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确定教学目标 一、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1.语文课程目标(总目标,阶段目标和单元目标 2语文教学实际(教学材料、学生水平)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第二节 确定教学目标 一、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1.语文课程目标(总目标,阶段目标和单元目标 2.语文教学实际(教学材料、学生水平)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散步》的教学目标 1.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颂扬的尊 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感受爱与责任的重要性。 2.体会文章平易朴实而又内涵丰富、颇有趣 味的语言风格。 3。在阅读中圈点勾画,随时批注阅读的心 得、体会,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散步》的教学目标 1.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颂扬的尊 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感受爱与责任的重要性。 2.体会文章平易朴实而又内涵丰富、颇有趣 味的语言风格。 3.在阅读中圈点勾画,随时批注阅读的心 得、体会,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三、教学目标的表述 语文教学目标表述的基本要素有四个: 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表现程度、行为条件。 例: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行为条件 行为动词表现程度 例: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三、教学目标的表述 语文教学目标表述的基本要素有四个: 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表现程度、行为条件。 例:借助工具书,阅读 浅易文言文。 行为条件 行为动词 表现程度 例: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1.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为了陈述方便,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 行为主体可省略
1.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为了陈述方便,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 行为主体可省略
2.目标的陈述有两类基本方式 (1) 结果性目标陈述方式一陈述学生的学习结果 是什么(知识与技能) 常用行为动词有:学会、掌握、理解、读懂、了解、 背诵、朗读、应用、撰写、完成、收集、整理等。 例:掌握本课出现的生字词。 理解文章的叙事顺序,了解各层大意。 学会妙用修辞、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2.目标的陈述有两类基本方式 (1)结果性目标陈述方式——陈述学生的学习结果 是什么(知识与技能) 常用行为动词有:学会、掌握、理解、读懂、了解、 背诵、朗读、应用、撰写、完成、收集、整理等。 例:掌握本课出现的生字词。 理解文章的叙事顺序,了解各层大意。 学会妙用修辞、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