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农业 大学 教 案 201山~2012学年第2学期 学院名称 农学院 课程名称 农药生物测定 课程性质 选修课 授课对象 本科 授课教师 贾变桃 职 爷 副教授 使用教材 授课时数 36 2012年2月16日
1 山 西 农 业 大 学 教 案 2011~ 2012 学年 第 2 学期 学 院 名 称 农 学 院 课 程 名 称 农药生物测定 课 程 性 质 选 修 课 授 课 对 象 本 科 授 课 教 师 贾 变 桃 职 称 副 教 授 使 用 教 材 授 课 时 数 36 2012 年 2 月 16 日
教 案 授课时间2012.221(周二5-6 教案编写时间20112.16 课程名称 农药生物测定 课程编号 601F1003 总学时36 学分物 2 课型 巴 任课教师 贾变桃 职称 副教授 实习: 学时 授课对象 2009年(班)级植保、植检专业 参考书目: 基本教材 徐汉虹主编.植物化学保护(第四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幕立义主编.植物化学保护研究方法.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和主要参 沈晋良,吴益东编著.棉铃虫抗药性及其治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华南农业大学主编.植物化学保护(第二版).农业出版社,1992 考资料 谭福杰,沈晋良, 谭建国等植物化学保护试验指导书(总论及杀虫剂部分).南京农 业大学,1999. 陈年春主编农药生物测定技术,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1 学习本课程的丰要目的是伸学生了解农药生物测定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应用范围, 教学目的 解农药生物测定在农药研究和植物化学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杀虫杀螨剂、杀菌剂 和要求 草剂及杀线虫剂的室内生物测定和大田药效试验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各类农 药生物测定结果的评判和统计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 杀虫剂、杀菌剂及除草剂的室内生物测定方法和大田药效试验方法,农药生物测定 难点 结果的评判和统计分析方法。 教学进程
教 案 授课时间 2012. 2. 21(周二 5-6) 教案编写时间 2011. 2. 16 课程名称 农药生物测定 课程编号 601F1003 总学时 36 讲课: 27 学时 实验: 9 学时 实习: 学时 学 分 数 2 课型 必修课( ) 选修课(√) 理论课( ) 实验课( ) 任课教师 贾变桃 职称 副教授 授课对象 2009 年(班)级 植保、植检 专业 基本教材 和主要参 考资料 参考书目: 徐汉虹主编. 植物化学保护(第四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慕立义主编. 植物化学保护研究方法.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沈晋良,吴益东编著. 棉铃虫抗药性及其治理.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华南农业大学主编. 植物化学保护(第二版). 农业出版社,1992. 谭福杰,沈晋良,谭建国等. 植物化学保护试验指导书(总论及杀虫剂部分). 南京农 业大学,1999. 陈年春主编. 农药生物测定技术.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1. 教学目的 和要求 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农药生物测定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应用范围,理 解农药生物测定在农药研究和植物化学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杀虫杀螨剂、杀菌剂、 除草剂及杀线虫剂的室内生物测定和大田药效试验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各类农 药生物测定结果的评判和统计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 难点 杀虫剂、杀菌剂及除草剂的室内生物测定方法和大田药效试验方法,农药生物测定 结果的评判和统计分析方法。 教学进程
第次课 授课章节 学时备注 绪论 一音 农药生物测定概述 一节农药生物测定的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2 12 第二节 第二章杀虫剂毒力测定 6 5 第 第二节 第三章杀菌剂的毒力测定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杀菌剂皿内生物测定 第三节杀菌剂盆栽药效试 第四节试验器材的清洁及灭菌 第五节植物病原菌的培养 9 第六节杀线虫剂的生物测定 第四章除草剂生物活性测定技术 4 第三节 除草剂生物活性测定技术的应用 第五章农药混配生物测定技术 第六章农药田间药效试验 2
2 第 次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授课章节 绪论 第一章 农药生物测定概述 第一节 农药生物测定的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农药生物测定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第二节 第二章 杀虫剂毒力测定 第一节 目标昆虫的饲养 第二节 杀虫剂室内生物测定技术 第二节 第三章 杀菌剂的毒力测定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杀菌剂皿内生物测定 第三节 杀菌剂盆栽药效试验 第四节 试验器材的清洁及灭菌 第五节 植物病原菌的培养 第六节 杀线虫剂的生物测定 第四章 除草剂生物活性测定技术 第一节 除草剂生物活性测定技术概述 第二节 除草剂常用生物活性测定技术 第三节 除草剂生物活性测定技术的应用 第五章 农药混配生物测定技术 第六章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 学 时 1 1 2 2 6 6 4 2 2 备 注
教 案 第1次课2学时 绪论 课目、课题 第一章农药生物测定概述 第一节生物测定试验设计的原则 教学目的 理解生物测定的概念: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主要研究内容,在农药学研究中的重 要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本课程应该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和要求 解和掌握农药生物测定的原则, 农药生物测定的概念 主要研究内容 生物测定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课堂教学内容 绪论 一、生物测定的擱今 课程的性质和任条 主要研究内容(应用范围 ,新农药研究与开发 2.农药毒理与抗药性研究 3。农药的混配则定 四、课程的基本要求 教学进程 理论知识方面 掌握农药生物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含课 教学内容、 2.实践技能方面 堂挥生物测定的基本操作及技能。 教学方法、 五、参者书及有关网站 辅助手段 六、木课程主要意特 时间分配 第 章 农药生物测定概这 第一节 生物测定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板书设计) 基本原则 1,相对的控制环境条件 2。必须设立对照 3 各种处理必须设重复 运用生物统计分析试验结果 二、试验方法的确定 三、供试材料 四、生物测定原始数据的记载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3 教 案 第 1 次课 2 学时 课目、课题 绪论 第一章 农药生物测定概述 第一节 生物测定试验设计的原则 教学目的 和要求 理解生物测定的概念;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主要研究内容,在农药学研究中的重 要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本课程应该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了解和掌握农药生物测定的原则。 重 点 难 点 农药生物测定的概念,主要研究内容 生物测定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教学进程 (含课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师生互动、 时间分配、 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内容 绪论 一、生物测定的概念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三、主要研究内容(应用范围) 1.新农药研究与开发 2.农药毒理与抗药性研究 3.农药的混配测定 四、课程的基本要求 1.理论知识方面 掌握农药生物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实践技能方面 掌握生物测定的基本操作及技能。 五、参考书及有关网站 六、本课程主要章节 第一章 农药生物测定概述 第一节 生物测定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基本原则 1.相对的控制环境条件 2.必须设立对照 3.各种处理必须设重复 4. 运用生物统计分析试验结果 二、试验方法的确定 三、供试材料 四、生物测定原始数据的记载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板书设计 绪论 农药生物测定概念 生物死亡率、抑制率、对生物体生长发有、行为代等的影的、 微生物的整体或部分:细胞、组织等) 特定的实验设计 生物统计计算结果 课提的性质和任条 解决农药筛选、 开发 ,应用以及毒理学研究的一门方法论 主要研究内容(应用范围) 1.新农药研究与开发 ”生物活性筛选(室内毒力)原药(初筛,复筛) 参性在、亚急性及慢性毒性的测定等)安全性评价 田间小风或大田药效试哈(制剂) 残留试验(动物体内、环境中的残留分析等) 2.农药毒理与抗药性研究 农药作用机理,生理生化… 抗药性监测(检测)技术: 抗性机理及抗性遗传 3 农药混配测定等 四、课程的基本要求 五、参考书及有关网站 六、木课程主要意特 第一章农药生物测定概述 第一节生物测定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基本原则 1,相对的控制环境条件 室内控制条件:温度、湿度、光照 大田控制条件:温度、湿度、光照、风、雨、长势、土质、肥力、密度 2 必须设立对照 空白对照:不做任何处理 溶剂对照(不含药剂对照):与药剂处理所含溶剂或乳化剂完全一样,只是不含药 标准药剂对照:选择同类化合物己对某种病虫害确定是有效的药剂,它不仅可以 与新品种对比,也可以消除以下偶然因素影响的误差。 3 各种处理必须设重复 每个处理一般设3个重复(室内),田间4一5次。 4.运用生物统计分析试验结果 结果重现性(重复性) 可比性(与以往资料相比 规律性(符合一般规律 、 ,试验方法的确定 三、供试材料 四、生物测定原始数据的记载
4 板书设计 绪论 一、农药生物测定概念 生物活体(动植物、微生物的整体或部分:细胞、组织等) 反应(死亡率、抑制率、对生物体生长发育、行为代谢等的影响等) 特定的实验设计 生物统计计算结果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解决农药筛选、开发、应用以及毒理学研究的一门方法论。 三、主要研究内容(应用范围) 1.新农药研究与开发 2.农药毒理与抗药性研究 农药作用机理,生理生化…; 抗药性监测(检测)技术; 抗性机理及抗性遗传; 3.农药混配测定等 四、课程的基本要求 五、参考书及有关网站 六、本课程主要章节 第一章 农药生物测定概述 第一节 生物测定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基本原则 1.相对的控制环境条件 室内控制条件:温度、湿度、光照 大田控制条件:温度、湿度、光照、风、雨、长势、土质、肥力、密度 2.必须设立对照 空白对照:不做任何处理 溶剂对照(不含药剂对照):与药剂处理所含溶剂或乳化剂完全一样,只是不含药 剂。 标准药剂对照:选择同类化合物已对某种病虫害确定是有效的药剂,它不仅可以 与新品种对比,也可以消除以下偶然因素影响的误差。 3.各种处理必须设重复 每个处理一般设 3 个重复(室内),田间 4-5 次。 4. 运用生物统计分析试验结果 结果重现性(重复性) 可比性(与以往资料相比) 规律性(符合一般规律) 二、试验方法的确定 三、供试材料 四、生物测定原始数据的记载 生物活性筛选(室内毒力)原药(初筛,复筛) 田间小区或大田药效试验(制剂) 毒性试验(急性毒性、亚急性及慢性毒性的测定等) 残留试验(动物体内、环境中的残留分析等) 安全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