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本章重点 1、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 2、各种相对指标的判断 §1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 总量指标是反映总规模或总水平的综合指标二、总量指标的种类1、按反映现象 总体内容的不同: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总量反映总体单位 的个数,总体标志总量是某数量标志值之和2、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时期 指标与时点指标 是否连续登记取得值、是否可加总、是否与时间长短有关 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实物单位:自然单位:头、辆、人 度量衡单位:米、公斤、吨 双重单位:台千瓦、人平方公里 复合单位:吨公里、千瓦小时货币 单位:劳动量单位 §2相对指标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表现形式 1、概念:相对指标是两个相互联系的现象 数量的比率,用以反映现象的发展程度、 结构、强度、普遍程度。 2、表现形式:无名数、有名数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 (一)结构相对指标 1、结构相对指标是反映总体内部构成的统计指标。 2、结构相对指标=各组或部分总量 总体总量 3、同一分组内部的结构相对数之和,必须为1或100%
第四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本 章 重 点 1、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 2、各种相对指标的判断 §1 总 量 指 标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 总量指标是反映总规模或总水平的综合指标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1、按反映现象 总体内容的不同: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 总体单位总量反映总体单位 的个数,总体标志总量是某数量标志值之和 2、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时期 指标与时点指标 是否连续登记取得值、是否可加总、是否与时间长短有关 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实物单位:自然单位:头、辆、人 度量衡单位:米、公斤、吨 双重单位:台/千瓦、人/平方公里 复合单位:吨公里、千瓦小时货币 单位;劳动量单位 §2 相 对 指 标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表现形式 1、概念:相对指标是两个相互联系的现象 数量的比率,用以反映现象的发展程度、 结构、强度、普遍程度。 2、表现形式:无名数、有名数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 (一) 结构相对指标 1、结构相对指标是反映总体内部构成的统计指标。 3、同一分组内部的结构相对数之和,必须为 1 或 100% 总体总量 各组或部分总量 2、结构相对指标 =
(二)比例相对指标 1、比例相对指标是反映总体内各个局部、各个分组之间的比例关系的指标。 之比对标一益带荟督分器 3、一般用百分比表示,可用几比几的形式表示 (三)比较相对指标 1、表明同类事物在不同条件下的数量对比关系, 2、比较相对指标= 甲单位某指标值 乙单位同类指标值 3、一般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 (四)动态相对指标 1、反映同类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变动程度。 2、动态相对指标=报告期某指标值 (五)强度相对指标 1、表明某一现象在另一现象中发展的强度、密度或普遍程度 (六)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程度(%)=实际完成数/计划任务数1、 以绝对数形式规定计划数 (①)检查短期计划情况 (②)检查长期计划情况 a、累计法:按n年完成任务的总和下达计划数 计划完成程度。计划全期累计实际完成数 计划全期累计计划数 b、水平法:按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下达计划 计划末期实际达到的水平 计划完成程度=计划规定末期应达到的水平 2、以相对数形式规定计划数 计划完成程度(%)=实际为上期的百分数/计划为上期的百分数
(二)比例相对指标 1、比例相对指标是反映总体内各个局部、各个分组之间的比例关系的指标。 3、一般用百分比表示,可用几比几的形式表示 (三)比较相对指标 1、 表明同类事物在不同条件下的数量对比关系。 3、一般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 (四)动态相对指标 1、反映同类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变动程度。 (五)强度相对指标 1、表明某一现象在另一现象中发展的强度、密度或普遍程度。 (六)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程度(%)=实际完成数/计划任务数 1、 以绝对数形式规定计划数 ⑴ 检查短期计划情况 ⑵ 检查长期计划情况 a、累计法:按 n 年完成任务的总和下达计划数 b、水平法:按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下达计划 2、以相对数形式规定计划数 计划完成程度(%) = 实际为上期的百分数/计划为上期的百分数 总体中另一部分数量 总体中某一部分数量 2、比例相对指标 = 基期同类指标值 报告期某指标值 2、动态相对指标 = 另一有联系而性质不同 现象总量指标 某种现象总量指标 2、强度相对指标 = 计划全期累计计划数 计划全期累计实际完成数 计划完成程度 = 计划规定末期应达到的水平 计划末期实际达到的水平 计划完成程度 = 乙单位同类指标值 甲单位某指标值 2、比较相对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