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系统命名法 CH3CCh, Ch,Cho CH3CCHCCH CH2CHECH 2 4氧代戊醛 3-烯丙基2,4-戊二酮 4-Oxopentanal 3-AllyI-2, 4-pentanedione CHO 环己酮 Cyclohexanone 2氧代环己基甲醛 y 2-Oxocyclohexane carpale hyde
2. 系统命名法 CH3CCH2CH2CHO O O O CHO CH3CCHCCH3 O O CH2CH=CH2 环己酮 2-氧代环己基甲醛 4-氧代戊醛 3-烯丙基-2,4-戊二酮 4-Oxopentanal 3-Allyl-2,4-pentanedione Cyclohexanone 2-Oxocyclohexane carbaldehyde
第二节物理性质 由于羰基的偶极矩,增加了分子间的吸引 力,因此,醛酮的沸点比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 烷烃高,但比醇低。醛酮的氧原子可以与水形 成氢键,因此低级醛酮能与水混溶。脂肪族 醛酮相对密度小于1,芳香族醛酮相对密度大 于1
第二节 物理性质 由于羰基的偶极矩,增加了分子间的吸引 力,因此,醛酮的沸点比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 烷烃高,但比醇低。醛酮的氧原子可以与水形 成氢键,因此低级醛酮能与水混溶。脂肪族 醛酮相对密度小于1,芳香族醛酮相对密度大 于1
第三节化学反应 (一)亲核加成反应 (二)a-活泼氢引起的反应 (三)氧化和还原反应 (四)其它反应
第三节 化学反应 (一)亲核加成反应 (二)α-活泼氢引起的反应 (三)氧化和还原反应 (四)其它反应
醛酮的结构与反应性 亲核加成 氢化还原 C-C、H CC=C-C=O H -活泼H的反应 醛的氧化(1)碳碳双键的亲电加成 (1)烯醇化 (2)碳氧双键的亲核加成 (2)-卤代(卤仿反应) (3)aB-不饱和醛酮的共轭加成 (3)醇醛缩合反应 (4)还原
醛酮的结构与反应性 C C H H O -活泼H的反应 (1)烯醇化 (2) -卤代(卤仿反应) (3)醇醛缩合反应 醛的氧化 亲核加成 氢化还原 (1)碳碳双键的亲电加成 (2)碳氧双键的亲核加成 (3),-不饱和醛酮的共轭加成 (4)还原 C=C–C=O
(一)亲核加成反应 (1)反应机理 碱催化的 u Nu ht Nu 反应机理 OH 酸催化的 反应机理C=0+n=>C=oH+>CoH Nu Nu C OH
(一)亲核加成反应 (1)反应机理 碱催化的 反应机理 酸催化的 反应机理 C=O Nu - C Nu O - H + Nu OH C C=O + H C=OH + [ ] + C-OH + Nu - Nu OH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