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一次单元检测 语文试题20110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估计酤酒沽名钓誉怙恶不悛 B.诳语逛街热泪盈眶匡谬正俗 C.逾越伛偻向隅而泣踽踽独行 D.熨帖愠怒良酝佳酿云气氤氲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 学习外语呢? (2)这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 老师在连续4年的工作中撰写12万多字152篇辅导员周记 (3)如果按照现代价值随意经典中的核心故事,这种改编等于在制造文化笑话 A.何况包含篡改 B.况且包含篡改 C.况且包涵窜改 D.何况包涵窜改 3.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对这个问题,你说应这样,他说应那样,我真是莫衷一是。 B.周末,我和同桌一起去攀岩,虽然崖壁陡峭,我们仍然摩肩接踵,奋力攀登。 C.英勇的中国军民,攻克了堰塞体方量巨大、结构复杂、水下作业和淤泥软基施工等前所未有的难题, 让狼奔豕突的白龙江水终于按照人们的意愿流向所归 D.事实上,微不足道的几个毫米,几个厘米,也许就破坏了事物的完美,导致令人痛心的不可逆转的 结局。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史记·李将军列传》中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司马迁对李广的 伟岸人格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的总结 B.记者在山东省气象局了解到:鲁西北、鲁中西部将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并伴有雷电天气,我 们在此提醒市民出行要注意安全。 C.中央台记者吴小莉问上海“世博会”的负责人:对这个标志“世博会”的领带,您是经常戴呢?还 是在特定场合才戴? D.对面一望无垠的太平洋,在银白的月光下闪着粼粼波光。“海上生明月描写的景色原来这样美啊!” 有人发出这样的赞叹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利比亚局势目前尚不明朗,为了尽快将尚在该国的我国公民接送回国,中国民航局今天召开紧 急会议,部署大规模运送任务 B.美国国家安全局凭借20世纪40年代与英国、加拿大等国签署的《五国情报交换协议》,在全球范 围内建立了一套监控系统,具备全面监听手机、传真、电子邮件等通信手段 C.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将推出七期特别节目,目的就是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提高 他们自救自护的法律意识和能力 D.著名非官方影评人周黎明认为,《国王的演讲》在奥斯卡上大获全胜的主要原因反映了美国好莱坞 高三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高三语文试题 第1页(共 8 页) 2011~2012 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一次单元检测 语文试题 2011.10 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 II 卷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第 I 卷(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估.计 酤.酒 沽.名钓誉 怙.恶不悛 B.诳.语 逛.街 热泪盈眶. 匡.谬正俗 C.逾.越 伛.偻 向隅.而泣 踽.踽独行 D.熨.帖 愠.怒 良酝.佳酿 云气氤氲.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⑴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 学习外语呢? ⑵这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 老师在连续 4 年的工作中撰写 12 万多字 152 篇辅导员周记。 ⑶如果按照现代价值随意 经典中的核心故事,这种改编等于在制造文化笑话。 A.何况 包含 篡改 B. 况且 包含 篡改 C.况且 包涵 窜改 D. 何况 包涵 窜改 3.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对这个问题,你说应这样,他说应那样,我真是莫衷一是 ....。 B.周末,我和同桌一起去攀岩,虽然崖壁陡峭,我们仍然摩肩接踵 ....,奋力攀登。 C.英勇的中国军民,攻克了堰塞体方量巨大、结构复杂、水下作业和淤泥软基施工等前所未有的难题, 让狼奔豕突 ....的白龙江水终于按照人们的意愿流向所归。 D. 事实上,微不足道 ....的几个毫米,几个厘米,也许就破坏了事物的完美,导致令人痛心的不可逆转的 结局。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史记·李将军列传》中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司马迁对李广的 伟岸人格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的总结。 B.记者在山东省气象局了解到:鲁西北、鲁中西部将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并伴有雷电天气,我 们在此提醒市民出行要注意安全。 C.中央台记者吴小莉问上海“世博会”的负责人:对这个标志“世博会”的领带,您是经常戴呢?还 是在特定场合才戴? D.对面一望无垠的太平洋,在银白的月光下闪着粼粼波光。“海上生明月描写的景色原来这样美啊!” 有人发出这样的赞叹。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利比亚局势目前尚不明朗,为了尽快将尚在该国的我国公民接送回国,中国民航局今天召开紧 急会议,部署大规模运送任务。 B.美国国家安全局凭借 20 世纪 40 年代与英国、加拿大等国签署的《五国情报交换协议》,在全球范 围内建立了一套监控系统,具备全面监听手机、传真、电子邮件等通信手段。 C.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将推出七期特别节目,目的就是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提高 他们自救自护的法律意识和能力。 D.著名非官方影评人周黎明认为,《国王的演讲》在奥斯卡上大获全胜的主要原因反映了美国好莱坞
对纯美国式影片的不自信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日本要抢在中国之前登月 早则几年之后,也许人们就会看到日本的探测器登上月球的画面。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探月工作小组 26日确定,将利用新一代“月亮女神”无人探测器在2010年代中期实施登陆月球表面的探月计划。在欧 美、中国、印度掀起对月球“探测热潮”的状况下,此前较为依赖美国的日本应该如何寻找出路呢? 新一代“月亮女神”的最初目标是收集科学数据。但是,宇宙机构目前正朝着优先考虑实用数据的方 向修改计划,设想通过国际合作在月球表面设立据点,并考虑在最有可能成为据点的月球南极登陆 探月工作小组的这份报告提出的发射时间是“2010年代中期”,但实际设定的目标是2012年。因为中 国的无人探测器“嫦娥2号”预定于这一年登陆月球,日本不想被中国占先 另外,当初宇宙机构还设想让更新一代的“月亮女神”带回月球上的沙、石等等 宇宙机构最近添加了两项方案:制造比“月亮女神2”更大的登陆器:用建筑用机器人在月面进行实 地验证。因为建设月面据点离不开物资运输和施工,日本掌握了这些技术要领,就可以确保在国际合作中 的发言权。 从1998年就开始讨论的“月亮女神”发射计划被推迟很长时间,并被中国首枚探险月亮卫星“嫦娥 号”计划步步紧逼。能在国际探测热潮中打头阵,可以说是运气不错 原宇宙开发事业团副理事长五代富文说,“日本很可能被势头正猛的中国和印度赶超。为充分利用日本 的技术,需要好好想想应该做些什么 日本的载人太空开发是附加在美国主导的计划中的。20余年里一直都是美国说了算,有关人士都表示 不想再重复苦涩的经历”。对于在运输人员方面不得不依赖美国的日本而言,具有不受制于别国的“主 体性”和发挥日本所擅长机器人技术的“独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宇宙开发委员会计划小组负责人青江茂说,“各国前赴后继,月球会成为主战场”。 宇宙开发委员会负责人松尾弘毅指出,“今后的探月与纯粹的科学行为不同,与维护发达国家的地位有 关。火星探测也是一样”。 6.下列是有关日本“月亮女神”计划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一代“月亮女神”无人探测器将于2010年代中期登陆月球表面 B.新一代“月亮女神”最初目标的修改,至少与日本要维护其发达国家的地位有直接关联 C.日本把原计划的“2010年代中期”登陆时间实际设定为“2012年”,而中国的“嫦娥2号”正预定 这一年登陆月球,说明日本在此前的各种探月活动中处处占先,这一次也不想让中国在登陆月球上占先。 D.“月亮女神”计划的最初目标是收集科学数据,进行太空科学研究。 7.下面是对经过修改的“月亮女神”计划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个新计划设想通过国际合作在月球南极设立据点并考虑在此登陆 B.这个新计划将制造比“月亮女神2”更大的登陆器用以登陆月球 C.这个新计划将使用建筑用机器人在月球表面进行实地验证以取得更为科学的数据。 D.这个新计划还将利用日本早已掌握的月球据点物资运输技术带回月球上的沙、石等。 8.下列各项是对文章有关信息的综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欧美、中国、印度掀起对月球“探测热潮”的新形势下,日本正加快执行其“月亮女神”计划。 B.日本要确保其在国际探月合作中的发言权,就必须掌握建设月面据点所需的物资运输和施工两项技 术要领 C.日本所擅长的具有“主体性”和“独特性”的机器人技术将在登月计划中的运输人员方面显得异常 D.日本的载人太空开发在过去的20余年里一直都是由美国说了算,因为它是附加在美国主导的计划 中的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高三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高三语文试题 第2页(共 8 页) 对纯美国式影片的不自信。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日本要抢在中国之前登月 早则几年之后,也许人们就会看到日本的探测器登上月球的画面。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探月工作小组 26 日确定,将利用新一代“月亮女神”无人探测器在 2010 年代中期实施登陆月球表面的探月计划。在欧 美、中国、印度掀起对月球“探测热潮”的状况下,此前较为依赖美国的日本应该如何寻找出路呢? 新一代“月亮女神”的最初目标是收集科学数据。但是,宇宙机构目前正朝着优先考虑实用数据的方 向修改计划,设想通过国际合作在月球表面设立据点,并考虑在最有可能成为据点的月球南极登陆。 探月工作小组的这份报告提出的发射时间是“2010 年代中期”,但实际设定的目标是 2012 年。因为中 国的无人探测器“嫦娥 2 号”预定于这一年登陆月球,日本不想被中国占先。 另外,当初宇宙机构还设想让更新一代的“月亮女神”带回月球上的沙、石等等。 宇宙机构最近添加了两项方案:制造比“月亮女神 2”更大的登陆器;用建筑用机器人在月面进行实 地验证。因为建设月面据点离不开物资运输和施工,日本掌握了这些技术要领,就可以确保在国际合作中 的发言权。 从 1998 年就开始讨论的“月亮女神”发射计划被推迟很长时间,并被中国首枚探险月亮卫星“嫦娥 1 号”计划步步紧逼。能在国际探测热潮中打头阵,可以说是运气不错。 原宇宙开发事业团副理事长五代富文说,“日本很可能被势头正猛的中国和印度赶超。为充分利用日本 的技术,需要好好想想应该做些什么”。 日本的载人太空开发是附加在美国主导的计划中的。20 余年里一直都是美国说了算,有关人士都表示 “不想再重复苦涩的经历”。对于在运输人员方面不得不依赖美国的日本而言,具有不受制于别国的“主 体性”和发挥日本所擅长机器人技术的“独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宇宙开发委员会计划小组负责人青江茂说,“各国前赴后继,月球会成为主战场”。 宇宙开发委员会负责人松尾弘毅指出,“今后的探月与纯粹的科学行为不同,与维护发达国家的地位有 关。火星探测也是一样”。 6.下列是有关日本“月亮女神”计划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一代“月亮女神”无人探测器将于 2010 年代中期登陆月球表面。 B.新一代“月亮女神”最初目标的修改,至少与日本要维护其发达国家的地位有直接关联。 C.日本把原计划的“2010 年代中期”登陆时间实际设定为“2012 年”,而中国的“嫦娥 2 号”正预定 这一年登陆月球,说明日本在此前的各种探月活动中处处占先,这一次也不想让中国在登陆月球上占先。 D.“月亮女神”计划的最初目标是收集科学数据,进行太空科学研究。 7.下面是对经过修改的“月亮女神”计划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个新计划设想通过国际合作在月球南极设立据点并考虑在此登陆。 B.这个新计划将制造比“月亮女神 2”更大的登陆器用以登陆月球。 C.这个新计划将使用建筑用机器人在月球表面进行实地验证以取得更为科学的数据。 D.这个新计划还将利用日本早已掌握的月球据点物资运输技术带回月球上的沙、石等。 8.下列各项是对文章有关信息的综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欧美、中国、印度掀起对月球“探测热潮”的新形势下,日本正加快执行其“月亮女神”计划。 B.日本要确保其在国际探月合作中的发言权,就必须掌握建设月面据点所需的物资运输和施工两项技 术要领。 C.日本所擅长的具有“主体性”和“独特性”的机器人技术将在登月计划中的运输人员方面显得异常 重要。 D.日本的载人太空开发在过去的 20 余年里一直都是由美国说了算,因为它是附加在美国主导的计划 中的。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3 题
独乐园记司马光 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者所及也。孔 子曰:“饭蔬(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此 圣贤之乐,非愚者所及也。若夫“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各尽其分而安之。此 乃迂叟之所乐也 熙宁四年迂叟始家洛④,六年,买田二十亩于尊贤坊北关,以为园。其中为堂,聚书出五千卷,命之 曰读书堂。堂南有屋一区,引水北流,贯宇下,中央为沼,方深各三尺。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 自沼北伏流出北阶,悬注庭中,若象鼻:自是分而为二渠,绕庭四隅,会于西北而出,命之曰弄水轩。堂 北为沼,中央有岛,岛上植竹,圆若玉玦,围三丈,揽结其杪,如渔人之庐,命之曰钓鱼庵。沼北横屋六 楹,厚其墉茨,以御烈日。开户东出,南北轩牖,以延凉飔,前后多植美竹,为清暑之所,命之曰种竹斋。 沼东治地为百有二十畦,杂莳草药,辨其名物而揭之。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径一丈,屈其杪,交桐掩以 为屋。植竹于其前,夹道如步廊,皆以蔓药覆之,四周植木药为藩援,命之曰采药圃。圃南为六栏,芍药、 牡丹、杂花,各居其二,每种止植两本,识其名状而已,不求多也。栏北为亭,命之曰浇花亭。洛城距山 不远,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见,乃于园中筑台,构屋其上,以望万安、輾辕,至于太室,命之曰见山台 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源,探礼乐之绪,自未始有形之前,暨四达 无穷之外,事物之理,举集目前。所病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志倦体疲,则投竿取 鱼,执红采药,决渠灌花,操斧伐竹,濯热盥手,临高纵目,逍遥相羊,惟意所适。明月时至,清风自 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己有。踽踽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 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或咎迂叟曰:“吾闻君子所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已不及人,其可乎?”迂叟谢曰:“叟愚, 何得比君子?自乐恐不足,安能及人?况叟之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 岂得强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 【注】①鹪鹩( jiao lido):一种鸟。②“若夫”四句:语出《庄子?逍遥游》。③迂叟:作者自称。 ④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作者在政治上失意,便退居洛阳,全力编修《资治通鉴》。⑤纤(ren): 纺织。 9.下列各句中,对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疏:疏理。 B.厚其墉茨以御烈日 厚:巩固 C.围三丈,揽结其杪 杪:树枝 D.濯热盥手,临高纵目 盥:洗涤。 10.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四周植木药为藩援 蓬门今始为君开 B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C每种止种两本,识其名状而己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D「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高三语文试题第3页(共8页)
高三语文试题 第3页(共 8 页) 独 乐 园 记 司马光 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者所及也。孔 子曰:“饭蔬(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此 圣贤之乐,非愚者所及也。若夫“鹪鹩①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②”,各尽其分而安之。此 乃迂叟③之所乐也。 熙宁四年迂叟始家洛④,六年,买田二十亩于尊贤坊北关,以为园。其中为堂,聚书出五千卷,命之 曰读书堂。堂南有屋一区,引水北流,贯宇下,中央为沼,方深各三尺。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 自沼北伏流出北阶,悬注庭中,若象鼻;自是分而为二渠,绕庭四隅,会于西北而出,命之曰弄水轩。堂 北为沼,中央有岛,岛上植竹,圆若玉玦,围三丈,揽结其杪,如渔人之庐,命之曰钓鱼庵。沼北横屋六 楹,厚其墉茨,以御烈日。开户东出,南北轩牖,以延凉飔,前后多植美竹,为清暑之所,命之曰种竹斋。 沼东治地为百有二十畦,杂莳草药,辨其名物而揭之。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径一丈,屈其杪,交桐掩以 为屋。植竹于其前,夹道如步廊,皆以蔓药覆之,四周植木药为藩援,命之曰采药圃。圃南为六栏,芍药、 牡丹、杂花,各居其二,每种止植两本,识其名状而已,不求多也。栏北为亭,命之曰浇花亭。洛城距山 不远,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见,乃于园中筑台,构屋其上,以望万安、轘辕,至于太室,命之曰见山台。 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源,探礼乐之绪,自未始有形之前,暨四达 无穷之外,事物之理,举集目前。所病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志倦体疲,则投竿取 鱼,执纴⑤采药,决渠灌花,操斧伐竹,濯热盥手,临高纵目,逍遥相羊,惟意所适。明月时至,清风自 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己有。踽踽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 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或咎迂叟曰:“吾闻君子所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迂叟谢曰:“叟愚, 何得比君子?自乐恐不足,安能及人?况叟之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 岂得强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 【注】①鹪鹩(jiāo liáo):一种鸟。②“若夫”四句:语出《庄子?逍遥游》。③迂叟:作者自称。 ④熙宁四年(公元 1071 年),作者在政治上失意,便退居洛阳,全力编修《资治通鉴》。⑤纴(rèn): 纺织。 9.下列各句中,对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 疏:疏理。 B.厚.其墉茨以御烈日 厚:巩固。 C.围三丈,揽结其杪. 杪:树枝。 D.濯热盥.手,临高纵目 盥:洗涤。 10.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四周植木药为.藩援 蓬门今始为.君开 B.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C.每种止种两本,识其.名状而已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D.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1.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作者“独乐”情趣的一组是( ①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②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己有③开户东出 南北轩牖以延凉飔④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纤采药⑤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⑥今吾子 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④⑤D.①③⑥ 2.下列对文章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引用孟子、孔子、颜子、庄子等人关于乐趣的论述,目的是通过对比比较,引出对独乐园 的描写,并肯定了庄子论断的正确。 B.作者精心具体地描绘了独乐园的布局及构筑,每一处都突出了他对独乐园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 现了他在建筑设计上的造诣很深。 C.整篇作品,不论是对独乐园的写景状物还是抒情议论,除作者外,没有提及第二位家人或友人, 这一构思符合文章“独乐之趣”的宗旨。 D.本篇名为叙写作者居住于“独乐园”的种种乐趣,实则表达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退隐洛阳的孤 独寂寞、愤世嫉俗、不再出仕的情感。 第II卷(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3分) 译文 (2)此圣贤之乐,非愚者所及也。(3分 译文 (3)吾闻君子所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4分) 译文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沙丘城下寄杜甫 李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①沙丘,在山东汶水流域。②高卧:这里指闲居。③日夕:朝暮,从早到晚。④鲁酒两句:《庄子·脏 箧》:“鲁酒薄而邯郸围”。此谓鲁酒之薄,不能醉人:齐歌之艳,听之无绪。皆因无共赏之人。 (1)“借景抒情”乃诗歌创作中的主要手法,请分析李白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4分) (2)“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这两句诗是如何表现诗人对杜甫的深深怀念之情的?(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木欣欣以向荣, 。善万物之得时,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高三语文试题第4页(共8页)
高三语文试题 第4页(共 8 页) 11.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作者“独乐”情趣的一组是( ) ①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 ②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己有 ③开户东出, 南北 轩牖以延凉飔 ④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纴采药 ⑤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 ⑥今吾子 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12.下列对文章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引用孟子、孔子、颜子、庄子等人关于乐趣的论述,目的是通过对比比较,引出对独乐园 的描写,并肯定了庄子论断的正确。 B.作者精心具体地描绘了独乐园的布局及构筑,每一处都突出了他对独乐园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 现了他在建筑设计上的造诣很深。 C.整篇作品,不论是对独乐园的写景状物还是抒情议论,除作者外,没有提及第二位家人或友人, 这一构思符合文章“独乐之趣”的宗旨。 D.本篇名为叙写作者居住于“独乐园”的种种乐趣,实则表达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退隐洛阳的孤 独寂寞、愤世嫉俗、不再出仕的情感。 第 II 卷(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⑴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3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此圣贤之乐,非愚者所及也。(3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吾闻君子所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4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后面的题目。(8 分) 沙丘①城下寄杜甫 李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②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③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④。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①沙丘,在山东汶水流域。②高卧:这里指闲居。③日夕:朝暮,从早到晚。④鲁酒两句:《庄子·胠 箧》:“鲁酒薄而邯郸围”。此谓鲁酒之薄,不能醉人;齐歌之艳,听之无绪。皆因无共赏之人。 ⑴ “借景抒情”乃诗歌创作中的主要手法,请分析李白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4 分) ⑵“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这两句诗是如何表现诗人对杜甫的深深怀念之情的? (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⑴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善万物之得时,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故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李白《蜀道难》) (3)无边落木萧萧下,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4)子曰:“三人行 。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述而》) 五、(12分) 16.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要求:举出一个通过调整语序表达丰富含义的常用语,并简要说明其 含义和作用。(4分) 汉语中有许多通过巧妙地调整语序,表达丰富含义的常用语。例如:“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意思 是不担心通常发生的情况,只担心极少发生的特殊情况,强调做事要谨慎,防止发生意外;又如:“成人 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意思是想成为有作为的人就不能轻松舒适,轻松舒适就难以成为有作为的人,强 调想要有作为就必须艰苦付出。 常用语“ 意思是 强调 17.为下面的寓言续写一段文字。字数与文中的“其一”或“其二”两项的字数相当。(4分) 在铅笔被放进盒子之前,制作者对它说:在你面世之前,有几件事情你要牢记,这是你成为一支最好 的铅笔的先决条件。 其一:你能做很多伟大的事情,可条件是,你必须能容忍别人把你握在手里。 其二:你必须能容忍被削尖的痛苦过程,这可是你要成为一支出色的铅笔所必需的 其 铅笔把这些话牢记在心,心中装着一个伟大的理想就进入了铅笔盒。 18.将下面的三个短句整合成一个单句,主要信息不得遗漏。(4分) ①汉语中某些抽象的普通词语凝聚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强烈的感情色彩, ②它们一旦置身于既定的语境中可以引发许多具体的联想内容 ③从而产生原先所没的意义。 六、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暮色中的炊烟 迟子建 炊烟是房屋升起的云朵,是劈柴化成的幽魂。它们经过了火光的历练,又钻过了一段漆黑的烟道后 旦从烟囱中脱颖而出,就带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宁静、纯洁、轻盈、飘渺。 炊烟总是上升的,它的气息天空是最为熟悉的了。但也有的时候气压过于低,烟气下沉,炊烟徘徊在 屋顶,我们就会嗅到一种草木灰的气息,有点微微的涩,涩中又有一股苦香,很耐人寻味 这缕涩中杂糅着苦香的气息,常让我忆起一个与炊烟有关的老女人的命运。 在北极村姥姥家居住的时候,我喜欢趴到东窗去望外面的风景。从东窗,还能看见她家的木刻楞房屋 这座房屋的主人是个俄罗斯老太太,我们都叫她老毛子。她是斯大林时代避难过来的,她嫁了个中国农民, 是个马夫,生了两个儿子。那个在北极村的儿子为她添了个孙子,叫秋生,秋生呆头呆脑的,他只知道像 牛一样干活,见了人只是笑,不爱说话,就是偶尔跟人说话也是说不连续。秋生不像他的父母很少登老毛 子的门,他三天两头就来看望他的奶奶。除了他,老毛子那里再没别人去了。 那时中苏关系比较紧张,苏联的巡逻机常常嗡嗡叫着低空盘旋,我方的巡逻艇也常在黑龙江上徘徊。 不过两国的百姓却是友好的,我们到江边洗衣服或是捕鱼,如果看见界河那侧的江面上有小船驶过,而那 船头又站着人的话,他们就会和我们招手,我们也会和他们招手 高三语文试题第5页(共8页)
高三语文试题 第5页(共 8 页) ⑵故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⑶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⑷子曰:“三人行,______________。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五、(12 分) 16.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要求:举出一个通过调整语序表达丰富含义的常用语,并简要说明其 含义和作用。(4 分) 汉语中有许多通过巧妙地调整语序,表达丰富含义的常用语。例如:“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意思 是不担心通常发生的情况,只担心极少发生的特殊情况,强调做事要谨慎,防止发生意外;又如:“成人 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意思是想成为有作为的人就不能轻松舒适,轻松舒适就难以成为有作为的人,强 调想要有作为就必须艰苦付出。 常用语“________________” 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为下面的寓言续写一段文字。字数与文中的“其一”或“其二”两项的字数相当。(4 分) 在铅笔被放进盒子之前,制作者对它说:在你面世之前,有几件事情你要牢记,这是你成为一支最好 的铅笔的先决条件。 其一:你能做很多伟大的事情,可条件是,你必须能容忍别人把你握在手里。 其二:你必须能容忍被削尖的痛苦过程,这可是你要成为一支出色的铅笔所必需的。 其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铅笔把这些话牢记在心,心中装着一个伟大的理想就进入了铅笔盒。 18.将下面的三个短句整合成一个单句,主要信息不得遗漏。(4 分) ① 汉语中某些抽象的普通词语凝聚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强烈的感情色彩, ② 它们一旦置身于既定的语境中可以引发许多具体的联想内容, ③ 从而产生原先所没的意义。 六、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㈠㈡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㈠文学类文本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 暮色中的炊烟 迟子建 炊烟是房屋升起的云朵,是劈柴化成的幽魂。它们经过了火光的历练,又钻过了一段漆黑的烟道后, 一旦从烟囱中脱颖而出,就带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宁静、纯洁、轻盈、飘渺。 炊烟总是上升的,它的气息天空是最为熟悉的了。但也有的时候气压过于低,烟气下沉,炊烟徘徊在 屋顶,我们就会嗅到一种草木灰的气息,有点微微的涩,涩中又有一股苦香,很耐人寻味。 这缕涩中杂糅着苦香的气息,常让我忆起一个与炊烟有关的老女人的命运。 在北极村姥姥家居住的时候,我喜欢趴到东窗去望外面的风景。从东窗,还能看见她家的木刻楞房屋。 这座房屋的主人是个俄罗斯老太太,我们都叫她老毛子。她是斯大林时代避难过来的,她嫁了个中国农民, 是个马夫,生了两个儿子。那个在北极村的儿子为她添了个孙子,叫秋生,秋生呆头呆脑的,他只知道像 牛一样干活,见了人只是笑,不爱说话,就是偶尔跟人说话也是说不连续。秋生不像他的父母很少登老毛 子的门,他三天两头就来看望他的奶奶。除了他,老毛子那里再没别人去了。 那时中苏关系比较紧张,苏联的巡逻机常常嗡嗡叫着低空盘旋,我方的巡逻艇也常在黑龙江上徘徊。 不过两国的百姓却是友好的,我们到江边洗衣服或是捕鱼,如果看见界河那侧的江面上有小船驶过,而那 船头又站着人的话,他们就会和我们招手,我们也会和他们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