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终于毕业工作了,老马很高兴。正打算回家享清福呢,媳妇来找他, 说儿子想买个房子结婚用,让咱们帮筹点钱。老马说,我上哪筹去? 媳妇说,你去寺里问问 老马问寺主能不能借点钱给他。寺主说,一万以内可以,多了不行。老马 又问,那能不能给我涨点工资?寺主说,涨倒是能涨,不过有条件。老马问,什 么条件?寺主说,你得做真和尚。老马说,我现在和真和尚有什么区别?寺主说 当然有。真和尚要守清规戒律,不能有老婆。老马说,做真和尚,一个月给多少? 寺主说,五千。 老马默默地走回家,把这事跟媳妇说了。媳妇听后,也沉默了。老马说, 你要是没意见,我就去当真和尚了。媳妇就哭了。老马说,你别哭,我还能还俗 的。媳妇说,我等你,我一定等你。 老马和媳妇离了婚,在头顶烧了戒疤,成了真和尚。那天老马第一次穿上 云空和尚送给他的那件袈裟,戴上了云空和尚送给他的那串佛珠,大家都说,老 马的身形和气度,俨然另一个云空和尚 老马每天念经诵佛,但他心里仍想着老婆孩子。有一天,他隐隐地听说他 老婆在和一个胖男人来往。他不信,回到他原来的家一看,果然看见了他不想看 见的一幕。那一刻,老马心痛不已,万念俱灰。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女人和一个年轻人来到天岩寺找老马。老马面对他昔 日挚爱的妻儿,像不认识似的。凝视很久后,只说了一句话:贫僧法号云空。 (摘自《世界微型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老马”的儿子为了凑够上大学的费用,为了买房子结婚,逼迫老马去 当和尚,可 见“老马”的儿子是个唯利是图的人 B.作者写云空和尚对老马为僧不言语,死后却将一切都留给了老马,是为 下文老马终 将接下云空的衣钵这个情节做了铺垫 C.作品通过写“老马”这一典型人物命运的异变,向我们揭露了寺庙的黑 暗,具有强 烈的情感表现力和极强的现实批判意义。 D.“老马”的妻子上山来探望“老马”,表明她已经对当初的背叛心生愧 悔,这给“老 马”绝望的生活添上了一丝温情,作者写得温馨动人。 E.作者以小见大,写的是“老马”一家之事,然而家庭是社会的缩影,老 马的悲剧其 实也是一个社会悲剧 (2)小说中的主人公“老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云空和尚”在小说的第2段就出场了,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 什么?请简要 分析。(6分) (4)小说最后一个自然段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从不同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儿子终于毕业工作了,老马很高兴。正打算回家享清福呢,媳妇来找他, 说儿子想买个房子结婚用,让咱们帮筹点钱。老马说,我上哪筹去? 媳妇说,你去寺里问问。 老马问寺主能不能借点钱给他。寺主说,一万以内可以,多了不行。老马 又问,那能不能给我涨点工资?寺主说,涨倒是能涨,不过有条件。老马问,什 么条件?寺主说,你得做真和尚。老马说,我现在和真和尚有什么区别?寺主说, 当然有。真和尚要守清规戒律,不能有老婆。老马说,做真和尚,一个月给多少? 寺主说,五千。 老马默默地走回家,把这事跟媳妇说了。媳妇听后,也沉默了。老马说, 你要是没意见,我就去当真和尚了。媳妇就哭了。老马说,你别哭,我还能还俗 的。媳妇说,我等你,我一定等你。 老马和媳妇离了婚,在头顶烧了戒疤,成了真和尚。那天老马第一次穿上 云空和尚送给他的那件袈裟,戴上了云空和尚送给他的那串佛珠,大家都说,老 马的身形和气度,俨然另一个云空和尚。 老马每天念经诵佛,但他心里仍想着老婆孩子。有一天,他隐隐地听说他 老婆在和一个胖男人来往。他不信,回到他原来的家一看,果然看见了他不想看 见的一幕。那一刻,老马心痛不已,万念俱灰。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女人和一个年轻人来到天岩寺找老马。老马面对他昔 日挚爱的妻儿,像不认识似的。凝视很久后,只说了一句话:贫僧法号云空。 (摘自《世界微型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老马”的儿子为了凑够上大学的费用,为了买房子结婚,逼迫老马去 当和尚,可 见“老马”的儿子是个唯利是图的人。 B.作者写云空和尚对老马为僧不言语,死后却将一切都留给了老马,是为 下文老马终 将接下云空的衣钵这个情节做了铺垫。 C.作品通过写“老马”这一典型人物命运的异变,向我们揭露了寺庙的黑 暗,具有强 烈的情感表现力和极强的现实批判意义。 D.“老马”的妻子上山来探望“老马”,表明她已经对当初的背叛心生愧 悔,这给“老 马”绝望的生活添上了一丝温情,作者写得温馨动人。 E.作者以小见大,写的是“老马”一家之事,然而家庭是社会的缩影,老 马的悲剧其 实也是一个社会悲剧。 (2)小说中的主人公“老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3)“云空和尚”在小说的第 2 段就出场了,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 什么?请简要 分析。(6 分) (4)小说最后一个自然段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从不同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思想有光,人才有光 谢湘 2016年1月13日,百岁老人周有光迎来了他111岁的生日。几天之前, 媒体在上海和北京以“走向世界,走向文明”主题座谈会的形式提前为周老庆 生。语言学家、上海《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在发言中表示了遗憾:“语言在周 老面前显得匮乏。古人称七十岁为古稀,八九十岁为耄耋,一百岁为期颐。现在 周先生已经111岁了。可惜我们一时还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称呼如此高寿的 人”。仿佛是心有灵犀,身在北京的中央党校教授、学习时报》原总编周为民积 极建议,周老的生命时间已经超过了现有的标准,“完全可以创造一个新词,把 110岁以上的老人叫作“有光”。 然而,周有光自己根本没有在意年龄、称谓的事儿。在解放军总医院退休 医生蒋彦永最新拍摄的视频中,情绪乐观、头脑清楚的周先生乐呵呵地说,“年 龄老了,思想不老;年龄越大,思想越新;年龄一年一年大,思想一年一年进步 才好!” 人们钦佩周先生,不仅是他的生命长度,还在于他的生命质量。 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葩”的周有光,身上充满了传奇色彩:周有光 十岁时,随全家迁居苏州,进入当时初始兴办的新式学堂读书。后来,与同为语 言学家的吕叔湘成为同学。1923年,成绩优异的周有光中学毕业,在亲友资助 下,来到上海圣约翰大学就读。1925年,周有光改入光华大学继续学习。大学 毕业后,他与夫人张允和同往日本留学。1935年,周有光放弃日本的学业返回 上海,任教光华大学。在此后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基本都在经济、金融领域工作, 并出国任职。解放后,放弃了海外优裕的生活,毅然选择回国。50岁之前,他 是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学院执教的金融学家和经济学教授;从50到85岁,他是 优秀的语言文字学家,主持拟定我国《汉字拼音方案》,有“汉语拼音之父”之 称;85岁至今,他又是出色的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思想家。他思想独立,豁达睿 智。他的很多观点,清晰明了,能够引导人们看清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 今年座谈会的主持人、《财经》杂志主笔马国川认为:“周有光先生在中 国当代思想文化史上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是一个重要的启蒙思想家。”基于这 一点,每年为周老举行祝寿活动,也是在文化思想界凝聚共识,推动中国社会的 进步。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周先生思想有光。关于这个世界,他有着很多独 到而精妙的见解 他不同意文化所谓“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的论述。他认为,文 化流动,不是忽东忽西轮流坐庄,而是高处向低处蔓延,落后追赶先进。 一他反对国学之说。他说,学问都是世界性的,是不分国家的。复兴中 国文化重要的不是文化复古,而是文化创新。不是以传统文化替代现代文化,而 是以传统文化辅助现代文化 他十分关注发展中的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及评价,但主张观察的角度 坐标“要从世界看中国,不要从中国看世界” 有人统计过,周老现已出版了40多本著作,其中一半左右是在退休以后 完成的。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他在百岁之后,仍笔耕不辍,100岁时出版《百岁 新稿》,104岁时出版《朝闻道集》,105岁时出版《拾贝集》,以后又陆续有
思想有光,人才有光 谢湘 2016 年 1 月 13 日,百岁老人周有光迎来了他 111 岁的生日。几天之前, 媒体在上海和北京以“走向世界,走向文明”主题座谈会的形式提前为周老庆 生。语言学家、上海《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在发言中表示了遗憾:“语言在周 老面前显得匮乏。古人称七十岁为古稀,八九十岁为耄耋,一百岁为期颐。现在 周先生已经 111 岁了。可惜我们一时还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称呼如此高寿的 人”。仿佛是心有灵犀,身在北京的中央党校教授、学习时报》原总编周为民积 极建议,周老的生命时间已经超过了现有的标准,“完全可以创造一个新词,把 110 岁以上的老人叫作“有光”。 然而,周有光自己根本没有在意年龄、称谓的事儿。在解放军总医院退休 医生蒋彦永最新拍摄的视频中,情绪乐观、头脑清楚的周先生乐呵呵地说,“年 龄老了,思想不老;年龄越大,思想越新;年龄一年一年大,思想一年一年进步 才好!” 人们钦佩周先生,不仅是他的生命长度,还在于他的生命质量。 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葩”的周有光,身上充满了传奇色彩:周有光 十岁时,随全家迁居苏州,进入当时初始兴办的新式学堂读书。后来,与同为语 言学家的吕叔湘成为同学。1923 年,成绩优异的周有光中学毕业,在亲友资助 下,来到上海圣约翰大学就读。1925 年,周有光改入光华大学继续学习。大学 毕业后,他与夫人张允和同往日本留学。1935 年,周有光放弃日本的学业返回 上海,任教光华大学。在此后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基本都在经济、金融领域工作, 并出国任职。解放后,放弃了海外优裕的生活,毅然选择回国。50 岁之前,他 是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学院执教的金融学家和经济学教授;从 50 到 85 岁,他是 优秀的语言文字学家,主持拟定我国《汉字拼音方案》,有“汉语拼音之父”之 称;85 岁至今,他又是出色的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思想家。他思想独立,豁达睿 智。他的很多观点,清晰明了,能够引导人们看清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 今年座谈会的主持人、《财经》杂志主笔马国川认为:“周有光先生在中 国当代思想文化史上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是一个重要的启蒙思想家。”基于这 一点,每年为周老举行祝寿活动,也是在文化思想界凝聚共识,推动中国社会的 进步。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周先生思想有光。关于这个世界,他有着很多独 到而精妙的见解。 ——他不同意文化所谓“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的论述。他认为,文 化流动,不是忽东忽西轮流坐庄,而是高处向低处蔓延,落后追赶先进。 ——他反对国学之说。他说,学问都是世界性的,是不分国家的。复兴中 国文化重要的不是文化复古,而是文化创新。不是以传统文化替代现代文化,而 是以传统文化辅助现代文化。 ——他十分关注发展中的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及评价,但主张观察的角度、 坐标“要从世界看中国,不要从中国看世界”。 …… 有人统计过,周老现已出版了 40 多本著作,其中一半左右是在退休以后 完成的。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他在百岁之后,仍笔耕不辍,100 岁时出版《百岁 新稿》,104 岁时出版《朝闻道集》,105 岁时出版《拾贝集》,以后又陆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