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11.1国家预算的体系与原则 11.1.1国家预算的含义 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经 法定程序审査批准的国家对集中性资金进行统 筹分配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1)以收支一览表形式反映政府财政收支状 况- 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国家政策 (2)是国家财政实现计划管理的工具 (3)是国家重要的法律文件,体现国家权力 机构和全体公民对政府活动的制约和监督
11.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11.1国家预算的体系与原则 11.1.1国家预算的含义 ——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经 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对集中性资金进行统 筹分配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1) 以收支一览表形式反映政府财政收支状 况——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国家政策 (2) 是国家财政实现计划管理的工具 (3) 是国家重要的法律文件,体现国家权力 机构和全体公民对政府活动的制约和监督
11.1.2国家预算的类别 11.1.2.1按形式差别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成一个统一的预算平衡表的一种预算编制方式长 (1)单式预算—把预算年度内国家预算的全部收支汇 在单式预算中,预算收入帐户包括所有预算管理的收入, 包括各项税收收入、国有企业上缴利润、债务收入、其 他收入,预算支出帐户包括预算承担的各项支出 ·优点:预算结构比较简单,可以简明地反映国家财政收 支的全貌,便于立法机关的审批和社会公众的了解 缺点:不能明确反映各类性质不同的预算收入和支出之 间的对应关系,难以对收支进行分类和分层管理
11.1.2国家预算的类别 11.1.2.1按形式差别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1)单式预算——把预算年度内国家预算的全部收支汇 成一个统一的预算平衡表的一种预算编制方式 • 在单式预算中,预算收入帐户包括所有预算管理的收入, 包括各项税收收入、国有企业上缴利润、债务收入、其 他收入,预算支出帐户包括预算承担的各项支出 • 优点:预算结构比较简单,可以简明地反映国家财政收 支的全貌,便于立法机关的审批和社会公众的了解 • 缺点:不能明确反映各类性质不同的预算收入和支出之 间的对应关系,难以对收支进行分类和分层管理
(2)复式预算——把预算年度内的全部预算收 入和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分别汇编成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平衡表的预算编制方式 我国的国家预算把全部预算按其性质分别编制 成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两部分,国外分别 称为经费预算和资本预算 优点:A能充分体现国家财政的社会管理和经 济建设的双重职能 B.可以清晰反映财政活动,了解财政赤字形成 的原因和国家债务的规模 C.有利于建立预算收支的约束机制,对经常性 支出要靠经常性收入安排,建设性预算规模要 适度,建设筹资要与支出效益相适应 缺点:编制和审查比单式预算复杂
(2)复式预算——把预算年度内的全部预算收 入和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分别汇编成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平衡表的预算编制方式 • 我国的国家预算把全部预算按其性质分别编制 成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两部分,国外分别 称为经费预算和资本预算 • 优点:A.能充分体现国家财政的社会管理和经 济建设的双重职能 B.可以清晰反映财政活动,了解财政赤字形成 的原因和国家债务的规模 C.有利于建立预算收支的约束机制,对经常性 支出要靠经常性收入安排,建设性预算规模要 适度,建设筹资要与支出效益相适应 • 缺点:编制和审查比单式预算复杂
11.1.2.2按内容上的差别分为增量 预算和零基预算 (1)增量预算——财政收支计划指标在以前 财政年度的基础上按新的财政年度的经 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之后确定 (2)零基预算——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确定以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为依据,不考虑 以前年度的财政收支状况
11.1.2.2按内容上的差别分为增量 预算和零基预算 (1)增量预算——财政收支计划指标在以前 财政年度的基础上按新的财政年度的经 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之后确定 (2)零基预算——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确定以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为依据,不考虑 以前年度的财政收支状况
11.1.3国家预算体系 国家预算一般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 我国国家预算组成体系是按照一级政权设立一级 预算的原则建立的,设立五级预算: 中央 省(直辖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 设区的市(自治州) 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 镇 (1)中央预算——国家预算体系中的主导环节 (2)地方预算—基本环节
11.1.3国家预算体系 国家预算一般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 我国国家预算组成体系是按照一级政权设立一级 预算的原则建立的,设立五级预算: • 中央 • 省(直辖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 • 设区的市(自治州) • 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 • 镇 (1)中央预算——国家预算体系中的主导环节 (2)地方预算——基本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