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亮度通道中,彩色全电视信号先经过 4.43MHz 的吸收电路,吸收掉色度信号而分离出 亮度信号,亮度信号经 0.6μs 的延时处理后,再放大到适当幅度,送到视放矩阵电路。由于 彩色信号在经过色度通道处理后会产生一定的延时,不能与亮度信号同时到达矩阵电路,就 需要在亮度通道中对亮度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如此处理后,彩色和亮度信号就可以同时到达 矩阵电路,最后形成正确的图像。在色度通道中,彩色全电视信号被分离出色度信号,经放 大后将色度信号的两个分量分开,分别送两个同步检波器,晶体振荡器产生 4.43MHZ 的副 载波也分别以不同的相位送至两个同步检波器,就可以解调出(R-Y)和(B-Y)两个色差 信号,再送往(G-Y)矩阵电路,恢复出第三个色差信号(G-Y)。在视放矩阵电路里,三个 色差信号分别与亮度信号相加,从而恢复出三个基色信号 R、G、B,再经末级放大后,分别 加到显像管的三个阴极上,控制三个电子束的发射,形成彩色图像。 在视频预放大级引出另一路视频信号被送到同步分离部分,通过这部分电路将电视台播 放的同步脉冲信号取出并加以放大、整形后分离成行同步信号及场同步信号,用以控制行扫 描和场扫描部分产生的锯齿波电流的频率和相位,使之与电视台发射的信号同步,保证图像 画面的稳定。由于行频频率易受其他脉冲信号的干扰,需设置自动频率控制电路。电视机中 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显像管光栅的扫描部分。扫描部分又分成场打扫描电路和行扫描 电路。它们又各由振荡、推动、输出级组成,最后分别在行、场偏转线圈中产生锯齿波电流, 在显像管中产生偏转磁场,使显像管阴极发射的电子束由左至右,由上到下扫描形成光栅。 这时显像管阴极受视放级输入的图像信号的控制,在荧光屏上形成图像。为了使显像管有足 够的亮度,还必须有一个很高的加速阳极电压,这个电压是利用行扫描输出级的逆程电流产 生的高压脉冲,经整流后得到的。扫描电路中枕形校正电路可以校正扫描电路造成的枕形失 真。电视机大多用交流电源供电,因而还要有一个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的整流部分。该电路 应有较好的稳压性能,在额定负载下,在交流电网电压波动时,仍能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 以保证电视机能正常工作。在彩色电视中多采用开关型稳压电源,这种电源的效率高,稳定 性好,对电网的波动和负载变动的适应性好。为防止地磁场和周围杂散磁场对电子束的影响, 从而造成色纯度下降,会聚不良等现像,彩色电视中设置了自动消磁电路,在每次开机时, 都会自动对显像管内外的铁制件进行一次消磁。 (5)彩色电视机的质量鉴别: ①外观质量鉴别 外观要求协调、自然、机壳平整光洁,无变形、无损伤、无锈蚀、无裂纹、配件齐全, 各开关、按钮、旋钮操作轻便自如,拉杆天线转动灵活,伸缩方便,停留稳定。荧光屏无划 伤、水纹、气泡和麻点,仔细观察荧光粉应均匀,不应有局部发黄、发黑或色差。 ②光栅质量鉴别 接通电源,置频道于空档。对比度调至最小,亮度调至中等偏暗,色饱和度调至最小, 观察荧光屏上的光栅。 要求光栅布满屏幕,扫描线应细而清晰且间隔均匀,互相平行;光栅应无暗角、暗边、 卷边,整幅光栅亮度应均匀,并随亮度旋钮的调节而均匀变化,扫描线不能有倾斜、弯曲或 呈波浪形;调节色饱和度旋钮,光栅仍然是白色,不应有底色和局部色斑。关机后,屏幕中 心应无亮点停留。 ③图像质量鉴别 接收电视台电视信号,观察图像,要求图像稳定,行场同步范围宽,图像无扫动、影移、 跳动和闪烁等现象;图像应清晰,细节分明,无回扫线、毛刺、镶边和雾状现象;亮度和对 比度调节范围大,作用明显;图像应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当在周围电器(如日光灯、汽车 打火等)的影响下,能正常观看画面不出现跳动、歪斜、扭曲等。 电视机接收彩条信号,彩条的顺序应正确,荧光屏上依次为白、黄、青、绿、紫、红
道。在亮度通道中,彩色全电视信号先经过 4.43MHz 的吸收电路,吸收掉色度信号而分离出 亮度信号,亮度信号经 0.6μs 的延时处理后,再放大到适当幅度,送到视放矩阵电路。由于 彩色信号在经过色度通道处理后会产生一定的延时,不能与亮度信号同时到达矩阵电路,就 需要在亮度通道中对亮度信号进行延时处理,如此处理后,彩色和亮度信号就可以同时到达 矩阵电路,最后形成正确的图像。在色度通道中,彩色全电视信号被分离出色度信号,经放 大后将色度信号的两个分量分开,分别送两个同步检波器,晶体振荡器产生 4.43MHZ 的副 载波也分别以不同的相位送至两个同步检波器,就可以解调出(R-Y)和(B-Y)两个色差 信号,再送往(G-Y)矩阵电路,恢复出第三个色差信号(G-Y)。在视放矩阵电路里,三个 色差信号分别与亮度信号相加,从而恢复出三个基色信号 R、G、B,再经末级放大后,分别 加到显像管的三个阴极上,控制三个电子束的发射,形成彩色图像。 在视频预放大级引出另一路视频信号被送到同步分离部分,通过这部分电路将电视台播 放的同步脉冲信号取出并加以放大、整形后分离成行同步信号及场同步信号,用以控制行扫 描和场扫描部分产生的锯齿波电流的频率和相位,使之与电视台发射的信号同步,保证图像 画面的稳定。由于行频频率易受其他脉冲信号的干扰,需设置自动频率控制电路。电视机中 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显像管光栅的扫描部分。扫描部分又分成场打扫描电路和行扫描 电路。它们又各由振荡、推动、输出级组成,最后分别在行、场偏转线圈中产生锯齿波电流, 在显像管中产生偏转磁场,使显像管阴极发射的电子束由左至右,由上到下扫描形成光栅。 这时显像管阴极受视放级输入的图像信号的控制,在荧光屏上形成图像。为了使显像管有足 够的亮度,还必须有一个很高的加速阳极电压,这个电压是利用行扫描输出级的逆程电流产 生的高压脉冲,经整流后得到的。扫描电路中枕形校正电路可以校正扫描电路造成的枕形失 真。电视机大多用交流电源供电,因而还要有一个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的整流部分。该电路 应有较好的稳压性能,在额定负载下,在交流电网电压波动时,仍能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 以保证电视机能正常工作。在彩色电视中多采用开关型稳压电源,这种电源的效率高,稳定 性好,对电网的波动和负载变动的适应性好。为防止地磁场和周围杂散磁场对电子束的影响, 从而造成色纯度下降,会聚不良等现像,彩色电视中设置了自动消磁电路,在每次开机时, 都会自动对显像管内外的铁制件进行一次消磁。 (5)彩色电视机的质量鉴别: ①外观质量鉴别 外观要求协调、自然、机壳平整光洁,无变形、无损伤、无锈蚀、无裂纹、配件齐全, 各开关、按钮、旋钮操作轻便自如,拉杆天线转动灵活,伸缩方便,停留稳定。荧光屏无划 伤、水纹、气泡和麻点,仔细观察荧光粉应均匀,不应有局部发黄、发黑或色差。 ②光栅质量鉴别 接通电源,置频道于空档。对比度调至最小,亮度调至中等偏暗,色饱和度调至最小, 观察荧光屏上的光栅。 要求光栅布满屏幕,扫描线应细而清晰且间隔均匀,互相平行;光栅应无暗角、暗边、 卷边,整幅光栅亮度应均匀,并随亮度旋钮的调节而均匀变化,扫描线不能有倾斜、弯曲或 呈波浪形;调节色饱和度旋钮,光栅仍然是白色,不应有底色和局部色斑。关机后,屏幕中 心应无亮点停留。 ③图像质量鉴别 接收电视台电视信号,观察图像,要求图像稳定,行场同步范围宽,图像无扫动、影移、 跳动和闪烁等现象;图像应清晰,细节分明,无回扫线、毛刺、镶边和雾状现象;亮度和对 比度调节范围大,作用明显;图像应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当在周围电器(如日光灯、汽车 打火等)的影响下,能正常观看画面不出现跳动、歪斜、扭曲等。 电视机接收彩条信号,彩条的顺序应正确,荧光屏上依次为白、黄、青、绿、紫、红
蓝、黑等 8 种颜色的竖条,不应有彩色失真。各彩条应色彩鲜明,间隔分明,稳定不变,将 色饱和度由小调到大,此时图像上的彩色只能产生由淡到浓的变化,而不应有颜色的变化。 亮度和对比度的调节不应引起彩色色调变化,图像轮廓与彩色应能很好的重合,无错位和镶 边现象。 (二) VCD 影碟机 1、VCD 机工作原理 (1)机芯工作原理 ①光头 光学唱头简称光头。光盘上的信息记录在一条由里向外的螺旋状路径,类似于密纹唱片 方式所刻录的凹坑和未刻录的镜平面。激光束以非接触方式经半透镜反射转向后到达物镜, 聚焦后焦点落在信号面上,因其表面镀有一层铝膜,因此它有极强的镜面反射,反射激光束 又经物镜、半透镜直达光电二级管,经光电转换后变为电信号输出。 ②APC(自动功率控制) 由于激光二极管的输出功率随温度变化,故机芯都采用 APC(自动功率控制)来实现恒 定的光输出。 ③伺服机构 聚焦伺服机构从来自光盘反射光的信息中检测聚焦误差信号,经驱动放大后控制物镜上 下位移来保持物镜和光盘信号面间的距离恒定,以便使光盘信号面处于焦点深度(约±1μm) 以内。 而跟踪伺服机构的作用则是当光盘作编心旋转时,仍保证光头的激光束沿着 1.6μm 间 隔的音轨作正确的扫描。跟踪伺服是使物镜跟踪音轨中心并补偿光盘唱片的偏心。 ④数字信号处理 前置放大器用于将来自光头的信号加以放大,然后进行波形整形处理和数字信号处理。 数据选通电路输的是由“1”、“0”组成的数据序列,其中有 1 个字符的控制信号、24 个字符 的数据及 8 个字符的奇偶信号为一帧信号传送,且在每一帧都加上了同步信号。因此,先要 检测出帧同步信号,确定数据的码头。在该环节完成信号从编码信号的解调。 (2)解码器 MPEG 的工作原理 ①由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得到的信号送到 MPEG 视频和音频解码器。先判定信号的属性是 图像还是声音,若是声音存入声音存储区,若是图像则暂存于 4MB RAM 缓冲器的图像数据 存储区。 ②在 CPU 控制下对暂存资料进行图像或声音的解压缩运算处理。经过解压缩处理的图 像按运动顺序存储于缓冲区中,在 CPU 控制下以电视标准的帧频按播放顺序逐幅读出,并 送到三路数模转换电路 DAC 中; ③数模转换后得到的代表彩色图像的 R、G、B 三基色视频信号,经制式编码器编成 PAL 制或 NTSC 制的彩色全电视信号由视频输出口送至电视机。而编码时所需的帧、行同步脉冲、 消隐脉冲等时序脉冲均由 CPU 控制相应电路产生。 同样,音频信号也经过分类存储、解压缩、按顺序从缓冲器中读出再经过数模变换后由 左右声道输出。 2、VCD 机的质量鉴别 (1)外观质量鉴别 VCD 机应造型美观,机壳平整,无变形,各种显示窗口无裂纹,各按钮应按动自如。 (2)性能鉴别 VCD 机性能鉴别主要包括:光盘进出仓、抗振动性、运行噪声、纠错能力、图像显示及 放音性能的检验
蓝、黑等 8 种颜色的竖条,不应有彩色失真。各彩条应色彩鲜明,间隔分明,稳定不变,将 色饱和度由小调到大,此时图像上的彩色只能产生由淡到浓的变化,而不应有颜色的变化。 亮度和对比度的调节不应引起彩色色调变化,图像轮廓与彩色应能很好的重合,无错位和镶 边现象。 (二) VCD 影碟机 1、VCD 机工作原理 (1)机芯工作原理 ①光头 光学唱头简称光头。光盘上的信息记录在一条由里向外的螺旋状路径,类似于密纹唱片 方式所刻录的凹坑和未刻录的镜平面。激光束以非接触方式经半透镜反射转向后到达物镜, 聚焦后焦点落在信号面上,因其表面镀有一层铝膜,因此它有极强的镜面反射,反射激光束 又经物镜、半透镜直达光电二级管,经光电转换后变为电信号输出。 ②APC(自动功率控制) 由于激光二极管的输出功率随温度变化,故机芯都采用 APC(自动功率控制)来实现恒 定的光输出。 ③伺服机构 聚焦伺服机构从来自光盘反射光的信息中检测聚焦误差信号,经驱动放大后控制物镜上 下位移来保持物镜和光盘信号面间的距离恒定,以便使光盘信号面处于焦点深度(约±1μm) 以内。 而跟踪伺服机构的作用则是当光盘作编心旋转时,仍保证光头的激光束沿着 1.6μm 间 隔的音轨作正确的扫描。跟踪伺服是使物镜跟踪音轨中心并补偿光盘唱片的偏心。 ④数字信号处理 前置放大器用于将来自光头的信号加以放大,然后进行波形整形处理和数字信号处理。 数据选通电路输的是由“1”、“0”组成的数据序列,其中有 1 个字符的控制信号、24 个字符 的数据及 8 个字符的奇偶信号为一帧信号传送,且在每一帧都加上了同步信号。因此,先要 检测出帧同步信号,确定数据的码头。在该环节完成信号从编码信号的解调。 (2)解码器 MPEG 的工作原理 ①由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得到的信号送到 MPEG 视频和音频解码器。先判定信号的属性是 图像还是声音,若是声音存入声音存储区,若是图像则暂存于 4MB RAM 缓冲器的图像数据 存储区。 ②在 CPU 控制下对暂存资料进行图像或声音的解压缩运算处理。经过解压缩处理的图 像按运动顺序存储于缓冲区中,在 CPU 控制下以电视标准的帧频按播放顺序逐幅读出,并 送到三路数模转换电路 DAC 中; ③数模转换后得到的代表彩色图像的 R、G、B 三基色视频信号,经制式编码器编成 PAL 制或 NTSC 制的彩色全电视信号由视频输出口送至电视机。而编码时所需的帧、行同步脉冲、 消隐脉冲等时序脉冲均由 CPU 控制相应电路产生。 同样,音频信号也经过分类存储、解压缩、按顺序从缓冲器中读出再经过数模变换后由 左右声道输出。 2、VCD 机的质量鉴别 (1)外观质量鉴别 VCD 机应造型美观,机壳平整,无变形,各种显示窗口无裂纹,各按钮应按动自如。 (2)性能鉴别 VCD 机性能鉴别主要包括:光盘进出仓、抗振动性、运行噪声、纠错能力、图像显示及 放音性能的检验
步骤: ①将 VCD 与电视机正确连接,插好电源插头,按动电源开关“POWER”,由于开关的 自锁作用,按下去为电源接通,再按一次弹出,为电源断开。当接通时电源指示灯亮,显示 窗口也有显示。 ②按动进出仓控制键(OPEN/CLOSE)简称 O/C,控制光盘运载仓(简称片仓)的推出 和推进。按动该键,检查片仓的推出与推进是否自如,取一张新光盘(最好即有鲜明图像又 有音乐伴音的光盘)放入片仓,将片推进。调解电视机频道,屏幕上有稳定蓝色背景。 ③按动播放按钮 PLAY/PAUSE(播放/暂停)数钞钟后,电视机屏幕将有所显示,扬声 器将放出声音,观看图像是否稳定,色彩是否鲜艳,听声音是否宏亮明快。VCD 机显示窗口 将开始计时,显示工作状态。用耳朵贴在 VCD 机盖上,应听不到明显的摩擦声。 第二节 电冰箱、空调与微波炉 一、电冰箱 (一)电冰箱的结构 电冰箱一般都设有冷藏室和冷冻室,因而也称冷藏、冷冻箱,它主要是由箱体、制冷系 统和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1.箱体 ①箱体机壳一般用优质薄型钢板制作,外喷白色磁漆或丙烯酸漆。 ②箱体的内胆用 ABS 树脂或高密度聚苯乙烯等塑料制成。 ③为了防止箱内外空气对流,在箱体外壳和内胆之间需要充填导热系数低、保温性能好 的材料作为箱体绝热层。绝热层大多采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④箱门的绝热层与箱体相同,箱门四周用软质橡胶套,插入塑料磁性条组成门封,以防 止箱内外温度传导和对流。 2.制冷系统 ①制冷系统是利用低沸点、易液化的致冷剂在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在制冷系统内作反 复、循环的相态变化、大量吸收箱内的热量,造成冰箱内的低温环境。 ②压缩式电冰箱的制冷系统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毛细管和干燥过滤器组成。 ③制冷系统大多数部件是用低碳冷轧无缝钢管、或铜管、铝管等管材制成,并连接成密 封的管路,经清洗、干燥、抽真空后注入致冷剂。 ④管材要保证有一定的纯度,化学成分应均匀,以免造成电化学腐蚀。 ⑤制冷系统的弯管工序必须采用冷弯成型,防止弯管形成的氧化物在运转中结成硬渣堵 塞管路。 3.控制系统 ①控制系统有温度控制和化霜控制两部分。 ②温度控制部分用以控制制冷系统的开、停,使冰箱保持一定的箱温。 ③化霜控制是为了消除蒸发器壁上凝结的冰霜,以保证蒸发器的制冷效果。化霜控制又 分人工化霜、半自动化霜和自动化霜等方式。 ④温度控制方法是将温度控制器的感温元件紧压在靠近蒸发器出口附近的表面上或放 置在箱内空间中,用来感受蒸发器表面或箱内的温度变化,从而控制制冷系统的开、停
步骤: ①将 VCD 与电视机正确连接,插好电源插头,按动电源开关“POWER”,由于开关的 自锁作用,按下去为电源接通,再按一次弹出,为电源断开。当接通时电源指示灯亮,显示 窗口也有显示。 ②按动进出仓控制键(OPEN/CLOSE)简称 O/C,控制光盘运载仓(简称片仓)的推出 和推进。按动该键,检查片仓的推出与推进是否自如,取一张新光盘(最好即有鲜明图像又 有音乐伴音的光盘)放入片仓,将片推进。调解电视机频道,屏幕上有稳定蓝色背景。 ③按动播放按钮 PLAY/PAUSE(播放/暂停)数钞钟后,电视机屏幕将有所显示,扬声 器将放出声音,观看图像是否稳定,色彩是否鲜艳,听声音是否宏亮明快。VCD 机显示窗口 将开始计时,显示工作状态。用耳朵贴在 VCD 机盖上,应听不到明显的摩擦声。 第二节 电冰箱、空调与微波炉 一、电冰箱 (一)电冰箱的结构 电冰箱一般都设有冷藏室和冷冻室,因而也称冷藏、冷冻箱,它主要是由箱体、制冷系 统和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1.箱体 ①箱体机壳一般用优质薄型钢板制作,外喷白色磁漆或丙烯酸漆。 ②箱体的内胆用 ABS 树脂或高密度聚苯乙烯等塑料制成。 ③为了防止箱内外空气对流,在箱体外壳和内胆之间需要充填导热系数低、保温性能好 的材料作为箱体绝热层。绝热层大多采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④箱门的绝热层与箱体相同,箱门四周用软质橡胶套,插入塑料磁性条组成门封,以防 止箱内外温度传导和对流。 2.制冷系统 ①制冷系统是利用低沸点、易液化的致冷剂在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在制冷系统内作反 复、循环的相态变化、大量吸收箱内的热量,造成冰箱内的低温环境。 ②压缩式电冰箱的制冷系统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毛细管和干燥过滤器组成。 ③制冷系统大多数部件是用低碳冷轧无缝钢管、或铜管、铝管等管材制成,并连接成密 封的管路,经清洗、干燥、抽真空后注入致冷剂。 ④管材要保证有一定的纯度,化学成分应均匀,以免造成电化学腐蚀。 ⑤制冷系统的弯管工序必须采用冷弯成型,防止弯管形成的氧化物在运转中结成硬渣堵 塞管路。 3.控制系统 ①控制系统有温度控制和化霜控制两部分。 ②温度控制部分用以控制制冷系统的开、停,使冰箱保持一定的箱温。 ③化霜控制是为了消除蒸发器壁上凝结的冰霜,以保证蒸发器的制冷效果。化霜控制又 分人工化霜、半自动化霜和自动化霜等方式。 ④温度控制方法是将温度控制器的感温元件紧压在靠近蒸发器出口附近的表面上或放 置在箱内空间中,用来感受蒸发器表面或箱内的温度变化,从而控制制冷系统的开、停
(二)工作原理 1. 电冰箱的制冷系统的组成 电机压缩式电冰箱的制冷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毛细管和蒸发器等 部件组成,并在制冷系统中注入致冷剂氟利昂—12(Freon—12)。 2. F—12(CCL2F2) F—12(CCL2F2)是一种低沸点(一个大气压下为-29.8℃)、无色、无毒、无味、没有 腐蚀性、易液化的气体,常压下呈现气态,经高压后即变成液态。电机压缩式电冰箱具有启 动降温快,制冷效率高、耗电量少等优点。 3.工作原理 ①电机压缩式电冰箱通过压缩机做功,吸入低压气态冷剂 F—12,使 F—12 由低压气态 压缩成高压气态,并被送入冷凝器。 ②在冷凝器中,外界空气通过管壁冷却高压气态的 F—12,使其变为液态。 ③液态 F—12 通过干燥过滤器去除杂质和水分,再经毛细管节流降压,进入蒸发器。 ④由于 F—12 沸点很低,加之压力骤然降低液态 F—12 迅速沸腾蒸发吸收大量气化热, 重新变成低压气态,从而带走箱内的大量热量,使箱体内温度下降。 ⑤此时压缩机再次吸入低压气态 F—12,重复上述过程。这样循环往复,使 F—12 不断 地进行相态变化,连续地吸收箱内的热量,并把热量排至箱外,从而达到冰箱制冷降温的目 的。 (三)电冰箱的质量和质量检验 1.主要质量指标 (1) 冷却性能 是指电冰箱负荷制冷能力的指标
(二)工作原理 1. 电冰箱的制冷系统的组成 电机压缩式电冰箱的制冷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毛细管和蒸发器等 部件组成,并在制冷系统中注入致冷剂氟利昂—12(Freon—12)。 2. F—12(CCL2F2) F—12(CCL2F2)是一种低沸点(一个大气压下为-29.8℃)、无色、无毒、无味、没有 腐蚀性、易液化的气体,常压下呈现气态,经高压后即变成液态。电机压缩式电冰箱具有启 动降温快,制冷效率高、耗电量少等优点。 3.工作原理 ①电机压缩式电冰箱通过压缩机做功,吸入低压气态冷剂 F—12,使 F—12 由低压气态 压缩成高压气态,并被送入冷凝器。 ②在冷凝器中,外界空气通过管壁冷却高压气态的 F—12,使其变为液态。 ③液态 F—12 通过干燥过滤器去除杂质和水分,再经毛细管节流降压,进入蒸发器。 ④由于 F—12 沸点很低,加之压力骤然降低液态 F—12 迅速沸腾蒸发吸收大量气化热, 重新变成低压气态,从而带走箱内的大量热量,使箱体内温度下降。 ⑤此时压缩机再次吸入低压气态 F—12,重复上述过程。这样循环往复,使 F—12 不断 地进行相态变化,连续地吸收箱内的热量,并把热量排至箱外,从而达到冰箱制冷降温的目 的。 (三)电冰箱的质量和质量检验 1.主要质量指标 (1) 冷却性能 是指电冰箱负荷制冷能力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