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绿素 Chlorophylls • 1、结构 • 有叶绿素a, • 3位为甲基 • 有叶绿素b, • 3位为醛基 • a:b=3:1
(一)叶绿素 Chlorophylls • 1、结构 • 有叶绿素a, • 3位为甲基 • 有叶绿素b, • 3位为醛基 • a:b=3:1
• • 2、性质 • 叶绿素在植物体内与蛋白质、脂类、结合为叶绿体。 (P—卟啉环—植醇末端—脂类) • 植物细胞死亡后,叶绿素游离出来。 • 游离的叶绿素很不稳定,对光、热敏感,不溶于水, 溶于乙醇、丙酮。 • 在酸性条件下,Mg原子被H取代,→(绿)褐色 脱镁叶绿素(共振结构位移) • 在稀碱液中可水解为绿色的叶绿酸盐+叶绿醇+甲 醇(加热v↑) (叶绿酸盐溶于水、较稳定,叶绿醇 又称 为植醇) • 在适当条件下,叶绿素分子中Mg2+可被Cu2+ 、 Fe2+ 、Zn2+取代,较稳定,其中叶绿素铜钠为食品着 色剂
• • 2、性质 • 叶绿素在植物体内与蛋白质、脂类、结合为叶绿体。 (P—卟啉环—植醇末端—脂类) • 植物细胞死亡后,叶绿素游离出来。 • 游离的叶绿素很不稳定,对光、热敏感,不溶于水, 溶于乙醇、丙酮。 • 在酸性条件下,Mg原子被H取代,→(绿)褐色 脱镁叶绿素(共振结构位移) • 在稀碱液中可水解为绿色的叶绿酸盐+叶绿醇+甲 醇(加热v↑) (叶绿酸盐溶于水、较稳定,叶绿醇 又称 为植醇) • 在适当条件下,叶绿素分子中Mg2+可被Cu2+ 、 Fe2+ 、Zn2+取代,较稳定,其中叶绿素铜钠为食品着 色剂
(绿色,水溶性)脱植叶绿素 植醇 叶绿素(绿色,脂溶性) 叶绿素酶 -Mg2+ 酸热 Mg2+酸/热 脱镁脱植叶绿素(橄榄绿,水溶性) 脱镁叶绿素(橄榄绿,脂溶性」 COCH 热 -COCH 热 焦脱镁脱植叶绿素(褐色,水溶性) 焦脱镁叶绿素(褐色,脂溶性)
• 3、护色 • ①稀碱处理 (0.1%Na2CO3) • ②烫漂(60~75℃)排除组织中的 氧,防止氧化 • ③加入Cu2+ 、Fe2+ 、Zn2+等离子 • ④添加叶绿素铜钠(0.5g/kg) • ⑤低温、冷冻干燥脱水 • ⑥低温、避光贮藏
• 3、护色 • ①稀碱处理 (0.1%Na2CO3) • ②烫漂(60~75℃)排除组织中的 氧,防止氧化 • ③加入Cu2+ 、Fe2+ 、Zn2+等离子 • ④添加叶绿素铜钠(0.5g/kg) • ⑤低温、冷冻干燥脱水 • ⑥低温、避光贮藏
(二)血红素 Haemachrome • 1、结构 • 血红素是高等动物血液和肌肉中的红色色素。 血红素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辅基
(二)血红素 Haemachrome • 1、结构 • 血红素是高等动物血液和肌肉中的红色色素。 血红素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辅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