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1、实物单位 实物单位是根据事物的自然属性和特点采用自然、物理计量 单位。以实物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称为实物指标。 实物单位可包括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和复合单位。 2、货币单位 货币单位是用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对社会物质财富或劳动成果 进行计量的单位。按货币单位计算的总量指标称为价值指标。 3、劳动单位 劳动单位是用劳动时间表示的计量单位。它是一种复合单位。 例如出勤工日数、定额工时数,都是以劳动单位为计量单位的总 量指标。它也可以作为评价劳动时间利用程度和计算劳动生产率 的依据
4.1.3 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1、实物单位 实物单位是根据事物的自然属性和特点采用自然、物理计量 单位。以实物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称为实物指标。 实物单位可包括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和复合单位。 2、货币单位 货币单位是用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对社会物质财富或劳动成果 进行计量的单位。按货币单位计算的总量指标称为价值指标。 3、劳动单位 劳动单位是用劳动时间表示的计量单位。它是一种复合单位。 例如出勤工日数、定额工时数,都是以劳动单位为计量单位的总 量指标。它也可以作为评价劳动时间利用程度和计算劳动生产率 的依据
4.1.4.1总量指标的计算方法 总量指标的计算有直接计算法和间接推算法两种。 直接计算法就是计算构成总体的全部单位数或将总 体单位按某一标志值汇总计算其总量。 间接推算法是一种估计方法。它是根据事物之间的 相互联系,采用一定的数字方法间接推算总体总量。 1、平衡关系推算法 2、因素关系推算法 3、比例关系推算法 4、插值估计法
4.1.4.1 总量指标的计算方法 总量指标的计算有直接计算法和间接推算法两种。 直接计算法就是计算构成总体的全部单位数或将总 体单位按某一标志值汇总计算其总量。 间接推算法是一种估计方法。它是根据事物之间的 相互联系,采用一定的数字方法间接推算总体总量。 1、平衡关系推算法 2、因素关系推算法 3、比例关系推算法 4、插值估计法
4.1.4.1.1平衡关系推算法 平衡关系推算法是根据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平衡关 系,利用已知指标推算未知的总量指标。例如,人口统 计中,常住人口和现有人口之间存在着如下平衡关系, 即: 常住人口=现有人口十暂时外出人口一暂时居住人口 根据上述关系式可以对式中某一指标进行推算。社 会经济生活中,广泛存在着平衡关系。因而,平衡关系 推算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但应用平衡关系推算法 时要求平衡关系中的各收支项目不能重复和遗漏,同时 计算口径必须一致,否则易出现误差和错误
4.1.4.1.1 平衡关系推算法 平衡关系推算法是根据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平衡关 系,利用已知指标推算未知的总量指标。例如,人口统 计中,常住人口和现有人口之间存在着如下平衡关系, 即: 常住人口=现有人口+暂时外出人口-暂时居住人口 根据上述关系式可以对式中某一指标进行推算。社 会经济生活中,广泛存在着平衡关系。因而,平衡关系 推算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但应用平衡关系推算法 时要求平衡关系中的各收支项目不能重复和遗漏,同时 计算口径必须一致,否则易出现误差和错误
4.1.4.1.2因素关系推算法 因素关系推算法是根据社会经济现象的因果关系利 用已知的因素资料估算未知的有关资料。例如,工业总 产值=工人人数×工人劳动生产率;商品销售额=商品 销售量×价格等。 运用因素关系推算法的关键在于正确分析社会经济 现象的组成因素及其联系。一般来讲,社会经济现象各 因素之间,凡是存在相乘或相除关系的,都可以采用因 素推算法对总量指标及其变动进行估算
4.1.4.1.2 因素关系推算法 因素关系推算法是根据社会经济现象的因果关系利 用已知的因素资料估算未知的有关资料。例如,工业总 产值=工人人数×工人劳动生产率;商品销售额=商品 销售量×价格等。 运用因素关系推算法的关键在于正确分析社会经济 现象的组成因素及其联系。一般来讲,社会经济现象各 因素之间,凡是存在相乘或相除关系的,都可以采用因 素推算法对总量指标及其变动进行估算
4.1.4.1.3比例关系推算法 比例关系推算法是根据已知的某一时期、某一地区 或某一单位的某种指标与其相关指标的比例关系,推算 另一时期、另一地区或另一单位的指标;或者根据总体 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推算总体资料。 应用比例推算法,必须注意作为推算依据的事物与 所推算的事物之间具有同类性,即时间、地区或单位等 各方面条件要比较相近,有一定可比性。如果条件相差 太远,推算的结果将失去可靠性
4.1.4.1.3 比例关系推算法 比例关系推算法是根据已知的某一时期、某一地区 或某一单位的某种指标与其相关指标的比例关系,推算 另一时期、另一地区或另一单位的指标;或者根据总体 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推算总体资料。 应用比例推算法,必须注意作为推算依据的事物与 所推算的事物之间具有同类性,即时间、地区或单位等 各方面条件要比较相近,有一定可比性。如果条件相差 太远,推算的结果将失去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