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本章参考书:《统计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罗良清、李志强,经济管理出版社: 《新中国统计思想史),余国样、王德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统计学),徐国样等,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本章重点:什么是统计学,统计一词的含义,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1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统计的应用 ◆大家经常在报刊杂志上看到类似的报道:通用汽车37%的销售额来源于 北美以外:失业率下降到25年来的最低点4%:上证指数接近2000点。以上数 据实际上都是通过统计得来的。 ◆生活中我们也会不自觉地用到统计,你到高中同学所在的学校去玩,他 给你介绍同寝室的张三,要你猜他是哪儿人,只见他足有一米八,身材魁梧,你 可能会问:你是东北人吧?反之,你可能会认为他是南方人。这实际是应用了统 计中平均的知识。 ◆做汤时,尝一下成淡,这个过程上升到统计理论,包括抽样方法、分布 理论(均匀分布)、推断理论。 ◆在会计中的应用。一个会计师事务所想确定一个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的 应收账款金额是否正确。通常应收账款的数量如此之大,以至于查看和验证每 账户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费用,这时候可应用统计学中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 个样本进行判断。 ◆在生产中的应用。粮农在给小麦施肥时总是很仔细,因为他知道不能施 太多的肥,也不能施太少的肥,二者都不能得到高产小麦。这实际是应用了统计 中相关与回归的知识。 ◆唱歌比赛中,要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这是因为极端值对平均数的影响 很大。 ◆每当季节交替之时,商场都要对有关商品进行打折销售,这是因为这些 商品的销售量要受季节变动的影响。 以上表明,统计在许多地方都有应用。那究竞什么是统计学?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参考书:《统计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罗良清、李志强,经济管理出版社; 《新中国统计思想史》,徐国祥、王德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统计学》,徐国祥等,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本章重点:什么是统计学;统计一词的含义;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1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统计的应用 ◆ 大家经常在报刊杂志上看到类似的报道:通用汽车 37%的销售额来源于 北美以外;失业率下降到 25 年来的最低点 4%;上证指数接近 2000 点。以上数 据实际上都是通过统计得来的。 ◆ 生活中我们也会不自觉地用到统计,你到高中同学所在的学校去玩,他 给你介绍同寝室的张三,要你猜他是哪儿人,只见他足有一米八,身材魁梧,你 可能会问:你是东北人吧?反之,你可能会认为他是南方人。这实际是应用了统 计中平均的知识。 ◆ 做汤时,尝一下咸淡,这个过程上升到统计理论,包括抽样方法、分布 理论(均匀分布)、推断理论。 ◆ 在会计中的应用。一个会计师事务所想确定一个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的 应收账款金额是否正确。通常应收账款的数量如此之大,以至于查看和验证每一 账户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费用,这时候可应用统计学中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一 个样本进行判断。 ◆ 在生产中的应用。粮农在给小麦施肥时总是很仔细,因为他知道不能施 太多的肥,也不能施太少的肥,二者都不能得到高产小麦。这实际是应用了统计 中相关与回归的知识。 ◆ 唱歌比赛中,要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这是因为极端值对平均数的影响 很大。 ◆ 每当季节交替之时,商场都要对有关商品进行打折销售,这是因为这些 商品的销售量要受季节变动的影响。 以上表明,统计在许多地方都有应用。那究竟什么是统计学?
二、统计学的发展过程 史料说明:统计学起源于定量地说明和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他的发展过程大 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称为“城邦政情”(Matters of state)阶段。这一阶段始于古希 腊的亚里斯多德撰写“城邦政情”或“城邦纪要”。他一共撰写了150余种纪要, 其内容包括各城邦的历史、行政、科学、艺术、人口、资源和财富等社会经济情 况的比较、分析。我国在原始社会末、奴求社会的形成中,已出现了统计的萌芽。 据《尚书》,公元前两千多年,己有年、季、月、365日的划分,“九山九水”的 治理方案,“上中下三等九级”的贡赋标准。数量和分组的初步概念己形成。它 延续了一两千年,直到17世纪中叶才逐渐被“政治算术”这个名词所替代,并 且很快被演化为“统计学”(Statistics),但它依然保留了城邦(state)这个词根。 第二阶段称为“政治算术”(Political arithmetic)阶段。它与前者没有很明 显的分界点。“政治算术”的特点是统计方法与数学计算和推理方法开始结合。 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方式更加注重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可以用1676年威廉.配弟 出版《政治算术》一书作为这个阶段的起始标志。构成“政治算术”方法的核心 是数字。书中使用的数字有三类: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统计调查和经验观察得到 的数字,后者较多:运用某种数学方法推算出的数字;为了进行理论性推理而采 用的例示性的数字。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统计学比较明显地体现了“收集和分 析数据的科学和艺术”的特点。用数字、重量和尺度将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化的方 法是近代统计学的重要特征,因此《政治算术》被后来的学者评价为近代统计学 的来源,威廉.配弟被评价为近代统计学之父。 政治算术学派曾与国势学派有过争论。二者在许多方面都相同,唯一不同 之处在于是否把数量方面的研究作为本学派的基本特征。前者是,后者否。例如, 研究重庆市2002年2月24日的交通事故情况,如果是政治算术学派,可能问发 生多少次、伤亡多少人、经济损失多少元等问题:如果是国势学派,除以上问题 外,还可能问事故原因、责任人是谁、事故地点、处理结果等问题。 第三阶段称为“统计分析科学”(Science of statistical analysis)阶段。 统计与数学的结合趋势,逐渐发展形成了“统计分析科学”。19世纪末,欧洲大 学里的“国情纪要”或“政治算术”课程逐渐被“统计分析科学”课程代替
二、统计学的发展过程 史料说明:统计学起源于定量地说明和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他的发展过程大 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称为“城邦政情”(Matters of state)阶段。这一阶段始于古希 腊的亚里斯多德撰写“城邦政情”或“城邦纪要”。他一共撰写了 150 余种纪要, 其内容包括各城邦的历史、行政、科学、艺术、人口、资源和财富等社会经济情 况的比较、分析。我国在原始社会末、奴隶社会的形成中,已出现了统计的萌芽。 据《尚书》,公元前两千多年,已有年、季、月、365 日的划分,“九山九水”的 治理方案,“上中下三等九级”的贡赋标准。数量和分组的初步概念已形成。它 延续了一两千年,直到 17 世纪中叶才逐渐被“政治算术”这个名词所替代,并 且很快被演化为“统计学”(Statistics),但它依然保留了城邦(state)这个词根。 第二阶段称为“政治算术”(Political arithmetic)阶段。它与前者没有很明 显的分界点。“政治算术”的特点是统计方法与数学计算和推理方法开始结合。 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方式更加注重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可以用 1676 年威廉.配弟 出版《政治算术》一书作为这个阶段的起始标志。构成“政治算术”方法的核心 是数字。书中使用的数字有三类: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统计调查和经验观察得到 的数字,后者较多;运用某种数学方法推算出的数字;为了进行理论性推理而采 用的例示性的数字。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统计学比较明显地体现了“收集和分 析数据的科学和艺术”的特点。用数字、重量和尺度将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化的方 法是近代统计学的重要特征,因此《政治算术》被后来的学者评价为近代统计学 的来源,威廉.配弟被评价为近代统计学之父。 政治算术学派曾与国势学派有过争论。二者在许多方面都相同,唯一不同 之处在于是否把数量方面的研究作为本学派的基本特征。前者是,后者否。例如, 研究重庆市 2002 年 2 月 24 日的交通事故情况,如果是政治算术学派,可能问发 生多少次、伤亡多少人、经济损失多少元等问题;如果是国势学派,除以上问题 外,还可能问事故原因、责任人是谁、事故地点、处理结果等问题。 第三阶段称为“统计分析科学”(Science of statistical analysis)阶段。 统计与数学的结合趋势,逐渐发展形成了“统计分析科学”。19 世纪末,欧洲大 学里的“国情纪要”或“政治算术”课程逐渐被“统计分析科学” 课程代替
该课程的出现是现代统计发展阶段的开端。现代统计学的代表人物首推比利时统 计学家奎特莱(Adolph Quetelet),他将统计分析科学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自 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领域,因为他深信统计学是可以用于研究任何科学的一般 研究方法。 三、主要的统计学派 1、政治算术学派:代表人物威廉.配弟(英国1623-1687) 2、国势学派:代表人物康令(德国1606-1681) 3、数理统计学派:代表人物凯特勒(比利时1796-1874) 四、什么是统计学 (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根据统计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统计学是研究 大量社会现象(主要是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2)统计学起 源于研究社会经济问题,是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论科学,其目的是探索 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3)统计学是一门独立 的科学,既不属于数学,也不属于任何“实质”科学,例如它不属于经济学或者 生物学。 (二)、统计一词的涵义 1、统计学 2、统计工作 3、统计资料
该课程的出现是现代统计发展阶段的开端。现代统计学的代表人物首推比利时统 计学家奎特莱(Adolph Quetelet),他将统计分析科学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自 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领域,因为他深信统计学是可以用于研究任何科学的一般 研究方法。 三、主要的统计学派 1、政治算术学派:代表人物威廉.配弟(英国 1623-1687) 2、国势学派:代表人物康令(德国 1606-1681) 3、数理统计学派:代表人物凯特勒(比利时 1796-1874) 四、什么是统计学 (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根据统计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统计学是研究 大量社会现象(主要是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2)统计学起 源于研究社会经济问题,是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论科学,其目的是探索 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3)统计学是一门独立 的科学,既不属于数学,也不属于任何“实质”科学,例如它不属于经济学或者 生物学。 (二)、统计一词的涵义 1、统计学 2、统计工作 3、统计资料
2统计学的特点及统计工作过程 一、 统计学的特点 1、数量性 2、总体性 3、具体性 4、社会性 5、广泛性 二、统计工作过程 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1、统计调查是取得统计数据的过程,它是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如何取得所 需的数据是统计学研究的内容之一。 2、统计数据的整理是对统计数据的加工处理过程,目的是使统计数据系统化、 条理化,符合统计分析的需要。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本书第二章的内容。 3、统计数据的分析是统计学的核心内容,它是通过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的方 法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过程。本书第三章到第七章的内容为统计分析。 $3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总体和总体单位 1、凡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就是统 计总体,简称总体。例如,研究全国工业生产情况时,全国所有的工业企业是 个总体(经济职能相同):研究银行职工的收支情况时,所有的银行职工是一个 总体(工作性质相同)。 2、构成总体的单个个体称为总体单位。如上例,每一个工业企业是一个总体单 位:每个银行职工是一个总体单位。总体单位可以是人、物、经营单位。一个总 体中包含的总体单位可以是无限的(无限总体),也可以是有限的(有限总体)。 3、总体、总体单位随研究目的的改变而改变。一个实体在一种情况下是总体单 位,在另一种情况下又可能是总体。 二、标志和标志表现 (一)标志 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和特征的名称。例如,学生作为总体单位,具 备性别、年龄、籍贯、成绩等属性:企业作为总体单位,具有经济类型、行业、 产值等属性。 2、标志又分品质标志(答案为文字)和数量标志(答案为数字)
§2 统计学的特点及统计工作过程 一、统计学的特点 1、数量性 2、总体性 3、具体性 4、社会性 5、广泛性 二、统计工作过程 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1、统计调查是取得统计数据的过程,它是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如何取得所 需的数据是统计学研究的内容之一。 2、统计数据的整理是对统计数据的加工处理过程,目的是使统计数据系统化、 条理化,符合统计分析的需要。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本书第二章的内容。 3、统计数据的分析是统计学的核心内容,它是通过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的方 法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过程。本书第三章到第七章的内容为统计分析。 §3 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总体和总体单位 1、凡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就是统 计总体,简称总体。例如,研究全国工业生产情况时,全国所有的工业企业是一 个总体(经济职能相同);研究银行职工的收支情况时,所有的银行职工是一个 总体(工作性质相同)。 2、构成总体的单个个体称为总体单位。如上例,每一个工业企业是一个总体单 位;每个银行职工是一个总体单位。总体单位可以是人、物、经营单位。一个总 体中包含的总体单位可以是无限的(无限总体),也可以是有限的(有限总体)。 3、总体、总体单位随研究目的的改变而改变。一个实体在一种情况下是总体单 位,在另一种情况下又可能是总体。 二、标志和标志表现 (一)标志 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和特征的名称。例如,学生作为总体单位,具 备性别、年龄、籍贯、成绩等属性;企业作为总体单位,具有经济类型、行业、 产值等属性。 2、标志又分品质标志(答案为文字)和数量标志(答案为数字)
3、标志还有不变标志与可变标志之分 (二)标志表现 1、标志的答案为标志表现 2、标志表现有品质标志表现与数量标志表现之分 三、指标 (一)指标 1、指标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例如,2000统计班作为一个总体,有 学生人数、男性比重、英语平均成绩等数量特征。 2、指标分数量指标(其值的取得不需要通过相除。反映总规模、总水平)和 质量指标(其值的取得要通过相除;反映相对水平和工作质量)。 3、指标还有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之分。总量指标即数量指标,相 对指标和平均指标都属于质量指标。 4、一系列具有相互联系的指标构成的整体是指标体系。 (二)标志与指标的联系及区别 1、联系:指标的值要通过标志直接或间接取得 2、区别:说明的对象不一样:指标都是可量的,但标志不一定;完整的指标 要具备时间、空间等要素,但标志不一定 四、变量与数据 1、数量标志和指标都是变量(答案是数字) 2、变量有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之分。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可用小数表示;值的 取得是连续登记还是间断登记取得:是通过计算、测量取得值还是通过数数取得 值。 3、变量的答案即是数据,包括定类、定序、定距、定比数据
3、标志还有不变标志与可变标志之分 (二)标志表现 1、标志的答案为标志表现 2、标志表现有品质标志表现与数量标志表现之分 三、指标 (一)指标 1、指标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例如,2000 统计班作为一个总体,有 学生人数、男性比重、英语平均成绩等数量特征。 2、指标分数量指标(其值的取得不需要通过相除。反映总规模、总水平)和 质量指标(其值的取得要通过相除;反映相对水平和工作质量)。 3、指标还有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之分。总量指标即数量指标,相 对指标和平均指标都属于质量指标。 4、一系列具有相互联系的指标构成的整体是指标体系。 (二)标志与指标的联系及区别 1、联系:指标的值要通过标志直接或间接取得 2、区别:说明的对象不一样;指标都是可量的,但标志不一定;完整的指标 要具备时间、空间等要素,但标志不一定 四、变量与数据 1、数量标志和指标都是变量(答案是数字) 2、变量有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之分。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可用小数表示;值的 取得是连续登记还是间断登记取得;是通过计算、测量取得值还是通过数数取得 值。 3、变量的答案即是数据,包括定类、定序、定距、定比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