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苍山县 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分别填写在答题卡及答题纸规定位置 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纸上。 3.非选择题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I卷(共36分) 、(15分,第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炮制/炮烙差错/差不多没落/没齿不忘 B.殷红股切褒奖/褒义词强调/强词夺理 C.包庇庞庇护散落散文诗结实/结发夫妻 D.角度/角色倒装/倒胃口别扭/别出心栽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问侯不成器纷至沓来同仇敌忾 B.要挟原生态棉里藏针曲意逢迎 C.对峙和事老循规蹈矩渡日如年 D.瞭望抱不平德高望众趾高气扬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12月19日,中海油深圳分公司启动海管 应急预案,及时关停了番禺30 1和惠州21—1相关平台的生产,终端目前正在加速泄压 ②昨日上午9时45分,武汉二七长江大桥北主跨最后一块钢梁安装到位,标志着这座 世界上最大跨度的三塔斜拉桥、最大跨度的结合梁桥顺利实现全桥」 ③如果说接送学生的车对交通 的影响是显性的,那么,家长乱停车与学生 德育挂钩,对法律和社会的伤害则是隐性和长期的。 A.泄露合拢次序 B.泄漏合龙秩序 C.泄露合龙秩序 D.泄漏合拢次序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解决民生问题是一个渐进过程,是一个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而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不能期待一挥而就、一劳永逸。 中国传统文化洋洋洒洒,各类著述典藉汗牛充栋,但总括梳理起来、无非还是我们
山东省苍山县 2012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分别填写在答题卡及答题纸规定位置 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纸上。 3.非选择题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共 36 分) 一、(15 分,第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炮.制/炮.烙 差.错/差.不多 没.落/没.齿不忘 B.殷.红/殷.切 褒.奖/褒义..词 强.调/强.词夺理 C.包庇./庇护 散.落/散.文诗 结.实/结.发夫妻 D.角.度/角.色 倒.装/倒.胃口 别.扭/别.出心栽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问侯 不成器 纷至沓来 同仇敌忾 B.要挟 原生态 棉里藏针 曲意逢迎 C.对峙 和事老 循规蹈矩 渡日如年 D.瞭望 抱不平 德高望众 趾高气扬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12 月 19 日,中海油深圳分公司启动海管 应急预案,及时关停了番禺 30 —1 和惠州 21—1 相关平台的生产,终端目前正在加速泄压。 ②昨日上午 9 时 45 分,武汉二七长江大桥北主跨最后一块钢梁安装到位,标志着这座 世界上最大跨度的三塔斜拉桥、最大跨度的结合梁桥顺利实现全桥 。 ③如果说接送学生的车对交通 的影响是显性的,那么,家长乱停车与学生 德育挂钩,对法律和社会的伤害则是隐性和长期的。 A.泄露 合拢 次序 B.泄漏 合龙 秩序 C.泄露 合龙 秩序 D.泄漏 合拢 次序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解决民生问题是一个渐进过程,是一个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而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不能期待一挥而就 ....、一劳永逸。 B.中国传统文化洋洋洒洒 ....,各类著述典藉汗牛充栋,但总括梳理起来、无非还是我们
习以为常的经史子集 C.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 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气,还可附庸风雅。” D.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远远超过大自然的承受力:它导致大自然的生态恶化,环境 污染日益严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到势不两立以致威胁人类生存的境地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目前,有关各方都在紧张地观望朝鲜局势发展,而在这个时候各方都应该非常谨慎, 避免不发出错误的信号。 B.奥巴马的发言人称,美国依然致力于朝鲜半岛的稳定以及美国盟国的“自由与安全” 美国媒体认为这是对朝鲜不要进行任何挑衅行为 C.对居民生活压力的测量调查显示,近70%的公众感受到“物价上涨,影响生活水平” 的压力,但比2008年下降了10%。 D.海归曾是令许多人羡慕的身份,但随着数量的大幅增强,如今海归的就业优势已经 不再明显。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在建筑上等级制往往通过建筑类型、房屋的宽度、深度、屋顶形式、装饰的不同表现出 来建筑成了传统礼制的一种象征与标志。从建筑类型看坛、庙、宗祠、陵墓等礼制性建筑的 地位大大高于实用性建筑。由于祭祀在古代被列为立国治人之本,因此祭祀天神、日月、山 川的坛,祭祀圣贤的庙以及祭祀祖先的宗祠在建筑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儒家“慎终追远 的孝道观支配下,丧葬成了行孝道的重要环节,丧葬之礼也就成了礼制的重要组成,因此陵 墓也成了礼制性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此外礼制性建筑还有阙、华表、牌坊等建筑小品。不 仅如此礼制性空间还渗透到居住建筑中,并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堂”就是滲透在宅第中 的礼制性空间,家庭中的敬神祭祖、宾客相见、婚丧大典、节庆宴饮都在这里举行,是传统 宅第空间布局的核心和重点。 从周代开始,辨尊卑、辨贵贱的功能成了建筑被突出强调的社会功能。历代都有相应的 规制法典,对城制等级、组群等级、间架做法等级、装修装饰等级都有着严格的规定。例如 《礼记冬官考工记》中将城市分为天子的王城、诸侯的国都和宗室与卿大夫的都城三个级 别,规定王城的城墙高九雉(毎雉为一丈),诸侯城楼高七雉,而都城城楼只能髙五雉。《礼
习以为常的经史子集。 C.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 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气,还可附庸风雅 ....。” D.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远远超过大自然的承受力;它导致大自然的生态恶化,环境 污染日益严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到势不两立 ....以致威胁人类生存的境地。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目前,有关各方都在紧张地观望朝鲜局势发展,而在这个时候各方都应该非常谨慎, 避免不发出错误的信号。 B.奥巴马的发言人称,美国依然致力于朝鲜半岛的稳定以及美国盟国的“自由与安全”, 美国媒体认为这是对朝鲜不要进行任何挑衅行为。 C.对居民生活压力的测量调查显示,近 70%的公众感受到“物价上涨,影响生活水平” 的压力,但比 2008 年下降了 10%。 D.海归曾是令许多人羡慕的身份,但随着数量的大幅增强,如今海归的就业优势已经 不再明显。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在建筑上等级制往往通过建筑类型、房屋的宽度、深度、屋顶形式、装饰的不同表现出 来建筑成了传统礼制的一种象征与标志。从建筑类型看坛、庙、宗祠、陵墓等礼制性建筑的 地位大大高于实用性建筑。由于祭祀在古代被列为立国治人之本,因此祭祀天神、日月、山 川的坛,祭祀圣贤的庙以及祭祀祖先的宗祠在建筑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儒家“慎终追远” 的孝道观支配下,丧葬成了行孝道的重要环节,丧葬之礼也就成了礼制的重要组成,因此陵 墓也成了礼制性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此外礼制性建筑还有阙、华表、牌坊等建筑小品。不 仅如此礼制性空间还渗透到居住建筑中,并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堂”就是渗透在宅第中 的礼制性空间,家庭中的敬神祭祖、宾客相见、婚丧大典、节庆宴饮都在这里举行,是传统 宅第空间布局的核心和重点。 从周代开始,辨尊卑、辨贵贱的功能成了建筑被突出强调的社会功能。历代都有相应的 规制法典,对城制等级、组群等级、间架做法等级、装修装饰等级都有着严格的规定。例如 《礼记.冬官考工记》中将城市分为天子的王城、诸侯的国都和宗室与卿大夫的都城三个级 别,规定王城的城墙高九雉(每雉为一丈),诸侯城楼高七雉,而都城城楼只能高五雉。《礼
记礼器》中讲:“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有以高为贵者。 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土三尺。”唐朝的《营缮令》中规定都城每座城门可 以开三个门洞,大州的城正门开两个门洞,而县城的门只能开—个门洞。在中国古代建筑中, 间”指的是房屋的宽度,两根立柱中间算一间,间数越多面宽越大。“架”指的是房屋的 深度,架数越多,房屋越深。《明会典》中规定:公侯,前厅七间或五间,中堂七间,后堂七 间;一品、二品官,厅堂五间九架;三品至五品官,后堂五间七架;六品至九品官,厅堂三 间七架。等级制对內外檐装修、屋顶瓦兽、梁枋彩绘、庭院室内陈设也都有严格规定。甚至 对门上的零件——门环也硬性规定了铜环、锡环、铁环三级,按等级采用。对建筑物的装 饰色彩也有等级划分,总的说以黄色为尊,其下依次为赤、绿、青、蓝、黑、灰。宫殿用 金、黄、赤色调,而民居却只能用黑、灰白为墙面及屋顶色调。 以木结构体系为主体结构的中国古代建筑,单栋建筑体量不宜做得过于高大,因此一般 由若干栋单体建筑组成庭院式建筑组群。这种庭院式建筑组群不仅与中国传统家族聚居的家 庭结构相适应,也同封建礼教制约下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结构相适应。这种庭院式建筑布局, 往往是将主要建筑布置于中央或中轴线上,左右布置次要建筑或围以高墙,中轴突出的对称 格局,提供了建筑空间的主从构成正偏构成、内外构成、向背构成,这些空间构成都被赋 予礼仪上尊卑等级的意义。 6.关于“礼制性建筑”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所有的中国古代建筑都会通过建筑类型、房顶形式等方面的不同体现出等级的不同, 因而古代建筑就成了传统礼制的一种象征与标志。 B.坛、庙、宗祠、陵墓、阙、华表、牌坊等都属于礼制性建筑,其地位要远远髙于一 般的实用性建筑。 C.在儒家“慎终追远”的孝道观支配下,建筑的礼制性主要表现在具有祭礼功能的建 筑物上,对普通民居没有什么影响。 D.坛、亩、宗祠、陵墓都属于礼制性建筑,虽然在形式上有很大区别,但其功能基本 一致,无非是用来祭礼天地鬼神。 7.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说法不能直接体现礼制影响的一项是
记.礼器》中讲:“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有以高为贵者。 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唐朝的《营缮令》中规定:都城每座城门可 以开三个门洞,大州的城正门开两个门洞,而县城的门只能开一个门洞。在中国古代建筑中, “间”指的是房屋的宽度,两根立柱中间算一间,间数越多面宽越大。“架”指的是房屋的 深度,架数越多,房屋越深。《明会典》中规定:公侯,前厅七间或五间,中堂七间,后堂七 间;一品、二品官,厅堂五间九架;三品至五品官,后堂五间七架;六品至九品官,厅堂三 间七架。等级制对内外檐装修、屋顶瓦兽、梁枋彩绘、庭院室内陈设也都有严格规定。甚至 对门上的零件——门环也硬性规定了铜环、锡环、铁环三级,按等级采用。对建筑物的装 饰色彩也有等级划分,总的说以黄色为尊,其下依次为:赤、绿、青、蓝、黑、灰。宫殿用 金、黄、赤色调,而民居却只能用黑、灰白为墙面及屋顶色调。 以木结构体系为主体结构的中国古代建筑,单栋建筑体量不宜做得过于高大,因此一般 由若干栋单体建筑组成庭院式建筑组群。这种庭院式建筑组群不仅与中国传统家族聚居的家 庭结构相适应,也同封建礼教制约下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结构相适应。这种庭院式建筑布局, 往往是将主要建筑布置于中央或中轴线上,左右布置次要建筑或围以高墙,中轴突出的对称 格局,提供了建筑空间的主从构成、正偏构成、内外构成、向背构成,这些空间构成都被赋 予礼仪上尊卑等级的意义。 6.关于“礼制性建筑”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所有的中国古代建筑都会通过建筑类型、房顶形式等方面的不同体现出等级的不同, 因而古代建筑就成了传统礼制的一种象征与标志。 B.坛、庙、宗祠、陵墓、阙、华表、牌坊等都属于礼制性建筑,其地位要远远高于一 般的实用性建筑。 C.在儒家“慎终追远”的孝道观支配下,建筑的礼制性主要表现在具有祭礼功能的建 筑物上,对普通民居没有什么影响。 D.坛、亩、宗祠、陵墓都属于礼制性建筑,虽然在形式上有很大区别,但其功能基本 一致,无非是用来祭礼天地鬼神。 7.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说法不能直接体现礼制影响的一项是 ( )
A.《礼记·冬官考工记》中规定:王城的城墙髙九雉,诸侯城楼高七雉,而都城城楼 只能高五雉。 B.唐《营缮令》中规定:都城每座城门可以开三个门洞,大州的城正门开两个门洞 而县城的门只能开一个门洞 C.由于中国古代建筑大多是以木结构体系为主体结构的,所以单栋建筑的体量不宜做 得过于高大 D.古代庭院式建筑布局,往往是将主要建设布置于中央或中轴线上,左右布置次要建 筑或围以高墙。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礼制性建筑对建筑的外观的要求比较严格,至于室内的装饰、附属物品的陈设则没 有严格的规定。 B.“堂”作为传统宅第空间布局的核心,是宾客相见的主要场所,而一切祭祀祖先的活 动则要在宗祠内举行 C.“间架”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计量单位,间是指房屋的宽度,两面墙壁之间的空间 为一间;架是指房屋的深度。 D.在古代建筑上,颜色也具有等级,普通民居是不能用代表高贵的金、黄、赤等来作 为墙面及屋顶的色调的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安危 韩非子 安术有七,危道有六 使天下皆极智能于仪表,尽力于权衡,以动则胜,以静则安。治世使人乐生于为是,爱 身于为非,小人少而君子多。故社稷常立,国家久安。左奔车之上无仲尼,覆舟之下无伯夷。 故号令者,国之舟车也。安则智廉生,危则争鄙起。故安国之法,若饥而食,寒而衣,不令 而自然也。先王寄理于竹帛其道顺,故后世服。今使人饥寒去衣食,虽贲、育不能行;废 自然,虽顺道而不立。强勇之所不能行,则上不能安。上以无厌责已尽。则下对“无有“; 无有,则轻法。法所以为国也,而轻之,则功不立,名不成 闻古扁鹊之治其病也,以刀刺骨;圣人之救危国也,以忠拂耳。刺骨,故小痛在体而长 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国。故甚病之人利在忍痛,猛毅之君以福拂耳。忍痛, 故扁鹊尽巧;拂耳,则子胥不失。寿安之术也。病而不忍痛,则失扁鹊之巧;危而不拂耳 则失圣人之意。如此,长利不远垂,功名不久立
A.《礼记·冬官考工记》中规定:王城的城墙高九雉,诸侯城楼高七雉,而都城城楼 只能高五雉。 B.唐《营缮令》中规定:都城每座城门可以开三个门洞,大州的城正门开两个门洞, 而县城的门只能开一个门洞。 C.由于中国古代建筑大多是以木结构体系为主体结构的,所以单栋建筑的体量不宜做 得过于高大。 D.古代庭院式建筑布局,往往是将主要建设布置于中央或中轴线上,左右布置次要建 筑或围以高墙。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礼制性建筑对建筑的外观的要求比较严格,至于室内的装饰、附属物品的陈设则没 有严格的规定。 B.“堂”作为传统宅第空间布局的核心,是宾客相见的主要场所,而一切祭祀祖先的活 动则要在宗祠内举行。 C.“间架”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计量单位,间是指房屋的宽度,两面墙壁之间的空间 为一间;架是指房屋的深度。 D.在古代建筑上,颜色也具有等级,普通民居是不能用代表高贵的金、黄、赤等来作 为墙面及屋顶的色调的。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9—12 题。 安危 韩非子 安术有七,危道有六。 使天下皆极智能于仪表,尽力于权衡,以动则胜,以静则安。治世使人乐生于为是,爱 身于为非,小人少而君子多。故社稷常立,国家久安。左奔车之上无仲尼,覆舟之下无伯夷。 故号令者,国之舟车也。安则智廉生,危则争鄙起。故安国之法,若饥而食,寒而衣,不令 而自然也。先王寄理于竹帛.其道顺,故后世服。今使人饥寒去衣食,虽贲、育不能行;废 自然,虽顺道而不立。强勇之所不能行,则上不能安。上以无厌责已尽。则下对“无有“; 无有,则轻法。法所以为国也,而轻之,则功不立,名不成。 闻古扁鹊之治其病也,以刀刺骨;圣人之救危国也,以忠拂耳。刺骨,故小痛在体而长 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国。故甚病之人利在忍痛,猛毅之君以福拂耳。忍痛, 故扁鹊尽巧;拂耳,则子胥不失。寿安之术也。病而不忍痛,则失扁鹊之巧;危而不拂耳, 则失圣人之意。如此,长利不远垂,功名不久立
人主不自刻以尧而责人臣以子胥,是幸殷人之尽如比干;尽如此干,则上不失,下不亡 不权其力而有田成,而幸其身尽如比干,故国不得一安。废尧、舜而立桀、纣,则人不得乐 所长而忧所短。失所长,则国家无功;守所短,则民不乐生。以无功御不乐生,不可行于齐 民。如此,则上无以使下,下无以事上。 安危在是非,不在于强弱。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故齐万乘也,而名实不称,上空 虚于国,内不充满于名实,故臣得夺主。桀,天子也,而无是非;赏于无功,使谗谀以诈伪 为贵;诛于无罪,使伛以天性剖背。以诈伪为是,天性为非,小得胜大。 明主坚内,故不外失。失之近而不亡于远者无有。故周之夺殷也,拾遗于庭,使殷不遗 于朝,则周不敢望秋毫于境。而况敢易位乎? 明主之道忠法,其法忠心,故临之而法,去之而思。尧无胶漆之约于当世而道行,舜无 置锥之地于后世而德结。能立道于往古而重德于万世者之谓明主。 (韩非子·说林下第二十三)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世使人乐生于为是,爱身于为非爱:喜欢 B.是幸殷人之尽如比干 幸:希望 C.故齐万乘也,而名实不称 称:相称 D.故周之夺殷也,拾遗于庭 遗:丢失的东西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使谗谀以诈伪为贵 使供销以天性剖背 B.废自然,虽顺道而不立 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 C.强勇之所不能行,则上下不能安尽如比干,则上不失,下不亡 D.闻古扃鹊之治其病也 是幸殷人之尽如比干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论证“国不得安”的一组是 ①使天下皆极智能于仪表,尽力于权衡 ②上以无厌责已尽,则下对“无有” ③危而不指耳,则失圣人之意 ④人主不自刻以尧而责人臣以子胥 ⑤赏于无功,使谗谀以诈伪为贵 ⑥故周之夺殷也,拾遗于庭
人主不自刻以尧而责人臣以子胥,是幸殷人之尽如比干;尽如此干,则上不失,下不亡。 不权其力而有田成,而幸其身尽如比干,故国不得一安。废尧、舜而立桀、纣,则人不得乐 所长而忧所短。失所长,则国家无功;守所短,则民不乐生。以无功御不乐生,不可行于齐 民。如此,则上无以使下,下无以事上。 安危在是非,不在于强弱。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故齐万乘也,而名实不称,上空 虚于国,内不充满于名实,故臣得夺主。桀,天子也,而无是非;赏于无功,使谗谀以诈伪 为贵;诛于无罪,使伛以天性剖背。以诈伪为是,天性为非,小得胜大。 明主坚内,故不外失。失之近而不亡于远者无有。故周之夺殷也,拾遗于庭,使殷不遗 于朝,则周不敢望秋毫于境。而况敢易位乎? 明主之道忠法,其法忠心,故临之而法,去之而思。尧无胶漆之约于当世而道行,舜无 置锥之地于后世而德结。能立道于往古而重德于万世者之谓明主。 (韩非子·说林下第二十三)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治世使人乐生于为是,爱.身于为非 爱:喜欢 B.是幸.殷人之尽如比干 幸:希望 C.故齐万乘也,而名实不称. 称:相称 D.故周之夺殷也,拾遗.于庭 遗:丢失的东西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使谗谀以.诈伪为贵 使供销以.天性剖背 B.废自然,虽顺道而.不立 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 C.强勇之所不能行,则.上下不能安 尽如比干,则.上不失,下不亡 D.闻古扃鹊之.治其病也 是幸殷人之.尽如比干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论证“国不得安”的一组是 ( ) ①使天下皆极智能于仪表,尽力于权衡 ②上以无厌责已尽,则下对“无有” ③危而不指耳,则失圣人之意 ④人主不自刻以尧而责人臣以子胥 ⑤赏于无功,使谗谀以诈伪为贵 ⑥故周之夺殷也,拾遗于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