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统一检测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东省肇庆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统一检测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技术也可以“诗意盎然” 刘根生 ①一位新锐设计师受梵高名画《星空》的启发,设计出一条“夜光自行车道” 路面上镶嵌着成千上万颗发着蓝绿色微光的小石头,如同银河洒落人间,令人叫 绝。设计师认为,技术不应是坚硬麻木的存在,而应“以一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 的方式强化我们的感受能力”。 ②的确,技术并不只具有实用价值,亦可以是审美价值的搖篮。中国的陶瓷 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皆因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得益 彰。技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艺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技术与诗意融合,更能熏 染出高品质的生活。当我们向科技的诗意一面投去更多关注,就不难发现,技术 也可以充满温度和情怀,饱含灵性和魅力。 ③国内外一些城市,涌现出一种叫做“垂直森林”的新式建筑,层层种下乔 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让绿植充满建筑空间。传统观念里,城市的钢筋水泥风格 同绿色自然格格不入,“垂直森林”的建筑设计却成功让人与自然超越空间局限 融合在一起,为“诗意的栖居”创造了无限可能。 ④科学同样要有美感,技术创新也能很诗意。如果把科技比作繁茂的大树, 效率和性能是其树干,人文要素则近乎于树枝和树叶。没有树干,枝叶无所依存; 剥捭树皮,去除叶子,树干不过是根木头。科技不能只有理性思维、缺少“诗性 思维”,否则就难免枯燥无趣。以城市规划来说,许多城市的新堿区道路、公共 广场都唯宽大是从,不仅不讲科学,实际上也诗意无存,既浪费也没有特色。 ⑤“技术的诗意”,其实不是铺陈、夸张、搞怪,而是“得夭之道,其事若 自然”。如同庖丁解牛,始终按照其结构特征用刀,在顺应自然求至善中尽显智 慧和技艺。其中凝聚着“真”——尊重规律、以道驭术;凝聚着“善”—一简约
广东省肇庆市 2018 届高三第一次统一检测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广东省肇庆市 2018 届高三第一次统一检测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技术也可以“诗意盎然” 刘根生 ①一位新锐设计师受梵高名画《星空》的启发,设计出一条“夜光自行车道”, 路面上镶嵌着成千上万颗发着蓝绿色微光的小石头,如同银河洒落人间,令人叫 绝。设计师认为,技术不应是坚硬麻木的存在,而应“以一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 的方式强化我们的感受能力”。 ②的确,技术并不只具有实用价值,亦可以是审美价值的摇篮。中国的陶瓷 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皆因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得益 彰。技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艺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技术与诗意融合,更能熏 染出高品质的生活。当我们向科技的诗意一面投去更多关注,就不难发现,技术 也可以充满温度和情怀,饱含灵性和魅力。 ③国内外一些城市,涌现出一种叫做“垂直森林”的新式建筑,层层种下乔 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让绿植充满建筑空间。传统观念里,城市的钢筋水泥风格 同绿色自然格格不入,“垂直森林”的建筑设计却成功让人与自然超越空间局限 融合在一起,为“诗意的栖居”创造了无限可能。 ④科学同样要有美感,技术创新也能很诗意。如果把科技比作繁茂的大树, 效率和性能是其树干,人文要素则近乎于树枝和树叶。没有树干,枝叶无所依存; 剥掉树皮,去除叶子,树干不过是根木头。科技不能只有理性思维、缺少“诗性 思维”,否则就难免枯燥无趣。以城市规划来说,许多城市的新城区道路、公共 广场都唯宽大是从,不仅不讲科学,实际上也诗意无存,既浪费也没有特色。 ⑤“技术的诗意”,其实不是铺陈、夸张、搞怪,而是“得天之道,其事若 自然”。如同庖丁解牛,始终按照其结构特征用刀,在顺应自然求至善中尽显智 慧和技艺。其中凝聚着“真”——尊重规律、以道驭术;凝聚着“善”——简约
利物、患而不费;凝聚着“美”——巧夺天工、出神入化。多些“技术的诗意”, 实质正是遵守技术伦理,把创意和人文有机融合,用“人的尺度”统摄技术,给 人更多便利感受和美的体验。 ⑥为什么有些技术成果缺乏良好用户体验?不是技术创新能力达不到,而是 在贪多求快的浮躁心理驱使下主动放弃了对诗意的探求。这提醒我们,无论是规 划设计还是科学研究都极具专业性,决策者有必要多咨询专业人士意见,防止“政 绩冲动”和“商业驱使”误导决策。一切技术创新的目的都在于提升生活品质, 理应多从人文领域寻求灵感启发和精神支柱,在实用和审美并重中释放智慧和技 乙 ⑦美是愉悦源泉,美也是巨大竞争力。科技之美,立足于“人的尺度”,内 藴着“技术为体、文化为魂”的规律。让科技的真、善、美可观可触可感,我们 才能最大程度地兑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这说明审美价值 重于实用价值。 B.层层种下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让绿植充满建筑空间,这种“垂直森林” 的新式建筑的出现,体现了对传统观念的突破 C.美具有巨大的竞争力,技术讲究美感,说到底就是为了增强科技产品的竞争 力 D.追求技术的诗意,要用“人的尺度”统摄技术,即考虑到人对科技产品的尺 寸的要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着技术的诗意,通过大量的例子,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技术诗意 的重要性、可行性等问题。 B.文章第④段以大树为喻,形象地阐明了效率、性能与人文要素之间相辅相成 的关系。 C.文章第⑤段在上文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技术诗意的特征,为自己的立论 提供了理论依据
利物、惠而不费;凝聚着“美”——巧夺天工、出神入化。多些“技术的诗意”, 实质正是遵守技术伦理,把创意和人文有机融合,用“人的尺度”统摄技术,给 人更多便利感受和美的体验。 ⑥为什么有些技术成果缺乏良好用户体验?不是技术创新能力达不到,而是 在贪多求快的浮躁心理驱使下主动放弃了对诗意的探求。这提醒我们,无论是规 划设计还是科学研究都极具专业性,决策者有必要多咨询专业人士意见,防止“政 绩冲动”和“商业驱使”误导决策。一切技术创新的目的都在于提升生活品质, 理应多从人文领域寻求灵感启发和精神支柱,在实用和审美并重中释放智慧和技 艺。 ⑦美是愉悦源泉,美也是巨大竞争力。科技之美,立足于“人的尺度”,内 蕴着“技术为体、文化为魂”的规律。让科技的真、善、美可观可触可感,我们 才能最大程度地兑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这说明审美价值 重于实用价值。 B. 层层种下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让绿植充满建筑空间,这种“垂直森林” 的新式建筑的出现,体现了对传统观念的突破。 C. 美具有巨大的竞争力,技术讲究美感,说到底就是为了增强科技产品的竞争 力。 D. 追求技术的诗意,要用“人的尺度”统摄技术,即考虑到人对科技产品的尺 寸的要求。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围绕着技术的诗意,通过大量的例子,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技术诗意 的重要性、可行性等问题。 B. 文章第④段以大树为喻,形象地阐明了效率、性能与人文要素之间相辅相成 的关系。 C. 文章第⑤段在上文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技术诗意的特征,为自己的立论 提供了理论依据
D.认为技术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这是文章论述技术应是实用价 值和审美价值相融合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某些技术成果之所以缺少良好的用户体验,根本原因在于设计者在“贪多求 快的浮躁心理驱使下主动放弃了对诗意的探求”。 B.一切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在于提升生活品质,但某些决策者在规划设计中往往 偏向于追求政绩和商业价值。 C.技术的诗意固然重要,但不能随意地铺陈、夸张、搞怪,而应遵循规律,自 然而为之 D.许多城市的新城区道路、公共广场一味讲求宽大,显得浪费又没有美感,其 中原因可能是决策者事先没有向专业人士咨询意见。 【答案】1.B2.B3.A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理解。仔细阅读文本,找到相 应的答题区间,认真理解备选答案的表述与文章的表述的差异,方能知道对错。 A项错在“这说明审美价值重于实用价值”。原文句子“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 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皆因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得益彰。℃C项 错在“说到底就是为了增强科技产品的竞争力”。原文说“凝聚着美...给人更 多便利感受和美的体验”。D项错在“多些技术的诗意,实质正是遵守技术伦理, 把创意和人文有机融合。”偷换概念 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 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 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 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 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此题的选项B项。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论证方式和论证思路。仔细阅读文本,找到相应的 答题区间,认真理解备选答案的表述与文章的表述的差异,方能知道对错。B项 错在“效率、性能与人文要素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之间不是相辅相成的
D. 认为技术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这是文章论述技术应是实用价 值和审美价值相融合的前提。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某些技术成果之所以缺少良好的用户体验,根本原因在于设计者在“贪多求 快的浮躁心理驱使下主动放弃了对诗意的探求”。 B. 一切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在于提升生活品质,但某些决策者在规划设计中往往 偏向于追求政绩和商业价值。 C. 技术的诗意固然重要,但不能随意地铺陈、夸张、搞怪,而应遵循规律,自 然而为之。 D. 许多城市的新城区道路、公共广场一味讲求宽大,显得浪费又没有美感,其 中原因可能是决策者事先没有向专业人士咨询意见。 【答案】1. B 2. B 3. A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理解。仔细阅读文本,找到相 应的答题区间,认真理解备选答案的表述与文章的表述的差异,方能知道对错。 A 项错在“这说明审美价值重于实用价值”。原文句子“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 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皆因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得益彰。”C 项 错在“说到底就是为了增强科技产品的竞争力”。原文说“凝聚着美……给人更 多便利感受和美的体验”。D 项错在“多些技术的诗意,实质正是遵守技术伦理, 把创意和人文有机融合。”偷换概念。 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 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 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 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 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此题的选项 B 项。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论证方式和论证思路。仔细阅读文本,找到相应的 答题区间,认真理解备选答案的表述与文章的表述的差异,方能知道对错。B 项 错在“效率、性能与人文要素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之间不是相辅相成的
关系,而是相得益彰,互不缺少的关系。缺少“效率、性能”的科技,没有使用 价值。而缺少“人文要素”的科技创新美感。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A项错在此句表述本 身就是错误。“某些技术成果缺少良好的用户体验的根本原因在于设计者在“贪 多求快的浮躁心理驱使下主动放弃了对诗意的探求 点睛: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要从题干中审明答题的方向,比如本题中,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就要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 的文字,然后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或者选项的内容与文章的信息 是否一致。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石头 李娟 我总是喜欢一个人在河边捡石头。由于我的“喜欢”,石头们被分成了好看 和不好看的两种。由于我的喜欢,世界微微失衡。好在我的这种“喜欢”力量微 薄,不足以影响真正的现实世界。顶多影响一下我对两块石头的取舍,顶多影响 两块石头的命运吧。 我反复对比,放弃了一块石头,占有了另一块。但被我占有的石头从此之后 真的就属于我了吗?不是的,从此之后,它只是和我并列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而已。 贪婪与“喜爱”的不同之处在哪里?……每当我独自走在大风中的高高河岸 上,看向对岸缠绵起伏的金色沙丘,再看向秋夭深蓝无底的夭空,长久注目悬于 夕阳一侧的半透明的圆月……,便暗暗否定了自己曾深深坚信的很多东西。 当我生活在更加荒凉遥远的南面冬牧场上时,闲暇时间也喜欢在沙漠中长时 间散步,寻找脚下的美丽碎片。 牧羊人居麻看着我入迷地把玩那些彩色小石子,便问我:“它们值多少钱?” 我说:“不值钱。但我觉得很好看。”他表示怀疑。他感慨地说:“这种事只有 你们汉族人才知道。你们一看就知道哪块石头值钱。你们专门开几百公里的车来 到我们的戈壁滩上捡石头。我们呢,世世代代在这里放羊,天天踩过那么多石头, 却什么也不知道。没办法,我们什么也不懂,我们捡的石头都卖不了钱。”他坚
关系,而是相得益彰,互不缺少的关系。缺少“效率、性能”的科技,没有使用 价值。而缺少“人文要素”的科技创新美感。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A 项错在此句表述本 身就是错误。“某些技术成果缺少良好的用户体验的根本原因在于设计者在“贪 多求快的浮躁心理驱使下主动放弃了对诗意的探求”。” 点睛: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要从题干中审明答题的方向,比如本题中,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就要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 的文字,然后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或者选项的内容与文章的信息 是否一致。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石 头 李 娟 我总是喜欢一个人在河边捡石头。由于我的“喜欢”,石头们被分成了好看 和不好看的两种。由于我的喜欢,世界微微失衡。好在我的这种“喜欢”力量微 薄,不足以影响真正的现实世界。顶多影响一下我对两块石头的取舍,顶多影响 两块石头的命运吧。 我反复对比,放弃了一块石头,占有了另一块。但被我占有的石头从此之后 真的就属于我了吗?不是的,从此之后,它只是和我并列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而已。 贪婪与“喜爱”的不同之处在哪里?……每当我独自走在大风中的高高河岸 上,看向对岸缠绵起伏的金色沙丘,再看向秋天深蓝无底的天空,长久注目悬于 夕阳一侧的半透明的圆月……,便暗暗否定了自己曾深深坚信的很多东西。 当我生活在更加荒凉遥远的南面冬牧场上时,闲暇时间也喜欢在沙漠中长时 间散步,寻找脚下的美丽碎片。 牧羊人居麻看着我入迷地把玩那些彩色小石子,便问我:“它们值多少钱?” 我说:“不值钱。但我觉得很好看。”他表示怀疑。他感慨地说:“这种事只有 你们汉族人才知道。你们一看就知道哪块石头值钱。你们专门开几百公里的车来 到我们的戈壁滩上捡石头。我们呢,世世代代在这里放羊,天天踩过那么多石头, 却什么也不知道。没办法,我们什么也不懂,我们捡的石头都卖不了钱。”他坚
信有一个关于石头的秘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他捏起我的一块石头看了又看。再 次感慨自己的命运。我说:“我只是喜欢它的颜色而已,看,红红的!”他仍然 不相信。 在北疆,无论是216国道线还是217国道线,沿着荒凉空旷的公路上下,几 乎每过一百公里就可看到几顶帐篷,三五个卖石头的摊位。 那些石头从表面看上去灰头土脸、普通至极。但剖开后,却有着透明而梦幻 的内瓤。 我觉得很多时候,它所谓的“价值”并非在于它的美丽,而在于它的这种反 差吧? 是的,大家为这种石头冠名为“戈壁玉”。 戈壁玉真多啊。虽然名字被冠以“玉”,但毕竟不是玉。玉应该是更细腻绵 密的质地,有着更柔和的光泽。作为荒野中的存在,戈壁玉的确是美丽的,甚至 令人眩目。可一旦离开荒野,离开纯粹的蓝天和粗砾的大地,它的美丽便迅速枯 萎 在海南三亚,在全国离阿勒泰最遥远的地方,我也曾见过我们的戈壁玉。满 满的,一板车又一板车,堆在街头叫卖。各种形状的吊坠、配饰,十元三件。如 塑料制品一样面无表情,如塑料制品一样亷价,冋时,如塑料制品一样千篇一律 可是,一边是戈壁玉成山成海的盛况,另一边,却是大地的千疮百孔。 开始,人们只是在节假日里当作野游一样去郊外捡拾着玩耍。他们把车停在 公路边,沿着公路上下行走,碰运气一般翻找大地表层的石头。后来越来越多的 人开始专职干这个。他们越走越远,越来越深入。搜罗遍了大地的毎一个角落。 开始,他们开着小四轮拖拉机进入荒野。后来,开着挖掘机进入。疯狂开采 的后果也许就是“十元三个”吧。可是,我却知道这块平凡的小小玉石有着比世 界上任何一个凡人都壮阔崎岖的经历。我几乎亲眼看到它碎裂于洪荒时代的大地 震时期。看着它被海水冲击亿万年。海枯石烂之后,又被泥石流埋没亿万年。接 下来,日复一日的风吹日晒,终于有一天它重见天日,躺在球上一条平凡的河流 边,天衣无缝地锿嵌在一个平凡的泥土凹窝里。 我还看到了它的最后一幕记忆
信有一个关于石头的秘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他捏起我的一块石头看了又看。再 次感慨自己的命运。我说:“我只是喜欢它的颜色而已,看,红红的!”他仍然 不相信。 在北疆,无论是 216 国道线还是 217 国道线,沿着荒凉空旷的公路上下,几 乎每过一百公里就可看到几顶帐篷,三五个卖石头的摊位。 那些石头从表面看上去灰头土脸、普通至极。但剖开后,却有着透明而梦幻 的内瓤。 我觉得很多时候,它所谓的“价值”并非在于它的美丽,而在于它的这种反 差吧? 是的,大家为这种石头冠名为“戈壁玉”。 戈壁玉真多啊。虽然名字被冠以“玉”,但毕竟不是玉。玉应该是更细腻绵 密的质地,有着更柔和的光泽。作为荒野中的存在,戈壁玉的确是美丽的,甚至 令人眩目。可一旦离开荒野,离开纯粹的蓝天和粗砾的大地,它的美丽便迅速枯 萎。 在海南三亚,在全国离阿勒泰最遥远的地方,我也曾见过我们的戈壁玉。满 满的,一板车又一板车,堆在街头叫卖。各种形状的吊坠、配饰,十元三件。如 塑料制品一样面无表情,如塑料制品一样廉价,同时,如塑料制品一样千篇一律。 可是,一边是戈壁玉成山成海的盛况,另一边,却是大地的千疮百孔。 开始,人们只是在节假日里当作野游一样去郊外捡拾着玩耍。他们把车停在 公路边,沿着公路上下行走,碰运气一般翻找大地表层的石头。后来越来越多的 人开始专职干这个。他们越走越远,越来越深入。搜罗遍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开始,他们开着小四轮拖拉机进入荒野。后来,开着挖掘机进入。疯狂开采 的后果也许就是“十元三个”吧。可是,我却知道这块平凡的小小玉石有着比世 界上任何一个凡人都壮阔崎岖的经历。我几乎亲眼看到它碎裂于洪荒时代的大地 震时期。看着它被海水冲击亿万年。海枯石烂之后,又被泥石流埋没亿万年。接 下来,日复一日的风吹日晒,终于有一天它重见天日,躺在球上一条平凡的河流 边,天衣无缝地镶嵌在一个平凡的泥土凹窝里。 我还看到了它的最后一幕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