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大气环境化学
第三章 大气环境化学
§3-1大气的结构与组成 一、大气的结构 1、对流层:对流运动显著, 四时大气现象复杂多变 2、平流层:臭氧(O3)层,平流层中空气无对流,适于空中飞行 3、中间层 4、热成层(暖层、电离层) 高层大气 5、逸散层
§3-1 大气的结构与组成 一、大气的结构 1、对流层: 对流运动显著,四时大气现象复杂多变 2、平流层:臭氧( O3 )层, 平流层中空气无对流, 适于空中飞行 3、中间层 4、热成层(暖层、电离层) 5、逸散层 高层大气
大气的垂直分层 高度 电离层能反射 120 (千米】 无线电波,对 电离层 无线电通讯有 高层 重要作用 气温初稳后升热 80 上冷下热 只因层中臭氧多 60 高空对流 水平流动天气好 高空飞行很适合 40 平流层 对流旺盛近地面, 20 纬度不同厚度变; 高度增来温度减, 对流层 只因热源是地面; 100-50 0 50 100温度(℃) 天气复杂且多变, 大气的垂直分层 风云雨雪较常见
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对流旺盛近地面, 纬度不同厚度变; 高度增来温度减, 只因热源是地面; 天气复杂且多变, 风云雨雪较常见 气温初稳后升热 只因层中臭氧多 水平流动天气好 高空飞行很适合 上冷下热 高空对流 电离层 高层大气 电离层能反射 无线电波,对 无线电通讯有 重要作用
大气各成分的作用 大气组成 主要作用 N2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干洁空气 主要 成分 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 C02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 故器 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 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水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 固体杂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主要 成分 次要 成分 水 汽 固体杂质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 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 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 大气组成 主 要 作 用 干 洁 空 气 O3 N2 O2 CO2 大气各成分的作用
表大气中痕量气体的分布 成分 体积浓夜,ppm 主要来源 CHa 1.6 生物活动 H2 0.5 生物活动,光化学 N,O 0.3 生物 co 0.12 人类活动,光化学 NOx 10-6.10-2 光化学,雷电、人类活动 H202 104.10-2 光化学 NH3 104.10-3 生物活动 HNO3 10-5.10-3 光化学 H2CO3 104.10-3 光化学 S02 2*104 人类活动、光化学,火山爆发 ocs 104 人类活动、生物活动、光化学 cS2 10-5.10-4 人类活动、生物活动 H02 10-7.10-5 光化学 HO. 109.10-6 光化学 CCl2F2 0.28 人类活动 H:CCCls 104 人类活动
成分 体积浓度,ppm 主要来源 CH4 1.6 生物活动 H2 0.5 生物活动,光化学 N2O 0.3 生物 CO 0.12 人类活动,光化学 NOx 10-6-10-2 光化学,雷电、人类活动 H2O2 10-4-10-2 光化学 NH3 10-4-10-3 生物活动 HNO3 10-5-10-3 光化学 H2CO3 10-4-10-3 光化学 SO2 2* 10-4 人类活动、光化学,火山爆发 OCS 10-4 人类活动、生物活动、光化学 CS2 10-5-10-4 人类活动、生物活动 HO2 · 10-7-10-5 光化学 HO· 10-9-10-6 光化学 CCl2F2 0.28 人类活动 H3CCCl3 10-4 人类活动 表 大气中痕量气体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