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微生物学 理论课数案 教学课题 第一章绪论课型医做生物学理论课 对象动医本科2003 教学目的 1.掌握:微生物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2.熟悉:微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教学重点 微生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微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5分钟 提出要求、介绍学时安排 5分钟 微生物的概念 30分钟 微生物的特点与分类 30分钟 、微生物学的发展概况 25分钟 四、兽医微生物学 微生物的特点与分类 (5分钟) 思考题 微生物、微生物学的概念几分类
1 兽医微生物学 理 论 课 教 案 教学课题 第一章 绪论 课型 兽医微生物学理论课 对象 动医本科 2003 教学目的 1.掌握:微生物的概念、特点与分类 2.熟悉:微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教学重点 微生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微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5 分钟 5 分钟 30 分钟 30 分钟 25 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提出要求、介绍学时安排 一、微生物的概念 二、微生物的特点与分类 三、微生物学的发展概况 四、兽医微生物学 小 结 (5 分钟) 微生物的特点与分类 思 考 题 微生物、微生物学的概念几分类
兽医微生物学 理论课数案 教学课题 细菌总论 匚课型兽医微生物学理论课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构造对象动医本科2003 教学目的|1.掌握:细菌的分类与排列方式及特殊结构 2.熟悉:细菌的普通结构 教学重点 细菌的特殊结构 教学难点 革兰氏染色的机理 「教学方法 启发式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课时安排 第一节细菌的形态 25分钟 大小 第二节细菌的基本结构 25分钟 、细胞壁 二、细胞膜 三、间体 四、核体 五、细胞质 第三节细菌的特殊结构 荚膜 鞭毛 菌毛 四、芽孢 细菌的常规排列方式及细菌的结构 (5分钟) 尤其是细菌的特殊结构 细菌革兰氏染色的机理 思考题 2.细菌特殊结构的作用及对细菌生存的意义 2
2 兽医微生物学 理 论 课 教 案 教学课题 细菌总论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构造 课型 兽医微生物学理论课 对象 动医本科 2003 教学目的 1.掌握:细菌的分类与排列方式及特殊结构 2.熟悉:细菌的普通结构 教学重点 细菌的特殊结构 教学难点 革兰氏染色的机理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25 分钟 25 分钟 45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 一、大小 二、排列 第二节 细菌的基本结构 一、细胞壁 二、细胞膜 三、间 体 四、核 体 五、细胞质 第三节 细菌的特殊结构 一、荚膜 二、鞭毛 三、菌毛 四、芽孢 小 结 (5 分钟) 细菌的常规排列方式及细菌的结构 尤其是细菌的特殊结构 思 考 题 1.细菌革兰氏染色的机理 2.细菌特殊结构的作用及对细菌生存的意义
兽医微生物学 理论课数案 教学课题第二章细菌的生理学 匚。课型。兽医微生物学理论课 对象动医本科2003 教学目的 1.掌握:细菌的生长繁殖 2.熟悉:细菌的新陈代谢 教学重点 田菌生长繁殖的条件、细菌的繁殖速度与生长曲线 教学难点 细菌的繁殖速度与生长曲线 匚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第一节细菌细胞的代谢过程 、细菌与动物真核生物新陈代谢的主要区别 40分钟 细菌新陈代谢 第二节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55分钟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二、细菌的繁殖方式 三、细菌的繁殖速度与生长曲线 结 免疫的基本功能与基本特性 (5分钟) 细菌的合成产物 思考题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细菌的生长曲线
3 兽医微生物学 理 论 课 教 案 教学课题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学 课型 兽医微生物学理论课 对象 动医本科 2003 教学目的 1.掌握:细菌的生长繁殖 2.熟悉:细菌的新陈代谢 教学重点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细菌的繁殖速度与生长曲线 教学难点 细菌的繁殖速度与生长曲线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40 分钟 55 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第一节 细菌细胞的代谢过程 一、细菌与动物真核生物新陈代谢的主要区别 二、细菌新陈代谢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二、细菌的繁殖方式 三、细菌的繁殖速度与生长曲线 小 结 (5 分钟) 免疫的基本功能与基本特性 思 考 题 细菌的合成产物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细菌的生长曲线
兽医微生物学 理论课数E 教学课题 第二章细菌的生理学 果型兽医微生物学理论课 第三章消毒与灭菌 对象 动医本科2003 教学目的 1.掌握:细菌的人工培养与消毒灭菌的方法 2.熟悉:消毒剂的种类与作用机制 教学重点 细菌的人工培养与消毒灭菌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基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第三节细菌的人工培养 30分钟 、细菌培养的用途 细菌的培养方法 培养基 四、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性状 40分钟 第一节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温度 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5分钟) 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表现 思考题 高温消毒灭菌的方法
4 兽医微生物学 理 论 课 教 案 教学课题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学 第三章 消毒与灭菌 课型 兽医微生物学理论课 对象 动医本科 2003 教学目的 1.掌握:细菌的人工培养与消毒灭菌的方法 2.熟悉:消毒剂的种类与作用机制 教学重点 细菌的人工培养与消毒灭菌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基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30 分钟 40 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第三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一、细菌培养的用途 二、细菌的培养方法 三、培养基 四、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性状 第一节 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一、温度 小 结 (5 分钟) 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思 考 题 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表现 高温消毒灭菌的方法
兽医微生物学 理论课数案 教学课题 第三章消毒与灭菌 课型兽医微生物学理论课 第四章细菌及其它微生物的生态 对象动医本科2003 教学目的1.掌握:化学消毒剂的种类及作用机制 2.熟悉:物理与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教学重点 化学消毒剂的种类及作用机制 教学难点 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制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第三章消毒与灭菌 第一节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干燥 三、辐射 四、声波与超声波 15分钟 五、过滤 六、渗透压 第二节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化学消毒剂对微生物的影响 、化学治疗剂对微生物的影响 第三节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50分钟 、抗生素 、细菌素 、噬菌体 第四章细菌及其它微生物的生态 第一节细菌及其它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30分钟 第二节正常动物体的细菌 第三节细菌在自然界物质转化中的作用 结 理化及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5分钟) 思考题 化学消毒剂的种类及作用机制 噬菌体的分类及噬菌结果
5 兽医微生物学 理 论 课 教 案 教学课题 第三章 消毒与灭菌 第四章 细菌及其它微生物的生态 课型 兽医微生物学理论课 对象 动医本科 2003 教学目的 1.掌握:化学消毒剂的种类及作用机制 2.熟悉:物理与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教学重点 化学消毒剂的种类及作用机制 教学难点 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制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15 分钟 50 分钟 30 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第三章 消毒与灭菌 第一节 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二、干燥 三、辐射 四、声波与超声波 五、过滤 六、渗透压 第二节 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一、化学消毒剂对微生物的影响 二、化学治疗剂对微生物的影响 第三节 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一、抗生素 二、细菌素 三、噬菌体 第四章 细菌及其它微生物的生态 第一节 细菌及其它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第二节 正常动物体的细菌 第三节 细菌在自然界物质转化中的作用 小 结 (5 分钟) 理化及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思 考 题 化学消毒剂的种类及作用机制 噬菌体的分类及噬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