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教案 教学 介绍滴定分析的基本术语:了解滴定分析方法的特点、分类及滴定反应的条件: 目的 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标定方法及浓度的表示方法;学会滴定分析结果的计 滴定分析法概论 1.滴定分析概 基本概念:标准溶液:滴定分析:滴定: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滴定终点误差 2滴定分析法的特点、分类及滴定反应条件 特点 学 分类: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非水滴定法 内 滴定反应的条件: 3滴定方式 直接滴定法返(回)滴法 4标准蒂液 标准溶液的配制:直接法:基准物质:间接法:标定: 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滴定度 滴定分析基本概念 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浓度的表示方法 教学重 点、难 点及 方法 作 题)、 阅读材 料 后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6~页
分析化学教案 教 学 目 的 介绍滴定分析的基本术语;了解滴定分析方法的特点、分类及滴定反应的条件; 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标定方法及浓度的表示方法;学会滴定分析结果的计 算 教 学 内 容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1.滴定分析概述 基本概念:标准溶液;滴定分析;滴定;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滴定终点误差 ; 2.滴定分析法的特点、分类及滴定反应条件 特点 分类: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非水滴定法 滴定反应的条件; 3.滴定方式 直接滴定法;返(回)滴法; 4.标准溶液 标准溶液的配制:直接法;基准物质;间接法;标定; 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滴定度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滴定分析基本概念 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浓度的表示方法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 阅读材 料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 6 ~ 页
分析化学教案 教学 学会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月的 .滴定分析的计算 计算依据:nA=at·nr:CaVa=atC 计算实例: 公式C.Va C,V,的应用:计算待标定溶液的浓度:适于溶液的稀释与增浓计算 公式m 教 M/1000的应用:用固体试剂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标准溶液浓度的计算:估计 应称取基准物(待测物)的质量:估计清耗标准溶液的体积 内容 待测物质百分含量的计算:A(%)=(mJ5)100% A(%)=【(a/tC,M/1000)/S]X100% 物质的量浓度与滴定度间的换算 CA=TAX 1000/MA TA=CA Ma/1000 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教学重 点、难 思考题 (讨论 题)、 阅读材 料 题 后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7~页
分析化学教案 教 学 目 的 学会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教 学 内 容 5.滴定分析的计算 计算依据:nA = a/t ·nT ;CAVA = a/t CTVT 计算实例: 公式CAVA = a/t CTVT的应用:计算待标定溶液的浓度;适于溶液的稀释与增浓计算 公式mA= a/t CTVT MA/1000的应用:用固体试剂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标准溶液浓度的计算;估计 应称取基准物(待测物)的质量;估计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 待测物质百分含量的计算:A(%) =( mA/S)100% A(%) = [(a/t CTVT MA/1000)/ S ]×100% 物质的量浓度与滴定度间的换算 CA = TA×1000/MA TA = CA MA/1000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 阅读材 料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 7 ~ 页
分析化学教案 介绍酸碱滴定法的概念:了解酸碱电离理论:掌握酸碱质子理论:区分酸度、酸 教学 的浓度及酸的强度;掌握分布系数、分布曲线的概念及酸度对酸碱组分分布的影 目的 响 第四章酸滴滴定法 1.酸碱滴定法 2.质子论的酸碱概念 3.溶剂的自递作用 4.酸碱强度和电离平衡 教 酸碱强度:(用电离常数表示) 电离平衡 内容 5.溶液中酸碱组分的分布 酸的浓府和酸府:酸府:酸的浓府 酸度对溶液中酸碱组分分布的影响:分布系数():分布曲线: ·元弱酸溶液的分布曲线:二元弱酸溶液的分布曲线:三元弱酸溶液的分布曲线 酸碱质子理论 酸度、酸的浓度及酸的强度 教学重 分布系数、分布曲线 点、难 酸度对酸碱组分分布的影响 点及散 学方法 作业、 思考题 (时 题)、 阅读材 料
分析化学教案 教 学 目 的 介绍酸碱滴定法的概念;了解酸碱电离理论;掌握酸碱质子理论;区分酸度、酸 的浓度及酸的强度;掌握分布系数、分布曲线的概念及酸度对酸碱组分分布的影 响 教 学 内 容 第四章 酸滴滴定法 1.酸碱滴定法 2.质子论的酸碱概念 3.溶剂的自递作用 4.酸碱强度和电离平衡 酸碱强度:(用电离常数表示) 电离平衡 5.溶液中酸碱组分的分布 酸的浓度和酸度:酸度;酸的浓度 酸度对溶液中酸碱组分分布的影响:分布系数(an);分布曲线; 一元弱酸溶液的分布曲线;二元弱酸溶液的分布曲线;三元弱酸溶液的分布曲线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酸碱质子理论 酸度、酸的浓度及酸的强度 分布系数、分布曲线 酸度对酸碱组分分布的影响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 阅读材 料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8~页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8 ~ 页
分析化学教案 介绍水溶液中酸碱平衡的处理方法:了解质量平衡式和电荷平衡式的写法:掌握 教学 质子条件式的写法:掌握各种酸碱溶液中浓度的计算方法;掌握酸碱指示剂的 目的 变色原理:变色范用及影响因素 1.水溶液中酸碱平衡的处理方法:质量平衡式:电荷平衡式:质子条件式 2.各种酸碱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方法 强酸强碱溶液H浓度的计算:精确式:近似式:最简式 一元弱酸弱碱溶液代浓度的计算:精确式:近似式:最简式 多元酸碱溶液中浓度的计算:精确式:近似式:最简式 3酸碱指示剂的概念 内 4.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以酚酞为例 5.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影响因素:以酚酞和甲基橙为例 质子条件式的写法 各种酸碱溶液 浓度的计算的最简式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及变色范围 教学重 点、难 作业、 题)、 阅读材 料
分析化学教案 教 学 目 的 介绍水溶液中酸碱平衡的处理方法;了解质量平衡式和电荷平衡式的写法;掌握 质子条件式的写法;掌握各种酸碱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方法;掌握酸碱指示剂的 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及影响因素。 教 学 内 容 1.水溶液中酸碱平衡的处理方法:质量平衡式;电荷平衡式;质子条件式 2.各种酸碱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方法 强酸强碱溶液H+浓度的计算:精确式;近似式;最简式 一元弱酸弱碱溶液H+浓度的计算:精确式;近似式;最简式 多元酸碱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精确式;近似式;最简式 两性物质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精确式;近似式;最简式 缓冲溶液H+浓度的计算:缓冲公式;缓冲容量 3.酸碱指示剂的概念 4.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以酚酞为例 5.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影响因素:以酚酞和甲基橙为例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质子条件式的写法 各种酸碱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的最简式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及变色范围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 阅读材 料 题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