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住散治大学 法学院 Law School of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中国法律史 Chinese Legal History: 罗鑫 18602716801@163.com www.znufe.edu.cn 博文明理 ·厚德济世
中国法律史 Chinese Legal History: 罗鑫 18602716801@163.com
中阁江文草治 中同法制史 中国法律史讲义 绪论 。“中国法律史”:制度史+思想史 中南财住散法大季法学院 Law School of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v
绪论 • “中国法律史”:制度史+思想史
@ 中南财住敢法大季法学院 School of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课程教材: 中国武史论 中国法史谭诲 肉会: 中国法制史 中国法律史讲义 (中续)国5 以安着科书妇青之作 么处行方常色经7市小西 年2 黄源盛,中国法史导论, 李启成,中国法律史讲义,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课程教材: 李启成,中国法律史讲义, 黄源盛,中国法史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中南财住散法大季法学院 School of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 s and Lav 1导言:法史学的第一堂课 上古篇 ·1.1法史学的名称、性质及其定位 古典法文化的原型 ·1.2法史学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4先秦时期的封建社会与法理思想 ·1.3研究中国法史的目的和方法 ·4.1西周的封建体制与法理念 绪编 ·4.2 先秦诸子的法理论 路漫修远,上下求索 ·4.3春秋晚期成文法公布的争议 ·2规范的源流与法系的形成 ·4.4中国体系化成文法典的始原[1] ·2.1人类社会规范的起源及其衍化 ·2.2传统中国社会中的习惯与习惯法 ·5秦汉法制与两汉春秋折狱 ·23历史中的罗马法系与中华法系 。 5.1《睡虎地秦墓竹简》与秦律 ·3传统中国法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5.2汉初法制的规制与运作 ·3.1天人感通的法理论基础 ·5.3《张家山汉墓竹简》与汉初法制 ·3.2以刑为主的规范混同编纂体例 ·5.4 春秋折狱与儒家传统 ·3.3以家族伦理义务为本位的法律实质 精神 中周流史要福 ·3.4司法与行政合中有分 ·3.5法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
1 导言:法史学的第一堂课 • 1.1 法史学的名称、性质及其定位 • 1.2 法史学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 1.3 研究中国法史的目的和方法 绪编 路漫修远,上下求索 • 2 规范的源流与法系的形成 • 2.1 人类社会规范的起源及其衍化 • 2.2 传统中国社会中的习惯与习惯法 • 2.3 历史中的罗马法系与中华法系 • 3 传统中国法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 3.1 天人感通的法理论基础 • 3.2 以刑为主的规范混同编纂体例 • 3.3 以家族伦理义务为本位的法律实质 精神 • 3.4 司法与行政合中有分 • 3.5 法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 上古篇 古典法文化的原型 • 4 先秦时期的封建社会与法理思想 • 4.1 西周的封建体制与法理念 • 4.2 先秦诸子的法理论 • 4.3 春秋晚期成文法公布的争议 • 4.4 中国体系化成文法典的始原 [1] • 5 秦汉法制与两汉春秋折狱 • 5.1 《睡虎地秦墓竹简》与秦律 • 5.2 汉初法制的规制与运作 • 5.3 《张家山汉墓竹简》与汉初法制 • 5.4 春秋折狱与儒家传统
中南财住做法大季法学院 School of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v 中古篇成文法典的成熟与因袭 现代篇 ·6唐律中的礼刑思想 西潮冲击与新旧法文化的交替 ·6.1唐律的前世今生 ·9晚清社会变迁与中国法律的近代化 ·6.2唐律立法思想的理论基础 ·9.1从固有法到继受法 ·6.3唐律礼本刑用观的具体内容 ·9.2法律西化过程中的配套措施 ·6.4唐律礼本刑用观评述[1] ·9.3晚清变法修律中的礼法争议 ·7宋元时代的法律文化 ·9.4晚清西法东渐中国法律的重大转折 ·7.1宋代的立法与司法 ·9.5晚清继受外国法的历史与时代意义 ·7.2宋朝法制的变与不变 ·10民国法制的继承与新创 ·7.3宋潮的司法考试及案牍判语 10.1民初北京政府时期的过渡性法制 ·7.4元朝法制的变化及其特点 (1912-1928) ·7.5元代的刑制与司法机构 10.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六法全书”的成 形与实际(1928-1949)[1] 近世篇中国法文化的盘整与转化 ·10.3民国法律文化的几点省思 ·8明清社会与法制的发展 ·11结语 ·8.1明朝法律的基本内容与特色 中周流文浮海 ·8.2明朝的司法制度 ·8.3清朝的立法素描 ·8.4清朝的司法制度
中古篇 成文法典的成熟与因袭 • 6 唐律中的礼刑思想 • 6.1 唐律的前世今生 • 6.2 唐律立法思想的理论基础 • 6.3 唐律礼本刑用观的具体内容 • 6.4 唐律礼本刑用观评述 [1] • 7 宋元时代的法律文化 • 7.1 宋代的立法与司法 • 7.2 宋朝法制的变与不变 • 7.3 宋朝的司法考试及案牍判语 • 7.4 元朝法制的变化及其特点 • 7.5 元代的刑制与司法机构 近世篇 中国法文化的盘整与转化 • 8 明清社会与法制的发展 • 8.1 明朝法律的基本内容与特色 • 8.2 明朝的司法制度 • 8.3 清朝的立法素描 • 8.4 清朝的司法制度 现代篇 西潮冲击与新旧法文化的交替 • 9 晚清社会变迁与中国法律的近代化 • 9.1 从固有法到继受法 • 9.2 法律西化过程中的配套措施 • 9.3 晚清变法修律中的礼法争议 • 9.4 晚清西法东渐中国法律的重大转折 • 9.5 晚清继受外国法的历史与时代意义 • 10 民国法制的继承与新创 • 10.1 民初北京政府时期的过渡性法制 (1912-1928) • 10.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六法全书”的成 形与实际(1928-1949) [1] • 10.3 民国法律文化的几点省思 • 11 结语