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学(下)》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31903 课程名称:中级财务会计学(下) 英文名称:Intermediate Financial Accounting(II)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48学时 学分:3学分 适用对象: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和财政学、税收学、资产评估等专业本 科学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初级财务会计学》、《中级财务会 计学(上)》等 二、课程简介 《中级财务会计学(下)》是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据财 务会计的基本特点,以财务会计的目的为导向、会计要素为主线来组织与安排课程的 内容。在阐述了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资产要素的基础上,对成本计算方法、负债、 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具体组成内容进行分述,最后将所有项目汇总于三 大会计报表的编制。使学生在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同时,具备 独立完成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财务会计处理及会计报表编制的能力与水平。 Intermediate Financial Accounting(II)is one of the major courses.Financial Accounting meets the specialized needs of exteral and interal users.The course instructs detailed substance of accountant essential five factors,basic cost accounting methodsand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such as the balance sheet,the income statement,and the statement of cash flows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 《中级财务会计学(下)》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31903 课程名称:中级财务会计学(下) 英文名称:Intermediate Financial Accounting(Ⅱ)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48 学时 学 分:3 学分 适用对象: 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和财政学、税收学、资产评估等专业本 科学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初级财务会计学》、《中级财务会 计学(上)》等 二、课程简介 《中级财务会计学(下)》是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据财 务会计的基本特点,以财务会计的目的为导向、会计要素为主线来组织与安排课程的 内容。在阐述了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资产要素的基础上,对成本计算方法、负债、 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具体组成内容进行分述,最后将所有项目汇总于三 大会计报表的编制。使学生在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同时,具备 独立完成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财务会计处理及会计报表编制的能力与水平。 Intermediate Financial Accounting(Ⅱ) is one of the major courses. Financial Accounting meets the specialized needs of external and internal users. The course instructs detailed substance of accountant essential five factors, basic cost accounting methods and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such as the balance sheet, the income statement, and the statement of cash flows.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是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必修课程,是介绍企业会计要素确认、计量 和披露的专业主干课程。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处理方 法,培养学生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对会计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从理 论上找出依据。 2.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讨论,培养学生运用财务会计理论分析与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财务会计问题的科学创新思维。 3。育人目标:树立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价值理想信念,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和诚信理念,培养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 不做假账的合格会计人才,养成认真、责任、担当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九章资产减值 (一)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应了解资产减值的含义,掌握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资产减值的认定 标准:熟练掌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的理论依据与计算方法:并熟练掌握各类资产减 值的会计处理。 2.育人目标 结合理论前沿与资本市场商誉“黑天鹅”实践,提供了具体场景,增强了对专 业知识的学习深度与广度:实际业务处理中,正确计提资产减值,不做假账,坚持 准则:具体业务处理过程中实现会计监督职能。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资产减值概述
2 课程性质:是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必修课程,是介绍企业会计要素确认、计量 和披露的专业主干课程。 教学目的: 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处理方 法,培养学生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对会计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从理 论上找出依据。 2. 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讨论,培养学生运用财务会计理论分析与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财务会计问题的科学创新思维。 3. 育人目标:树立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价值理想信念,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和诚信理念,培养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 不做假账的合格会计人才,养成认真、责任、担当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九章 资产减值 (一)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应了解资产减值的含义,掌握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资产减值的认定 标准;熟练掌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的理论依据与计算方法;并熟练掌握各类资产减 值的会计处理。 2.育人目标 结合理论前沿与资本市场商誉“黑天鹅”实践,提供了具体场景,增强了对专 业知识的学习深度与广度;实际业务处理中,正确计提资产减值,不做假账,坚持 准则;具体业务处理过程中实现会计监督职能。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资产减値概述
1.主要内容 (1)资产减值的含义 (2)资产减值的确认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资产减值的定义及本质 (2)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标准 (3)《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规定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所有资产都会发生减值吗? (2)案例分析资产减值。 第二节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1.主要内容 (1)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基本方法 (2)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估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定义 (2)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 (3)企业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具体参照顺序 (4)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 (5)折现率的预计 (6)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预计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3 1.主要内容 (1)资产减值的含义 (2)资产减值的确认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资产减值的定义及本质 (2)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标准 (3)《企业会计准则 2006》的规定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所有资产都会发生减值吗? (2)案例分析资产减值。 第二节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1.主要内容 (1)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基本方法 (2)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估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定义 (2)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 (3)企业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具体参照顺序 (4)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 (5)折现率的预计 (6)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预计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应该遵循的理念是什么? (2)案例分析资产可收回金额。 4.思政元素 通过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算,培养学生客观“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了解资 产的市场价值,遵循准则,全面考虑资产可收回金额如何确定?具体采用哪一种方 式更为适当,培养学生工作认真,不畏艰辛的乐观向上精神。 第三节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 1.主要内容 (1)资产减值损失确认与计量的一般原则 如果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 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 值准备。 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推销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 整,以使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 残值)。 (2)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 企业应当设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按照资产类别进行明细核算,反映各类 资产在当期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同时,应当根据不同的资产类别,分别设置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科目。 按我国资产减值准则的规定,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 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 后的资产账面价值。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4 (1)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应该遵循的理念是什么? (2)案例分析资产可收回金额。 4.思政元素 通过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算,培养学生客观“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了解资 产的市场价值,遵循准则,全面考虑资产可收回金额如何确定?具体采用哪一种方 式更为适当,培养学生工作认真,不畏艰辛的乐观向上精神。 第三节 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 1.主要内容 (1)资产减值损失确认与计量的一般原则 如果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 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 值准备。 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 整,以使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 残值)。 (2)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 企业应当设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按照资产类别进行明细核算,反映各类 资产在当期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同时,应当根据不同的资产类别,分别设置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科目。 按我国资产减值准则的规定,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 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 后的资产账面价值。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2)“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核算内容 (3)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 整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为什么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 (2)案例分析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 4.思政元素 案例讨论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损失确认与计量,融入通过计提减值损失,转回减 值损失,如何操纵利润,提供虚假财务信息。通过“广州浪奇5.72亿丢失存货全部 计提,还有15亿亏哪了?”案例全面分析通过减值给报表使用者带来的损失,树立 正确的会计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四节资产组的认定及诚值处理(略讲) 1.主要内容 (1)资产组的认定 (2)资产组减值测试 (3)总部资产的减值测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资产组的概念 (2)认定资产组应当考虑的因素 (3)资产组认定后不得随意变更 (4)资产组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基础
5 (1)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2)“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核算内容 (3)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 整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为什么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 (2)案例分析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 4.思政元素 案例讨论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损失确认与计量,融入通过计提减值损失,转回减 值损失,如何操纵利润,提供虚假财务信息。通过 “广州浪奇5.72亿丢失存货全部 计提,还有 15 亿亏哪了?”案例全面分析通过减值给报表使用者带来的损失,树立 正确的会计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四节 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略讲) 1.主要内容 (1)资产组的认定 (2)资产组减值测试 (3)总部资产的减值测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资产组的概念 (2)认定资产组应当考虑的因素 (3)资产组认定后不得随意变更 (4)资产组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