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要求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理解名词概念:构件、零件、运动副(三要素、元素、高副、 低副)、约束、运动链、机构、运动简图; 2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3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及应用(注意事项:复合铰链 虚约束、局部自由); 4基本杆组的条件及机构分类
《机械原理》课程要求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理解名词概念:构件、零件、运动副(三要素、元素、高副、 低副)、约束、运动链、机构、运动简图; 2.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3.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及应用(注意事项:复合铰链、 虚约束、局部自由); 4.基本杆组的条件及机构分类
第三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速度瞬心(两个构件相对速度为零的点)、数目、位置(直 接相联构件一直观法、不直接相联构件一三心定律),应用 (速度分析); 2用相对运动矢量方程图解法对机构进行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同一个构件上两个不同点之间的运动关系、两个构件上的重 合点; 3深刻理解速度多边形、速度影象、加速度多边形、加速度影 象的特性及其物理含义,能熟练运用影象原理求任意点的速度 和加速度。 第四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不要求)
第三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速度瞬心(两个构件相对速度为零的点)、数目、位置 (直 接相联构件-直观法、不直接相联构件-三心定律),应用 (速度分析); 2.用相对运动矢量方程图解法对机构进行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同一个构件上两个不同点之间的运动关系、两个构件上的重 合点; 3.深刻理解速度多边形、速度影象、加速度多边形、加速度影 象的特性及其物理含义,能熟练运用影象原理求任意点的速度 和加速度。 第四章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不要求)
第五章机械中的摩擦和机械效率 1运动副中的摩擦;理解摩擦角、摩擦圆和当量摩擦系数的概念; 2掌握运动副中总反力的求法,能进行简单机构的受力分析。 3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4掌握机械自锁和自锁机械的概念,以及机械自锁几何条件的 求法
1.运动副中的摩擦;理解摩擦角、摩擦圆和当量摩擦系数的概念; 2.掌握运动副中总反力的求法,能进行简单机构的受力分析。 3.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第五章 机械中的摩擦和机械效率 4.掌握机械自锁和自锁机械的概念,以及机械自锁几何条件的 求法
第六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演化及应用; 2曲柄存在条件、传动角γ、压力角a、死点、急回特性:极 位夹角和行程速比系数等物理含义,并熟练掌握其确定方法; 3掌握按连杆二组位置、三组位置、连架杆三组对应位置、行 程速比系数设计四杆机构的原理与方法
1.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演化及应用; 2.曲柄存在条件、传动角γ、压力角α、死点、急回特性:极 位夹角和行程速比系数等物理含义,并熟练掌握其确定方法; 3.掌握按连杆二组位置、三组位置、连架杆三组对应位置、行 程速比系数设计四杆机构的原理与方法。 第六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第七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从动件运动规律:特性及作图法。 2理论轮廓与实际轮廓的关系。 3凸轮压力角a与基圆半径r0的关系; 4掌握用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的步骤与方法; 5.掌握解析法在凸轮轮廓设计中的应用
1.从动件运动规律:特性及作图法。 2.理论轮廓与实际轮廓的关系。 3.凸轮压力角α与基圆半径r0的关系; 第七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4.掌握用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的步骤与方法; 5.掌握解析法在凸轮轮廓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