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10.1.1资产管理理论 1.商业贷款理论 ◆实施原则: >强调资金运用受制于资金来源的性质和结构 >强调银行应保持资金的高度流动性 ◆局限性: >银行资产过多集中于盈利性较差的短期自偿性贷款上 >忽视了贷款需求的多样性 >忽视了贷款清偿的外部条件
10.1.1 资产管理理论 1.商业贷款理论 10.1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实施原则: ➢强调资金运用受制于资金来源的性质和结构 ➢强调银行应保持资金的高度流动性 ◆局限性: ➢银行资产过多集中于盈利性较差的短期自偿性贷款上 ➢忽视了贷款需求的多样性 ➢忽视了贷款清偿的外部条件
10.1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10.1.1资产管理理论 2.资产转移理论 资产转移理论又称资产变现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银行资 产流动性的高低,是由资产的迅速变现能力决定的,保持银 行资产流动性的办法可以是持有那些易于在市场上随时 变现的资产。 资产转移理论相对于商业贷款理论前进了一大步,实际上 它从根本上否定了真实票据理论。资产转移理论也存在 明显的缺陷:一旦出现经济萧条,股价大跌,银行持有的有 价证券就将因难以转手或出售而蒙受损失
10.1.1 资产管理理论 2.资产转移理论 10.1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资产转移理论又称资产变现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银行资 产流动性的高低,是由资产的迅速变现能力决定的,保持银 行资产流动性的办法可以是持有那些易于在市场上随时 变现的资产。 资产转移理论相对于商业贷款理论前进了一大步,实际上 它从根本上否定了真实票据理论。资产转移理论也存在 明显的缺陷:一旦出现经济萧条,股价大跌,银行持有的有 价证券就将因难以转手或出售而蒙受损失
10.1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10.1.1资产管理理论 3.预期收入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认为,贷款本身并不需自动清偿,其清偿变现 要依靠借款人将来的或预期的收入。这一理论强调了银行 贷款偿还与未来收入的关系,因此商业银行发放了许多以贷 款后的投资项目收入分期偿还的中长期设备贷款、分期付 款的住宅抵押贷款,并开始出现设备租赁等业务。 预期收入理论实际上是对资产转移理论的完善或延伸,只不 过这一理论将分析的重点放到了银行和借款者的预期现金 流量上
10.1.1 资产管理理论 3.预期收入理论 10.1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认为,贷款本身并不需自动清偿,其清偿变现 要依靠借款人将来的或预期的收入。这一理论强调了银行 贷款偿还与未来收入的关系,因此商业银行发放了许多以贷 款后的投资项目收入分期偿还的中长期设备贷款、分期付 款的住宅抵押贷款,并开始出现设备租赁等业务。 预期收入理论实际上是对资产转移理论的完善或延伸,只不 过这一理论将分析的重点放到了银行和借款者的预期现金 流量上
10.1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10.1.1资产管理理论 4.超货币供给理论 超货币供给理论出现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该理论认为,认为只有 银行能够利用信贷方式提供货币的传统观念已经不符合实际,随着货 币形式的多样化,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可以提供货币,银行信贷市场将 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因此,银行资产应该超出单纯提供信贷货币的 界限,要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如购买证券、开展投资中介和咨询、委 托代理等配套业务,使银行资产经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但这一理论容易产生两种偏向:一是诱使银行介入过于宽泛的业务范 围,导致集中和垄断失衡;二是加大了银行经营的风险,使银行很可能在 自己不熟悉的领域遭受挫折
10.1.1 资产管理理论 4.超货币供给理论 10.1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超货币供给理论出现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该理论认为,认为只有 银行能够利用信贷方式提供货币的传统观念已经不符合实际,随着货 币形式的多样化,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可以提供货币,银行信贷市场将 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因此,银行资产应该超出单纯提供信贷货币的 界限,要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如购买证券、开展投资中介和咨询、委 托代理等配套业务,使银行资产经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但这一理论容易产生两种偏向:一是诱使银行介入过于宽泛的业务范 围,导致集中和垄断失衡;二是加大了银行经营的风险,使银行很可能在 自己不熟悉的领域遭受挫折
10.1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10.1.1资产管理理论 5.资产结构选择理论 资产结构选择理论是由托宾、阿罗、赫尔希弗莱提出,他 认为任何证券都可被看做一组可能得到的收益的集合,即 其中的各种资产在不同“世界状态”下所得到的收益组成 的矩阵。银行资产应当反映尽可能多的“世界状态”,银 行资产结构的总收益取决于各种“世界状态”的概率分布, 这也表示出人们对不同“世界状态”收益的偏好程度
10.1.1 资产管理理论 5.资产结构选择理论 10.1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资产结构选择理论是由托宾、阿罗、赫尔希弗莱提出,他 认为任何证券都可被看做一组可能得到的收益的集合,即 其中的各种资产在不同“世界状态”下所得到的收益组成 的矩阵。银行资产应当反映尽可能多的“世界状态”,银 行资产结构的总收益取决于各种“世界状态”的概率分布, 这也表示出人们对不同“世界状态”收益的偏好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