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超声诊断学 讲义 (影像本科) 超声教研室 二0一二一一二O一三学年第二学期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超声诊断学 讲义 (影像本科) 超声教研室 二○一二 ——二○一三学年第 二 学期
心脏解剖: 一、心脏的形态 心脏位于中纵隔,被心包包绕。外形近似前后略扁的倒立圆 锥体,大小如本人紧握的拳头,重约260g。心底朝向右后上方(大 部分由左房构成),心尖朝向左前下(主要由左室构成)。 二、心脏的投影 心脏位于中纵隔,在胸骨和2~6肋软骨的后方,第5~8胸 椎之前。以正中线划分,约有1/3在其右侧,约有2/3在其左侧。心 脏在胸壁上投影的范围:3、4、5肋间隙。 三、心脏的方位 心脏长轴 心脏短轴 心脏的上方 心脏的下方 心脏的左右 心脏的前后 正常超声心动图 常用的有5个标准探测区 1.M型超声心动图:是一条单声束通过心脏各个界面反射回来的超 声信号,以不同灰度光点显示出来的一种心脏运动轨迹图。其声束通
心脏解剖: 一、心脏的形态 心脏位于中纵隔,被心包包绕。外形近似前后略扁的倒立圆 锥体,大小如本人紧握的拳头,重约 260g。心底朝向右后上方(大 部分由左房构成),心尖朝向左前下(主要由左室构成)。 二、心脏的投影 心脏位于中纵隔,在胸骨和 2~6 肋软骨的后方,第 5~8 胸 椎之前。以正中线划分,约有 1/3 在其右侧,约有 2/3 在其左侧。心 脏在胸壁上投影的范围:3、4、5 肋间隙。 三、心脏的方位 心脏长轴 心脏短轴 心脏的上方 心脏的下方 心脏的左右 心脏的前后 正常超声心动图 常用的有 5 个标准探测区 1. M 型超声心动图:是一条单声束通过心脏各个界面反射回来的超 声信号,以不同灰度光点显示出来的一种心脏运动轨迹图。其声束通
过心脏的位置不同,显示的心脏结构也各不相同。 (1)心尖波群(1区):曲线由前至后依次代表的解剖结构为:右 室前壁、右室腔、室间隔、左室腔、后乳头肌和左室后壁。 (2)心室波群(2a区):右室前壁、右室、室间隔、左室、左室后 壁。 (3)二尖瓣前后叶波群(2b区):右室前壁、右室腔、室间隔、左 室腔、二尖瓣前后叶(舒张期前叶呈M形双峰曲线,后叶呈W形,二 者呈逆向运动)、左室后壁。 (4)二尖瓣前叶波群(3区):右室前壁、右室腔、室间隔、左室 流出道、二尖瓣前叶、左房、左房后壁。 (⑤)心底波群(4区):右室前壁、右室流出道、主动脉、左心房 及左房后壁。主动脉前后壁是位于图像中间的两条平行的明亮光 带,收缩期向前运动,舒张期向后运动.主动脉前后壁之间可见主 动脉瓣(右冠瓣和无冠瓣)回声,收缩期开放呈六边形或四边形盒样 回声,舒张期关闭呈一条线样回声,位于主动脉前后壁的中间。 2.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是B型超声诊断法用于心血管检查时形 成的心脏切面图像,它能更好地显示心脏各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 常用的切面有: (1)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探头置于胸骨左缘3、4肋间,探 测平面与右胸锁关节至左乳头连线基本平行。 显示的解剖结构为 右心室一部分、室间隔、左室腔、左室后壁、主动脉(主动脉
过心脏的位置不同,显示的心脏结构也各不相同。 (1)心尖波群(1 区):曲线由前至后依次代表的解剖结构为:右 室前壁、右室腔、室间隔、左室腔、后乳头肌和左室后壁。 (2)心室波群(2a 区):右室前壁、右室、室间隔、左室、左室后 壁。 (3)二尖瓣前后叶波群(2b 区):右室前壁、右室腔、室间隔、左 室腔、二尖瓣前后叶(舒张期前叶呈 M 形双峰曲线,后叶呈 W 形,二 者呈逆向运动)、左室后壁。 (4)二尖瓣前叶波群(3 区):右室前壁、右室腔、室间隔、左室 流出道、二尖瓣前叶、左房、左房后壁。 (5) 心底波群(4 区):右室前壁、右室流出道、主动脉、左心房 及左房后壁。主动脉前后壁是位于图像中间的两条平行的明亮光 带,收缩期向前运动,舒张期向后运动.主动脉前后壁之间可见主 动脉瓣(右冠瓣和无冠瓣)回声,收缩期开放呈六边形或四边形盒样 回声,舒张期关闭呈一条线样回声,位于主动脉前后壁的中间。 2.二维超声心动图(2-DE) 是 B 型超声诊断法用于心血管检查时形 成的心脏切面图像,它能更好地显示心脏各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 常用的切面有: (1) 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探头置于胸骨左缘 3、4 肋间,探 测平面与右胸锁关节至左乳头连线基本平行。 显示的解剖结构为 右心室一部分、室间隔、左室腔、左室后壁、主动脉(主动脉
根部和升主动脉一部分)、主动脉壁、二尖瓣前后叶、左心房。正常 室间隔与主动脉前壁相连续,二尖瓣前叶与主动脉后壁相连续。 (2)胸骨旁左室二尖瓣短轴切面:探头置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 探测平面与肩至右肋弓连线基本平行。 显示的解剖结构为 左、右心室腔、室间隔及二尖瓣前后叶。舒张期开放时前后 叶呈张开的鱼口状,收缩期关闭呈线样,与此同时左室呈向心性一致 收缩。 (3)胸骨旁主动脉短轴切面:探头置于胸骨左缘第2、3肋间心底大 血管正前方,探测平面与左肩至右肋弓连线基本平行。 显示的解剖结构为: 主动脉位于图像中央,呈圆环状结构,其内可见主动脉瓣回声 (右冠、左冠瓣及无冠瓣),收缩期开放,瓣膜贴于主动脉壁上,舒 张期关闭,关闭线呈“Y”字样。主动脉前方和左侧为右室流出道和 肺动脉所环绕,两者之间可见肺动脉瓣回声。主动脉右侧为三尖瓣, 下方为左右心房,中间可见房间隔。 (4) 心尖四腔切面:探头置于心尖搏动明显处,声束指向右侧胸锁 关节。作额面实时显像, 显示的心脏结构为: 左右心室、左右心房、室间隔、房间隔、二尖瓣和三尖瓣(前 瓣和隔瓣),在左房处还可见肺静脉人口。 3.多普勒Doppler)超声心动图是利用多普勒效应的原理,将产生
根部和升主动脉一部分)、主动脉壁、二尖瓣前后叶、左心房。正常 室间隔与主动脉前壁相连续,二尖瓣前叶与主动脉后壁相连续。 (2) 胸骨旁左室二尖瓣短轴切面:探头置于胸骨左缘第 3、4 肋间, 探测平面与肩至右肋弓连线基本平行。 显示的解剖结构为 左、右心室腔、室间隔及二尖瓣前后叶。舒张期开放时前后 叶呈张开的鱼口状,收缩期关闭呈线样,与此同时左室呈向心性一致 收缩。 (3) 胸骨旁主动脉短轴切面:探头置于胸骨左缘第 2、3 肋间心底大 血管正前方,探测平面与左肩至右肋弓连线基本平行。 显示的解剖结构为: 主动脉位于图像中央,呈圆环状结构,其内可见主动脉瓣回声 (右冠瓣、左冠瓣及无冠瓣),收缩期开放,瓣膜贴于主动脉壁上,舒 张期关闭,关闭线呈“Y”字样。主动脉前方和左侧为右室流出道和 肺动脉所环绕,两者之间可见肺动脉瓣回声。主动脉右侧为三尖瓣, 下方为左右心房,中间可见房间隔。 (4) 心尖四腔切面:探头置于心尖搏动明显处,声束指向右侧胸锁 关节。作额面实时显像, 显示的心脏结构为: 左右心室、左右心房、室间隔、房间隔、二尖瓣和三尖瓣(前 瓣和隔瓣),在左房处还可见肺静脉人口。 3.多普勒(Doppler)超声心动图 是利用多普勒效应的原理,将产生
的多普勒频移用频谱的形式显示出来,以了解心脏及血管内的血流形 态、方向和速度。不同部位的血流频谱各不相同。横轴代表时间,纵 轴代表频移或速度,矢状轴表示强度,以灰阶显示。 ()二尖瓣口血流频谱:一般采用心尖四腔或心尖两腔切面图。正 常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呈窄频带空心的双峰波,为正向频移,故位于零 线厶上,分A峰和E峰,与M型超声心动图的A、E峰相对应,E高 于A峰。 (2)三尖瓣口血流频谱:采用心尖四腔或大动脉短轴切面。频谱形 态及方向与二尖瓣口血流频谱相似,且随呼吸变化较明显。 (3)主动脉瓣口血流频谱:采用心尖五腔。频谱呈窄带单峰波,占 据整个收缩期,加速肢窄而陡峭,减速肢宽而钝圆,形成不对称的三 角形,为负向频移。因此,位于零线人下。 (④肺动脉瓣口血流频谱:采用大动脉短轴切面。频谱呈负相频移, 形态与主动脉瓣口血流频谱相似,且较钝圆。 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是将二维彩色血流信号重叠于同一个二维 超声图的相应区域内,或同一个M型超声心动图图像上,以达到解剖 结构与血流状态两种图像相互结合的实时显示目的。 血流方向:(以不同的色彩显示)对向探头的层流血流信号显 示红色,背离探头的层流血流信号显示蓝色。 血流速度:(以不同的彩色辉度显示)流速快,色彩明亮,流 速慢,色彩暗深。若血流为分散杂乱的紊流时混有 绿色,则显示五镶嵌样血流图像
的多普勒频移用频谱的形式显示出来,以了解心脏及血管内的血流形 态、方向和速度。不同部位的血流频谱各不相同。横轴代表时间,纵 轴代表频移或速度,矢状轴表示强度,以灰阶显示。 (1) 二尖瓣口血流频谱:一般采用心尖四腔或心尖两腔切面图。正 常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呈窄频带空心的双峰波,为正向频移,故位于零 线厶上, 分 A 峰和 E 峰,与 M 型超声心动图的 A、E 峰相对应,E 高 于 A 峰。 (2) 三尖瓣口血流频谱:采用心尖四腔或大动脉短轴切面。频谱形 态及方向与二尖瓣口血流频谱相似,且随呼吸变化较明显。 (3) 主动脉瓣口血流频谱:采用心尖五腔。频谱呈窄带单峰波,占 据整个收缩期,加速肢窄而陡峭,减速肢宽而钝圆,形成不对称的三 角形,为负向频移。因此,位于零线厶下。 (4) 肺动脉瓣口血流频谱:采用大动脉短轴切面。频谱呈负相频移, 形态与主 动脉瓣口血流频谱相似,且较钝圆。 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是将二维彩色血流信号重叠于同一个二维 超声图的相应区域内,或同一个 M 型超声心动图图像上,以达到解剖 结构与血流状态两种图像相互结合的实时显示目的。 血流方向:(以不同的色彩显示)对向探头的层流血流信号显 示红色,背离探头的层流血流信号显示蓝色。 血流速度:(以不同的彩色辉度显示)流速快,色彩明亮,流 速慢,色彩暗深。若血流为分散杂乱的紊流时混有 绿色,则显示五镶嵌样血流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