频率的差值称多普勒频移(Doppler frequency shift)。 2 多普勒方程: fd=f0vcosθ/c V= fd c/2f0 cosθ Θ角越大,速度 v 越小。Θ=0°或 90°是两个特殊角度
3.多普勒成像条件 ①声源 ②接受体 ③相对运动 人体血流动力学特性 层流(laminar):正常状态 湍流(turbulent fluw):血流紊乱时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 在切面UCG上实时显示血流。红迎蓝离,形象直观,直接显示分流、返流或狭窄病变 频谱多普勒 血流速度频谱提供的信息 (1)血流方向(以基线上下加以区分) 基线上方的频移信号为正值::表示血流朝向探头流动(显示为红色) 基线下方的频移信号为负值ì:表示血流背离探头流动(显示为蓝色) (2)血流速度 频谱多普勒(PW+CW) 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流速 基线上为正向频谱,下为负向频谱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心腔及大血管的彩色血流是不均匀的,并不完全充满心腔而以瓣口上下显示的血流充盈较满 二尖瓣口血流 1.探查切面 取心尖四腔心或左室二腔心切面 2.血流特征 舒张期二尖瓣开放可见一开阔明亮的红色血流束充满左室流入道,中央有鲜亮区。 b收缩期二尖瓣关闭,二尖瓣口不显色。 ■二尖瓣口的彩色血流 各瓣口的血流频谱 ■二尖瓣口血流频谱 三尖瓣口血流(血流显示情况与二尖瓣口相似) 1.探查部位心尖四腔心、胸骨旁四腔心及右室流入道 2.血流特征 舒张期三尖瓣开放可见一开阔明亮的红色血流束充满瓣口及右室流入道,中央有鲜亮区。 b收缩期三尖瓣关闭,右室流入道及瓣口右房侧无血流信号 主动脉瓣口血流 1.探查切面 取心尖五腔心或心尖位左室长轴切面 2.血流特征 收缩期主动脉瓣开放,可见一束宽大的蓝色血流充满左室流出道、主动脉瓣口,中央有 鲜亮的轻度五彩血流。升主动脉内血流信号较弱 b舒张期主动脉瓣关闭,左室流出道、主动脉瓣口及主动脉内无血流信号显示 肺动脉瓣血流 1.探查切面 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 2.血流特征 a收缩期肺动脉瓣开放可见宽阔的蓝色血流束充满右室流出道和肺动脉 b舒张期肺动脉瓣关闭,右室流出道和肺动脉内无血流信号显示 ■肺动脉瓣血流 1.探查切面 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 2.血流特征 a收缩期肺动脉瓣开放可见宽阔的蓝色血流束充满右室流出道和肺动脉
3.多普勒成像条件 声源 接受体 相对运动 人体血流动力学特性 层流(laminar):正常状态 湍流(turbulent fluw):血流紊乱时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 在切面 UCG 上实时显示血流。红迎蓝离,形象直观,直接显示分流、返流或狭窄病变 频谱多普勒 血流速度频谱提供的信息 ⑴血流方向(以基线上下加以区分) 基线上方的频移信号为正值¡ª¡ª表示血流朝向探头流动(显示为红色) 基线下方的频移信号为负值¡ª¡ª表示血流背离探头流动(显示为蓝色) ⑵血流速度 频谱多普勒(PW+CW) 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流速 基线上为正向频谱,下为负向频谱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心腔及大血管的彩色血流是不均匀的,并不完全充满心腔而以瓣口上下显示的血流充盈较满 二尖瓣口血流 1. 探查切面 取心尖四腔心或左室二腔心切面 2. 血流特征 a 舒张期二尖瓣开放可见一开阔明亮的红色血流束充满左室流入道,中央有鲜亮区。 b 收缩期二尖瓣关闭,二尖瓣口不显色 。 ◼二尖瓣口的彩色血流 各瓣口的血流频谱 ◼二尖瓣口血流频谱 三尖瓣口血流(血流显示情况与二尖瓣口相似) 1. 探查部位 心尖四腔心、胸骨旁四腔心及右室流入道 2. 血流特征 a 舒张期三尖瓣开放可见一开阔明亮的红色血流束充满瓣口及右室流入道,中央有鲜亮区。 b 收缩期三尖瓣关闭,右室流入道及瓣口右房侧无血流信号 主动脉瓣口血流 1. 探查切面 取心尖五腔心或心尖位左室长轴切面 2. 血流特征 a 收缩期主动脉瓣开放,可见一束宽大的蓝色血流充满左室流出道、主动脉瓣口,中央有 鲜亮的轻度五彩血流。升主动脉内血流信号较弱 b 舒张期主动脉瓣关闭,左室流出道、主动脉瓣口及主动脉内无血流信号显示 肺动脉瓣血流 1. 探查切面 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 2. 血流特征 a 收缩期肺动脉瓣开放可见宽阔的蓝色血流束充满右室流出道和肺动脉 b 舒张期肺动脉瓣关闭,右室流出道和肺动脉内无血流信号显示 ◼肺动脉瓣血流 1. 探查切面 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 2. 血流特征 a 收缩期肺动脉瓣开放可见宽阔的蓝色血流束充满右室流出道和肺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