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及死活鉴定 温银元
【原理】 活体染色是利用某种对植物无害的染料溶液对活 细胞进行染色的技术。中性红是常用的活体染料之一, 它是一种弱碱性pH指示剂,变色范围在pH6.4~8.0 之间(由红变黄)。在中性或微碱性环境中,植物的 活细胞能大量吸收中性红并向液泡中分泌,由于液泡 在一般情况下呈酸性反应,因此,进入液泡的中性红 便解离出大量阳离子而呈现樱桃红色,在这种情况下, 原生质和细胞壁一般不着色;死细胞由于原生质变性 凝固,细胞液不能维持在液泡内,因此,用中性红染 色后,不产生液泡着色现象。相反,中性红的阳离子, 却与带有一定负电荷的原生质及细胞核结合,而使原 生质与细胞核染色
【仪器设备】 1.显微镜; 2.小培养皿; 3.载玻片和盖玻片; 4.单面刀片; 5.尖头镊子; 6.酒精灯; 7.火柴; 8.擦镜纸; 9.吸水纸适量。 【试剂】 1.0.03%中性红溶液; 2.1mol·L1硝酸钾溶液。 【材料】 洋葱鳞茎
【方法步骤】 1.切下一片较幼嫩的洋葱鳞片,用单面刀片在鳞片内侧割划成0.5 c2左右的小块,用尖头镊子将内表皮小块轻轻撕下,即可投 入中性红溶液染色(注意应将表皮内侧向下)。 2.将制好的洋葱鳞茎内表皮小块投入003%的中性红溶液中染色 5~10min,取出1~2片,在蒸馏水中稍加冲洗,在载玻片上 滴1滴蒸馏水,小心地将制片平展到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在显 微镜下观察,可看到细胞壁被染成红色,而原生质和液泡均不 染色。 3.将步骤2中的活体染色制片取出几片放入pH略高于7.0的自来水 中浸泡10~15min,再置于载玻片上镜检,将发现细胞壁脱色, 而液泡却被染成深红色。 4.将步骤3中的活体制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微微加热,以杀死细胞, 再在显微镜下观察,会看到原生质凝结成不均匀的凝胶状,与 细胞核一起被染成红色。 5.在活体染色制片中仔细寻找,可能看到个别死细胞,葚细胞核 因被中性红染色而呈红色,清晰可辨
【实验结果】 绘制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并详细说明原因。 【思考题】 1.渗透作用在植物生理上有何意义? 2.质壁分离在细胞生理的研究上有那些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