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实验 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力学实验 英文名称 Mechanics experiment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36/2 开设学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力学 适用专业物理学 课程简介 力学实验是面向物理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为 物理实验数据的基本处理方法,力学领域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基本实验方法、 常用测量仪器的原理及应用和实验设计的基本能力等。按照课程建设的指导思 想:“加强基础,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全面提高”,精心选择了三个类型(基 础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十个实验项目。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 学生在实验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方面得到系统训练,实验能力和素 质逐步提高 三、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学习物理实验基础知识的同时,在力学实验的 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等方面受到较系统的训练,掌握初步的实验能力,逐步具 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 掌握力学基本物理量的测量 2.了解常用仪器的性能,并掌握使用方法。 3.巩固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的应用。 4.初步独立设计实验方案
1 力学实验 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力学实验 英文名称 Mechanics experiment 课程性质 必修 课程属性 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 36/2 开设学期 一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力学 适用专业 物理学 二、课程简介 力学实验是面向物理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为 物理实验数据的基本处理方法,力学领域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基本实验方法、 常用测量仪器的原理及应用和实验设计的基本能力等。按照课程建设的指导思 想:“加强基础,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全面提高”,精心选择了三个类型(基 础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十个实验项目。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 学生在实验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方面得到系统训练,实验能力和素 质逐步提高。 三、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学习物理实验基础知识的同时,在力学实验的 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等方面受到较系统的训练,掌握初步的实验能力,逐步具 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 1.掌握力学基本物理量的测量。 2.了解常用仪器的性能,并掌握使用方法。 3.巩固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的应用。 4.初步独立设计实验方案
四、评价 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评定 学生的成绩 平时考核(平时成绩包括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实验习惯和实验报告等几 部分组成)占70%,期末考核成绩占30%。 五、实验项目设置和内容 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讲授) 目的要求 1.理解测量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 2.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3.学会写实验报告。 内容要点 1.测量与误差的基本概念 2.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的基本概念 3.测量结果与测量不确定度 4.有效数字及其运算 5.实验数据的图示法和图解法 6.组合测量与最佳直线参数 7.如何撰写实验报告 计划时数6 实验性质必做 每组人数全体 实验一、长度的测量 目的要求 1.练习使用测长度的几种常用仪器。 2.练习做好记录和计算不确定度
2 四、评价 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评定 学生的成绩。 平时考核(平时成绩包括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实验习惯和实验报告等几 部分组成)占 70%,期末考核成绩占 30%。 五、实验项目设置和内容 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讲授) 目的要求 1.理解测量与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 2.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3.学会写实验报告。 内容要点 1.测量与误差的基本概念 2.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的基本概念 3.测量结果与测量不确定度 4.有效数字及其运算 5.实验数据的图示法和图解法 6.组合测量与最佳直线参数 7.如何撰写实验报告 计划时数 6 实验性质 必做 每组人数 全体 实验一、长度的测量 目的要求 1.练习使用测长度的几种常用仪器。 2.练习做好记录和计算不确定度
实验内容 用测长仪器分别测量: .钢球的直径 2.圆环的体积。 3.样品的微小宽度。 4.眼镜片的厚度。 5.对上述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主要仪器设备螺旋测微计、游标卡尺、移测显微镜、百分表。 计划时数3 实验性质必做 实验类型基础 每组人数 实验二、密度的测量 目的要求 熟悉物质密度的测量方法。 实验内容 1.用绝对测量法测铜质圆柱体的密度,并进行不确定度计算。 2.用液体静力衡量法测铜质不规则物体的密度,并进行不确定度计算 3.用液体静力衡量法测盐水的密度。 4.用比重瓶法测酒精的密度。 主要仪器设备物理天平、比重瓶。 计划时数3 实验性质必做 实验类型基础 每组人数
3 实验内容 用测长仪器分别测量: 1.钢球的直径。 2.圆环的体积。 3.样品的微小宽度。 4.眼镜片的厚度。 5.对上述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主要仪器设备 螺旋测微计、游标卡尺、移测显微镜、百分表。 计划时数 3 实验性质 必做 实验类型 基础 每组人数 1 实验二、密度的测量 目的要求 熟悉物质密度的测量方法。 实验内容 1.用绝对测量法测铜质圆柱体的密度,并进行不确定度计算。 2.用液体静力衡量法测铜质不规则物体的密度,并进行不确定度计算。 3.用液体静力衡量法测盐水的密度。 4.用比重瓶法测酒精的密度。 主要仪器设备 物理天平、比重瓶。 计划时数 3 实验性质 必做 实验类型 基础 每组人数 1
实验三、小粒状固体密度的测量 目的要求 测定球形小粒状固体的密度 实验内容 1.设计一个测定球形小粒状固体密度的实验方案 2.列出数据表格,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写出实验报告 主要仪器设备所需仪器设备自行提出。 计划时数3 实验性质必做 实验类型设计 每组人数 实验四、单摆 目的要求 1.练习使用停表和米尺,测单摆的周期和摆长。 2.求出当地重力加速度g的值。 考查单摆的系统误差对测重力加速度的影响。 实验内容 1.用金属球组成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并进行不确定度计算。 2.用乒乓球组成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并考察空气浮力对测g的影响 主要仪器设备单摆、停表 计划时数3 实验性质必做 实验类型基础 每组人数
4 实验三、小粒状固体密度的测量 目的要求 测定球形小粒状固体的密度 实验内容 1.设计一个测定球形小粒状固体密度的实验方案。 2.列出数据表格,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3.写出实验报告。 主要仪器设备 所需仪器设备自行提出。 计划时数 3 实验性质 必做 实验类型 设计 每组人数 1 实验四、单 摆 目的要求 1.练习使用停表和米尺,测单摆的周期和摆长。 2.求出当地重力加速度 g 的值。 3.考查单摆的系统误差对测重力加速度的影响。 实验内容 1.用金属球组成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并进行不确定度计算。 2.用乒乓球组成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并考察空气浮力对测 g 的影响。 主要仪器设备 单摆、停表。 计划时数 3 实验性质 必做 实验类型 基础 每组人数 1
实验五、偶然误差的统计规律 目的要求 从摆的周期测量值的变化,认识偶然误差的规律性。 实验内容 1.测量摆的周期 2.数据的统计。 3.分析测量结果。 主要仪器设备复摆、停表、周期测定仪。 计划时数3 实验性质选做 实验类型基础 每组人数 实验六、弹性模量的测定(梁弯曲法) 目的要求 用粱弯曲法测定金属的弹性模量。 实验内容 1.调节光学系统,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测出金属梁在负载作用下的弛垂度。 3.将有关参量测出,求出金属梁的弹性模量及弹性模量的不确定度。 主要仪器设备弹性模量测定仪、螺旋测微计、游标卡尺、米尺 计划时数3 实验性质必做 实验类型基础 每组人数1
5 实验五、偶然误差的统计规律 目的要求 从摆的周期测量值的变化,认识偶然误差的规律性。 实验内容 1.测量摆的周期。 2.数据的统计。 3.分析测量结果。 主要仪器设备 复摆、停表、周期测定仪。 计划时数 3 实验性质 选做 实验类型 基础 每组人数 1 实验六、弹性模量的测定(粱弯曲法) 目的要求 用粱弯曲法测定金属的弹性模量。 实验内容 1.调节光学系统,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测出金属梁在负载作用下的弛垂度。 3.将有关参量测出,求出金属梁的弹性模量及弹性模量的不确定度。 主要仪器设备 弹性模量测定仪、螺旋测微计、游标卡尺、米尺。 计划时数 3 实验性质 必做 实验类型 基础 每组人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