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第23卷第11期 ·1047· 高血压病亚临床血管病变的指标及临床评价 芦桂林综述;王忠审校 摘要)高血压所致的亚临床血管病变主要包括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斑块形成,大动脉弹性降低、僵硬度增 加等。判断大动脉弹性及僵硬度可以通过脉压、脉搏波形分析、脉搏波速度、组织多普勒成像等。早期检测亚临床血管病变,可发现高 危人群,早期治疗,逆转或延缓亚临床病变,避免发展到明显靶器官损害甚至临床相关疾病。 关键词)高血压;亚临床血管病变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74(2009)11-104-02 高血压对循环系统造成的损伤己成为当今导致临床心血 样硬化主要累及全身大、中动脉,其中,颈总动脉及其分支起始 管事件的主要原因。高血压重要的病理意义在于使心、脑、肾 段,右锁骨下动脉起始段,股动脉和主、髂动脉等是动脉粥样硬 靶器官受累,其共同病理基础是血管重构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 化斑块的好发部位。颈动脉因位置表浅,参数容易获得,重复 用。高血压通过损伤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性好,常用来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检测的窗口。高分辨率超声是 的发生和发展山。动脉粥样硬化临床上常表现为心肌梗死、脑 应用最广泛的颈动脉粥样硬化评价方法,除可判断颈动脉狭窄 卒中、动脉瘤等。然而,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前状态多不为人程度外,还可对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斑块内部成分、表面形态结 所知,而>50%的心脑血管急性事件是由尚不十分严重的动脉 构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检查和评价。正常颈动脉内中膜 粥样硬化引起,这种临床前状态的动脉粥样硬化被认为是动脉 (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厚度是指动脉内膜和中膜平 粥样硬化的亚临床状态亚临床血管病变,主要包括血管内 滑肌层的厚度。MT可反映动脉对脂质浸润和高血压的反应。 皮功能障碍、大动脉弹性降低、僵硬度增加、动脉内中膜厚度增 MT增厚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变,是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 加以致斑块形成等。亚临床血管病变加剧了血流动力学参数 损害的重要标志,内膜增厚程度与损害程度之间具有相关 的恶化,形成恶性循环,加剧血管和心肌重构等病理生理学效 性©!。许竹梅等山随机抽取10例对象进行内膜中层厚度的 应)。目前对亚临床血管病变的评价方法及其确切的预后意 重复性检测,1周后重复测量内膜中层厚度,发现相关系数r为 义成为当今心血管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0.993(a=0.014,b=0.098,P<0.001)。目前国内外测定 1血管内皮功能 MT的方法较多,无统一规范,各有长处。在正常情况下,动脉 经动物实验及大量事实证明,高血压病患者存在内皮依赖 内膜层厚0.1~0.5mm,当动脉硬化时,少量脂肪沉积于内膜 性血管舒张功能障碍]。许多学者用体外超声显像法证实原 下形成脂防线,使内膜增厚。Tetickovic等2]研究显示,以 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促进了早期动脉粥 MT>1.0mm为内膜增厚,IMT习.3mm为斑块形成。 样硬化的发生。动脉内皮细胞功能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3 动脉弹性功能 过程中的早期重要病变,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重 3.1脉压脉压是指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由心肌收缩 要始动因素,甚至在光镜和电镜都未发现动脉管壁结构改变 力、心搏量、射血频率及动脉系统弹性所决定。高血压患者脉 时,内皮功能已受损1。故检测血管内皮功能对于评价高血压 压增高明显,动脉弹性降低,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脑、肾 及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临床价值。高分辨率超声观察 及血管等靶器官损害的几率显著性增加,]。其预测作用远 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low mediated vasodilation, 大于收缩压、舒张压,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 FMD)在反应性充血前后的内径变化可评价周围血管内皮功 子,脉压增大往往是动脉弹性明显减退的标志。 能。1992年,Celermajer等1发现了高分辨率超声检测血管 3.2脉搏波形分析(pulse wave analysis,PWA) 桡动脉舒 内皮功能的方法,通过测量反应性充血前后的血管内径和血流 张期PWA町是近年来研究开发出来检测动脉弹性功能的方 速度的变化值来对内皮功能进行无创性评价。FMD=(反应性 充血后血管内径,反应性充血前血管内径)/反应性充血前血 法,分析桡动脉舒张期衰减和震荡波形,得出反映大小动脉弹 性功能指数C1和C2。在收缩期,通过平面压力波测定技术可 管内径×100%. 精确记录不同部位动脉压力波形,它使用了一种有高品质压力 2外周血管内中膜厚度 传感的笔形探头,在很小的压力敏感区(0.5mmX1.0mm)内 高血压早期全身细、小动脉痉挛,日久小动脉压力持续增 从动脉体表部位即可获得不失真的主动脉压力波形。增强指 高,内膜纤维组织和弹力组织增生,管腔变窄,持久的高血压有 数测定即是根据这一压力波传播和反射原理,对反射波在收缩 利于脂质在大、中动脉内膜沉积而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 期血压中的作用进行了量化处理。 3.3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脉搏波是心脏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功能科,新疆维吾尔族自治 区石河子市832008 的搏动沿动脉血管和血流向外周传播而形成的,其传播速度主 作者简介:芦桂林(1967年·),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任医师,研究方 要决定于动脉血管的物理特性和几何特性,尤其是动脉管壁的 向:心脏、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 弹性特性]。动脉血管弹性越大,脉搏波传播速度越小。反过 通讯作者:王忠(1964年.),男,在读博士研究生,主任医师,研究方向: 来就可以根据测得的PWV来评估动脉血管的弹性。目前国内 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外研究中比较常用的是用自动测量脉搏波波速装置测定踝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高血压病亚临床血管病变的指标及临床评价 芦桂林 综述 ;王忠 审校 〔摘要〕 高血压所致的亚临床血管病变主要包括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斑块形成 ,大动脉弹性降低、僵硬度增 加等。判断大动脉弹性及僵硬度可以通过脉压、脉搏波形分析、脉搏波速度、组织多普勒成像等。早期检测亚临床血管病变 ,可发现高 危人群 ,早期治疗 ,逆转或延缓亚临床病变 ,避免发展到明显靶器官损害甚至临床相关疾病。 〔关键词〕 高血压 ;亚临床血管病变 中图分类号 :R54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23474 (2009) 1121047202 高血压对循环系统造成的损伤已成为当今导致临床心血 管事件的主要原因。高血压重要的病理意义在于使心、脑、肾 靶器官受累 ,其共同病理基础是血管重构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 用。高血压通过损伤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的发生和发展[1 ] 。动脉粥样硬化临床上常表现为心肌梗死、脑 卒中、动脉瘤等。然而 ,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前状态多不为人 所知 ,而 > 50 %的心脑血管急性事件是由尚不十分严重的动脉 粥样硬化引起 ,这种临床前状态的动脉粥样硬化被认为是动脉 粥样硬化的亚临床状态 ———亚临床血管病变 ,主要包括血管内 皮功能障碍、大动脉弹性降低、僵硬度增加、动脉内中膜厚度增 加以致斑块形成等。亚临床血管病变加剧了血流动力学参数 的恶化 ,形成恶性偱环 ,加剧血管和心肌重构等病理生理学效 应[2 ] 。目前对亚临床血管病变的评价方法及其确切的预后意 义成为当今心血管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3 ] 。 1 血管内皮功能 经动物实验及大量事实证明 ,高血压病患者存在内皮依赖 性血管舒张功能障碍[426 ] 。许多学者用体外超声显像法证实原 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促进了早期动脉粥 样硬化的发生。动脉内皮细胞功能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过程中的早期重要病变 ,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重 要始动因素 ,甚至在光镜和电镜都未发现动脉管壁结构改变 时 ,内皮功能已受损[7 ] 。故检测血管内皮功能对于评价高血压 及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临床价值。高分辨率超声观察 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 (flow mediated vasodilation , FMD) 在反应性充血前后的内径变化可评价周围血管内皮功 能[8 ] 。1992 年 , Celermajer 等[9 ]发现了高分辨率超声检测血管 内皮功能的方法 ,通过测量反应性充血前后的血管内径和血流 速度的变化值来对内皮功能进行无创性评价。FMD = (反应性 充血后血管内径 - 反应性充血前血管内径) / 反应性充血前血 管内径 ×100 %。 2 外周血管内中膜厚度 高血压早期全身细、小动脉痉挛 ,日久小动脉压力持续增 高 ,内膜纤维组织和弹力组织增生 ,管腔变窄 ,持久的高血压有 利于脂质在大、中动脉内膜沉积而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 作者单位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功能科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 区石河子市 832008 作者简介 :芦桂林(1967 年 - ) ,女 ,在读硕士研究生 ,主任医师 ,研究方 向 :心脏、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 通讯作者 :王忠(1964 年 - ) ,男 ,在读博士研究生 ,主任医师 ,研究方向 : 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样硬化主要累及全身大、中动脉 ,其中 ,颈总动脉及其分支起始 段 ,右锁骨下动脉起始段 ,股动脉和主、髂动脉等是动脉粥样硬 化斑块的好发部位。颈动脉因位置表浅 ,参数容易获得 ,重复 性好 ,常用来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检测的窗口。高分辨率超声是 应用最广泛的颈动脉粥样硬化评价方法 ,除可判断颈动脉狭窄 程度外 ,还可对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斑块内部成分、表面形态结 构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检查和评价。正常颈动脉内中膜 (intima2media thickness , IM T) 的厚度是指动脉内膜和中膜平 滑肌层的厚度。IMT 可反映动脉对脂质浸润和高血压的反应。 IMT 增厚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变 ,是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 损害的重要标志 ,内膜增厚程度与损害程度之间具有相关 性[10 ] 。许竹梅等[11 ]随机抽取 10 例对象进行内膜中层厚度的 重复性检测 ,1 周后重复测量内膜中层厚度 ,发现相关系数 r 为 0. 993 (a = 0. 014 , b = 0. 098 , P < 0. 001) 。目前国内外测定 IMT 的方法较多 ,无统一规范 ,各有长处。在正常情况下 ,动脉 内膜层厚 0. 1~0. 5 mm ,当动脉硬化时 ,少量脂肪沉积于内膜 下形成脂肪线 ,使内膜增厚。Tetickovic 等[12 ] 研究显示 ,以 IMT > 1. 0 mm 为内膜增厚 ,IMT ≥1. 3 mm 为斑块形成。 3 动脉弹性功能 3. 1 脉压 脉压是指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 ,由心肌收缩 力、心搏量、射血频率及动脉系统弹性所决定。高血压患者脉 压增高明显 ,动脉弹性降低 ,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引起心、脑、肾 及血管等靶器官损害的几率显著性增加[13214 ] 。其预测作用远 大于收缩压、舒张压 , 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 子 , 脉压增大往往是动脉弹性明显减退的标志。 3. 2 脉搏波形分析( pulse wave analysis , PWA) 桡动脉舒 张期 PWA [15 ]是近年来研究开发出来检测动脉弹性功能的方 法 ,分析桡动脉舒张期衰减和震荡波形 ,得出反映大小动脉弹 性功能指数 C1 和 C2。在收缩期 ,通过平面压力波测定技术可 精确记录不同部位动脉压力波形 ,它使用了一种有高品质压力 传感的笔形探头 ,在很小的压力敏感区 (0. 5 mm ×1. 0 mm) 内 从动脉体表部位即可获得不失真的主动脉压力波形。增强指 数测定即是根据这一压力波传播和反射原理 ,对反射波在收缩 期血压中的作用进行了量化处理。 3. 3 脉搏波速度( pulse wave velocity , PWV) 脉搏波是心脏 的搏动沿动脉血管和血流向外周传播而形成的 ,其传播速度主 要决定于动脉血管的物理特性和几何特性 ,尤其是动脉管壁的 弹性特性[16 ] 。动脉血管弹性越大 ,脉搏波传播速度越小。反过 来就可以根据测得的 PWV 来评估动脉血管的弹性。目前国内 外研究中比较常用的是用自动测量脉搏波波速装置[17 ]测定踝2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第 23 卷第 11 期 ·1047 ·
·1048-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第23卷第11期 肱脉搏波速度颈股脉搏波速度。PWV是评价主动脉硬度的 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1.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经典指标,PWV改变是主动脉结构与功能异常的总体反映。 2008,22(10):728-730. PWV测定方法简单、快捷,比较适宜于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 6)马立宁,赵水平,周启昌,等.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 和随访观察。但PWV得敏感性较差,不容易发现轻微的动脉 能不全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6): 371 弹性改变:而且PWV数值受较多因素的影响。 3.4组织多普勒成像(Doppler tissue imaging,DTI)1992 6)杨海芸,曹因良.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活性物质 水平的影响)].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7,21(1):2022 年Me Dicken等u]率先提出DTI技术。现今DTI技术已被广 口)梁勤,蔡运昌.超声检测高血压病忠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障 泛应用于临床分析心肌活动和无创监测心脏整体及局部功能 碍的研究进展U].贵州医药,2003,27(4):378381 等方面。但用于血管病变检测方面的报道甚少。超声技术是 8) Deng Y B,Xiang H J,Chang Q,et al.Evaluation by high 测量动脉硬度的动态指标。超声技术提供的指标不同于体外 resolution ultrasonography of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brachial 动脉节段研究所得的静态指标。黄品同等]已将DTI技术用 artery after Kawasaki disease and the effects of intravenous 来检测动脉壁的运动并运用DTI技术对正常人及高血压患者 administration of vitamin C[J ]Circulation J,2002,66(10):908- 腹主动脉前壁进行研究,明确了正常人腹主动脉前壁DT1频谱 912. 特点为4个峰,第1峰(E)向下;第2峰(S1)向上高尖;第3峰 Celermajer D S,Sorenen K E,Gooch N M,et al.Relationship of (S2)紧贴S1峰,较圆钝:第4峰(D)向下。DTI作为近年发展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child and adults at risk of at herosclerosis 起来的一项新的成像技术,具有检出组织低速运动的功能,可 [U],Lancet,1992,340(8828):1111-1115. 以对心动周期中任一时间任一部位的室壁运动速度进行定量 ú0)高庆春,黄如训.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的新进展J].国外医 检测,而且心脏结构运动范围在0.06~0.24mPs,与主动脉壁 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1,9(5):291-294. 的运动速度相近21。因此,该技术也适用于心动周期中任一时 ú1)许竹梅,赵水平.超声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 卫].心肺血管病杂志,2000,19(1):-3. 间主动脉前壁运动速度的检测1。 02) Tetickovic E,Gajsek-Marchetti M,Matela J,et al.Three 3.5M型超声利用高分辨率探头,经食管或体表观察血 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 for the evaluation of atherosclerotic 管直径和血流量的变化,利用这些数值计算出血管弹性指标, stenosis of the carotid trunk [J ]Coll Antropol,2001,25(2): 但这种测量方法所得结果与测量者关系密切。超声血管回声 511-520 跟踪技术能自动显示和计算血管内径的变化幅度,可以实时跟 (3)de Simone G,Devereux R B,Chinali M,et al.Risk factors for 踪血管壁的位置变化,自动描记血管径变化曲线,其测量精确 arterial hypertension in adults with initial optimal blood 度高达0.007~0.013mm,为临床快速、准确获得血管功能参 pressure:the Strong Heart Study [J ]Hypertension,2006,47 数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2):162-167. 4应用现状 ú4)任军梅,王瑞英.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靶器官损害)】.心血管 以往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较多的是通过血管内皮功能、脉压 病学进展,2005,26(2):141-143. 变化以及超声观察收缩期与舒张期动脉腔径变化等技术来评 ú5)丁跃有,张维忠.高血压动脉弹性功能无创性评价卩].高血压杂 志,2002,10(6):503-504. 价血管弹性状况。由于影响脉压大小的因素涉及心搏量、射血 ú6)王炳和,相敬林.一种无创性测定桡动脉脉搏波速度的方法及影 频率动脉弹性及外周血管压力反射等各方面,因此目前的研 响脉搏波速度的因素U].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0,17(2): 究在以往通用技术指标的基础上,采用较为客观地反映动脉系 179182. 统弹性功能的指标,包括PWV、PWA、彩色超声频谱多普勒、 07)Asmar R,Benetos A,Topouchian J,et al.Assessment of DTI等,以对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弹性功能以及左心室舒张顺应 arterial distensibility by automatic pulse wave velocity 性进行评价。 measurement.Valida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studies [J ] 5前景展望 Hypertension,1995,26(3):485-490. 现代高血压的治疗理念已经由单纯降压向血压达标和多 08)McDicken W N,Sutherland G R,Moran C M,et al.Colour 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以及重视靶器官保护的目标转变2)。 Doppler velocity imaging of the myocardium[J].Ultrasound Med 通过前面所述的评价内皮功能、动脉弹性功能的指标来看,及 Biol,1992,18(67):651-654. 早发现血管早期改变、预测和干预高血压发生,将不再是一种 ú9)黄品同,黄福光,杨鹏麟,等.多普勒组织显像对正常中年人腹主 动脉壁运动的初步研究)1.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3,12(2): 设想。亚临床血管病变的测定即将广泛应用于临床,指导高血 115. 压早期诊疗,更好地防止靶器官损伤,甚至可以早期干预危险 20)Price D J,Wallbridge D R,Stewart M J.Tissue Doppler 因素阻止高血压发生。 imaging current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J ]Heart,2000,84 6参考文献 (Suppl ID II1 1-18 0)刘力生.高血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70380 1)郑晓蓉,林金秀.各种降压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 2)Lakatta E G.Cardiovascular regulatory mechanisms in advanced 的影响U].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16(5):404407. ageU].Physiol Rev,1993,73(2):413-467. 收稿日期:20090310修回日期:20090902 B)Bulpitt CJ.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sion[J].Medicographia, (本文编辑:段瑜) 1998,20(1):35. 4)赵勇,张书富.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肱脉搏波速度、颈2股脉搏波速度。PWV 是评价主动脉硬度的 经典指标 ,PWV 改变是主动脉结构与功能异常的总体反映。 PWV 测定方法简单、快捷 ,比较适宜于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 和随访观察。但 PWV 得敏感性较差 ,不容易发现轻微的动脉 弹性改变 ;而且 PWV 数值受较多因素的影响。 3. 4 组织多普勒成像 (Doppler tissue imaging , DTI) 1992 年 Mc Dicken 等[18 ]率先提出 DTI 技术。现今 DTI 技术已被广 泛应用于临床分析心肌活动和无创监测心脏整体及局部功能 等方面。但用于血管病变检测方面的报道甚少。超声技术是 测量动脉硬度的动态指标。超声技术提供的指标不同于体外 动脉节段研究所得的静态指标。黄品同等[19 ]已将 DTI 技术用 来检测动脉壁的运动并运用 DTI 技术对正常人及高血压患者 腹主动脉前壁进行研究 ,明确了正常人腹主动脉前壁 DTI 频谱 特点为 4 个峰 ,第 1 峰( E) 向下 ;第 2 峰 ( S1) 向上高尖 ;第 3 峰 (S2)紧贴 S1 峰 ,较圆钝 ;第 4 峰 (D) 向下。DTI 作为近年发展 起来的一项新的成像技术 ,具有检出组织低速运动的功能 ,可 以对心动周期中任一时间任一部位的室壁运动速度进行定量 检测 ,而且心脏结构运动范围在 0. 06~0. 24 mPs ,与主动脉壁 的运动速度相近[20 ] 。因此 ,该技术也适用于心动周期中任一时 间主动脉前壁运动速度的检测[18 ] 。 3. 5 M 型超声 利用高分辨率探头 ,经食管或体表观察血 管直径和血流量的变化 ,利用这些数值计算出血管弹性指标 , 但这种测量方法所得结果与测量者关系密切。超声血管回声 跟踪技术能自动显示和计算血管内径的变化幅度 ,可以实时跟 踪血管壁的位置变化 ,自动描记血管径变化曲线 ,其测量精确 度高达 0. 007~0. 013 mm ,为临床快速、准确获得血管功能参 数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4 应用现状 以往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较多的是通过血管内皮功能、脉压 变化以及超声观察收缩期与舒张期动脉腔径变化等技术来评 价血管弹性状况。由于影响脉压大小的因素涉及心搏量、射血 频率、动脉弹性及外周血管压力反射等各方面 ,因此目前的研 究在以往通用技术指标的基础上 ,采用较为客观地反映动脉系 统弹性功能的指标 ,包括 PWV、PWA、彩色超声频谱多普勒、 DTI 等 ,以对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弹性功能以及左心室舒张顺应 性进行评价。 5 前景展望 现代高血压的治疗理念已经由单纯降压向血压达标和多 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以及重视靶器官保护的目标转变[21 ] 。 通过前面所述的评价内皮功能、动脉弹性功能的指标来看 , 及 早发现血管早期改变、预测和干预高血压发生 ,将不再是一种 设想。亚临床血管病变的测定即将广泛应用于临床 ,指导高血 压早期诊疗 ,更好地防止靶器官损伤 ,甚至可以早期干预危险 因素阻止高血压发生。 6 参考文献 〔1〕 刘力生. 高血压[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3702380. 〔2〕 Lakatta E G. Cardiovascular regulatory mechanisms in advanced age[J ]. Physiol Rev ,1993 ,73 (2) :4132467. 〔3〕 Bulpitt C J.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sion [J ]. Medicographia , 1998 ,20 (1) :325. 〔4〕 赵勇 ,张书富. 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2中层厚度及血 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J ].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 2008 ,22 (10) :7282730. 〔5〕 马立宁 ,赵水平 ,周启昌 ,等. 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 能不全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J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2 ,30 (6) : 371. 〔6〕 杨海芸 ,曹国良.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活性物质 水平的影响[J ].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7 ,21 (1) :20222. 〔7〕 梁勤 ,蔡运昌. 超声检测高血压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障 碍的研究进展[J ]. 贵州医药 ,2003 ,27 (4) :3782381. 〔8〕 Deng Y B , Xiang H J , Chang Q , et al. Evaluation by high2 resolution ultrasonography of endot helial function in brachial artery after Kawasaki disease and t he effects of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of vitamin C[J ]. Circulation J ,2002 ,66 (10) :9082 912. 〔9〕 Celermajer D S , Sorenen K E , Gooch N M , et al. Relationship of endot helial dysfunction in child and adults at risk of at herosclerosis [J ]. Lancet ,1992 ,340 (8828) :111121115. 〔10〕 高庆春 ,黄如训. 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的新进展[J ]. 国外医 学 :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1 ,9 (5) :2912294. 〔11〕 许竹梅 ,赵水平. 超声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 [J ].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00 ,19 (1) :123. 〔12〕 Tetickovic E , Gajsek2Marchetti M , Matela J , et al. Three2 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 for t he evaluation of at herosclerotic stenosis of t he carotid trunk [J ]. Coll Antropol , 2001 , 25 ( 2) : 5112520. 〔13〕 de Simone G , Devereux R B , Chinali M , et al. Risk factors for arterial hypertension in adults wit h initial optimal blood pressure : t he Strong Heart Study [J ]. Hypertension , 2006 , 47 (2) :1622167. 〔14〕 任军梅 ,王瑞英. 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靶器官损害[J ]. 心血管 病学进展 ,2005 ,26 (2) :1412143. 〔15〕 丁跃有 ,张维忠. 高血压动脉弹性功能无创性评价[J ]. 高血压杂 志 ,2002 ,10 (6) :5032504. 〔16〕 王炳和 ,相敬林. 一种无创性测定桡动脉脉搏波速度的方法及影 响脉搏波速度的因素[J ].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0 ,17 ( 2) : 1792182. 〔17〕 Asmar R , Benetos A , Topouchian J , et al. Assessment of arterial distensibility by automatic pulse wave velocity measurement . Valida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studies [J ]. Hypertension ,1995 ,26 (3) :4852490. 〔18〕 McDicken W N , Sut herland G R , Moran C M , et al. Colour Doppler velocity imaging of t he myocardium[J ]. Ultrasound Med Biol ,1992 ,18 (627) :6512654. 〔19〕 黄品同 ,黄福光 ,杨鹏麟 ,等. 多普勒组织显像对正常中年人腹主 动脉壁运动的初步研究[J ].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3 ,12 (2) : 115. 〔20〕 Price D J , Wallbridge D R , Stewart M J. Tissue Doppler imaging current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J ]. Heart ,2000 ,84 (Suppl Ⅱ) : Ⅱ11218. 〔21〕 郑晓蓉 ,林金秀. 各种降压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 的影响[J ].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08 ,16 (5) :4042407. 收稿日期 :2009203210 修回日期 :2009209202 (本文编辑 :段瑜) ·1048 ·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第 23 卷第 1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