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 吸光光度法,包括比色法、可见分光光度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等。 二、定义:它是利用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某一波长范围的光的吸收作 用,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及结构分析,按所吸收光的波长区 域不同,分为紫外分光光度法(200-400nm)和可见分光光度法(400 760nm),合称为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200-760mm)。 三、分光光度法与比色法区别:1、比色法只限于在可见光区,分 光光度法则可以扩展到紫外光区和红外光区。2、比色法用的单色光是来 自滤光片,谱带宽度从40-120mm,精度不高,分光光度法则要求近于真 正单色光,其光谱带宽最大不超过3-5nm,在紫外区可到1mm以下,来自 棱镜或光栅,具有较高的精度。 四、分光光度法所使用的光谱范围在200mm-10μ之间。包括紫外 光区,可见光区和红外光区。 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应用范围:无机和有机物质—定性和 定量测定,结构分析。 六、物质的颜色和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当光束照射到物质上时, 物质对于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透射、反射、折射的程度不同,而使物 质视分的颜色。 生物工程学院
2021/2/23 生物工程学院 2 复习 • 一、吸光光度法,包括比色法、可见分光光度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等。 • 二、定义:它是利用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某一波长范围的光的吸收作 用,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及结构分析,按所吸收光的波长区 域不同,分为紫外分光光度法(200-400nm)和可见分光光度法(400- 760nm) ,合称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0-760nm) 。 • 三、分光光度法与比色法区别:1、比色法只限于在可见光区,分 光光度法则可以扩展到紫外光区和红外光区。2、比色法用的单色光是来 自滤光片,谱带宽度从40-120nm,精度不高,分光光度法则要求近于真 正单色光,其光谱带宽最大不超过3-5nm,在紫外区可到1nm以下,来自 棱镜或光栅,具有较高的精度。 • 四、分光光度法所使用的光谱范围在200nm-10μ之间。包括紫外 光区,可见光区和红外光区。 • 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应用范围:无机和有机物质----定性和 定量测定,结构分析。 • 六、物质的颜色和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当光束照射到物质上时, 物质对于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透射、反射、折射的程度不同,而使物 质呈现不同的颜色
复习 战长 nm) 七、吸收光谱曲线:(1)KMnO4溶液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情况不同。 对波长为525m的绿色光吸收最多,而对红色光和紫色光吸收很少,几乎 能完全透过,因此KMnO4溶液呈紫红色;(2)不同浓度KMnO4溶液的吸 收曲线形状相似,最大吸收波长不变。这个特性可作为物质定性分析的 依据;(3)同一物质不同浓度的溶液,在一定波长处吸光度随浓度增加而 增大。若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灵敏度最高。这个特性可作为 物质定量分析的依据。 八、紫外吸收光谱:分子价电子(最外层电子)能级跃迁。电子跃迁 的同时,伴随着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一带状光谱。远红外光谱为 分子转动光谱,红外光谱或分子振动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或分子的电子 光谱; 2021/2/23 生物工程学院
2021/2/23 生物工程学院 3 复习 • 七、吸收光谱曲线:(l) KMnO4溶液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情况不同。 对波长为525nm的绿色光吸收最多,而对红色光和紫色光吸收很少,几乎 能完全透过,因此KMnO4溶液呈紫红色;(2)不同浓度KMnO4溶液的吸 收曲线形状相似,最大吸收波长不变。这个特性可作为物质定性分析的 依据;(3)同一物质不同浓度的溶液,在一定波长处吸光度随浓度增加而 增大。若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灵敏度最高。这个特性可作为 物质定量分析的依据。 • 八、紫外吸收光谱:分子价电子(最外层电子)能级跃迁。电子跃迁 的同时,伴随着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带状光谱。 远红外光谱为 分子转动光谱,红外光谱或分子振动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或分子的电子 光谱;
复习 九、有机物吸收光谱:按分子轨道理论,在有机分子中存在、π、n三种价电子 ,它们对应有0和0*,π和π*及n轨道。当它们吸收一定能量AE后,可产生 σ→0*、π→π大、n→σ大、n→π大类型的电子跃迁 紫外光谱电子跃迁类型:n-兀*跃迁-π*跃迁;饱和化合物无紫外吸收 因此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主要研究醛、酮、a、β-不饱和醛酮、芳香化 合物、杂环化合物、共扼多烯等化合物。 十、光吸收的基本定律:朗伯一比耳定律A=1g(LI=KCL(单色光) 十一、透光度、吸光度、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 例1:同一物质,不同浓度的甲、乙两种溶液,在相同条件下,测得T甲=0.57,T 乙=0.32,如果此液符合Beer定律,试求它们的浓度比C甲/C乙 解:因为A=KCL=Lg(1/T),所以A甲=KC甲L=Lg(1/个甲)-(1) (1/T乙)-(2);(2)-(1):C甲/C乙=1/2;答:略。 例2:某试液用2.0cm吸收池测量时,T%=60%,若用1.0cm或3.0cm吸收池测量时, 透光度各为多少? 解:因为A=KCL=Lg(1/T),所以KC=0.1109, 当L=1.0cm时,T=77.5%;当L=3.0cm时,T=46.5%;答:略。 2021/2/23 生物工程学院
2021/2/23 生物工程学院 4 复习 九、有机物吸收光谱:按分子轨道理论,在有机分子中存在σ、π、n三种价电子 ,它们对应有σ和σ*,π和π*及n轨道。当它们吸收一定能量∆E后,可产生 σ→σ*、π→π*、n→σ*、n→π* 类型的电子跃迁。 紫外光谱电子跃迁类型:n—π*跃迁 π—π*跃迁;饱和化合物无紫外吸收 ; 因此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主要研究醛、酮、、-不饱和醛酮、芳香化 合物、杂环化合物、共扼多烯等化合物。 十、光吸收的基本定律:朗伯——比耳定律A=lg(I0/I)=KCL(单色光) 十一、透光度、吸光度、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 • 例1:同一物质,不同浓度的甲、乙两种溶液,在相同条件下,测得T甲=0.57,T 乙=0.32,如果此液符合Beer定律,试求它们的浓度比C甲/C乙。 • 解:因为A=KCL=Lg(1/T),所以A甲=KC甲L=Lg(1/T甲)--(1) • A乙=KC乙L=Lg(1/T乙)--(2) ;(2)-(1):C甲/C乙=1/2 ;答:略。 • 例2:某试液用2.0cm吸收池测量时,T%=60%,若用1.0cm或3.0cm吸收池测量时, 透光度各为多少? • 解:因为A=KCL=Lg(1/T),所以KC=0.1109, • 当L=1.0cm时,T=77.5%;当L=3.0cm时,T=46.5%;答:略
复习 十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仪器结构:由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 器和信号显示系统五个部分组成。(各部分作用) 十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与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异同点: 相同点:均遵守朗伯-比耳定律。 不同点:(1)测定波长范围不同:可见分光光度计是400-760mm。紫外可见分 光光度计是200-760mm。(2)使用的光源不同: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是钨丝 灯或卤钨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可见区使用的是钨丝灯或卤钨灯,在紫外 区使用的是氘灯。(3)使用的吸收池不同: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是玻璃比色 皿;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可见区使用的是玻璃比色皿,在紫外区使用的是石 英比色皿。(4)单色器中的色散元件不同: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是玻璃棱镜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是石英棱镜。 十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性、定量依据-定性依据:根据光谱上一 些特征吸收,包括最大吸收波长、最小吸收波长、肩峰、吸收系数、吸光度比 值等;定量依据:朗伯-比耳定律。 十五、仪器测量条件的选择一适宜的吸光度范围:0.2-0.8;选择最强吸收 带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为入射光波长。 2021/2/23 生物工程学院 5
2021/2/23 生物工程学院 5 复习 • 十二、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仪器结构:由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 器和信号显示系统五个部分组成。(各部分作用) • 十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与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异同点: • 相同点:均遵守朗伯-比耳定律。 • 不同点:(1)测定波长范围不同:可见分光光度计是400-760nm。紫外可见分 光光度计是200-760nm。(2)使用的光源不同: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是钨丝 灯或卤钨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可见区使用的是钨丝灯或卤钨灯,在紫外 区使用的是氘灯。(3)使用的吸收池不同: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是玻璃比色 皿;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可见区使用的是玻璃比色皿,在紫外区使用的是石 英比色皿。(4)单色器中的色散元件不同: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是玻璃棱镜;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是石英棱镜。 • 十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性、定量依据-定性依据:根据光谱上一 些特征吸收,包括最大吸收波长、最小吸收波长、肩峰、吸收系数、吸光度比 值等;定量依据:朗伯-比耳定律。 • 十五、仪器测量条件的选择--适宜的吸光度范围:0.2-0.8;选择最强吸收 带的最大吸收波长( max)为入射光波长
第六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 分析法 原子吸收光谱仪 0.388 2021/2/23 生物工程学院 6
2021/2/23 生物工程学院 6 第六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 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