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 ·朗伯比尔定律是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定律,是几乎所有的光学分析仪 器(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进行定 量分析的理论依据 ·朗伯比尔定律的假设: ①照射到吸光物质上的光是严格的单色光 ②1 被测物质是由独立的、彼此之间无相互作用的吸收粒子组成
• 朗伯-比尔定律是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定律,是几乎所有的光学分析仪 器(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进行定 量分析的理论依据 • 朗伯-比尔定律的假设: ① 照射到吸光物质上的光是严格的单色光 ② 被测物质是由独立的、彼此之间无相互作用的吸收粒子组成 四、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 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
四、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 ● 透光率与吸光度 L0=1n+1+1 ·透光率T: 透射光强度I与入射光强度I,的比值 r=4 透光率T越大,溶液对光的吸收越少 *实验中,被测溶液与参比溶液分别置于同样质地和厚度的比色皿中, 反射光强度大小近似可相互抵消(以参比溶液校正) ·吸光度(absorbance)A: 透光率的负对数 A=-1gT=1g(I。/I)
l 透光率与吸光度 • 透光率T: 透射光强度 It 与入射光强度 I0 的比值 I 0 I T t = 透光率T 越大,溶液对光的吸收越少 *实验中,被测溶液与参比溶液分别置于同样质地和厚度的比色皿中, 反射光强度大小近似可相互抵消(以参比溶液校正) • 吸光度(absorbance)A: 透光率的负对数 lg lg( / ) A = - T = I 0 It 四、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 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
四、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 ·朗伯定律(于1760年提出): 如果溶液的浓度一定,则光对物质的吸收程度与它通过的溶液厚度 成正比 朗伯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A=1og(I。/I)=Kb 式中, A-吸光度 1-入射光强度 I一透射光强度 K,一比例常数 b-液层厚度(即光程)
• 朗伯定律(于1760年提出): 如果溶液的浓度一定,则光对物质的吸收程度与它通过的溶液厚度 成正比 朗伯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A = log(I 0 / It ) = K 0b 式中, A – 吸光度 I0 – 入射光强度 I – 透射光强度 K0 – 比例常数 b – 液层厚度(即光程) 四、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 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
四、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 比尔定律(于1852年提出): 当单色光通过液层厚度一定的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 浓度成正比 比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A=1og(I。/I)=Kc 式中, A-吸光度 -入射光强度 14-透射光强度 K1一比例常数 c一溶液中吸光物质的浓度
• 比尔定律(于1852年提出): 当单色光通过液层厚度一定的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 浓度成正比 比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式中, A – 吸光度 I0 – 入射光强度 It – 透射光强度 K1 – 比例常数 c – 溶液中吸光物质的浓度 A = log(I 0 / It ) = K 1 c 四、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 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
四、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 ·朗伯比尔定律:(将朗伯定律与比尔定律合并) 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通过某一均匀的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 溶液的浓度和光程的乘积成正比 ·朗伯-比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A=1og(I。/I,)=Kbc 式中, A-吸光度 1-入射光强度 14-透射光强度 K2一比例常数,一般称为吸光系数 b-液层厚度(即光程) C-溶液中吸光物质的浓度 朗伯-比尔定律是光度分析中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
• 朗伯-比尔定律:(将朗伯定律与比尔定律合并) 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通过某一均匀的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 溶液的浓度和光程的乘积成正比 • 朗伯-比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式中, A – 吸光度 I0 – 入射光强度 It – 透射光强度 K2 – 比例常数,一般称为吸光系数 b – 液层厚度(即光程) c – 溶液中吸光物质的浓度 A = log(I 0 / It ) = K 2bc 朗伯-比尔定律是光度分析中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 四、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 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