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2007年高考适应性练习(二) 语文试题 说明 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或写在答题 纸开头的答题表中;第Ⅱ卷为各类型题,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考试结束只收答题 卡和答题纸 2.本试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歼jin)灭笑靥(ye)心广体胖(pdng)喁喁(yu)私语 B.毗(p1)连骁(xio)勇不容置喙(hui)佶(jie)屈聱牙 C.臧否(pi)箴(zhen)言悄(qido)然落泪一丘之貉(he) D.聒(gU)噪楔(q1)子危如累(lei)卵畏葸(x1)不前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矫情金刚钻爱不释手山清水秀 B.松驰天然气优柔寡断殚精竭虑 C.肖像莫须有待价而估气冲霄汉 D.臆测扫瞄仪扑朔迷离不落窠臼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章老伯多次要求儿女履行赡养义务,可儿女们都以父亲再婚已有人为由,予以拒绝 走投无路的章老伯将儿女告上了法庭。 ②“时尚伊人”服装店的收银员小何在收账刷卡时误把600元打成60元,小何多次通知 占了便宜的女顾客李小姐补交欠款,李小姐几次 ③开发商如果能从银行争取到更多的资金,就能确保他们现阶段资金断档,从而确保房 市有强劲的货币支撑。 A.扶养推脱不至B抚养推脱不致 C.抚养推托不至D.扶养推托不致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昆县有数十万人尚未解决温饱,县政府却一掷千金,耗资三千二百多万元,兴建面积 达两万多平方米的豪华办公楼 B.近年来,农村外山打工者越来越多,即便是农忙季节,往往也是十室九空,精壮劳 力携妻带子到城里做工。 C.3月23日伊朗扣押英国水兵事件发生以后,英国和伊朗各执一词,为被扣水兵究竞 “在谁的水域”“谁该道歉”的问题僵持不下。 D.由于解决有关考试的纠纷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而用行政干预手段解决此类纠纷往 往捉襟见肘,导致考生的合法权益常常得不到保障。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于7月1日正式通车运营,这表明我国已经独立自主、自 力更生地建设高原铁路的能力 B.从瘦肉精、苏丹红到孔雀石绿,各种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添加剂防不胜防,而防止 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态势,已是当务之急 C.个人财产拍卖所得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由拍卖单位负责代扣代缴,并按规定向 拍卖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部门办理纳税申报
烟台市 2007 年高考适应性练习(二) 语文试题 说明: 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或写在答题 纸开头的答题表中;第Ⅱ卷为各类型题,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考试结束只收答题 卡和答题纸。 2.本试题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歼(jiān)灭 笑靥(yè) 心广体胖(pàng) 喁喁(yú)私语 B.毗(pí)连 骁(xiāo)勇 不容置喙(huì) 佶(jié)屈聱牙 C.臧否(pǐ) 箴(zhēn)言 悄(qiǎo)然落泪 一丘之貉(hé) D.聒(guō)噪 楔(qī)子 危如累(lěi)卵 畏葸(xǐ)不前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矫情 金刚钻 爱不释手 山清水秀 B.松驰 天然气 优柔寡断 殚精竭虑 C.肖像 莫须有 待价而估 气冲霄汉 D.臆测 扫瞄仪 扑朔迷离 不落窠臼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章老伯多次要求儿女履行赡养义务,可儿女们都以父亲再婚已有人 为由,予以拒绝, 走投无路的章老伯将儿女告上了法庭。 ②“时尚伊人”服装店的收银员小何在收账刷卡时误把 600 元打成 60 元,小何多次通知 占了便宜的女顾客李小姐补交欠款,李小姐几次 。 ③开发商如果能从银行争取到更多的资金,就能确保他们现阶段资金 断档,从而确保房 市有强劲的货币支撑。 A.扶养 推脱 不至 B.抚养 推脱 不致 C.抚养 推托 不至 D.扶养 推托 不致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昆县有数十万人尚未解决温饱,县政府却一掷千金,耗资三千二百多万元,兴建面积 达两万多平方米的豪华办公楼。 , B.近年来,农村外山打工者越来越多,即便是农忙季节,往往也是十室九空,精壮劳 力携妻带子到城里做工。 C.3 月 23 日伊朗扣押英国水兵事件发生以后,英国和伊朗各执一词,为被扣水兵究竟 “在谁的水域”“谁该道歉”的问题僵持不下。 D.由于解决有关考试的纠纷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而用行政干预手段解决此类纠纷往 往捉襟见肘,导致考生的合法权益常常得不到保障。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于 7 月 1 日正式通车运营,这表明我国已经独立自主、自 力更生地建设高原铁路的能力。 B.从瘦肉精、苏丹红到孔雀石绿,各种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添加剂防不胜防,而防止 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态势,已是当务之急。 C.个人财产拍卖所得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由拍卖单位负责代扣代缴,并按规定向 拍卖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部门办理纳税申报
D.电子商务能否成为互联网商业的一个支柱,取决于一个前提,就是它能让更多的消 费者、商家和合作网站从中受益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一些专家的研究表明,沙尘暴有可能对全球气候变暖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沙尘暴像任 何自然过程一样,对人类的影响也具有两面性 随着全球增暖,近40年来沙尘暴发生次数总趋势是下降的。目前,气候变暖引发的极端 天气灾害引起了全球的高度关注。气候为什么会持续变暖?目前普遍认为人类过度向大气中 排放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增暖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正如科学家所预测,全球气温的确在上 升,并在最近几年达到了近千年的峰值,但上升的幅度却远低于科学家根据二氧化碳浓度上 升所预测的温度值。于是有些科学家认为地球系统可能存在着极其复杂的反馈机制,其中沙 尘可能就是一种与二氧化碳增温相对立的非常重要的制冷剂 科学家把悬浮在空气中、直径在1-100微米左右的固体和液体微粒叫做“气溶胶 尘气溶胶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沙尘气溶胶通过三种途径对地球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它像一把阳伞阻挡太阳辐射进入地球表面,也就是所谓“阳伞效应”;其次沙尘粒子 还可以作为云凝结核影响云的形成、辐射特性和降水,产生间接的气候效应,被称为“冰核 效应”;另外最受科学家关注的是“铁巴料效应”,也即“铁假说”。它认为在海洋中增加铁 可使浮游生物増加,并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进而降低全球 的温度,而铁则来源于大陆的沙尘 在普通人的眼里,沙尘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但在研究全球变化的科学家眼中,沙尘暴 是大自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一环。它像任何自然过程一样,对人类的影响也具有两 面性:有利也有害。如我国的黄土高原就是古代千万年沙尘暴的产物,同时更重要的是,如 果没有沙尘暴气溶胶携带来的沙尘供应海洋生物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其中一环就会断裂,整 个海洋生态系统就将改变,从而引起全球气候的急剧变化。因此,沙尘暴扬起的粉尘成为与 二氧化碳增温相对应的地球制冷剂,并成为研究全球物质循环及气候变化中的关键环节之 人类对沙尘暴的认识和研究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日本原来认 为沙尘暴影响了日本的环境,但最近却把沙尘暴看成是自然的恩赐,因为沙尘暴抑制了日本 的酸雨 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一个沙尘弥漫的地球可能会抑制全球的气候变暖。但从中国人尤其 是西北人的角度来看,我们不需要一个沙尘弥漫的地球去抑制气候变暖。 (选自《瞭望新闻周刊》) 6.下列关于“沙尘气溶胶”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沙尘气溶胶”是指直径在1到100微米左右、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或液体微粒,它 是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 B.“沙尘气溶胶”悬浮在空中,可以遮挡太刚辐射进入地球表面,形成能影响地球环境 的 “阳伞效应”。 C.“沙尘气溶胶”中的沙尘粒子形成云凝结核,可影响云的形成、辐射特性和降水,直 产生改变气候的“冰核效应”。 D.“沙尘气溶胶”中的铁通过沙尘暴进入海洋,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从而增加 海 洋浮游生物,对全球气候变暖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7以下表述与“在研究全球变化的科学家眼中,沙尘暴是大自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
D.电子商务能否成为互联网商业的一个支柱,取决于—个前提,就是它能让更多的消 费者、商家和合作网站从中受益。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一些专家的研究表明,沙尘暴有可能对全球气候变暖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沙尘暴像任 何自然过程一样,对人类的影响也具有两面性。 随着全球增暖,近 40 年来沙尘暴发生次数总趋势是下降的。目前,气候变暖引发的极端 天气灾害引起了全球的高度关注。气候为什么会持续变暖?目前普遍认为人类过度向大气中 排放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增暖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正如科学家所预测,全球气温的确在上 升,并在最近几年达到了近千年的峰值,但上升的幅度却远低于科学家根据二氧化碳浓度上 升所预测的温度值。于是有些科学家认为地球系统可能存在着极其复杂的反馈机制,其中沙 尘可能就是一种与二氧化碳增温相对立的非常重要的制冷剂。 科学家把悬浮在空气中、直径在 1—100 微米左右的固体和液体微粒叫做“气溶胶”,沙 尘气溶胶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沙尘气溶胶通过三种途径对地球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它像一把阳伞阻挡太阳辐射进入地球表面,也就是所谓“阳伞效应”;其次沙尘粒子 还可以作为云凝结核影响云的形成、辐射特性和降水,产生间接的气候效应,被称为“冰核 效应”;另外最受科学家关注的是“铁巴料效应”,也即“铁假说”。它认为在海洋中增加铁 可使浮游生物增加,并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进而降低全球 的温度,而铁则来源于大陆的沙尘。 在普通人的眼里,沙尘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但在研究全球变化的科学家眼中,沙尘暴 是大自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一环。它像任何自然过程一样,对人类的影响也具有两 面性:有利也有害。如我国的黄土高原就是古代千万年沙尘暴的产物,同时更重要的是,如 果没有沙尘暴气溶胶携带来的沙尘供应海洋生物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其中一环就会断裂,整 个海洋生态系统就将改变,从而引起全球气候的急剧变化。因此,沙尘暴扬起的粉尘成为与 二氧化碳增温相对应的地球制冷剂,并成为研究全球物质循环及气候变化中的关键环节之 一.人类对沙尘暴的认识和研究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日本原来认 为沙尘暴影响了日本的环境,但最近却把沙尘暴看成是自然的恩赐,因为沙尘暴抑制了日本 的酸雨. 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一个沙尘弥漫的地球可能会抑制全球的气候变暖。但从中国人尤其 是西北人的角度来看,我们不需要一个沙尘弥漫的地球去抑制气候变暖。 (选自《瞭望新闻周刊》) 6.下列关于“沙尘气溶胶”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沙尘气溶胶”是指直径在 1 到 100 微米左右、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或液体微粒,它 是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 B.“沙尘气溶胶”悬浮在空中,可以遮挡太刚辐射进入地球表面,形成能影响地球环境 的 “阳伞效应”。 C.“沙尘气溶胶”中的沙尘粒子形成云凝结核,可影响云的形成、辐射特性和降水,直 接 产生改变气候的“冰核效应”。 D.“沙尘气溶胶”中的铁通过沙尘暴进入海洋,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从而增加 海 洋浮游生物,对全球气候变暖产生—定的抑制作用。 7.以下表述与“在研究全球变化的科学家眼中,沙尘暴是大自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
重要一环”无关的一项是 λ.沙尘暴在大自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不可或缺,是科学家研究全球物质循环及气候变 化 的一个关键环节。 B.大量的粒子沙尘随沙尘暴飘浮迁徙,经过千万年的远程传输和沉积,形成了我国的 黄土高原,可以说没有沙尘暴就没有黄十高原。 C沙尘暴如果消失,就会切断海洋生物所需各种物质的供应,将改变整个海洋的生态系 统 引起全球气候的急剧变化 D.西北地区沙尘暴频繁发生,是我国沙尘暴的重灾区,当地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与沙漠 化不断扩大互为因果,恶性循环 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类向大气中过度排放: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极端自然天气灾害的 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B科学家根据近几年气温上升的幅度远低于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导致的地球增温幅度,推 沙尘可能从中起到了制冷剂的作用 C我国尤其是西北地区不需要用沙尘暴去抑制气候变暖,因为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很 低,不会引起气候增温。 D.普通人把沙尘暴看成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局限于其危害,而科学家看到了沙尘暴对 人类影响的两面性,还关注它对气候的抑制作用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李秉,字执中,曹县人。少孤力学,举正统元年进士,征入都察院理刑,寻改户部主事.宣 府屯田为豪占,秉往视,归田于民,而请罢科索①,边人赖之。 景泰二年命佐侍郎刘琏督饷宣府,发琏侵牟状。即擢右金都御史代琏,兼参赞军务。宣 府军民数遭寇,牛具悉被掠。朝廷遣官市牛万五千给屯卒,人予直,市谷种。琏尽以畀京军 之出守者,一不及屯卒,更停其月饷,而征屯粮甚急。秉尽反琏政,厚恤之。军卒自城守外, 悉得屯作。凡使者往来及宦官镇守供亿②科敛者,皆奏罢,以官钱给费。寻上边备六事,言 军以有妻者为有家,月饷一石,无者减其四。即有父母兄弟而无妻,概以无家论,非义。 当一体增给。”从之。时宣府亿万库颇充裕,秉益召商中盐纳粮,料饬戎装,市耕牛给军, 军愈感悦。 三年冬,命兼理巡抚事。顷之,又命提督军务。秉尽心边计,不恤嫌怨。劾总兵官纪广 等罪,广讦秉自解。帝召秉还,以言官交请,乃命御史练纲,给事中严诚往勘,卒留秉。时 边民多流移,秉广行招徕,复业者奏给月廪。军家为寇所杀掠无依者,官为养赡,或资遣还 乡。厘诸弊政,所条奏百十章,多允行 年冬,吏部尚书王翱致仕,廷推代者,帝特擢秉任之。乘锐意澄仕路。监生需次八千 余人,请分别考核。黜庸劣者数百人,于是怨谤纷起。会朝觐考察,秉斥退者众,又多大臣 乡故,众怨交集。大理卿王概亦欲去秉代其位,乃与彭华谋,嗾同乡给事中萧彦庄劾秉十二 罪,且言其阴结年深御史附己以揽权。帝怒,以秉徇私变法,负任使,落秉太子少保致仕 方秉之被劾也,势汹汹,且逮秉。秉谓人曰:“为我谢彭先生,秉罪惟上所命。第毋令入狱 入则秉必不出,恐伤国体。”因具疏引咎,略不自辩 选自《明史·李秉传》 【注】①科索:赋税。②供亿:按需要供应
重要一环”无关的—项是 A.沙尘暴在大自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不可或缺,是科学家研究全球物质循环及气候变 化 的一个关键环节。 B.大量的粒子沙尘随沙尘暴飘浮迁徙,经过千万年的远程传输和沉积,形成了我国的 黄土高原,可以说没有沙尘暴就没有黄十高原。 C.沙尘暴如果消失,就会切断海洋生物所需各种物质的供应,将改变整个海洋的生态系 统, 引起全球气候的急剧变化。 D.西北地区沙尘暴频繁发生,是我国沙尘暴的重灾区,当地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与沙漠 化不断扩大互为因果,恶性循环。 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A.人类向大气中过度排放: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极端自然天气灾害的 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B.科学家根据近几年气温上升的幅度远低于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导致的地球增温幅度,推 测 沙尘可能从中起到了制冷剂的作用。 C.我国尤其是西北地区不需要用沙尘暴去抑制气候变暖,因为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很 低,不会引起气候增温。 D.普通人把沙尘暴看成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局限于其危害,而科学家看到了沙尘暴对 人类影响的两面性,还关注它对气候的抑制作用。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李秉,字执中,曹县人。少孤力学,举正统元年进士,征入都察院理刑,寻改户部主事.宣 府屯田为豪占,秉往视,归田于民,而请罢科索①,边人赖之。 景泰二年命佐侍郎刘琏督饷宣府,发琏侵牟状。即擢右金都御史代琏,兼参赞军务。宣 府军民数遭寇,牛具悉被掠。朝廷遣官市牛万五千给屯卒,人予直,市谷种。琏尽以畀京军 之出守者,一不及屯卒,更停其月饷,而征屯粮甚急。秉尽反琏政,厚恤之。军卒自城守外, 悉得屯作。凡使者往来及宦官镇守供亿②科敛者,皆奏罢,以官钱给费。寻上边备六事,言: “军以有妻者为有家,月饷一石,无者减其四。即有父母兄弟而无妻,概以无家论,非义。 当一体增给。”从之。时宣府亿万库颇充裕,秉益召商中盐纳粮,料饬戎装,市耕牛给军, 军愈感悦。 三年冬,命兼理巡抚事。顷之,又命提督军务。秉尽心边计,不恤嫌怨。劾总兵官纪广 等罪,广讦秉自解。帝召秉还,以言官交请,乃命御史练纲,给事中严诚往勘,卒留秉。时 边民多流移,秉广行招徕,复业者奏给月廪。军家为寇所杀掠无依者,官为养赡,或资遣还 乡。厘诸弊政,所条奏百十章,多允行。 三年冬,吏部尚书王翱致仕,廷推代者,帝特擢秉任之。乘锐意澄仕路。监生需次八千 余人,请分别考核。黜庸劣者数百人,于是怨谤纷起。会朝觐考察,秉斥退者众,又多大臣 乡故,众怨交集。大理卿王概亦欲去秉代其位,乃与彭华谋,嗾同乡给事中萧彦庄劾秉十二 罪,且言其阴结年深御史附己以揽权。帝怒,以秉徇私变法,负任使,落秉太子少保致仕。 方秉之被劾也,势汹汹,且逮秉。秉谓人曰:“为我谢彭先生,秉罪惟上所命。第毋令入狱, 入则秉必不出,恐伤国体。”因具疏引咎,略不自辩。 选自《明史•李秉传》 【注】①科索:赋税。②供亿:按需要供应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概以无家论,非义义:合理。 B.秉尽心边计,不恤嫌怨恤:怜悯 C.广讦秉自解讦:攻击 D.厘诸弊政厘:改正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归田于民,而请罢科索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B军以有妻者为有家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C.方秉之被劾也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D.因具疏引咎,略不自辩因击沛公于坐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秉“尽心边计”的一项是 ①秉往视,归田于民,而请罢科索 ②景泰二年命佐侍郎刘琏督饷宣府,发琏侵牟状 ③朝廷遣官市牛万五千给屯卒,人予直,市谷种 ④秉广行招徕,复业者奏给月廪 ⑤军家为寇所杀掠无依者,官为养赡,或资遣还乡 ⑥第毋令入狱,入则秉必不出,恐伤国体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⑥D.①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秉刚正不阿,不计个人得失,敢于揭发侍郎刘琏侵害屯卒利益的罪状,虽因此而 遭诬 陷,但仍继续弹劾总兵纪广 B.李秉少年时学习刻苦,中进士后受到皇帝重用,在担任户部主事时,他把被豪强侵 占的 屯田归还给老百姓,贏得了边民的信赖。 C.李秉对屯垦戍边工作尽心尽力,他鼓励屯作,使府库充裕:整饬边备,革除弊政 所上奏百余章建议,人多得到皇帝批准而施行 D.李秉在担任吏部尚书时,锐意整顿吏治,罢汰庸劣,因而得罪众臣,遭到他们的怨 恨诽谤,皇帝认为他有负使命,将他革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琏尽以畀京军之出守者,一不及屯卒,更停其月饷,而征屯粮甚急。(3分) (2)军家为寇所杀掠无依者,官为养赡,或资遣还乡。(3分) (3)大理卿王概亦欲去秉代其位,乃与彭华谋,嗾同乡给事中萧彦庄劾秉十二罪,且言其 阴结年深御史附己以揽权。(4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嶶 (1)全词句句写春,感情一波三折。试分析作者感情的变化。(3分) (2)本词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5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A.概以无家论,非义 义:合理。 B.秉尽心边计,不恤嫌怨 恤:怜悯。 C.广讦秉自解 讦:攻击。 D.厘诸弊政 厘:改正。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归田于民,而请罢科索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B.军以有妻者为有家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C.方秉之被劾也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D.因具疏引咎,略不自辩 因击沛公于坐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秉“尽心边计”的一项是 ①秉往视,归田于民,而请罢科索 ②景泰二年命佐侍郎刘琏督饷宣府,发琏侵牟状 ③朝廷遣官市牛万五千给屯卒,人予直,市谷种 ④秉广行招徕,复业者奏给月廪 ⑤军家为寇所杀掠无依者,官为养赡,或资遣还乡 ⑥第毋令入狱,入则秉必不出,恐伤国体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A.李秉刚正不阿,不计个人得失,敢于揭发侍郎刘琏侵害屯卒利益的罪状,虽因此而 遭诬 陷,但仍继续弹劾总兵纪广。 ’ B.李秉少年时学习刻苦,中进士后受到皇帝重用,在担任户部主事时,他把被豪强侵 占的 屯田归还给老百姓,赢得了边民的信赖。 C.李秉对屯垦戍边工作尽心尽力,他鼓励屯作,使府库充裕;整饬边备,革除弊政, 所上 奏百余章建议,人多得到皇帝批准而施行。 D.李秉在担任吏部尚书时,锐意整顿吏治,罢汰庸劣,因而得罪众臣,遭到他们的怨 恨诽谤,皇帝认为他有负使命,将他革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14 分) 四、(24 分) 1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琏尽以畀京军之出守者,一不及屯卒,更停其月饷,而征屯粮甚急。(3 分) (2)军家为寇所杀掠无依者,官为养赡,或资遣还乡。(3 分) (3)大理卿王概亦欲去秉代其位,乃与彭华谋,嗾同乡给事中萧彦庄劾秉十二罪,且言其 阴结年深御史附己以揽权。(4 分) 14.阅读下面—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8 分)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1)全词句句写春,感情—波三折。试分析作者感情的变化。(3 分) (2)本词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5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衙斋卧听萧萧竹,。(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迅丞括》) (2)而,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苟子《劝学》) (4)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五、(12分) 16.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拟写一条“动车组”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 条理清楚,不超过40个字。(4分) 动车组以其编组灵活、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和舒适为特点,备受世界各国铁路运输 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青睐。与普通列车仅靠机车牵引不同,动车组采用动力分散技术,车 厢本身也具有动力,运行的时候,不光是机车带动,车厢也会“自己跑”。动车组在两端都 有驾驶室,列车掉头时无需先把机车在二端脱钩后再移到另一端挂钩,大大加快运转的速度。 动车组既可以采用单编组8辆运行,又可以方便地将两列重联为16辆编组运行。有些地方 的动车组会先整成一列,到中途的车站分开成数截,分别开往不同的目的地。 动车组是 17.仿照下面的句式,选择一个具有中华民族象征性的事物,用比喻的修辞格式,再造 一个句子。(4分) 例句:黄河,已不仅仅是一条河流,她是我们的祖先,是我们的摇篮,又是一部厚重历 史,绵绵不绝,博大精深。 答 18.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的“新闻联播”被某化妆品公司以谐音“馨吻脸脖”抢注成 商标 某校围绕化妆品公司的这一行为举行了一场辩论会。请你作为反方辩手参加辩论,要求 针对正方的观点展开反驳,有理有据,有感染力,60字以内。(4分) 正方:化妆品公司的做法应当受到褒奖。它巧妙地运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丰富了 语的表现力,创意新颖,语言幽默、风趣;同时借用“新闻联播”的广泛影响,利用人们的 好奇心理,能提高化妆品的品牌效应,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反方:这种做法应当受到谴责 六、(18分) 该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下面所给(一)(二)两个不同的阅读文本中任选一个文本作答 (只能选一个,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g~22题。(18分) 把灵魂的耳朵叫醒 潘炫 我想,这个故事一定能让你铭记一生的。 有一个青年,二十几岁,正是青春年华,却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这是当时许多人意 料之中的事情。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是自己到公安局投案,而且宣判那天,他很平静。 他的父亲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富商,对宝贝儿子的“所作所为”大为恼火,“恨铁不成钢 地责骂他犯傻。 曾经,他也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有着一段快乐的少年时光,可是后来,他学会了逃 ,打架,吸毒 密封如笼的死囚房里,钢铁焊成了“天网”,执行枪决的前三个月,他最大的心愿是能够 快快结束生命,似乎,这个世界上已没有什么东西能再让他留恋。 直到他看到了一只麻雀
(1)衙斋卧听萧萧竹,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迅丞括》) (2)而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苟子《劝学》) (4)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李白《将进酒》) 五、(12 分) 16.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拟写一条“动车组”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 条理清楚,不超过 40 个字。(4 分) 动车组以其编组灵活、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和舒适为特点,备受世界各国铁路运输 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青睐。与普通列车仅靠机车牵引不同,动车组采用动力分散技术,车 厢本身也具有动力,运行的时候,不光是机车带动,车厢也会“自己跑”。动车组在两端都 有驾驶室,列车掉头时无需先把机车在二端脱钩后再移到另一端挂钩,大大加快运转的速度。 动车组既可以采用单编组 8 辆运行,又可以方便地将两列重联为 16 辆编组运行。有些地方 的动车组会先整成一列,到中途的车站分开成数截,分别开往不同的目的地。 动车组是 。 17.仿照下面的句式,选择—个具有中华民族象征性的事物,用比喻的修辞格式,再造 —个句子。 (4 分) 例句:黄河,已不仅仅是一条河流,她是我们的祖先,是我们的摇篮,又是一部厚重历 史,绵绵不绝,博大精深。 答: 。 18.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的“新闻联播”被某化妆品公司以谐音“馨吻脸脖”抢注成 商标。 某校围绕化妆品公司的这一行为举行了—场辩论会。请你作为反方辩手参加辩论,要求 针对正方的观点展开反驳,有理有据,有感染力,60 字以内。(4 分) 正方:化妆品公司的做法应当受到褒奖。它巧妙地运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丰富了汉 语的表现力,创意新颖,语言幽默、风趣;同时借用“新闻联播”的广泛影响,利用人们的 好奇心理,能提高化妆品的品牌效应,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反方:这种做法应当受到谴责。 。 六、(18 分) 该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下面所给(一)(二)两个不同的阅读文本中任选一个文本作答 (只能选一个,不能全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g~22 题。(18 分) 把灵魂的耳朵叫醒 潘炫 我想,这个故事一定能让你铭记一生的。 有一个青年,二十几岁,正是青春年华,却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这是当时许多人意 料之中的事情。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是自己到公安局投案,而且宣判那天,他很平静。 他的父亲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富商,对宝贝儿子的“所作所为”大为恼火,“恨铁不成钢” 地责骂他犯傻。 曾经,他也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有着一段快乐的少年时光,可是后来,他学会了逃 学,打架,吸毒。 密封如笼的死囚房里,钢铁焊成了“天网”,执行枪决的前三个月,他最大的心愿是能够 快快结束生命,似乎,这个世界上已没有什么东西能再让他留恋。 直到他看到了一只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