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语法(上) 第一节词类活用 什么叫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 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 功能,在句中充当其他类词,这种临时 的灵活运用就叫词类活用 如:“驴不胜怒,蹄之
第三章 语法(上) 第一节 词类活用 一、什么叫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 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 功能,在句中充当其他类词,这种临时 的灵活运用就叫词类活用。 如:“驴不胜怒,蹄之
二、古汉语中常见的几种活用情况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 里,往往活用为动词。名词在下述情况 下活用为动词。 1.名词单独充当陈述句的谓语 如:“许子冠乎?”(《孟子滕文公上》 ·2.名词后面带有宾语,特别是代词宾语。 如:“从左右,皆肘之。”(《左传成 公二年》)
二、古汉语中常见的几种活用情况 •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 里,往往活用为动词。名词在下述情况 下活用为动词。 • 1.名词单独充当陈述句的谓语。 如:“许子冠乎?”(《孟子·滕文公上》) • 2.名词后面带有宾语,特别是代词宾语。 如:“从左右,皆肘之。”(《左传·成 公二年》)
3.名词前有能愿动词或副词 如: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晁错《论贵 粟疏》) 4.名词后带有补语,且句中别无其他动词。 如: “师还,馆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3.名词前有能愿动词或副词 如: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 •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晁错《论贵 粟疏》) 4.名词后带有补语,且句中别无其他动词。 • 如: • “师还,馆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5.名词用“而”与动词连接。 如: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史记项羽本 纪》)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战国策·齐策四》) 6.名词用在所字结构中“所”字后面 如: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 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5.名词用“而”与动词连接。 • 如: •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史记·项羽本 纪》) •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战国策·齐策四》) 6.名词用在所字结构中“所”字后面。 • 如: •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 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使动用法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多见于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一般不带宾语,如果带上宾 语,一般都是使动用法。 例 1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 语·季氏》) 2庄公寤生,惊姜氏。(《左传·僖公元年》
二、使动用法 •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 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多见于不及物动词。 • 不及物动词一般不带宾语,如果带上宾 语,一般都是使动用法。 • 例: • 1.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 语·季氏》) • 2.庄公寤生,惊姜氏。(《左传·僖公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