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练习 、概念题 结构分析 三、轮系 四、齿轮 五、凸轮 六、运动 七、连枉 八、调节
综合练习 一、概念题 二、结构分析 三、轮系 四、齿轮 五、凸轮 六 、运动 七、连杆 八、调节
基本概念 1.请说出三种可作间歇运动的机构1,_2,3 2.当直齿轮与直齿条标准啮合时,齿轮的节圆与分度圆4,齿条的节线与分度线5 当直齿轮与直齿条非标准啮合时,齿轮的节圆与分度圆6,齿条的节线与分度线7 3.为了使动力性能良好,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应8,但这会使凸轮的基圆半 径9 4.决定渐开线齿廓形状的基本参数是10,_11,12。 5.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可采用13来调节,而非周期性速度波动一般用14来调节。 6.在凸轮机构从动件几种常用运动规律中,15运动规律有刚性冲击;16和17运 动规律有柔性冲击;18运动规律没有冲击。 7.曲柄摇杆机构中,若曲柄为原动件,则该机构的最小传动角一定位于19 8.要使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其20数目与21数目应该相等 9.对于静平衡的转子,有可能是22不平衡的;而动平衡的转子,则一定是23平衡的。 10.具有急回运动的铰链四杆机构,其原动件作24转动,且一定存在着极位夹角, 其行程速比系数K必然大于25
铰链四 作 24 4 凸轮机构 棘轮机构 槽轮机构 重合 重合 重合 平行 减小 增大 模数 齿数 压力角 飞轮 调速器 等速 等加速 等减速 余弦 正弦 曲柄与机架共线时 原动件 自由度 动 静 整周匀速 1 铰链四 作 24 4 基本概念
11.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凡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等于其它两杆 长度之和,则必有曲柄存在。 12.对复合轮系整体加上一个与系杆转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角速度 则整个轮系就转化为一个定轴轮系 O 13平面机构中,高副的约束数为1白由度数为2 14组成移动副的两构件瞬心位于:垂直相对运动方向无穷远处 组成转动副的两构件瞬心位于: 转动中心处 组成平面高副的两构件瞬心位于:接触点的共法线上 15.一对外啮合的斜齿轮正确啮合条件是:m=m2=ma1=a2=209B=B2 16.写出种能转动变为移动的机构的称 曲柄滑块机构正弦机构齿轮齿条机构凸轮机构 17田标准共冬卫具加工周村步松一避免共松相扭的措施有: 齿数>17 正变位 斜齿轮 18.回转件的动平衡的条所有惯性力的合力等于零,惯性力偶的合力偶等于零 静平衡的条件是 所有惯性力的合力等于零
11.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凡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等于其它两杆 长度之和,则必有曲柄存在。 ( ) 12. 对复合轮系整体加上一个与系杆转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角速度 ,则整个轮系就转化为一个定轴轮系。 ( ) 13. 平面机构中,高副的约束数为 ,自由度数为 。 14. 组成移动副的两构件瞬心位于: 1 组成转动副的两构件瞬心位于: 1 组成平面高副的两构件瞬心位于: 1 15.一对外啮合的斜齿轮正确啮合条件是: 1 16.写出几种能将转动变为移动的机构的名称: 1 17.用标准齿条刀具加工圆柱齿轮,避免齿轮根切的措施有: 1 18.回转件的动平衡的条件是: 1 静平衡的条件是: 1 1 2 垂直相对运动方向无穷远处 转动中心处 接触点的共法线上 m1= m2=mn,a1= a2=200 ,b1= -b2 曲柄滑块机构 正弦机构 齿轮齿条机构 凸轮机构 齿数>17 正变位 斜齿轮 所有惯性力的合力等于零,惯性力偶的合力偶等于零。 所有惯性力的合力等于零
计算下图所示机构的自由度,若含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应具体指出。并问 该机构的运动是否确定(图中标有箭头的构件表示原动件)?最后,对该机构进行结构组成 分析,指出该机构的级别。 复合铰链 局部自由度 A 解:F=3n-2P1-PH=3×72×9-1=2 因原动件数等于机构自由度,故运动确定。 高副低代 机构由3个Ⅱ级杆组组成。 机构为∏级机构
结构分析 解: 复合铰链 局部自由度 F=3n-2PL-PH=37-2 9-1=2 因原动件数等于机构自由度,故运动确定。 高副低代 机构由3个II级杆组组成。 机构为II级机构
下图所示轮系中,设已知n1=1000r/min,各轮齿数为z1=36,z2=60,23=23,z4=49,z4=69, 25=31,z6=131,z7=94,2=36,=166,试求系杆H的转速nn。 解:划分轮系 n1234 60×49 3.5507 36×23 H nI 281.6 3.507 n6=n7 131 -1.9(2) 69 H n 166 1.77(3) 94 联解(1)(2)(3)得n1=35.07r/min 转向与4相同
轮系 解:划分轮系 1 3 2 4 4 1 z z z z n n = 3.5507 36 23 60 49 = = 3.5507 1 4 n n = = 281.6 (1) 4' 6 6 7 7 4 7 4'6 z z n n n n i = − − − = 69 131 7 4 7 = − − − n n n = −1.9 (2) 7 9 9 7 79 z z n n n n i H H H = − − − = 94 7 166 = − − − H H n n n = −1.77 (3) 联解(1)(2)(3)得 nH=35.07 r/min 转向与4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